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肺癌脑转移CT检查诊断体会。方法:将4例肺癌脑转移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与增强结果,颅内病灶发生在皮、髓质交界处2例,多发病灶3例,大小在2~4cm 2例,综合分析诊断为肺癌脑转移。结论:增强CT检查肺癌脑转移准确快速,对病灶观察比CT平扫要优越,与颅内其他疾病也易鉴别。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CT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2岁,平均62例。农民2例,乡村干部1例,工人1例。病程4~14个月。主动吸烟者3例,其中最长40多年,最短也有20年。1例女性虽不吸烟,但丈夫吸烟,常在被动吸烟环境中生活。4例均无结核、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史。
临床症状:开始时4例均有程度不等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曾被误诊为偏头痛、神经官能症等病,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有恶心、呕吐及神经系统症状,才来医院诊治。3例无呼吸系统症状,1例稍有咳嗽,偶尔痰中带血丝。
检查方法:首先采用螺旋CT扫描机常规平扫,层厚与间距均为5~10mm,时间1秒钟。然后再加做静脉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优维显),注射量50~75ml,注射速度3ml/秒。同时4例全部给全胸正侧位摄片观察。
结 果
CT检查颅内均有占位病变,其病灶在大脑皮质区与髓质区各1例,皮、髓质交界处2例。部位在顶叶、额叶、颞叶、丘脑各1例,脑室与脑干未见病灶。单发病灶1例,多发3例。CT平扫的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境界尚清楚,密度呈低密度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加囊性改变1例,高密度加出血1例。增强CT扫描见病灶有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密度周围还有水肿区,1例重度水肿区范围较大,只见水肿难见肿瘤,中度水肿2例,轻度水肿1例。病灶大小:1cm1例,2~4cm2例,5cm以上1例。胸片所见,肺门、右肺中叶、左肺下叶有球形或不规则高密度阴影,1例疑似有肺不张,未见有胸水,临床诊断,肺癌脑转移。1例无转移前行肺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鳞状细胞癌,术后2个月出现脑转移。
讨 论
脑转移的原发癌不仅有肺癌,乳腺癌、肝癌、直肠癌、肾癌及不明原发癌部可发生,吴氏[1]曾谈到时脑转移癌占颅内肿瘤2%~10%,发病年龄在40~70岁,而肺癌发生脑转移较多,国内文献报道[2]在60%~70%间,高于国外报道。我院因相应CT检查,病例较少,未作统计。
脑转移瘤的诊断,目前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和强化核磁共振(MRI),易发现转移病灶,以强化MRI为最佳。我院因无MRI设备,只有靠CT平扫与增强检查诊断。文献报道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本文4例全由此而诊断。但是CT平扫小于0.5cm的病灶或幕下转移瘤难以发现,可能是受到颅底骨影像的干扰有关。而CT平扫与增强结果是有区别的,如平扫病灶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圓形或类圆形,增强CT病灶呈环形或均匀强化;CT平扫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CT病灶周围有明显水肿区,多具占位征象,甚至只见水肿不见肿瘤;CT平扫细小结节状病灶不易发现,增强CT可以发现。所以我们体会为防止漏诊,增强CT检查应列入常规。
脑转移瘤CT检查,需与颅内其他疾病鉴别,如脑脓肿,壁薄密度均匀,境界清,有液平;结核球多有钙化灶;脑囊虫病病灶小,不规则;脑胶质瘤多见于年轻人,病灶境界不清,有不规则结节;脑膜瘤周围无水肿,且见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缺血性脑梗死发病急,密度呈扇形或楔形。通过认真观察,综合分析,我们体会是可以鉴别的。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9.
2 李建生.103例脑转移瘤CT诊断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2:93.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CT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2岁,平均62例。农民2例,乡村干部1例,工人1例。病程4~14个月。主动吸烟者3例,其中最长40多年,最短也有20年。1例女性虽不吸烟,但丈夫吸烟,常在被动吸烟环境中生活。4例均无结核、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史。
临床症状:开始时4例均有程度不等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曾被误诊为偏头痛、神经官能症等病,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有恶心、呕吐及神经系统症状,才来医院诊治。3例无呼吸系统症状,1例稍有咳嗽,偶尔痰中带血丝。
检查方法:首先采用螺旋CT扫描机常规平扫,层厚与间距均为5~10mm,时间1秒钟。然后再加做静脉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优维显),注射量50~75ml,注射速度3ml/秒。同时4例全部给全胸正侧位摄片观察。
结 果
CT检查颅内均有占位病变,其病灶在大脑皮质区与髓质区各1例,皮、髓质交界处2例。部位在顶叶、额叶、颞叶、丘脑各1例,脑室与脑干未见病灶。单发病灶1例,多发3例。CT平扫的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境界尚清楚,密度呈低密度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加囊性改变1例,高密度加出血1例。增强CT扫描见病灶有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密度周围还有水肿区,1例重度水肿区范围较大,只见水肿难见肿瘤,中度水肿2例,轻度水肿1例。病灶大小:1cm1例,2~4cm2例,5cm以上1例。胸片所见,肺门、右肺中叶、左肺下叶有球形或不规则高密度阴影,1例疑似有肺不张,未见有胸水,临床诊断,肺癌脑转移。1例无转移前行肺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鳞状细胞癌,术后2个月出现脑转移。
讨 论
脑转移的原发癌不仅有肺癌,乳腺癌、肝癌、直肠癌、肾癌及不明原发癌部可发生,吴氏[1]曾谈到时脑转移癌占颅内肿瘤2%~10%,发病年龄在40~70岁,而肺癌发生脑转移较多,国内文献报道[2]在60%~70%间,高于国外报道。我院因相应CT检查,病例较少,未作统计。
脑转移瘤的诊断,目前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和强化核磁共振(MRI),易发现转移病灶,以强化MRI为最佳。我院因无MRI设备,只有靠CT平扫与增强检查诊断。文献报道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本文4例全由此而诊断。但是CT平扫小于0.5cm的病灶或幕下转移瘤难以发现,可能是受到颅底骨影像的干扰有关。而CT平扫与增强结果是有区别的,如平扫病灶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圓形或类圆形,增强CT病灶呈环形或均匀强化;CT平扫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CT病灶周围有明显水肿区,多具占位征象,甚至只见水肿不见肿瘤;CT平扫细小结节状病灶不易发现,增强CT可以发现。所以我们体会为防止漏诊,增强CT检查应列入常规。
脑转移瘤CT检查,需与颅内其他疾病鉴别,如脑脓肿,壁薄密度均匀,境界清,有液平;结核球多有钙化灶;脑囊虫病病灶小,不规则;脑胶质瘤多见于年轻人,病灶境界不清,有不规则结节;脑膜瘤周围无水肿,且见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缺血性脑梗死发病急,密度呈扇形或楔形。通过认真观察,综合分析,我们体会是可以鉴别的。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9.
2 李建生.103例脑转移瘤CT诊断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