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核心竞争力、品牌力弱、渠道管控能力差等原因,对价格竞争的依赖性很大,其结果是销量大了,利润却少了,既损坏了品牌形象,也使企业丧失了后续发展力;更有甚者,利润损失了,销量却未有太大提升,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那么,如何才能使销量和利润同时提高呢?
认识决定方法
低价未必销量高
今年,笔者所在的公司对产品进行了包装改进,在对主要竞晶进行详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配合促销改进,果断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售价,结果销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由此看来,并不是价格越低越有利于销量提高。
在正常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 (销量)越低;价格越低,需求(销量)越高,但是,微小的价格变动并不会对需求产生太大影响,对销量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只有与竞品相比具备较大优势时,价格对销量才能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经过近几年价格战的洗礼,利润空间已越来越小,价格已经趋同,在这种情况下,与竞品相比,其较弱的价格优势已不能对销量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一般消费者看来,价格是产品价值的主要体现,消费者通常会认为价格较高的商品,其质量也高,因此长期的低价可能会给消费者以质量差的感觉。我们在对某个市场畅销的低价品牌做市场调查时,就有消费者对该品牌做出了“价格低得不敢买,质量差得不敢用”的评价。由此看来,低价位在争取一部分消费者的同时,也会失去一部分消费者。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长期低价也会让顾客对价格失去敏感度,这是许多长期低价的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原因。
一个消费群体对应的是一个价格区间,而不是一个价格绝对数值。在经济不景气或消费者的收入预期较低时,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产品;在经济环境较好时,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质量观念也会不断改变,消费者会在符合自己消费定位的价格区间内购买价格偏高,质量感觉较好的产品。
促销也要有利润
一直以来,许多营销人员把促销看作特殊的销售机会,关注重点是如何冲量,对利润关注甚少,认为促销活动没有利润是正常现象。
这种认识几年前没有多大问题,因为以前以常规销售为主,促销销售占整体销售比重较小。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促销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核心竞争力、产品同质化,对促销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促销成为它们提高销量最有效的竞争手段,甚至促销销售已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主流销售。
因此,促销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不再是“特殊”的销售机会,而是“重要”的销售机会,对于促销也不能只注重销量而忽视利润。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了促销也就做好了销售。
目前促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彰显的是价低而没有推广产品本身的优势和特点;(2)促销期不控制,促销价长时间不恢复,促销价卖成了正常价;(3)促销产品无规划,少量产品长期做特价,其他产品自然销售,结果除少量促销产品有销量却无利润外,其他产品是有利润无销量,花了高额进店费却经常因销量太小而被终端强制下架。
费用产生于利润
在“五一”、“十一”这样的黄金销售季节,许多有实力的厂家采用垄断终端陈列资源的做法,购买多个堆头、多晶海报(一般在4个以上或买断所有堆头)和派驻多个促销员(2个以上),在有效排挤竞品的同时,也有效地宣传了品牌和提高了销量。这种促销形式虽然投入较大,但由于杀伤力强,效果显著,已成为许多厂家竞相釆用的方法。
产品只有低价但没有出位陈列,不会产生好的销售效果,强势的终端陈列和有效的终端拦截能产生理想的销售效果。在终端为王的时代,厂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终端资源的争夺,谁拥有更多的终端资源,谁就拥有了更多销售优势,而对终端资源的争夺离不开费用投入。
在认识上,企业必须把费用和销量的正向关系,转化为利润和销量的正向关系。如果说利润可以促进销量较难理解的话,那么费用投入可以促进销量是每个人都不会反对的事实。但费用从哪里来?从稳健经营的角度看,费用取之于利润,只有产生了利润,企业才能拿出更多的费用用于市场支持。
方法产生实效
让价格保持弹性
价格优势既可以横向体现,又可以纵向体现。探究消费者心理可以发现,消费者希望购买的不是最便宜的商品,而是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由于消费者通常通过价格判断商品的价值,因此在一般消费者的眼里,性价比最好的商品等同于打折力度最大的商品。
基于以上消费心理,我们可以发现,一味地降价对提升销量和利润都是无益的,而明确终端商品的“原售价”,保持价格弹性对提升销量、保持利润非常重要。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保持终端价格弹性:
1.控制价格战时间,每次降价控制在15—30天,然后恢复原供货价格。
2.避免对一个单晶进行长期不问断降价的做法,为终端商品轮流提供特价机会。
3.经常检查自己的产品,及时淘汰那些在价格战中衰弱的,缺少价格弹性及竞争力的产品,换为竞争力强的新品,以保持晶牌整体的价格弹性和较强的战斗力。
对产品进行更新
消费者大都愿意为较高质量支付较高的价格,因此,要想在不影响销量增长的前提下获得较高溢价,除了先进的营销技巧和手段外,产品本身的质量必须过硬。企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更新,增加消费者能够感知的质量和特点。
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更新的手段很多,常用的有:
1.对产品包装进行更新,以改善产品对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提高产品的视觉质量。
2.率先使用技术领先的新材料,从而给消费者以技术领先和善于创新的晶牌印象。
3.结合消费趋势或消费时尚,创造性地将时尚性的关联产品与本公司产品相组合,延伸产品功能。
4,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打造消费者质量放心品牌。
对促销进行改进
促销不仅要追求销量,也要追求利润,改进的办法有:
1.既把促销作为提升销量的机会,又作为宣传与推广品牌的机会,注重促销期间的宣传与造势。
2.提高促销零售价。在价格竞争白热化的零售终端,同档产品价格已经趋同。由于促销参与品牌多、促销价格差距小,小幅度降价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产生不了太大影响,因此不如干脆提高促销供货价,采用比竞争品牌价格稍高的策略,强化陈列与宣传,注重造势。
3.控制促销时间,每期促销时间不要太长,对于搞特价促销的商品,促销期结束后要立即恢复原供货价格。
4.合理安排每个单品的促销时间及促销频率,给每个单晶都提供促销机会。不但给销量产品以促销机会,也要给利润产品以促销机会。
5.用多品组合促销对抗竞晶的单晶低价促销。把卖场内销售的产品分为较大力度促销产品(保证销量目标的实现,力度较大,用于海报促销)和一般力度促销产品(保证利润,同时提升销量,用于店内促销),可以把每期促销只安排一个单品的做法,改为每期促销安排一个促销组合 (2—3个单品),注意促销品不能相互冲突,要兼顾不同消费习惯顾客的需求,其中一个单品力度较大,用于海报宣传,其他力度小一些,可在店内促销,争取共用一个堆头。这样的促销组合,即使一个单品赶不上竞晶的销量,但各单晶销量加起来也会超越它,而且壮大了促销声势,既能促进销量又能保证利润。
用销售养销售
终端生动化陈列、堆头或端架等特殊陈列、海报、促销员、消费者促销对终端销售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以上费用在终端的合理运用可以弥补产品知名度低、晶牌力弱的劣势,与知名晶牌展开“贴身肉搏战”,有效捕获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从良性循环的角度看,费用应取之于利润,然后再投人到市场刺激销量增长,用销售养销售,使晶牌进入良性循环。
在具体操作上,企业可以将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公司的行政开支及目标利润,其余销售产生的毛利由营销部;门支配,作为市场费用投入,同时考核营销部门销量月标的完成情况。这样,可以从制度上建立利润、费用和销量的良性循环机制,充分调动营销部门的能动性。
让区域关注利润
管理上有一个原则:企业关注什么,就考核员工什么。许多企业在设计员工的业绩考核时,偏重于销量考核而忽略利润考核。这种考核机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业务人员在市场竞争和销量任务的双重压力下,往往会涸泽而渔,牺牲利润而只重销量。常见的做法有三种:一是利用促销机会低价销售:二是不计得失地投入费用;三是盲目开发新市场,盲目拓展新渠道。虽然总部对价格和费用有控制,但业务员会想方设法给领导“摆事实、讲道理”,施展自己的影响力,直至领导同意自己的意见,从而达到冲量的目的。
要想促使销售人员在保证利润指标的前提下提升销量,必须借助考核杠杆的力量。对此,某企业的考核办法很有借鉴意义:
该企业以销售任务完成及销量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另外以区域为单位考核利润完成情况,给区域负责人提供考核成本,以月为单位计算各区域创造的毛利润、产生的费用等,规定每个区域将毛利的一定比例上缴公司,剩余部分作为市场投入费用。除上缴公司的利润外,剩余毛利能够满足本区域费用支出的为达标,盈余的按比例奖励,当剩余毛利不足以支付销售费用时,以月费用总额为考核基数,按费用差额比例对区域负责人的工资进行扣罚。
由于每个市场的费用都包括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区域负责人要想完成考核指标,必须兼顾销售额增长、费用控制、利润增长王个方面。
该考核办法结合业绩评比、公布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全体业务人员的综合经营意识,把压力和动力贯彻到了每个区域,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指标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编辑:孙曙光 ssgcmmo@163.com)
认识决定方法
低价未必销量高
今年,笔者所在的公司对产品进行了包装改进,在对主要竞晶进行详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配合促销改进,果断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售价,结果销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由此看来,并不是价格越低越有利于销量提高。
在正常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 (销量)越低;价格越低,需求(销量)越高,但是,微小的价格变动并不会对需求产生太大影响,对销量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只有与竞品相比具备较大优势时,价格对销量才能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经过近几年价格战的洗礼,利润空间已越来越小,价格已经趋同,在这种情况下,与竞品相比,其较弱的价格优势已不能对销量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一般消费者看来,价格是产品价值的主要体现,消费者通常会认为价格较高的商品,其质量也高,因此长期的低价可能会给消费者以质量差的感觉。我们在对某个市场畅销的低价品牌做市场调查时,就有消费者对该品牌做出了“价格低得不敢买,质量差得不敢用”的评价。由此看来,低价位在争取一部分消费者的同时,也会失去一部分消费者。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长期低价也会让顾客对价格失去敏感度,这是许多长期低价的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原因。
一个消费群体对应的是一个价格区间,而不是一个价格绝对数值。在经济不景气或消费者的收入预期较低时,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产品;在经济环境较好时,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质量观念也会不断改变,消费者会在符合自己消费定位的价格区间内购买价格偏高,质量感觉较好的产品。
促销也要有利润
一直以来,许多营销人员把促销看作特殊的销售机会,关注重点是如何冲量,对利润关注甚少,认为促销活动没有利润是正常现象。
这种认识几年前没有多大问题,因为以前以常规销售为主,促销销售占整体销售比重较小。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促销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核心竞争力、产品同质化,对促销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促销成为它们提高销量最有效的竞争手段,甚至促销销售已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主流销售。
因此,促销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不再是“特殊”的销售机会,而是“重要”的销售机会,对于促销也不能只注重销量而忽视利润。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了促销也就做好了销售。
目前促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彰显的是价低而没有推广产品本身的优势和特点;(2)促销期不控制,促销价长时间不恢复,促销价卖成了正常价;(3)促销产品无规划,少量产品长期做特价,其他产品自然销售,结果除少量促销产品有销量却无利润外,其他产品是有利润无销量,花了高额进店费却经常因销量太小而被终端强制下架。
费用产生于利润
在“五一”、“十一”这样的黄金销售季节,许多有实力的厂家采用垄断终端陈列资源的做法,购买多个堆头、多晶海报(一般在4个以上或买断所有堆头)和派驻多个促销员(2个以上),在有效排挤竞品的同时,也有效地宣传了品牌和提高了销量。这种促销形式虽然投入较大,但由于杀伤力强,效果显著,已成为许多厂家竞相釆用的方法。
产品只有低价但没有出位陈列,不会产生好的销售效果,强势的终端陈列和有效的终端拦截能产生理想的销售效果。在终端为王的时代,厂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终端资源的争夺,谁拥有更多的终端资源,谁就拥有了更多销售优势,而对终端资源的争夺离不开费用投入。
在认识上,企业必须把费用和销量的正向关系,转化为利润和销量的正向关系。如果说利润可以促进销量较难理解的话,那么费用投入可以促进销量是每个人都不会反对的事实。但费用从哪里来?从稳健经营的角度看,费用取之于利润,只有产生了利润,企业才能拿出更多的费用用于市场支持。
方法产生实效
让价格保持弹性
价格优势既可以横向体现,又可以纵向体现。探究消费者心理可以发现,消费者希望购买的不是最便宜的商品,而是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由于消费者通常通过价格判断商品的价值,因此在一般消费者的眼里,性价比最好的商品等同于打折力度最大的商品。
基于以上消费心理,我们可以发现,一味地降价对提升销量和利润都是无益的,而明确终端商品的“原售价”,保持价格弹性对提升销量、保持利润非常重要。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保持终端价格弹性:
1.控制价格战时间,每次降价控制在15—30天,然后恢复原供货价格。
2.避免对一个单晶进行长期不问断降价的做法,为终端商品轮流提供特价机会。
3.经常检查自己的产品,及时淘汰那些在价格战中衰弱的,缺少价格弹性及竞争力的产品,换为竞争力强的新品,以保持晶牌整体的价格弹性和较强的战斗力。
对产品进行更新
消费者大都愿意为较高质量支付较高的价格,因此,要想在不影响销量增长的前提下获得较高溢价,除了先进的营销技巧和手段外,产品本身的质量必须过硬。企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更新,增加消费者能够感知的质量和特点。
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更新的手段很多,常用的有:
1.对产品包装进行更新,以改善产品对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提高产品的视觉质量。
2.率先使用技术领先的新材料,从而给消费者以技术领先和善于创新的晶牌印象。
3.结合消费趋势或消费时尚,创造性地将时尚性的关联产品与本公司产品相组合,延伸产品功能。
4,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打造消费者质量放心品牌。
对促销进行改进
促销不仅要追求销量,也要追求利润,改进的办法有:
1.既把促销作为提升销量的机会,又作为宣传与推广品牌的机会,注重促销期间的宣传与造势。
2.提高促销零售价。在价格竞争白热化的零售终端,同档产品价格已经趋同。由于促销参与品牌多、促销价格差距小,小幅度降价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产生不了太大影响,因此不如干脆提高促销供货价,采用比竞争品牌价格稍高的策略,强化陈列与宣传,注重造势。
3.控制促销时间,每期促销时间不要太长,对于搞特价促销的商品,促销期结束后要立即恢复原供货价格。
4.合理安排每个单品的促销时间及促销频率,给每个单晶都提供促销机会。不但给销量产品以促销机会,也要给利润产品以促销机会。
5.用多品组合促销对抗竞晶的单晶低价促销。把卖场内销售的产品分为较大力度促销产品(保证销量目标的实现,力度较大,用于海报促销)和一般力度促销产品(保证利润,同时提升销量,用于店内促销),可以把每期促销只安排一个单品的做法,改为每期促销安排一个促销组合 (2—3个单品),注意促销品不能相互冲突,要兼顾不同消费习惯顾客的需求,其中一个单品力度较大,用于海报宣传,其他力度小一些,可在店内促销,争取共用一个堆头。这样的促销组合,即使一个单品赶不上竞晶的销量,但各单晶销量加起来也会超越它,而且壮大了促销声势,既能促进销量又能保证利润。
用销售养销售
终端生动化陈列、堆头或端架等特殊陈列、海报、促销员、消费者促销对终端销售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以上费用在终端的合理运用可以弥补产品知名度低、晶牌力弱的劣势,与知名晶牌展开“贴身肉搏战”,有效捕获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从良性循环的角度看,费用应取之于利润,然后再投人到市场刺激销量增长,用销售养销售,使晶牌进入良性循环。
在具体操作上,企业可以将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公司的行政开支及目标利润,其余销售产生的毛利由营销部;门支配,作为市场费用投入,同时考核营销部门销量月标的完成情况。这样,可以从制度上建立利润、费用和销量的良性循环机制,充分调动营销部门的能动性。
让区域关注利润
管理上有一个原则:企业关注什么,就考核员工什么。许多企业在设计员工的业绩考核时,偏重于销量考核而忽略利润考核。这种考核机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业务人员在市场竞争和销量任务的双重压力下,往往会涸泽而渔,牺牲利润而只重销量。常见的做法有三种:一是利用促销机会低价销售:二是不计得失地投入费用;三是盲目开发新市场,盲目拓展新渠道。虽然总部对价格和费用有控制,但业务员会想方设法给领导“摆事实、讲道理”,施展自己的影响力,直至领导同意自己的意见,从而达到冲量的目的。
要想促使销售人员在保证利润指标的前提下提升销量,必须借助考核杠杆的力量。对此,某企业的考核办法很有借鉴意义:
该企业以销售任务完成及销量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另外以区域为单位考核利润完成情况,给区域负责人提供考核成本,以月为单位计算各区域创造的毛利润、产生的费用等,规定每个区域将毛利的一定比例上缴公司,剩余部分作为市场投入费用。除上缴公司的利润外,剩余毛利能够满足本区域费用支出的为达标,盈余的按比例奖励,当剩余毛利不足以支付销售费用时,以月费用总额为考核基数,按费用差额比例对区域负责人的工资进行扣罚。
由于每个市场的费用都包括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区域负责人要想完成考核指标,必须兼顾销售额增长、费用控制、利润增长王个方面。
该考核办法结合业绩评比、公布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全体业务人员的综合经营意识,把压力和动力贯彻到了每个区域,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指标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编辑:孙曙光 ssgcmm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