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转基因林木新品种培育。最开始是将从马铃薯中提取的蛋白抑制基因作为载体,对杨树进行转化,这是卡那霉素蜘蛛获取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充分融合杨树与Bt基因,可实现对抗虫转基因植株的获取。本文主要針对北方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以及人工林栽培进行探究,为实现对上述目标的满足,必须利用多种基因以及栽培技术。这对林业资源以及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可实现对理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获取。
关键词: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人工林栽培
抗病毒基因以及抗真菌病基因是现阶段克隆的抗病基因两种主要形式。近些年来世界上有多种树种进行不断的转化,数量已达到20余种,其中主要涉及的火炬松、北美黄杉以及杨树等。但是只有杨树、核桃、松树等真正获得转基因植株,注意苹果、柳树以及葡萄等也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这些都可以充分说明速生丰林栽培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在人工林栽培时需要充分融合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一、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以及人工林栽培
1.集水造林技术
集水造林是采取单坡式、双坡式、扇形、漏斗形、V字形等整地方式,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收集径流水,以提高造林成效的一种造林方式。集水面处理方法为:夯实(或砸实)拍光集水面;喷涂高分子化合物,如有机硅、乳化沥青等;集水面铺设塑料薄膜。缺点是增加造林成本。
2.截根深栽造林技术
截根深栽造林是针对中原和北方地区春旱严重,而且早春地温偏低不利于杨树生根和成活而采取的造林方式。其育苗密度控制在每公顷22500-25500株,起苗时,贴地面锯断苗木,茬口与地面平,在行间追施有机肥和化肥。造林地的选择,适宜于地下水位1.0米-20米的沿河滩地、阶地。要求土壤含盐量<3%,砂壤或轻砂壤。在地下水位约1.5米的北方,可用截根的大苗深栽人地下水中。
在带状深翻和挖大穴时,可在沟底或穴底挖小穴至地下水,插人截根苗。也可采用机械钻孔方法。这样可以使苗木的成活率高,生长量大,抗旱力强。苗木一般采用二根一干、三根一干、四根一干等多年根一年干的苗木,地径大于35厘米,胸径大于25厘米-27厘米,苗高在45米-5米以上。造林季节为秋、冬、春三季。
3.吸水剂造林技术
吸水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相当强的吸水能力。超过自重几十倍或者几千倍的水量都可以进行吸收。改良土壤以及保水抗旱是吸水剂造林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功能,这对造林成效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淀淀粉接枝系、纤维接枝系和合成树脂系是吸水剂的三种主要类型,会涉及到相当多的种类。但是在造林过程当中对其进行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多种客观因素,其中主要涉及到吸水剂类型、树种、苗龄等。除此之外,在应用吸水剂的过程当中必须科学考虑成本,实现对性能价格比最大吸水剂的选择。聚丙烯酞胺、聚丙烯酸盐以及聚丙烯酸按等是北方造林过程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几种。
4.菌根化造林技术
该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菌根实现对吸收表面积的不断扩大,进而促使寄主植物对水分以及养分的吸收得到真正增强。如果出现水分胁迫情况较小的条件,形成菌根可实现对根系生理活性以及吸收面积的不断增加。并在不断提升寄主抗逆能力的同时改善造林成效。外生菌根的树种以松科和壳斗科最多,通常被认为是专性外生菌根树种,北方造林时可选用的外生菌根有厚环乳牛肝菌、土生空团菌、铆钉菇等,对油松、华山松、白皮松、栓皮栋等树种的接种效果比较好。
南方造林时可选择彩色豆马勃,目前中国林科院林木菌根研究中,已已研制和开发成功tP菌根制剂。具有内生)菌根的树种有械、枫、榆、槐、杨、侧柏等。按树、杨树的VA菌根化造林效果比较明显。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优良菌株的筛选和发酵工艺方面仍没有取得突破。由于VA菌根其寄主范围广,一但规模化生产工艺突破,其应用前景将可能超过外生菌根。
二、速生丰产林的抚育管理
我们主要结合杉树对丰产林的抚育管理工作进行探究。
1.松土除草
造林之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一般频率为前三年每年1-3次,之后可适当减少除草松土次数。为提高经济效益,林地可适当套种薯类、豆类等矮杆经济作物,通过对林下作物的施肥除草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林地土壤的肥力以及疏松程度。若没有进行林下经济套种,也可采用人工、化学等方式除草,除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植物保留,以防止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2.科学施肥
杉木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对土壤的肥力要求很高,需要及时进行追肥,使杉木能够获得快速生长所需的养分,才能达到良好的生长状况。肥料的选择要根据季节来决定,基肥以磷肥为主,施肥量为500g/株,施肥时将基肥与穴内土壤充分搅拌,避免肥料直接接触苗根而发生烧根。追肥每年一次,连续追肥三年,一般选取氮磷钾15:8:7的复合肥,追肥之前清理干净林内的杂草灌木,之后在树的上坡部位30cm处挖穴,将肥料追施在里面覆土即可。
3.抚育间伐
适宜的间伐可以使杉木更好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成材速度和质量,一般杉木造林7年左右就开始间伐,减法度最大不能超过1/4,间伐原则要按照“留大、留疏、留优”来进行,将虫害木、霸王木、挤压木等不良的植株除去。间伐时间为首次间伐之后的每隔4年进行一次,逐步降低间伐的频率,直到整个杉木林成材砍伐之后为止。
4.防治病害
病害是任何树木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大的阻力,杉木也不例外。影响杉木的主要病害有生理性黄化病、炭疽病等。生理性黄化病主要发生在旱涝灾害威胁过的杉木幼林中,预防旱涝灾害,选择较好的种植环境是关键。炭疽病是林木的常见病害之一,一般从叶子开始,逐步发展直到全部枯死。因此预防炭疽病是杉木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除去病虫害的威胁,有时还会出现鸟类的啄食,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杉木的健康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稻草人、防鸟类啄食药物等措施来防治。
结语:
我国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其栽培技术以及实践经验逐步完善,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需要解决。这对各级林业部门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必须在坚持适地适树以及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对合理政策法规的科学制定,其中还要充分融合科学的栽培技术,实现对种植规程标准化目标的满足。这对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以及人工林栽培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花.北方油松人工林培育管理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7(2):170-171.
[2]卢积兰.关于桉树人工林丰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7(18).
关键词: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人工林栽培
抗病毒基因以及抗真菌病基因是现阶段克隆的抗病基因两种主要形式。近些年来世界上有多种树种进行不断的转化,数量已达到20余种,其中主要涉及的火炬松、北美黄杉以及杨树等。但是只有杨树、核桃、松树等真正获得转基因植株,注意苹果、柳树以及葡萄等也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这些都可以充分说明速生丰林栽培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在人工林栽培时需要充分融合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一、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以及人工林栽培
1.集水造林技术
集水造林是采取单坡式、双坡式、扇形、漏斗形、V字形等整地方式,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收集径流水,以提高造林成效的一种造林方式。集水面处理方法为:夯实(或砸实)拍光集水面;喷涂高分子化合物,如有机硅、乳化沥青等;集水面铺设塑料薄膜。缺点是增加造林成本。
2.截根深栽造林技术
截根深栽造林是针对中原和北方地区春旱严重,而且早春地温偏低不利于杨树生根和成活而采取的造林方式。其育苗密度控制在每公顷22500-25500株,起苗时,贴地面锯断苗木,茬口与地面平,在行间追施有机肥和化肥。造林地的选择,适宜于地下水位1.0米-20米的沿河滩地、阶地。要求土壤含盐量<3%,砂壤或轻砂壤。在地下水位约1.5米的北方,可用截根的大苗深栽人地下水中。
在带状深翻和挖大穴时,可在沟底或穴底挖小穴至地下水,插人截根苗。也可采用机械钻孔方法。这样可以使苗木的成活率高,生长量大,抗旱力强。苗木一般采用二根一干、三根一干、四根一干等多年根一年干的苗木,地径大于35厘米,胸径大于25厘米-27厘米,苗高在45米-5米以上。造林季节为秋、冬、春三季。
3.吸水剂造林技术
吸水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相当强的吸水能力。超过自重几十倍或者几千倍的水量都可以进行吸收。改良土壤以及保水抗旱是吸水剂造林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功能,这对造林成效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淀淀粉接枝系、纤维接枝系和合成树脂系是吸水剂的三种主要类型,会涉及到相当多的种类。但是在造林过程当中对其进行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多种客观因素,其中主要涉及到吸水剂类型、树种、苗龄等。除此之外,在应用吸水剂的过程当中必须科学考虑成本,实现对性能价格比最大吸水剂的选择。聚丙烯酞胺、聚丙烯酸盐以及聚丙烯酸按等是北方造林过程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几种。
4.菌根化造林技术
该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菌根实现对吸收表面积的不断扩大,进而促使寄主植物对水分以及养分的吸收得到真正增强。如果出现水分胁迫情况较小的条件,形成菌根可实现对根系生理活性以及吸收面积的不断增加。并在不断提升寄主抗逆能力的同时改善造林成效。外生菌根的树种以松科和壳斗科最多,通常被认为是专性外生菌根树种,北方造林时可选用的外生菌根有厚环乳牛肝菌、土生空团菌、铆钉菇等,对油松、华山松、白皮松、栓皮栋等树种的接种效果比较好。
南方造林时可选择彩色豆马勃,目前中国林科院林木菌根研究中,已已研制和开发成功tP菌根制剂。具有内生)菌根的树种有械、枫、榆、槐、杨、侧柏等。按树、杨树的VA菌根化造林效果比较明显。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优良菌株的筛选和发酵工艺方面仍没有取得突破。由于VA菌根其寄主范围广,一但规模化生产工艺突破,其应用前景将可能超过外生菌根。
二、速生丰产林的抚育管理
我们主要结合杉树对丰产林的抚育管理工作进行探究。
1.松土除草
造林之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一般频率为前三年每年1-3次,之后可适当减少除草松土次数。为提高经济效益,林地可适当套种薯类、豆类等矮杆经济作物,通过对林下作物的施肥除草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林地土壤的肥力以及疏松程度。若没有进行林下经济套种,也可采用人工、化学等方式除草,除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植物保留,以防止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2.科学施肥
杉木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对土壤的肥力要求很高,需要及时进行追肥,使杉木能够获得快速生长所需的养分,才能达到良好的生长状况。肥料的选择要根据季节来决定,基肥以磷肥为主,施肥量为500g/株,施肥时将基肥与穴内土壤充分搅拌,避免肥料直接接触苗根而发生烧根。追肥每年一次,连续追肥三年,一般选取氮磷钾15:8:7的复合肥,追肥之前清理干净林内的杂草灌木,之后在树的上坡部位30cm处挖穴,将肥料追施在里面覆土即可。
3.抚育间伐
适宜的间伐可以使杉木更好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成材速度和质量,一般杉木造林7年左右就开始间伐,减法度最大不能超过1/4,间伐原则要按照“留大、留疏、留优”来进行,将虫害木、霸王木、挤压木等不良的植株除去。间伐时间为首次间伐之后的每隔4年进行一次,逐步降低间伐的频率,直到整个杉木林成材砍伐之后为止。
4.防治病害
病害是任何树木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大的阻力,杉木也不例外。影响杉木的主要病害有生理性黄化病、炭疽病等。生理性黄化病主要发生在旱涝灾害威胁过的杉木幼林中,预防旱涝灾害,选择较好的种植环境是关键。炭疽病是林木的常见病害之一,一般从叶子开始,逐步发展直到全部枯死。因此预防炭疽病是杉木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除去病虫害的威胁,有时还会出现鸟类的啄食,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杉木的健康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稻草人、防鸟类啄食药物等措施来防治。
结语:
我国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其栽培技术以及实践经验逐步完善,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需要解决。这对各级林业部门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必须在坚持适地适树以及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对合理政策法规的科学制定,其中还要充分融合科学的栽培技术,实现对种植规程标准化目标的满足。这对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以及人工林栽培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花.北方油松人工林培育管理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7(2):170-171.
[2]卢积兰.关于桉树人工林丰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