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现代化的视角,以面带点,设置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例。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化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现代化视角的提出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用新的视角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教学中用现代化视角来设计整个课程教学,以面带点,设置各种理论问题、对比问题和假设问题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寻和学习,在随后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授课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下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例。
二、现代化视角下问题的提出及解答思路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自发的吗?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学生们缺少系统认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们会更多的了解中国现代化的知识,对中国现代化的发端及其性质也会有更准确的定位。
一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原因有两种:内源式和外源式。近代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是内源式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外源式的。鸦片战争后,物质层面的落后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巨大挑战,使得中国人不得不面对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此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和士大夫阶层,自觉发起了民族自强运动,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共同构建了中国人探寻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有关系吗?
洋务运动又称同光新政和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所从事的一系列洋务活动,包括利用西方国家的资金、设备、管理和人才,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办近代工业和开矿办厂,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并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还注重对西方的技术和文化的学习,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后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并非是偶然的,它正是洋务运动的一个推动结果。梁启超曾说,洋务运动是戊戌维新的先导,而严复在1896年2月与梁启超讨论变法时,也点破了这一点,即所谓:“一思变甲,即需变乙,至欲变乙,又需变丙。”洋务运动是属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单方面的改革在初始的时候还可以见到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势必会牵涉到全面改革的问题。在洋务运动的末期,尤其是在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先进人士也逐漸认识到这一点。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随后,俄国又取得在东北占地筑路的特权,并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东三省被俄国控制。维新派认识到洋务运动并不能使中国达到真正的自强,中国要强大需要实行全面的变革,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
(三)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有何异同点?
洋务运动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戊戌变法则提出了全面改革的要求。正如戊戌变法百年纪念碑碑文所说:“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走的也是同样的道路,也是由经济改革发展到全面的改革。
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的不同点在于改革的背景不同,成效不一样。戊戌变法是在清末面临外强侵略的危机之下进行的,而改革开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严重受挫,内部体制严重恶化之后出现的。在晚清的历史背景之下,注定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目前的改革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取得中国改革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四)假如1908年光绪没有死亡,中国的历史将如何发展?
假设性问题的提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学生的答案也是各有特色。有学生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光绪过于幼稚和冲动,如果他能等到慈禧先死,那么光绪的改革会继续进行下去。有的认为即便是1908年光绪皇帝没有死亡,晚清现代化改革也会无疾而终,因为满清的体制和封建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改革不可能成功。改革要成功,必须要实行革命,彻底地打碎旧体制,才可以创建新体制。还有的认为同光新政时期中国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果继续下去,说不定近代中国的历史会被改写,中国有可能走上向日本、英国等国一样的改良主义道路。
(五)慈禧为什么要搞清末宪政?
前面的几个问题阐述清楚之后,最后一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戊戌变法虽然遭到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但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却不是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了的。即便是最顽固的慈禧到最后也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因此才会有1905年的清廷派官员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的预备立宪。清末新政正式启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向宪政迈进的进程。虽然清末预备立宪被证实是一个骗局,但也反映出近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现代化视角下的教学启示
这一新视角在教学中的运用告诉我们,一是要了解不同视角的特殊性,有些视角是贯穿历史,可以普遍运用的,有些视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要针对特殊的时期进行运用,不可混淆使用;二是要了解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使用不同的视角,以期其新颖性、兴趣性,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思考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3]郑大华.戊戌变法与晚清思想文化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化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现代化视角的提出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用新的视角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教学中用现代化视角来设计整个课程教学,以面带点,设置各种理论问题、对比问题和假设问题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寻和学习,在随后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授课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下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例。
二、现代化视角下问题的提出及解答思路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自发的吗?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学生们缺少系统认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们会更多的了解中国现代化的知识,对中国现代化的发端及其性质也会有更准确的定位。
一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原因有两种:内源式和外源式。近代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是内源式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外源式的。鸦片战争后,物质层面的落后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巨大挑战,使得中国人不得不面对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此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和士大夫阶层,自觉发起了民族自强运动,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共同构建了中国人探寻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有关系吗?
洋务运动又称同光新政和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所从事的一系列洋务活动,包括利用西方国家的资金、设备、管理和人才,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办近代工业和开矿办厂,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并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还注重对西方的技术和文化的学习,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后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并非是偶然的,它正是洋务运动的一个推动结果。梁启超曾说,洋务运动是戊戌维新的先导,而严复在1896年2月与梁启超讨论变法时,也点破了这一点,即所谓:“一思变甲,即需变乙,至欲变乙,又需变丙。”洋务运动是属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单方面的改革在初始的时候还可以见到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势必会牵涉到全面改革的问题。在洋务运动的末期,尤其是在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先进人士也逐漸认识到这一点。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随后,俄国又取得在东北占地筑路的特权,并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东三省被俄国控制。维新派认识到洋务运动并不能使中国达到真正的自强,中国要强大需要实行全面的变革,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
(三)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有何异同点?
洋务运动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戊戌变法则提出了全面改革的要求。正如戊戌变法百年纪念碑碑文所说:“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走的也是同样的道路,也是由经济改革发展到全面的改革。
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的不同点在于改革的背景不同,成效不一样。戊戌变法是在清末面临外强侵略的危机之下进行的,而改革开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严重受挫,内部体制严重恶化之后出现的。在晚清的历史背景之下,注定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目前的改革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取得中国改革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四)假如1908年光绪没有死亡,中国的历史将如何发展?
假设性问题的提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学生的答案也是各有特色。有学生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光绪过于幼稚和冲动,如果他能等到慈禧先死,那么光绪的改革会继续进行下去。有的认为即便是1908年光绪皇帝没有死亡,晚清现代化改革也会无疾而终,因为满清的体制和封建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改革不可能成功。改革要成功,必须要实行革命,彻底地打碎旧体制,才可以创建新体制。还有的认为同光新政时期中国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果继续下去,说不定近代中国的历史会被改写,中国有可能走上向日本、英国等国一样的改良主义道路。
(五)慈禧为什么要搞清末宪政?
前面的几个问题阐述清楚之后,最后一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戊戌变法虽然遭到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但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却不是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了的。即便是最顽固的慈禧到最后也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因此才会有1905年的清廷派官员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的预备立宪。清末新政正式启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向宪政迈进的进程。虽然清末预备立宪被证实是一个骗局,但也反映出近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现代化视角下的教学启示
这一新视角在教学中的运用告诉我们,一是要了解不同视角的特殊性,有些视角是贯穿历史,可以普遍运用的,有些视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要针对特殊的时期进行运用,不可混淆使用;二是要了解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使用不同的视角,以期其新颖性、兴趣性,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思考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3]郑大华.戊戌变法与晚清思想文化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