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印度之行》是E·M·福斯特的经典小说,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的视角剖析该小说,并分析福斯特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关键词: 《印度之行》 文化帝国主义 意识 批判
引言
E·M·福斯特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擅长以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手法,讽刺、批评英国社会,往往相信实现“爱的原则”后社会矛盾可以和解。他一直同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夫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撰写过以下小说:《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又译《窗外有蓝天》),《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最漫长的旅程》(The Longest Journey),《莫利斯》(Maurice,又译《墨利斯的情人》)和《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
《印度之行》被公认为福斯特最杰出的作品,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作品。《印度之行》发表于1924年,该小说的揭露性与批判性超越了福斯特以往对一般中产阶级所持的暧昧态度。英国另一位杰出的作家D·H·劳伦斯对《印度之行》爱不释手。当很多读者和研究者对阿苔拉小姐的岩洞幻觉感到困惑和不解时,劳伦斯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出:那是因为阿苔拉小姐对棕色皮肤的阿齐兹情有独钟,压抑的环境使她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性幻想变相地表达了出来。阿苔拉小姐的这种欲望正是福斯特钟情深色皮肤的印度男子的间接写照。
《印度之行》讲述二十世纪初,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一个看望在那里任殖民官的儿子,另一个则是看望这位未婚夫。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在幽暗的山洞里,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于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往往表现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流入、渗透和改造上”[1]。帝国主义是寄生的和腐朽的,是一种垂死的、垄断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对内残酷压榨劳动人民,对外推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文化帝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汉斯·摩根索在《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中说:“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2]
二、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
在小说《印度之行》中,福斯特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及本质。一方面,他十分猛烈地抨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所作所为和犯下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他描述了印度民众对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行径的奋起反抗。福斯特既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又在作品中折射出他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一)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
在《印度之行》中,通过福斯特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楚明确地意识到: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英国无时无刻不在印度推行霸权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让处于弱势的印度民族不仅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处于无力的依附状态,而且使印度的文化自主性被急剧瓦解,从而使印度民族在英印各方面的交往中保持沉默,并丧失文化发言权,从而使印度文化彻头彻尾地依附于英国文化。
《印度之行》的故事发生在印度昌德拉普尔小镇。它原先是印度北部(那时还是莫卧儿帝国)通往海上的必经之地,几所漂亮的住宅便是那个时候修建的。城内城外的景象相距甚远。城外除了离城二十英里处的马拉巴山洞之外,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这里以后,在这儿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卑微而败落,那么单调而无生气。街道鄙陋,寺庙冷清,巷子里污物成堆,人人不望而却步。恒河从该镇缓缓流淌,原本是印度的圣地,如今河边连沐浴的台阶都没有。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原来被印度人居住区挡住的酿酒棕榈树、楝树、芒果树和菩提树现在清晰可见,可从这边看,这些树又遮住了那印度人居住区。说到那座行政官署,它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既不惹人喜爱,又不令人厌恶,显然这里是按精确的设计建造起来的。这块地方没有丑陋的东西,但只有风景是美丽的。可以看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入侵印度小镇后,对他原有的建筑风格做了彻底的改变。原有的印度特色的建筑或消失殆尽,或完全被遮盖。视觉所到之处尽是殖民者强加给小镇人民的建筑和风景,显得不协调不悦目。所有这些都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文化层面对印度的侵略,是殖民者文化霸权主义的一个缩影。“这块地方与城区除了共有头顶上那个圆拱形的天空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共同之处”[3]。通过这句描写,福斯特道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巨大危害。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可见一斑。自诩给印度带来文明的英国实际上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贫瘠。
(二)福斯特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通过对主要人物的细腻刻画和景色充分描写,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因种族歧视而表现出的骄横狂妄、粗俗浅薄的丑态,充分体现了他对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的同情和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厌恶之情。这似乎让读者感觉到福斯特是从印度人的立场考虑的,是支持印度民族的。但是,不可避免,由于阶级立场和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在批判文化帝国主义的同时,福斯特本人也表现出这种意识。正如福斯特在1935年发表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他的年纪和他所受的教育实际上决定“他是依附于大英帝国而非支持它”[4]。这句话告诉读者:福斯特既不是法西斯主义者去支持法西斯,又不是共产党人去支持共产主义。他既不赞成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其印度的殖民统治,又不完全反对它。这一点在小说的人物刻画上得到充分的展现。“东方总是作为一个与西方相对应的‘他者’形象出现的,处处流露出一种西方中心论的民族优越感”[5]。由于印度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因此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本身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优越的、至上的,从而“认同殖民统治者的文化,体现着强烈的自卑感和民族羞愧感”[6]。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才致使印度人常常用殖民主义者的所有文化价值标准评价自己的为人处世标准,评价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福斯特在描述除阿齐兹以外的其他印度人时,笔端充满了对他们的不屑一顾,带着种种歧视的目光和偏见的态度。在文中,福斯特借着殖民主义者的口吻,武断地认为“生活在纬度三十以内的炎热气候里的土著都是畜生”[3]。他把印度教徒戈德博尔教授刻画成一个毫无责任感的、非人道主义的和滑稽可笑的人物;还极力丑化另一位印度教徒,即潘纳·拉尔医生,认为医生是个邪恶的、狡猾的和奸诈的人物。总之,福斯特把他们描述成一群十分危险的人物,认为他们是松懈的、懒散的、古怪的。
结语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刻画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分享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转变,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探讨了东西方联结和实现文化的交融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最终实现的不是文化交往的平等和谐,而是文化交往的失衡。东方文化处于弱势文化的态势,西方文化处于优越、高高在上的态势。这篇小说的这个主题对于今天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文化的交往不应该是强制输出的,不应该是霸权主义的体现,而应该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文化输出与输入。只有这样的文化交往才是和谐的文化交往,才是可持续的文化交往。
参考文献:
[1]邹广义,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6.
[2]汉斯·摩根索,卢明华,等译.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E.M.福斯特.杨自俭,译,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E.M.福斯特.李辉,译.福斯特散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39.
[5]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6]骆文琳.解读《印度之行》中的殖民主义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K2013B188)阶段性成果;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KYR05)研究成果。
关键词: 《印度之行》 文化帝国主义 意识 批判
引言
E·M·福斯特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擅长以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手法,讽刺、批评英国社会,往往相信实现“爱的原则”后社会矛盾可以和解。他一直同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夫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撰写过以下小说:《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又译《窗外有蓝天》),《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最漫长的旅程》(The Longest Journey),《莫利斯》(Maurice,又译《墨利斯的情人》)和《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
《印度之行》被公认为福斯特最杰出的作品,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作品。《印度之行》发表于1924年,该小说的揭露性与批判性超越了福斯特以往对一般中产阶级所持的暧昧态度。英国另一位杰出的作家D·H·劳伦斯对《印度之行》爱不释手。当很多读者和研究者对阿苔拉小姐的岩洞幻觉感到困惑和不解时,劳伦斯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出:那是因为阿苔拉小姐对棕色皮肤的阿齐兹情有独钟,压抑的环境使她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性幻想变相地表达了出来。阿苔拉小姐的这种欲望正是福斯特钟情深色皮肤的印度男子的间接写照。
《印度之行》讲述二十世纪初,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一个看望在那里任殖民官的儿子,另一个则是看望这位未婚夫。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在幽暗的山洞里,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于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往往表现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流入、渗透和改造上”[1]。帝国主义是寄生的和腐朽的,是一种垂死的、垄断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对内残酷压榨劳动人民,对外推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文化帝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汉斯·摩根索在《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中说:“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2]
二、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
在小说《印度之行》中,福斯特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及本质。一方面,他十分猛烈地抨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所作所为和犯下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他描述了印度民众对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行径的奋起反抗。福斯特既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又在作品中折射出他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一)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
在《印度之行》中,通过福斯特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楚明确地意识到: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英国无时无刻不在印度推行霸权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让处于弱势的印度民族不仅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处于无力的依附状态,而且使印度的文化自主性被急剧瓦解,从而使印度民族在英印各方面的交往中保持沉默,并丧失文化发言权,从而使印度文化彻头彻尾地依附于英国文化。
《印度之行》的故事发生在印度昌德拉普尔小镇。它原先是印度北部(那时还是莫卧儿帝国)通往海上的必经之地,几所漂亮的住宅便是那个时候修建的。城内城外的景象相距甚远。城外除了离城二十英里处的马拉巴山洞之外,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这里以后,在这儿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卑微而败落,那么单调而无生气。街道鄙陋,寺庙冷清,巷子里污物成堆,人人不望而却步。恒河从该镇缓缓流淌,原本是印度的圣地,如今河边连沐浴的台阶都没有。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原来被印度人居住区挡住的酿酒棕榈树、楝树、芒果树和菩提树现在清晰可见,可从这边看,这些树又遮住了那印度人居住区。说到那座行政官署,它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既不惹人喜爱,又不令人厌恶,显然这里是按精确的设计建造起来的。这块地方没有丑陋的东西,但只有风景是美丽的。可以看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入侵印度小镇后,对他原有的建筑风格做了彻底的改变。原有的印度特色的建筑或消失殆尽,或完全被遮盖。视觉所到之处尽是殖民者强加给小镇人民的建筑和风景,显得不协调不悦目。所有这些都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文化层面对印度的侵略,是殖民者文化霸权主义的一个缩影。“这块地方与城区除了共有头顶上那个圆拱形的天空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共同之处”[3]。通过这句描写,福斯特道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巨大危害。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可见一斑。自诩给印度带来文明的英国实际上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贫瘠。
(二)福斯特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通过对主要人物的细腻刻画和景色充分描写,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因种族歧视而表现出的骄横狂妄、粗俗浅薄的丑态,充分体现了他对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的同情和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厌恶之情。这似乎让读者感觉到福斯特是从印度人的立场考虑的,是支持印度民族的。但是,不可避免,由于阶级立场和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在批判文化帝国主义的同时,福斯特本人也表现出这种意识。正如福斯特在1935年发表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他的年纪和他所受的教育实际上决定“他是依附于大英帝国而非支持它”[4]。这句话告诉读者:福斯特既不是法西斯主义者去支持法西斯,又不是共产党人去支持共产主义。他既不赞成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其印度的殖民统治,又不完全反对它。这一点在小说的人物刻画上得到充分的展现。“东方总是作为一个与西方相对应的‘他者’形象出现的,处处流露出一种西方中心论的民族优越感”[5]。由于印度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因此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本身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优越的、至上的,从而“认同殖民统治者的文化,体现着强烈的自卑感和民族羞愧感”[6]。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才致使印度人常常用殖民主义者的所有文化价值标准评价自己的为人处世标准,评价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福斯特在描述除阿齐兹以外的其他印度人时,笔端充满了对他们的不屑一顾,带着种种歧视的目光和偏见的态度。在文中,福斯特借着殖民主义者的口吻,武断地认为“生活在纬度三十以内的炎热气候里的土著都是畜生”[3]。他把印度教徒戈德博尔教授刻画成一个毫无责任感的、非人道主义的和滑稽可笑的人物;还极力丑化另一位印度教徒,即潘纳·拉尔医生,认为医生是个邪恶的、狡猾的和奸诈的人物。总之,福斯特把他们描述成一群十分危险的人物,认为他们是松懈的、懒散的、古怪的。
结语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刻画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分享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转变,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探讨了东西方联结和实现文化的交融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最终实现的不是文化交往的平等和谐,而是文化交往的失衡。东方文化处于弱势文化的态势,西方文化处于优越、高高在上的态势。这篇小说的这个主题对于今天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文化的交往不应该是强制输出的,不应该是霸权主义的体现,而应该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文化输出与输入。只有这样的文化交往才是和谐的文化交往,才是可持续的文化交往。
参考文献:
[1]邹广义,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6.
[2]汉斯·摩根索,卢明华,等译.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E.M.福斯特.杨自俭,译,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E.M.福斯特.李辉,译.福斯特散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39.
[5]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6]骆文琳.解读《印度之行》中的殖民主义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K2013B188)阶段性成果;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KYR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