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CT检查诊断的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le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肺癌脑转移CT检查诊断体会。方法:将4例肺癌脑转移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与增强结果,颅内病灶发生在皮、髓质交界处2例,多发病灶3例,大小在2~4cm 2例,综合分析诊断为肺癌脑转移。结论:增强CT检查肺癌脑转移准确快速,对病灶观察比CT平扫要优越,与颅内其他疾病也易鉴别。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CT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2岁,平均62例。农民2例,乡村干部1例,工人1例。病程4~14个月。主动吸烟者3例,其中最长40多年,最短也有20年。1例女性虽不吸烟,但丈夫吸烟,常在被动吸烟环境中生活。4例均无结核、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史。
  临床症状:开始时4例均有程度不等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曾被误诊为偏头痛、神经官能症等病,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有恶心、呕吐及神经系统症状,才来医院诊治。3例无呼吸系统症状,1例稍有咳嗽,偶尔痰中带血丝。
  检查方法:首先采用螺旋CT扫描机常规平扫,层厚与间距均为5~10mm,时间1秒钟。然后再加做静脉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优维显),注射量50~75ml,注射速度3ml/秒。同时4例全部给全胸正侧位摄片观察。
  
  结 果
  CT检查颅内均有占位病变,其病灶在大脑皮质区与髓质区各1例,皮、髓质交界处2例。部位在顶叶、额叶、颞叶、丘脑各1例,脑室与脑干未见病灶。单发病灶1例,多发3例。CT平扫的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境界尚清楚,密度呈低密度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加囊性改变1例,高密度加出血1例。增强CT扫描见病灶有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密度周围还有水肿区,1例重度水肿区范围较大,只见水肿难见肿瘤,中度水肿2例,轻度水肿1例。病灶大小:1cm1例,2~4cm2例,5cm以上1例。胸片所见,肺门、右肺中叶、左肺下叶有球形或不规则高密度阴影,1例疑似有肺不张,未见有胸水,临床诊断,肺癌脑转移。1例无转移前行肺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鳞状细胞癌,术后2个月出现脑转移。
  
  讨 论
  脑转移的原发癌不仅有肺癌,乳腺癌、肝癌、直肠癌、肾癌及不明原发癌部可发生,吴氏[1]曾谈到时脑转移癌占颅内肿瘤2%~10%,发病年龄在40~70岁,而肺癌发生脑转移较多,国内文献报道[2]在60%~70%间,高于国外报道。我院因相应CT检查,病例较少,未作统计。
  脑转移瘤的诊断,目前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和强化核磁共振(MRI),易发现转移病灶,以强化MRI为最佳。我院因无MRI设备,只有靠CT平扫与增强检查诊断。文献报道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本文4例全由此而诊断。但是CT平扫小于0.5cm的病灶或幕下转移瘤难以发现,可能是受到颅底骨影像的干扰有关。而CT平扫与增强结果是有区别的,如平扫病灶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圓形或类圆形,增强CT病灶呈环形或均匀强化;CT平扫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CT病灶周围有明显水肿区,多具占位征象,甚至只见水肿不见肿瘤;CT平扫细小结节状病灶不易发现,增强CT可以发现。所以我们体会为防止漏诊,增强CT检查应列入常规。
  脑转移瘤CT检查,需与颅内其他疾病鉴别,如脑脓肿,壁薄密度均匀,境界清,有液平;结核球多有钙化灶;脑囊虫病病灶小,不规则;脑胶质瘤多见于年轻人,病灶境界不清,有不规则结节;脑膜瘤周围无水肿,且见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缺血性脑梗死发病急,密度呈扇形或楔形。通过认真观察,综合分析,我们体会是可以鉴别的。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9.
  2 李建生.103例脑转移瘤CT诊断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2:93.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我院对22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B超、X线对比检查,其中男160例,女65例。农民110例,城市居民90例,学生25例。年龄6~76岁,平均32.5岁。225例全部行B超、X线对比诊断。  仪器使用TOSHIBA325型,探头频率3.5MHz。患者多取坐位,少数病例需要站立位,病重者可取卧位,在胸背部行常规检查并找到无回声区最深点,并引导穿刺抽出液体。    结 果  本组B超探查
期刊
关键词 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支原体是引起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宫颈炎、盆腔炎、睾丸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解脲支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自发性流产、早产、死胎与低体重儿,并常有不孕症发生[1],能引起性病的支原体主要包括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由于一些非正规治疗及滥用抗生素,造成支原体耐药性不断增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为2007年2~11
期刊
乙肝病毒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治病因子,感染人口众多。医务人员服务于病人,和病人密切接触是乙肝病毒易感人群,了解医务人员本身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检测,分析乙肝病毒感染情况。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定西城区医院医务人员645例。年龄19~72岁,男262例,女392例。  方法:用ELISA法,采用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乙肝两对半试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方法: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是否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结果:红霉素耐药但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1株中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33株(46.5%);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00株,产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42株(42%)。結论: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
期刊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以瘙痒性风团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根据发病过程一般分为2期7型,即急性期和慢性期,寻常性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血管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光感性荨麻疹、压迫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笔者在2001年4月~2006年9月年应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4例,女18例。年龄在1
期刊
摘 要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慢性乙肝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水平变化及YMDD基因变异的检测,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2例乙肝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1年前、后其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联合检测HBV DNA及YMDD变异,回顾性对YMDD野生型组和YMDD变异型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前HBVDNA的载量,两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
期刊
例1:患者,男,16个月。以“发热、皮疹4日”入院。体温39.4℃,头面部及颈部皮肤遍布细小脓疱疹,皮疹高于皮面,中心可见细小灰黄色脓点,其他部位皮肤明显充血潮红,压之褪色。WBC 19.6×109/L,G 84.7℅。入院第2日,各脓点相互融合成一个巨大脓疱,其间有可随体位在颈前及颈侧区皮下流动的黄色脓液,脓液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5g,克林霉素0.6g,静滴,2次/日
期刊
患者,21岁,已婚,因停经4个半月,下腹隐痛2天,加重14小时,于2007年5月26日入院。平素月经正常,结婚半年,1年前人工流产1次,末次月经2007年1月14日,停经40多天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早孕”。2007年5月24日上午10时下腹部阵发性隐痛,5月26日凌晨2时疼痛加重就诊。B超检查报告:子宫内妊娠14周,有胎心、羊水,胎盘位于宫底,余未发现异常,未做特殊处理。下午突感下腹撕裂状疼痛,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在OEC-9800C臂机下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有3例成功,2例失败(1例球囊跨瓣失败,1例出现脑栓塞)。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要慎重选择病人,重视食管超声检查和术前抗凝治疗。  关键词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经验教训 食管超声 抗凝    资料与方
期刊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急性丙型肝炎消化道症状轻,发生黄疸型的比例低,ALT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急性乙型肝炎。  目前丙型肝炎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