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非常重视多感觉器官的参与,从本质上讲,它是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身体运动来欣赏音乐作品的。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满足学生差異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鉴赏美的能力。在具有多感官参与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也会产生多种交流和互动。通过动员学生的各个感官以加深对音乐的印象,并激发他们在认知,语言和感官上的潜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多感官;体验式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情感
说到音乐,首先带给人们的是听觉上的享受。初中音乐教学应加强对音乐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音乐作品。通过认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或通过观看视频,猜测视频中歌曲的类型或直接与现有的认知体验相结合,猜一首歌的标题,有哪些乐器的参与等。在聆听过程中,学生将对音乐作品产生最直观的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质量等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具体的画面,并刻画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也会被学生感受到,这样可以增强音乐的吸引力。聆听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感到更加快乐,并减轻情绪压力。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发展听音乐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听音乐的习惯,感受音乐之美。
二、看音乐,达到情感共鸣
目前,初中的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上,必须与视觉上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有时音乐的听觉形象会模糊不清,视觉反而可以使音乐呈现的形象更加具体。视觉的介入,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而且会给他们带来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音乐记忆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动员视觉,充分呈现音乐情境。在视觉的调动下,学生将对音乐有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可以真正进入音乐世界并与创作者形成意识形态上的共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理解音乐。音乐情境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一首音乐可以具有多种音乐情境,但是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是固定的,不会随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高的要求。基于此,音乐的视觉呈现应当尽可能表现出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理解,也可以使音乐呈现出不同的内容。
三、欣赏音乐并调动身体动作
当学生欣赏音乐时,他们会感觉到旋律的质量和节奏的速度。当他们完全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时,他们将被音乐感染,他们的身体将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它。让学生学习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音乐中的规律,以便他们在唱歌时可以保持稳定的节拍,然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舞蹈或简单的手势动作,或者在活动中,让学生简单地哼哼。
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将自主思考音乐的元素,从而感受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节拍并寻找节奏,以便他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并清楚地理解感官的体验。在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将学习诸如速度快慢,节奏欢快等知识,这些知识与踏板节拍和手拍相配合,以使学生学会发现并感受到节拍的速度和歌曲的节奏特征。
四、音乐有利于促进学生小组团队合作意识
无论学科如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学要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法因其简便易行、气氛活跃等特点,受到广泛师生的喜爱和认可。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并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新的中学教学改革指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交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一些主要学科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由于参加考试的原因而精神紧张,无法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初中音乐的教学,由于学科的宜人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除了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外,还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交流和互助,从而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社交沟通能力。
五、通过歌唱加深认知和理解
唱歌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初中音乐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学习唱歌。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理解音乐的主题,能够掌握音乐的旋律,并在演唱过程中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联想力等,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清晰。教师选择唱歌曲目时,应着眼于名曲和民歌,并应确保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掌握这种音乐的主题相对容易,也能够使学生在演唱音乐作品时,快速融入自己的感受,使其演唱的音乐作品会更加充满灵魂,让学生拥有更深刻的记忆。
综上所述,多感觉体验式教学对初中生更为实用,可以有效地改变他们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并且通过与合作参与的沟通和探索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初中音乐教师教学中应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多感官参与音乐教学,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动员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听、视、唱等多方面融入音乐。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他们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到音乐的真实,善良与美丽,学生的音乐潜能将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根据以前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尽管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多种感官的经验,但教师必须确保每个设计环节以及该环节中教学目标的广度和数量适当。为了达到简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要防止浮华,强调实践,也要注意知识的实施,使体验活动更有目的性。
参考文献:
[1]马自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运用体验性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17(01):201-207.
[2]曾轶.初中音乐课感官体验设计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18,(06):63-64.
[3]高亚娟.浅析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多感官参与[J].读与写,2017,14(1).
作者简介:秦肖依(1983.11),女,汉,陕西旬邑人,陕西师范大学本科,西安陕西凤凰城初级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关键词:初中音乐;多感官;体验式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情感
说到音乐,首先带给人们的是听觉上的享受。初中音乐教学应加强对音乐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音乐作品。通过认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或通过观看视频,猜测视频中歌曲的类型或直接与现有的认知体验相结合,猜一首歌的标题,有哪些乐器的参与等。在聆听过程中,学生将对音乐作品产生最直观的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质量等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具体的画面,并刻画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也会被学生感受到,这样可以增强音乐的吸引力。聆听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感到更加快乐,并减轻情绪压力。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发展听音乐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听音乐的习惯,感受音乐之美。
二、看音乐,达到情感共鸣
目前,初中的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上,必须与视觉上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有时音乐的听觉形象会模糊不清,视觉反而可以使音乐呈现的形象更加具体。视觉的介入,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而且会给他们带来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音乐记忆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动员视觉,充分呈现音乐情境。在视觉的调动下,学生将对音乐有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可以真正进入音乐世界并与创作者形成意识形态上的共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理解音乐。音乐情境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一首音乐可以具有多种音乐情境,但是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是固定的,不会随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高的要求。基于此,音乐的视觉呈现应当尽可能表现出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理解,也可以使音乐呈现出不同的内容。
三、欣赏音乐并调动身体动作
当学生欣赏音乐时,他们会感觉到旋律的质量和节奏的速度。当他们完全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时,他们将被音乐感染,他们的身体将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它。让学生学习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音乐中的规律,以便他们在唱歌时可以保持稳定的节拍,然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舞蹈或简单的手势动作,或者在活动中,让学生简单地哼哼。
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将自主思考音乐的元素,从而感受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节拍并寻找节奏,以便他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并清楚地理解感官的体验。在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将学习诸如速度快慢,节奏欢快等知识,这些知识与踏板节拍和手拍相配合,以使学生学会发现并感受到节拍的速度和歌曲的节奏特征。
四、音乐有利于促进学生小组团队合作意识
无论学科如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学要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法因其简便易行、气氛活跃等特点,受到广泛师生的喜爱和认可。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并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新的中学教学改革指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交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一些主要学科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由于参加考试的原因而精神紧张,无法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初中音乐的教学,由于学科的宜人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除了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外,还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交流和互助,从而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社交沟通能力。
五、通过歌唱加深认知和理解
唱歌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初中音乐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学习唱歌。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理解音乐的主题,能够掌握音乐的旋律,并在演唱过程中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联想力等,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清晰。教师选择唱歌曲目时,应着眼于名曲和民歌,并应确保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掌握这种音乐的主题相对容易,也能够使学生在演唱音乐作品时,快速融入自己的感受,使其演唱的音乐作品会更加充满灵魂,让学生拥有更深刻的记忆。
综上所述,多感觉体验式教学对初中生更为实用,可以有效地改变他们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并且通过与合作参与的沟通和探索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初中音乐教师教学中应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多感官参与音乐教学,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动员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听、视、唱等多方面融入音乐。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他们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到音乐的真实,善良与美丽,学生的音乐潜能将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根据以前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尽管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多种感官的经验,但教师必须确保每个设计环节以及该环节中教学目标的广度和数量适当。为了达到简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要防止浮华,强调实践,也要注意知识的实施,使体验活动更有目的性。
参考文献:
[1]马自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运用体验性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17(01):201-207.
[2]曾轶.初中音乐课感官体验设计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18,(06):63-64.
[3]高亚娟.浅析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多感官参与[J].读与写,2017,14(1).
作者简介:秦肖依(1983.11),女,汉,陕西旬邑人,陕西师范大学本科,西安陕西凤凰城初级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