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被释放,这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雄厚资金保障。这些外储将以主权投资基金和区域多边金融开发机构为载体投向沿线国家。在区域多边金融开发机构的模式下,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伙伴国的资金也将进入“一带一路”的目标市场。除了中央级资金池,地方政府及社会资本也将融入进来,为“一带一路”这一长远战略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众多,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涵盖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地区,这些地区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它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也愈发旺盛。
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之前仅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高达7300亿美元,但资金缺乏是瓶颈。那么,“一带一路”战略将如何筹资,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呢?
外汇储备释放是“一带一路”的资金保障
在加入WTO后,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导致外汇占款大规模增加,人民币的发行机制实质上是由不可兑换法币制度向美元本位制度转变,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实际上取决于美元的稳定。随着中国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人民币的流动性、安全性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当人民币可以和其他主要货币进行直接兑换之后,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过去被作为货币发行保证金的外汇储备将被释放出来,成为可以动用的战略性资产。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速,欧元、新加坡元、英镑和纽元成为可以直接交易的货币(表1)。
对于超出流动性需要的外汇储备,应该如何运用?
过去,中国对外投资虽然规模庞大,但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收益较低。截至2014年三季度,中国对外投资所形成的海外资产总额达6.29万亿美元,储备资产达3.95万亿美元,占比高达62.8%(其中外汇资产为3.88万亿美元,占据了储备资产的98.5%)。以储备资产为主的对外资产结构决定了资产回报率只能处于相对低位,因为储备资产对于流动性的要求制约了其投向。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持有美国国债1.27万亿美元,而当前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始终徘徊于2%-3%的水平。
外汇储备只有以长期债权和股权等方式重新投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保值增值。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可以对中国的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消化起到促进作用。华泰证券指出,“一带一路”的基金融资来源里,中国外储占比在65%以上,这将有助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的多元化。
中央级资金池:
主权投资基金+区域多边金融开发机构
巨额外汇储备以何种形式投向“一带一路”呢?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提出设立丝路基金,明确指出将借此利用中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此举旨在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丝路基金总规模为400亿美元,首期资本金为100亿美元。目前初定该基金的资金来源于外汇储备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三家机构,其中外汇储备出资占比65%,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投公司各出资占比15%,国家开发银行出资占比5%。
从模式来说,丝路基金更接近于主权投资基金,与多边合作机构相比,中国具有决策权,因而具备效率上的优势,但仍需面临法律环境、税收政策等国别风险。基金先期将以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投资为主,起点为国内相关省份,项目也以铁路、公路、管道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为主,后期或将在文化、旅游、贸易方面有更多进展。
除了丝路基金之外,中国还牵头促成了其他区域多边金融开发机构的创办和启动,引领其他新兴市场合作伙伴的资金,共同为“一带一路”出力。这些机构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组织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以及海上丝绸之路银行等(表2)。这些平台的筹备工作自2014年起加速推进,有望在2015年为相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014年10月24日,以中国为首的21个亚洲国家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各国以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股权分配的基础,中国股权最多,占比为50%。中国从外汇储备出资50%,即500亿美元。就资金管理方式而言,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的金融开发机构,要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政府多边合作基金,并且中国已表明将持开放的态度,不追求亚投行的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其他国家的资本投入仍存在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根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思路,未来亚投行将在巨额资本金的基础上,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支持。首批推进的项目或将集中于与中国基本没有领土纠纷、没有历史问题的传统友邦,而在中长期,亚投行牵头提供融资方案能够被更多的区域内国家所接受,便于推进更大规模的基建项目,也便于建立起更具普遍适用性的融资模式。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也是“一带一路”的资金来源之一。2013年3月,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资助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國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只面向5个金砖国家,而是面向全部发展中国家。作为金砖成员国,可能会获得优先贷款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法定资本金为1000亿美元,首批到位资金500亿美元,金砖五国平分金砖发展银行的股权。金砖国家成员将就治理结构进行讨论,关键战略决策由理事会做出,总部设在上海。五个成员国商定将事先选定各自的基础设施项目,确保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旦投入运作,便能快速在首批的项目实施上取得成功。 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主要投向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能源、交通和信息技术项目,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2014年9月11-12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元首们指出,为研究成立上合组织发展基金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问题所做的工作十分重要,责成继续努力以尽快完成这项工作。李克强总理在12月15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表示,将稳妥推进组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进程。
为了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还在指导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为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该银行拟注册资金50亿元,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多个东盟国家将参与该银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建设的主要参与机构。中心计划私募1000亿元投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沿岸国家、地区、城市和企業相关项目,从中国到非洲沿海沿岸各国建设“中非海洋渔业合作基地”,包括在马来西亚及马六甲海峡沿岸建设码头港区与城市综合体等项目。
招商证券指出,静态地看,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机构目前的累积投入不过千亿规模,初始投入相对于巨大的基建项目投资需求而言固然是杯水车薪,真正值得期待的是,这些机构并非是规模固定的资金池,而是作为资金流转的平台,一旦初始的投资生效,平台便可以为“一带一路”规划撬动源源不断的资金。
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跟进
以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为保障的“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除了得到国际上多个国家的支持和响应外,中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制定了发展战略,沿线省份也推出了地方版丝路基金及其他类型基金,努力加入到国家级大战略中来。福州市政府和国开行福建分行、中非发展基金携手合作,推动设立预计总规模达100亿元的基金。广东省政府也酝酿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基金”。 海南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将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际旅游岛等重点领域展开合作,编制系统性融资规划,推动投融资机制建设及融资模式创新,支持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地方政府在资金上给与支持,民间资本的跟进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资金来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上,规划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出PPP创新方案,积极筹建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要部分的“一带一路”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贷基金以及政府引导资金,更多关注已形成的稳定模式,连接到相对稳定的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方面,落到连片开发的项目上,加以融合从而对接可行性强的招标实操。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也称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双方首先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共同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其次明确各方在项目各个流程环节的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既可摆脱政府行政的诸多干预和限制,又能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资源整合与经营上的优势。
海通证券认为,股权和债权融资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最重要的两种形式,例如主权基金或者基建债券等,主要用于商品输出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将国内过剩产能转化为主权财富以及对外债权。
在吸引社会资本上,于2014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将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采取债权和基金等形式,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长期外汇资金支持。中国将取消境内企业和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扩大境内企业的融资渠道。
随着规划的落地和资金池的发展,商业银行、保险等多类商业机构也将在投融资上积极合作。以中国银行为例,其2015年对“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授信将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三年授信金额将达1000亿美元。
中国证券报报道指,在中国企业与东南亚、东欧签署的涵盖多行业领域的装备订单中,融资方式多为由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项目贷款,外方企业借此采购中企设备。这种资金筹集和运作方式将成为中国告别过去“援助式”对外合作的常见模式。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商业贷款,不足部分通过被投资国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用于购买中国的技术设备及工程设计服务来更新当地基础设施。
不过,要吸引各方参与、撬动社会资本也并非易事。招商证券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长期性是普遍共识,目前,社会各方对于这一战略更多认同为一种愿景,因而社会资本必然不会贸然参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若要保证资金的持续性,自初始阶段起投融资平台的长远布局,资金运营方面的谨慎设计,合作建设基本框架的确立才是“一带一路”长久、稳步推进的重中之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众多,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涵盖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地区,这些地区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它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也愈发旺盛。
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之前仅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高达7300亿美元,但资金缺乏是瓶颈。那么,“一带一路”战略将如何筹资,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呢?
外汇储备释放是“一带一路”的资金保障
在加入WTO后,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导致外汇占款大规模增加,人民币的发行机制实质上是由不可兑换法币制度向美元本位制度转变,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实际上取决于美元的稳定。随着中国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人民币的流动性、安全性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当人民币可以和其他主要货币进行直接兑换之后,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过去被作为货币发行保证金的外汇储备将被释放出来,成为可以动用的战略性资产。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速,欧元、新加坡元、英镑和纽元成为可以直接交易的货币(表1)。
对于超出流动性需要的外汇储备,应该如何运用?
过去,中国对外投资虽然规模庞大,但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收益较低。截至2014年三季度,中国对外投资所形成的海外资产总额达6.29万亿美元,储备资产达3.95万亿美元,占比高达62.8%(其中外汇资产为3.88万亿美元,占据了储备资产的98.5%)。以储备资产为主的对外资产结构决定了资产回报率只能处于相对低位,因为储备资产对于流动性的要求制约了其投向。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持有美国国债1.27万亿美元,而当前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始终徘徊于2%-3%的水平。
外汇储备只有以长期债权和股权等方式重新投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保值增值。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可以对中国的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消化起到促进作用。华泰证券指出,“一带一路”的基金融资来源里,中国外储占比在65%以上,这将有助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的多元化。
中央级资金池:
主权投资基金+区域多边金融开发机构
巨额外汇储备以何种形式投向“一带一路”呢?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提出设立丝路基金,明确指出将借此利用中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此举旨在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丝路基金总规模为400亿美元,首期资本金为100亿美元。目前初定该基金的资金来源于外汇储备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三家机构,其中外汇储备出资占比65%,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投公司各出资占比15%,国家开发银行出资占比5%。
从模式来说,丝路基金更接近于主权投资基金,与多边合作机构相比,中国具有决策权,因而具备效率上的优势,但仍需面临法律环境、税收政策等国别风险。基金先期将以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投资为主,起点为国内相关省份,项目也以铁路、公路、管道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为主,后期或将在文化、旅游、贸易方面有更多进展。
除了丝路基金之外,中国还牵头促成了其他区域多边金融开发机构的创办和启动,引领其他新兴市场合作伙伴的资金,共同为“一带一路”出力。这些机构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组织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以及海上丝绸之路银行等(表2)。这些平台的筹备工作自2014年起加速推进,有望在2015年为相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014年10月24日,以中国为首的21个亚洲国家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各国以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股权分配的基础,中国股权最多,占比为50%。中国从外汇储备出资50%,即500亿美元。就资金管理方式而言,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的金融开发机构,要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政府多边合作基金,并且中国已表明将持开放的态度,不追求亚投行的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其他国家的资本投入仍存在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根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思路,未来亚投行将在巨额资本金的基础上,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支持。首批推进的项目或将集中于与中国基本没有领土纠纷、没有历史问题的传统友邦,而在中长期,亚投行牵头提供融资方案能够被更多的区域内国家所接受,便于推进更大规模的基建项目,也便于建立起更具普遍适用性的融资模式。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也是“一带一路”的资金来源之一。2013年3月,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资助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國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只面向5个金砖国家,而是面向全部发展中国家。作为金砖成员国,可能会获得优先贷款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法定资本金为1000亿美元,首批到位资金500亿美元,金砖五国平分金砖发展银行的股权。金砖国家成员将就治理结构进行讨论,关键战略决策由理事会做出,总部设在上海。五个成员国商定将事先选定各自的基础设施项目,确保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旦投入运作,便能快速在首批的项目实施上取得成功。 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主要投向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能源、交通和信息技术项目,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2014年9月11-12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元首们指出,为研究成立上合组织发展基金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问题所做的工作十分重要,责成继续努力以尽快完成这项工作。李克强总理在12月15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表示,将稳妥推进组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进程。
为了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还在指导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为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该银行拟注册资金50亿元,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多个东盟国家将参与该银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建设的主要参与机构。中心计划私募1000亿元投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沿岸国家、地区、城市和企業相关项目,从中国到非洲沿海沿岸各国建设“中非海洋渔业合作基地”,包括在马来西亚及马六甲海峡沿岸建设码头港区与城市综合体等项目。
招商证券指出,静态地看,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机构目前的累积投入不过千亿规模,初始投入相对于巨大的基建项目投资需求而言固然是杯水车薪,真正值得期待的是,这些机构并非是规模固定的资金池,而是作为资金流转的平台,一旦初始的投资生效,平台便可以为“一带一路”规划撬动源源不断的资金。
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跟进
以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为保障的“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除了得到国际上多个国家的支持和响应外,中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制定了发展战略,沿线省份也推出了地方版丝路基金及其他类型基金,努力加入到国家级大战略中来。福州市政府和国开行福建分行、中非发展基金携手合作,推动设立预计总规模达100亿元的基金。广东省政府也酝酿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基金”。 海南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将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际旅游岛等重点领域展开合作,编制系统性融资规划,推动投融资机制建设及融资模式创新,支持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地方政府在资金上给与支持,民间资本的跟进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资金来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上,规划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出PPP创新方案,积极筹建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要部分的“一带一路”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贷基金以及政府引导资金,更多关注已形成的稳定模式,连接到相对稳定的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方面,落到连片开发的项目上,加以融合从而对接可行性强的招标实操。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也称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双方首先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共同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其次明确各方在项目各个流程环节的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既可摆脱政府行政的诸多干预和限制,又能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资源整合与经营上的优势。
海通证券认为,股权和债权融资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最重要的两种形式,例如主权基金或者基建债券等,主要用于商品输出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将国内过剩产能转化为主权财富以及对外债权。
在吸引社会资本上,于2014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将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采取债权和基金等形式,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长期外汇资金支持。中国将取消境内企业和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扩大境内企业的融资渠道。
随着规划的落地和资金池的发展,商业银行、保险等多类商业机构也将在投融资上积极合作。以中国银行为例,其2015年对“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授信将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三年授信金额将达1000亿美元。
中国证券报报道指,在中国企业与东南亚、东欧签署的涵盖多行业领域的装备订单中,融资方式多为由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项目贷款,外方企业借此采购中企设备。这种资金筹集和运作方式将成为中国告别过去“援助式”对外合作的常见模式。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商业贷款,不足部分通过被投资国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用于购买中国的技术设备及工程设计服务来更新当地基础设施。
不过,要吸引各方参与、撬动社会资本也并非易事。招商证券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长期性是普遍共识,目前,社会各方对于这一战略更多认同为一种愿景,因而社会资本必然不会贸然参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若要保证资金的持续性,自初始阶段起投融资平台的长远布局,资金运营方面的谨慎设计,合作建设基本框架的确立才是“一带一路”长久、稳步推进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