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影响行业或产业税收贡献值的因素﹑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因素、旅游税收在发展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了旅游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可能做出的贡献,以期将旅游业税收培植成地方税收支柱型税源。
关键词:旅游税收;地方经济;发展;贡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1-02
经济水平决定税收高低,税收则对经济有反作用。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税收增长速度、总量及税收结构。另一方面,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通过税率、税负、税收优惠政策等形式在经济活动的投资、消费、分配、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一﹑影响行业或产业税收贡献实现的主要因素
税收贡献率是指企业占用的单位资产所做出的税收产出或税收贡献。影响税收贡献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税制因素、体制因素、政策因素、监督因素。当前,影响行业或产业税收贡献实现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税制因素和征管因素。
(一)经济因素。
为反映产业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的协调程度,可以用税收协调系数来进行讨论.税收协调系数=产业税收比重/产业GDP比重=产业税收收入/税收总收入,GDP总额/产业增加值=产业税负/宏观税负。当协调系数明显大于l或小于1时,说明产业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不协调,前者反映税收超贡献,后者反映税收贡献不足,协调系数等于1时,说明产业的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成比例协调增长。
(二)税制因素。
在影响税负的诸多因素中,税收制度的影响最为直接。一定的税收负担总是在一定的税制框架内形成的,而一定时期的税制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标准化法规条款部分;二是非标准化法规条款部分;在执行税制标准化条款的过程中,政府为了引导某类经济活动或资助某些阶层,实施了背离上述标准化法规条款的许多附加规定,即各种税收优惠。
(三)征管因素。
税收征管能力直接决定着税收制度所能形成的实际税收负担及其效应,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税收贡献能力的高低。当税收征管水平较低时,税收流失严重,政府实际取得的税收收入减少,宏观税负水平较低;反之,当税收征管水平较高时,税收流失减少,税收收入的课征数量更接近于制度的规定,宏观税负水平较高。
二﹑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税收贡献因素分析
(一)旅游经济运行质量决定其对税收贡献能力。
旅游对税收贡献取决于旅游经济运行质量——经济规模、资源质量、经济效益、对关联行业经济的推动力度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诱导作用大小。经济规模决定以经营额为计征税收对象的流转税的贡献,又由于流转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决定其对税收贡献的主体规模。经济效益决定以应税所得额为计征对象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贡献,影响税收参与分配的深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税收收入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可以减少财政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增加企业所上缴的所得税和国有企业所上缴的利润,进而促使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
(二)税收政策及其执行决定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程度和实现程度。
1.税收政策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程度。
它通过纳税人确定、税基认定、适用税率、纳税环节、时间的规定以及减免税政策来确定其贡献环节和水平,实现对纳税人收入、收益的分配。旅游业及旅游相关行业中因满足旅游消费而产生的收入、收益并非完全是对税收的贡献的基础即税基:这包含一方面是税法规定免征税收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提供公共服务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性收费;以及经营收益中税法明确的免税收益等。为此税收对税基有税务认定标准,对收入、收益在税收征收上要进行税式调整。适用税率是在税基基础上征收税收的比例,决定对税收的贡献程度。税收优惠政策是按一定条件给予企业税收的减让或折扣,从而促使其对税收实际贡献下降。
2.税收征管对地方税收贡献的实现程度。
税收征管是指在税收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税收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对税收贡献的实现程度。因此,税收执行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的实现程度)
三﹑旅游税收在发展地区经济中的作用
(一)对旅游经济结构的调节。
旅游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以需求为导向,即旅游经济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能够达到基本平衡。②核心行业与相关行业协调。税收通过奖限政策,刺激有效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调整优化旅游经济结构。在通货紧缩、供大于求时,旅游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通过调低税率,刺激旅游投资和消费,促使旅游经济升温。
(二)对旅游经济总量的调节。
旅游经济总量包括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当旅游经济的发展出现过热的膨胀状态时,政府通过增加对投资的课税,减少对消费的征税,以此抑制过度的供给,刺激消费,实现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当经济出现紧缩状态时,政府通过对投资的减税和对消费的增税,刺激供给,限制消费,实现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当经济的发展处于平衡状态时,政府的税收应该是中性的。
(三)对旅游收入分配的调节。
税收政策对利益分配结构的调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调节非经营性级差收入。国家必须通过设置合适的流转税的税种和税率以及征收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调节生产经营者的利润水平。②通过设置合适的所得税的税种和税率以及征收个人所得税等,调节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③通过减税、免税、缓期征税、加成征税等,增加或减少特定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陶学荣、陶毅:公共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2]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曾国祥、刘佐.税收学[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4]刘磊.税收控制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吕恒立.试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J].政治学研究.2002(7).53-57;
作者简介:李健(1978-),男,河南、周口人,中共汝州市委党校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注:该文章为2014年济源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065057。
关键词:旅游税收;地方经济;发展;贡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1-02
经济水平决定税收高低,税收则对经济有反作用。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税收增长速度、总量及税收结构。另一方面,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通过税率、税负、税收优惠政策等形式在经济活动的投资、消费、分配、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一﹑影响行业或产业税收贡献实现的主要因素
税收贡献率是指企业占用的单位资产所做出的税收产出或税收贡献。影响税收贡献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税制因素、体制因素、政策因素、监督因素。当前,影响行业或产业税收贡献实现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税制因素和征管因素。
(一)经济因素。
为反映产业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的协调程度,可以用税收协调系数来进行讨论.税收协调系数=产业税收比重/产业GDP比重=产业税收收入/税收总收入,GDP总额/产业增加值=产业税负/宏观税负。当协调系数明显大于l或小于1时,说明产业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不协调,前者反映税收超贡献,后者反映税收贡献不足,协调系数等于1时,说明产业的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成比例协调增长。
(二)税制因素。
在影响税负的诸多因素中,税收制度的影响最为直接。一定的税收负担总是在一定的税制框架内形成的,而一定时期的税制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标准化法规条款部分;二是非标准化法规条款部分;在执行税制标准化条款的过程中,政府为了引导某类经济活动或资助某些阶层,实施了背离上述标准化法规条款的许多附加规定,即各种税收优惠。
(三)征管因素。
税收征管能力直接决定着税收制度所能形成的实际税收负担及其效应,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税收贡献能力的高低。当税收征管水平较低时,税收流失严重,政府实际取得的税收收入减少,宏观税负水平较低;反之,当税收征管水平较高时,税收流失减少,税收收入的课征数量更接近于制度的规定,宏观税负水平较高。
二﹑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税收贡献因素分析
(一)旅游经济运行质量决定其对税收贡献能力。
旅游对税收贡献取决于旅游经济运行质量——经济规模、资源质量、经济效益、对关联行业经济的推动力度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诱导作用大小。经济规模决定以经营额为计征税收对象的流转税的贡献,又由于流转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决定其对税收贡献的主体规模。经济效益决定以应税所得额为计征对象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贡献,影响税收参与分配的深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税收收入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可以减少财政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增加企业所上缴的所得税和国有企业所上缴的利润,进而促使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
(二)税收政策及其执行决定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程度和实现程度。
1.税收政策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程度。
它通过纳税人确定、税基认定、适用税率、纳税环节、时间的规定以及减免税政策来确定其贡献环节和水平,实现对纳税人收入、收益的分配。旅游业及旅游相关行业中因满足旅游消费而产生的收入、收益并非完全是对税收的贡献的基础即税基:这包含一方面是税法规定免征税收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提供公共服务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性收费;以及经营收益中税法明确的免税收益等。为此税收对税基有税务认定标准,对收入、收益在税收征收上要进行税式调整。适用税率是在税基基础上征收税收的比例,决定对税收的贡献程度。税收优惠政策是按一定条件给予企业税收的减让或折扣,从而促使其对税收实际贡献下降。
2.税收征管对地方税收贡献的实现程度。
税收征管是指在税收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税收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对税收贡献的实现程度。因此,税收执行影响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的实现程度)
三﹑旅游税收在发展地区经济中的作用
(一)对旅游经济结构的调节。
旅游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以需求为导向,即旅游经济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能够达到基本平衡。②核心行业与相关行业协调。税收通过奖限政策,刺激有效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调整优化旅游经济结构。在通货紧缩、供大于求时,旅游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通过调低税率,刺激旅游投资和消费,促使旅游经济升温。
(二)对旅游经济总量的调节。
旅游经济总量包括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当旅游经济的发展出现过热的膨胀状态时,政府通过增加对投资的课税,减少对消费的征税,以此抑制过度的供给,刺激消费,实现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当经济出现紧缩状态时,政府通过对投资的减税和对消费的增税,刺激供给,限制消费,实现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当经济的发展处于平衡状态时,政府的税收应该是中性的。
(三)对旅游收入分配的调节。
税收政策对利益分配结构的调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调节非经营性级差收入。国家必须通过设置合适的流转税的税种和税率以及征收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调节生产经营者的利润水平。②通过设置合适的所得税的税种和税率以及征收个人所得税等,调节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③通过减税、免税、缓期征税、加成征税等,增加或减少特定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陶学荣、陶毅:公共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2]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曾国祥、刘佐.税收学[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4]刘磊.税收控制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吕恒立.试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J].政治学研究.2002(7).53-57;
作者简介:李健(1978-),男,河南、周口人,中共汝州市委党校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注:该文章为2014年济源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06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