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康德的超越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哲学理论界通常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的深远影响主要来自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是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扬弃建立起来的。然而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其后哲学家的启迪作用必然不能被忽视。事实上马克思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康德理论中找到根源,康德的思想也可以在马克思理论中找到新的解释。因此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哲学,理解好康德的哲学观点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否则就不能对马克思哲学对的理论来源进行完整的溯源,对其理论的理解也会有失偏颇。本文就以“物自体”概念为例来说明马克思对康德的破解与超越。
  关键词:物自体 生产关系 哲学革命
  一、康德的“物自体”地位和含义
  “物自体”是位于康德全部批判哲学金字塔最基础部分的核心概念,康德这样介绍“物自体”:“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体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它们作用于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康德企图利用这个概念与现象界相区别,认为我们所处的是现象界,物自体世界是独立于现象界且不能被我们触及的领域。在这里事物被分为了两层,一层是事物的表象,另一层是事物本身也就是物自体。物自体是表象的来源,纷繁复杂的表象结合成现象界,然而我们只能通过从现象界的对象上获得的经验知识间接地认识物自体,而无法直接地认识它。因为物自体是超经验的,我们认识经验的对象和超经验的对象需要不同的认识能力,而我们欠缺的正是属于超验世界的能力。
  因此总体上“物自体”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感性刺激的来源。“物自体”为认识活动提供认识的对象;第二,认识的界限。物自体”是超验的,这属于理性运用知性范畴无法触及的领域,因为知性范畴只能在经验中使用,否则就会导致先验幻象;第三,理性的理念。在实践理性中,“物自体”对人类的道德行为起着规范和引导性的作用。
  二、关于“物自体”概念的思考
  “物自体”概念引发了众多哲学家的批判,唯心主义者如费希特和黑格尔,他们认为“物自体”这个概念只是一个虚构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黑格尔虽然肯定了康德哲学中事物除了现象还有本质的设定,但他认为现象和本质实际上是对立统一的,本质并不独立于现象,更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无法企及的“了不起的智慧”。因此黑格尔认为:“物自体表示一种抽象的对象。从一个对象抽出它对意识的一切联系、一切感觉印象,以及一切特定的思想,就得到物自体的概念。”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评论,“感性在自身之后什么也没有,知性在自身之前什么也没有。”康德把知识限制于经验和现象,但“物自体”作为在认识活动中却是不可知的,这就把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割裂开来。
  真正站在康德立场上试图对“物自体”进行解读的是叔本华。作为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是建立在康德对世界的二重划分上,他的表象和康德的现象是同一的,那么“自在之物是什么呢?就是——意志。”在康德哲学中,“物自体”领域属于客观存在,于是叔本华认为既然“物自体”不可能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体,那么就可以从主体自身内部找到一条通往“物自体”的途径,即我们从自身内部即身体中直接认识到的东西就是意志,因而意志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物自体”。在叔本华哲学中,意志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世界既是意志也是表象,意志是一种冲动,是完全自由不受限制的,处于其他任何认识能力都无法并肩的无上地位。整个世界就是意志自身进行不同等级的客体化后的结果。站在唯意志主义的立场上,叔本华将“物自体”概念重新与人类现实生活相联系,并进一步将“物自体”引向生存意志的领域。可以看出康德的理性在叔本华的哲学中被归于现象界,而不再居于本原的地位,意志则等价于“物自体”,成了人的真正本质。事实上,康德哲学中也有意志的概念,但它与“物自体”不是同一类概念,在康德那里,意志是伴随人的经验产生的,康德曾试图为意志增加诸多如道德法则,善良意志等理性约束,这一点恰恰是叔本华所不赞成的。这就说明康德认为意志背后应该有某种制约它的东西。
  三、马克思对“物自体”的理解和超越
  如果说叔本华的意志开辟了对理解“物自体”的新方向,那么马克思则是对这个新方向做了更深层次的探索。马克思哲学显然最初并不是针对“物自体”展开的,但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现实世界,却提供了另一种更现实的理解“物自体”的思路。
  马克思不再像以往哲学家一样抽象地孤立地谈论意志,而是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把意志代入实践中去理解和解释。马克思认为“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康德通过“哥白尼革命”提高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强调了在人在“物自体”下的受动性,但却将二者孤立讨论而没有统一到一起,这就使他的哲学并没有完全以唯物的方式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进行调和。于是马克思在康德的基础上从彻底唯物的角度提出了从实践出发的重要观点,就是要将人认识的能动性延伸到现实的创造性触及到世界的发展性,这样一来就利用在现实中实践的人解除了对主客体研究的抽象性,而不再是凭空想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按照马克思实践的观点,实践不仅是意志的来源,还是推动意志发展的动力,不仅是检验意志的正确与否的标准,更是意志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这里的人类意志不同于叔本华哲学中完全自由,没有约束,主客体合一的意志。因为马克思看到,社会中的人们为了生活,就必须要消耗大量的生命意志于谋生的生产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人的需求引导着人的意志,人的意志又引导着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历史发展变迁。既然人的意志永远和生存需求息息相关,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意志就不是完全自由没有限制的。“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人的意志的外化是借助于现实对象表现出来的,因此物的生产背后是人类的生存意志在起作用,然而生存意志的展开的具体方式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资本运作方式,符合经济形势下的社会生产关系。人的意志总是被它背后的生存需求所牵制,生产实践又被一定的生产关系制约,因此马克思哲学中的意志实际上可以更准确地说是“由物质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意志”。正如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康德在自己的哲学中试图用一系列超验的力量制约着意志,而马克思则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告诉”康德:在现实生活中,意志背后确实有某种东西起着约束作用,那就是“物质生产关系”或“社会生产关系”,这也是“物自体”的真正含义。到这里,马克思终于将“物自体”从神坛搬到了现实生活,把纸上的理论变成了手中的实践,真正地将“物自体”与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马克思比以往的哲学家都更接近康德。   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对康德的“物自体”进行了现实化的解读,他反对康德关于两个世界割裂的观点,从而扬弃了孤立讨论人与物自体的局面,用实践的概念将两者串联起来,统一于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在这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属于认识论,更是属于本体论领域的,这里的本体论不同于以往哲学中属于抽象性质的本体论,而是属于唯物性质的并具有生存意义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的本体论。人通过实践,将自己的意志外化在现实的对象上,从而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世界的发展变化反过来也影响着人自身的发展,这样互动联系、与时俱进看问题的方式,正是马克思能够发展并超越康德的关键之所在。从这个角度看,这种用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本体论问题的方式是可以与“哥白尼革命”相媲美的另一伟大革命。
  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中诸如实践、主体、自由等关键词与康德哲学息息相关,因为这些同样也是康德哲学中重要理论概念,所以说马克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康德的奠基与启发。因此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哲学,理解好康德的哲学观点是其中关键的一步,否则就不能对马克思哲学对的理论来源进行完整的溯源,对理论的理解也会有失偏颇。康德的哲学理论的影响贯穿着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及其以后的哲学,在康德之后相继出现的的各种哲学思潮某种程度上都建立在对康德的批判反思上,因此针对康德思想的革命和超越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否则哲学研究只会陷在怀疑主义的泥沼里停滞不前。而想要超越康德哲学首先就要理解好康德的“物自体”概念,进而才能理解纯粹理性批判乃至整个康德哲学。事实上,康德之后的众多的哲学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自己对“物自体”的解读,也一步一步靠近“物自体”的秘密。这也最终促使马克思完成了对康德哲学扬弃并超越的成果,并进一步把德国古典哲学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方式,把传统的哲学思维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上。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文德爾班.哲学史教程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其他文献
摘要:2020年北京时间12月1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同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通话,双方继2018年5月签署的《中日防务部门之间的海空联络机制谅解备忘录》再阐明雙方防务立场,就共同推动建设中日海空联络机制达成共识。中日防务安全冲突势必成为两国友好合作进程中的病灶,因此抓住日美领导人更迭的时期机遇,推进中日防务关系建设,有望取得积极效果。国际格局动态变化的当下日本对海空联络机制建设的态度与行为
期刊
摘要:抗战胜利后,东北接收中的人事安排成为了第一要务,对此国民党内的派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东北籍与非东北籍的斗争、熊式辉与张治中的斗争、李宗仁与熊式辉的斗争,这些斗争都是基于个人利益或派系利益的考量而非国家利益,斗争的结果是统治集团内耗,为接收工作树立更多敌人,导致行营在东北的失败。  关键词:派系斗争 东北接收 失败  东北接收提上日程后,其长官人选成为文武官员广泛关注的所在。国民党内一向派系
期刊
摘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概念及政府公共关系学内涵和特征出发、提出政府公共关系学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以“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在两个行政管理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案例教学的实施全过程,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后续案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政府公共关系学 实践  一、案例教学法在政府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能将现实中的政府公共关系事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
期刊
摘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依托党组织开展活动。主题党日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增强主题党日活动的有效性对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支部 主题党日活动 有效性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依托党组织开展活动,主要包括“三会一课”、主题党日、
期刊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伟大实践。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论及斗争精神的多篇重要文献,研读这些文献,探析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哲学视角,有
期刊
摘要:现如今,经济发展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升,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有待提升。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从异化劳动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其产生根源等方面对异化劳动做出解读。对此,我们可以从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下分析影响当代个人幸福感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当代个人的幸福感,让其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幸福感 提升 马克思 异化劳动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的
期刊
摘要:2020年初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不仅来自国内对抗此次卫生事件的困难处境,也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本文以《新海峡时报》与《马尼拉时报》官方英文网站有关此次卫生事件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在两家报道中,中国形象基本以正面形象为主,其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国际、外交、民众等方面,但同时也伴有制度、社会、饮食等负面形象。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 报道 中国形象  
期刊
摘要:新时期如何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和党务干部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以青岛市某公立三甲医院为例,在切实加强公立医院党建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探讨提升公立医院党务干部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党务干部 能力  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多。突发事件的爆发对于社会发展有着严重危害性,所以要认识到应急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应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把握健全应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立足点,并寻找具体的路径来处理突发事件,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危机。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思想政治教育 长效机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国际国内的不稳
期刊
摘要: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常常会使人类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主题,探究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共生,并通过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全人类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必要性与客观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