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探访诺日士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9日的上海下着滂沱大雨,笔者应邀前往NORITSU(诺日士)的中国生产基地——诺日士(上海)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担任着诺日士中国总部的角色,设立于2001年1月9日,于2001年11月2日建立于上海嘉定工业区,投资额12亿日元,两层的厂房(含办公楼)占地21000平方米。在获特许彻底参观生产车间及拍照之前,我首先与公司最高领导人大西正一董事长作了专访。
  问:这么多年来,NORITSU在中国市场总共销售了多少台冲印设备?占多少市场份额?
  大西:共销售了约1万台,约占中国冲印店市场50%的市场份额。
  问:您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大西:很看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人均拍照数量已在近几年之内增长了4倍多。不过,尽管增速很快,但人均拍照数量与日本比还有20多倍的差距,可见中国市场的潜力之大。
  问:请问2001年的中国市场销售数字和对2002年的预计值是多少呢?
  大西:2001年销售了约500台设备,其中数码设备有25台;我们预计2002年增长到约700台,其中数码的达到100台。


  问:此处基地生产什么类型冲印设备呢?有哪些机型?
  大西:这里专门生产三款较廉价的小型传统冲印机——QSS-2311/QSS-2600/QSS-2611,年生产能力约1000台,产品一半供应国内市场,另一半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和中东等地方。
  问:那这里以后会生产全数码冲印设备吗?
  大西:由于数码相机只是在中国的沿海或大城市销售得较多,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因此,数码冲印设备也只是在这些大城市里存在,大部分的城市则因还没普及数码相机,因而对传统设备的需求会很大,其发展潜力也依然很大。当然,我们会密切注视发展动向,并在适当的时候在上海生产数码设备的。
  问:许多业者反映会很关心购买进口冲印设备时的手续完备度(特别是昂贵的数码设备),请问NORITSU在这方面准备好了吗?
  大西:我们已取得了设备销售权和进口权,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合法手续。
  问:Kodak(柯达)也在销售NORITSU的冲印设备,请问你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NORITSU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后会与Kodak发生冲突吗?


  大西:Kodak一直是我们在全球的合作伙伴,他们在中国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和整套的冲印耗材,而NORITSU一直把精力放在冲印机的生产上。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后,不但不会影响与Kodak的合作关系,而且还能给Kodak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支援。
  问:现在你们也拥有进口权和销售权了,那是否会跟Kodak产生竞争呢?怎样去平衡其中的关系?
  大西:客户从哪里购买机器可以自己决定,Kodak仍是我们在中国的代理商,通过Kodak订购NORITSU设备会得到银行贷款。其实,最终的用户仍然是NORITSU的用户。因此,我们只在客户愿意直接与NORITSU购买设备的情况下才会直接向客户销售设备。
  问:在售后服务方面,你们与Kodak将如何分工合作?
  大西:传统设备通常是由销售商负责维护,NORITSU负责对用户进行定期访问和对销售商进行培训和再培训工作;数码设备则由NORITSU直接进行售后维护工作。我们很重视售后服务,我们作为没有感光材料和冲印耗材配套的设备生产厂家,相信唯有可靠的产品质量和最迅速的售后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上海设立工厂给我们的售后服务提供了可靠的后盾,例如:零配件供应有保障了。我们现在已对售后服务作出了一些规定,包括对客户进行定期上门访问,定期电话访问,附近有事务所的客户在当天可以得到服务,附近没有的也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问:目前你们在中国有多少个事务所?多少位专职技术人员?总共有多少位员工?
  大西:11个事务所,还打算继续增加数量。专职技术人员有50名,分布在那11个事务所里,如果人手不够的话,还可以从工厂抽调人员支援。目前在国内总共有200名人员,其中100名在生产基地,100名在办事处。
  问:您认为日本的数码冲印店投资者与国内的在经营上主要有哪些区别?
  大西:日本的投资者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参与经营、管理运作,而国内的则有相当部分是不管经营的,这样会大大影响业绩。我们发现,尽管人们对数码相机有所了解,可是人们对数码冲印仍有许多误解,甚至连一些购买了数码设备的经营者对如何经营数码冲印也是知之甚少。例如:用昂贵的数码设备做利润很低的3R、4R照片,而对高附加值的数码图像输出、个性贺卡制作项目视而不见或没有用心经营,根本没有发挥数码冲印的长处。这样下去,不单会影响经营者自身的效益,还会影响其他准备投资者对数码设备的看法,因此,我们准备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希望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正确的数码概念和经营理念。
  问:现在市场上有不少NORITSU的二手翻新设备,请问您如何看待它们对全新设备销售的冲击?





  大西:首先,诺日士公司并没有直接参与二手翻新设备的生产和经营;其次,由于两者的价格差距较大,基本上没有竞争;第三:对于这些二手翻新设备,如果客户要求,我们还是会给予服务的,毕竟还是NORITSU品牌的嘛!
  问:贵公司有考虑回收用户的旧设备吗?这样可以替打算转投数码冲印机器的业者解决后顾之忧。
  大西:有考虑,不过正等待合适时机作进一步可行性的探讨。
  专访之后,我在大西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生产车间,并破例允许拍了许多“内部”照片。占地6500平方米的1楼厂房是零配件加工、制造部门。据介绍,生产设备都是新进口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放眼所见,车间内整洁明亮,地面漆着绿颜色,整齐有序。此外,这里的空气没有异味也使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楼厂房占地6300平方米,是装配、成品包装车间和行政办公室。在此,我还发现了一个客户服务/培训室,据说,这是为设备购买者和经销商提供技术培训的场地,这里配备了市场上现有的各种样机供技术培训用。当时,我看见一群人正围着一台新款QSS-2901数码冲印机在拆解研究,但可惜没能拍着那个MLVA(微光阀)数码曝光器供大家看看。
  (本文由《影像通讯》提供)
其他文献
◎河套 2002年(内蒙)   ◎黄河古道 2001年(宁夏)   ◎黄河边上的沙湖 2001年(宁夏)
期刊
期刊
单巴  相机:林哈夫4×5V  镜头:Zeiss Protarlinse 110mm F18  胶片:百合BPF200  相纸:Forte可调反差暖调纸基相纸  出外创作一定要时时提起精神,否则就会错过拍摄的好机会。那是在由稻城回程的路上。高原中午的阳光使人昏昏欲睡,突然从路边的树林缝隙中看到了什麽。停车细看后被眼前的景物惊呆了。拿起相机连滚带爬地跑下河边拍下了这张旅程中最为满意的照片。用Fort
期刊
问:您怎么看“纪实摄影”。  答:“纪实摄影”这个说法太误人,应该说“记录”更准确一点。问题出在这个“实”字上,是“真实”的“实”,还是“现实”的“实”?其实“纪实摄影”的主观性非常强烈,选择拍摄角度,景别处理,直到编辑选照片,都有个人的判断。然而一用“纪实”二字,好像它天生就是真实的记录,这比较危险。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实摄影更类似于创作,是一种披着“纪实”外衣的较为隐蔽的创作,所以不要觉得它就是
期刊
由于我任教有关摄影的课程,时常有同学会与我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这次我们就专门聊一聊摄影教育的事。说实在的,在大学工作了20多年之后,我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就摄影教育而言,国内近年已就此召开了几次专门的讨论会,解决了什么问题呢?似乎什么也没有解决。再者说,无论学者还是教师、学生,虽说他们对教育的问题有很大的发言权,可是却对教育的改革几乎产生不了什么作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不来讨论摄影教
期刊
广告公司需要的广告片无非是两类,一类叫形象代言人,另一类是产品。我喜欢拍代言人那类的,即使拍产品也希望拍出有人味的。我不愿意拍四平八稳的、解读式的那种广告片。  这次耐克公司找我拍运动鞋就是拍代言人。请的是几位体育明星,篮球的王治郅、姚明、胡卫东,女足的刘英。拍摄时间正好是2000年奥运会前半年。耐克公司的计划就是在奥运会期间向中国市场推出这款新鞋。  广告公司提供的拍摄方案非常详细,未来的广告招
期刊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 1879—1936)是上个世纪德国著名的照相机设计师,他青年时代曾在德国的光学工业基地之一耶那(JENA)的光学仪器工厂做学徒。1911年,奥斯卡·巴纳克来到了位于韦茨拉尔(Wetzlar)的徕茨公司(徕卡公司的前身)从事精密光学仪器的制造工作,1914年,他在这里用手工制造了徕卡的第一种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小型照相机-Leica UR,从此开创了这
期刊
前几天一个同事急需证件照,到照相馆一打听,普通的要三天后方可取像,快照一小时可取,但需45元。听她这样一说,我想起我这里刚好有一台HiTi热升华数码印相机,可以打印证件照,而且数码相机也是现成的。于是我们几个编辑各负其责,有的照相,有的修图,有的打印,一条简单的证件照流水线形成了,不到十分钟,8张2寸照片一次完成,效果还不错,与照相馆做的差不多。在打印1英寸或2英寸证件照时,其操作非常简单,界面的
期刊
节省银钱  使用数码相机可以拍摄更多的照片而没有顾虑,原因是你完全不必考虑购买胶卷的开销。若使用胶片,为杜绝废片,节省银钱,右手食指的动作频率必要降至最低。    边拍边看  使用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完毕的几秒钟之内看到自己的拍摄成果,其速度已经超过了银盐体系中的一次成像摄影方法。如果手边的设备齐全,打印成照片也已是非常简单并且快捷的事。    品质不差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所拍摄出来照片的影
期刊
我第一次航拍应该是1988年在河南省新乡市某陆航团,原因是该团须做一个电视专题片。我们把直升飞机门卸了,系上安全带坐在门口,拍营区、拍市区、拍黄河、拍油田井架,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把镜头对准我的一双脚,黄河在脚下移动。  1995年我调回成都军区,春天的成都郊区油菜花开得非常漂亮,军区某部的摄影干事陈吉中和我是一个办公室,相邀去拍油菜花,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线条非常美,在地面上总拍不出那种黄闪闪的气势,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