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也从课本知识的单一灌输转变为了教授学生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意识和态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日益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论述,以望进一步深化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导入;直观;合作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内容及应试技巧,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进而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为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教师就需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立足学生特点与学科特点,借助多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注重课堂导入,助力热情投入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之初,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来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题之初,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大家都知道,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应是蓝色火焰。可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天然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随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生活图景。由于这一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他们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充分阐述了自己的猜想后,我将少许食盐撒在了酒精灯的火焰上,并顺势引出了新课:“其实做饭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食盐导致的。食盐是我们最熟悉的盐,那么生活中的盐还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特性呢?”如此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迫切了解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这便为新课内容的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直观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鉴于化学学科独具复杂性、抽象性和微观性的特点,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令学生快速消化并吸收所学知识,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多媒体凭借自身强大的影音功能,日益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和积极推崇。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从而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感知。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要想让学生真正建立起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于是,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先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分子的真实存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来呈现)。之后,我利用flash的形式直观展现了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两个更小的粒子的动态过程,以使学生通过对比分子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化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且还使学生形成了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基于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有趣的特点,不仅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学生还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促进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自主获取新知识,形成独特体验,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我先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不灭”的图片导入了新课,以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对燃烧的了解,对燃烧的條件作出合理猜想。在这一过程中,我将其中有价值的猜测记录在了黑板上:可燃物、氧气、温度等等。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一同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再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自己动手实验,以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如此,通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亲历探究过程,不仅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情境创设是重点,能力培养是主线,有效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不断地调整优化,以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泉坤.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50-151.
[2]冯兵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16(06):111.
作者简介:王柯,1978年11月,男,陕西安康人,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初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导入;直观;合作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内容及应试技巧,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进而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为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教师就需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立足学生特点与学科特点,借助多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注重课堂导入,助力热情投入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之初,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来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题之初,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大家都知道,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应是蓝色火焰。可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天然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随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生活图景。由于这一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他们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充分阐述了自己的猜想后,我将少许食盐撒在了酒精灯的火焰上,并顺势引出了新课:“其实做饭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食盐导致的。食盐是我们最熟悉的盐,那么生活中的盐还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特性呢?”如此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迫切了解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这便为新课内容的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直观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鉴于化学学科独具复杂性、抽象性和微观性的特点,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令学生快速消化并吸收所学知识,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多媒体凭借自身强大的影音功能,日益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和积极推崇。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从而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感知。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要想让学生真正建立起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于是,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先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分子的真实存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来呈现)。之后,我利用flash的形式直观展现了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两个更小的粒子的动态过程,以使学生通过对比分子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化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且还使学生形成了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基于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有趣的特点,不仅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学生还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促进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自主获取新知识,形成独特体验,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我先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不灭”的图片导入了新课,以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对燃烧的了解,对燃烧的條件作出合理猜想。在这一过程中,我将其中有价值的猜测记录在了黑板上:可燃物、氧气、温度等等。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一同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再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自己动手实验,以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如此,通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亲历探究过程,不仅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情境创设是重点,能力培养是主线,有效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不断地调整优化,以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泉坤.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50-151.
[2]冯兵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16(06):111.
作者简介:王柯,1978年11月,男,陕西安康人,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初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