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然是我记忆中熟悉的音调,那拖着长音的吆喝声,经典得让人无法忘怀,只是在浦东有些年头没有听到了。“磨剪子嘞戗菜刀……磨剪子嘞戗菜刀”,当这听不出乡音的吆喝声在我家楼下响了不下三遍之后,我决心下楼去看看。
于是我看到了你,一个六十开外的磨刀工。穿着半旧不新的拉链衫,围着一条黑乎乎的围裙。只见你扛着一条板凳,板凳一头固定着砂轮,手里提着一个桶,远远望去装着磨刀石、水刷、布条之类的。感觉到了我的注视,老人用近乎讨好的口气问:“大妹子,要磨刀剪吗?什么刀剪都行!”看着我空空的两手,老人的目光黯淡了下来。
我也不知我为何下楼,也许是那吆喝声太过熟悉。我家有要磨的刀吗?我绞尽脑汁想。厨房间的刀具是双立人的,自带磨刀棒;缝缝补补的剪刀零零落落有好多把,不用了就扔,好像也不大有必要去磨。还有什么可磨?突然想到用来十字绣的小剪刀好像不是很锋利,可是实在太少、太小了。惴惴的提出这一要求时,老人暗淡的目光突地一闪。“当然可以,拿来吧!”他迫不及待地答道。
等我從楼上拿了两把小剪刀下来,你已摆开了架势,骑在长凳上。接过剪刀,你就熟练地忙起来,去锈、打磨,每一道工序都不含糊。磨刀时不免聊上几句,从闲谈中我知道你从18岁起就跟师傅学习磨刀,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当年跟师傅下乡去,那排队磨刀的队伍可长哩,有大媳妇插队,咱还不让哩!哪像现在,哎……”一声叹息,又一阵沉默,我知道沉默背后是什么,因为我是知道这样的场景的。
磨刀师傅进村,总是算好时间,他们知道这个村的刀剪到了该磨的时候了。知道消息的大婶小媳妇争着拿出家里的菜刀、剪刀去给师傅磨,那队伍可真壮观。印象中这样壮观的队伍可以和爆米花的队伍一比。那时,刀呀剪呀,换得没有现在这么勤快,刀剪的质量可能也没有现在这么好,再加上妇女们还会时时做做手工,其使用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说话间,磨刀师傅已忙完了手中的活计,悄然离去。“磨剪子嘞戗菜刀……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渐渐远去,不知下一单生意又在何方?他的身后还有没有人?看着他离去的落寞身影,没来由的,我的内心浮起阵阵悲凉。
这样的背影何其熟悉,二十几年前我也曾在我的祖父身上看到过。
我的祖父是一个手艺人,竹编的技艺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因为长期剖竹、劈篾的缘故,所以手上满是老茧,偶尔还露几道伤痕,时光就这样沉淀在了他的那双手上。
我的记忆中,我的祖父就静静地坐在浦东的老宅正屋里,腿中夹着编成一半的竹篮或竹筐,竹篾片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他的身影如挂在身后墙上的竹制样品,静穆而又充实。他就坐在一堆将完或未完的竹制品中,在当时的我眼中,正像号令千军的君王一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农村对竹制品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竹篮、簸箕、竹筐、竹蒸笼……哪像现在一律用塑料袋一装了事。可以说,农家的生活还真离不开这些竹制品。在我的记忆中,厨房房梁上悬挂的竹篮中盛满了我童年的快乐,当季的瓜果、节日的吃食,数也数不完。今天这家来订五个竹篮,明天那家来订三个蒸笼,于是,我的祖父始终是忙碌的。
黄昏时分,是祖父的闲暇时光。搬出长凳,放在自家的庭院前,自斟自酌的我的祖父是幸福的,嘴里不时还能蹦出几句唱词,围在他身边的孙女们还不时可以得到他的“救济”,解解嘴馋,当时的我不知道他乐什么。
而当我离开家门,走进大学之后,一切都变了,变得你都不知道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是坐在老宅正屋里的我的祖父,呆呆地盯着大门,门口静得就连鸟雀都不愿停留。挂在身后墙上的竹制样品,擦得干净的让人心慌。竹刀、锯子、剪刀、浸在水中的篾片,静静等着主人的垂青,老人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变了?原先连荒年都饿不死的手艺人,现在居然要讨不到生活了。
静坐老宅正屋里的我的祖父的背影,就这样模糊进岁月的皱褶里。
某一日,偶然在旅行途中见到几件华而不实的竹篮,于是,祖父的背影再一次浮现,深深刺痛了我的双眼。
远去了,都远去了。磨刀的老人、编竹制品的祖父就这样带着他们原先确信赖以生存的本领走向人生的暮年,就这样把最后的手艺带到了消亡的边缘,尽管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最后的手艺人,但我似乎看到了它们的无奈落幕。
不妨试问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还能容下他们的手艺吗?至少我不敢正视这样的问题。
汪曾祺老人曾用“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样的文字来描绘北京城胡同的行将消失,用在此处倒是非常应景,读来使人怅惘,不忍直视。
于是我看到了你,一个六十开外的磨刀工。穿着半旧不新的拉链衫,围着一条黑乎乎的围裙。只见你扛着一条板凳,板凳一头固定着砂轮,手里提着一个桶,远远望去装着磨刀石、水刷、布条之类的。感觉到了我的注视,老人用近乎讨好的口气问:“大妹子,要磨刀剪吗?什么刀剪都行!”看着我空空的两手,老人的目光黯淡了下来。
我也不知我为何下楼,也许是那吆喝声太过熟悉。我家有要磨的刀吗?我绞尽脑汁想。厨房间的刀具是双立人的,自带磨刀棒;缝缝补补的剪刀零零落落有好多把,不用了就扔,好像也不大有必要去磨。还有什么可磨?突然想到用来十字绣的小剪刀好像不是很锋利,可是实在太少、太小了。惴惴的提出这一要求时,老人暗淡的目光突地一闪。“当然可以,拿来吧!”他迫不及待地答道。
等我從楼上拿了两把小剪刀下来,你已摆开了架势,骑在长凳上。接过剪刀,你就熟练地忙起来,去锈、打磨,每一道工序都不含糊。磨刀时不免聊上几句,从闲谈中我知道你从18岁起就跟师傅学习磨刀,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当年跟师傅下乡去,那排队磨刀的队伍可长哩,有大媳妇插队,咱还不让哩!哪像现在,哎……”一声叹息,又一阵沉默,我知道沉默背后是什么,因为我是知道这样的场景的。
磨刀师傅进村,总是算好时间,他们知道这个村的刀剪到了该磨的时候了。知道消息的大婶小媳妇争着拿出家里的菜刀、剪刀去给师傅磨,那队伍可真壮观。印象中这样壮观的队伍可以和爆米花的队伍一比。那时,刀呀剪呀,换得没有现在这么勤快,刀剪的质量可能也没有现在这么好,再加上妇女们还会时时做做手工,其使用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说话间,磨刀师傅已忙完了手中的活计,悄然离去。“磨剪子嘞戗菜刀……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渐渐远去,不知下一单生意又在何方?他的身后还有没有人?看着他离去的落寞身影,没来由的,我的内心浮起阵阵悲凉。
这样的背影何其熟悉,二十几年前我也曾在我的祖父身上看到过。
我的祖父是一个手艺人,竹编的技艺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因为长期剖竹、劈篾的缘故,所以手上满是老茧,偶尔还露几道伤痕,时光就这样沉淀在了他的那双手上。
我的记忆中,我的祖父就静静地坐在浦东的老宅正屋里,腿中夹着编成一半的竹篮或竹筐,竹篾片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他的身影如挂在身后墙上的竹制样品,静穆而又充实。他就坐在一堆将完或未完的竹制品中,在当时的我眼中,正像号令千军的君王一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农村对竹制品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竹篮、簸箕、竹筐、竹蒸笼……哪像现在一律用塑料袋一装了事。可以说,农家的生活还真离不开这些竹制品。在我的记忆中,厨房房梁上悬挂的竹篮中盛满了我童年的快乐,当季的瓜果、节日的吃食,数也数不完。今天这家来订五个竹篮,明天那家来订三个蒸笼,于是,我的祖父始终是忙碌的。
黄昏时分,是祖父的闲暇时光。搬出长凳,放在自家的庭院前,自斟自酌的我的祖父是幸福的,嘴里不时还能蹦出几句唱词,围在他身边的孙女们还不时可以得到他的“救济”,解解嘴馋,当时的我不知道他乐什么。
而当我离开家门,走进大学之后,一切都变了,变得你都不知道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是坐在老宅正屋里的我的祖父,呆呆地盯着大门,门口静得就连鸟雀都不愿停留。挂在身后墙上的竹制样品,擦得干净的让人心慌。竹刀、锯子、剪刀、浸在水中的篾片,静静等着主人的垂青,老人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变了?原先连荒年都饿不死的手艺人,现在居然要讨不到生活了。
静坐老宅正屋里的我的祖父的背影,就这样模糊进岁月的皱褶里。
某一日,偶然在旅行途中见到几件华而不实的竹篮,于是,祖父的背影再一次浮现,深深刺痛了我的双眼。
远去了,都远去了。磨刀的老人、编竹制品的祖父就这样带着他们原先确信赖以生存的本领走向人生的暮年,就这样把最后的手艺带到了消亡的边缘,尽管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最后的手艺人,但我似乎看到了它们的无奈落幕。
不妨试问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还能容下他们的手艺吗?至少我不敢正视这样的问题。
汪曾祺老人曾用“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样的文字来描绘北京城胡同的行将消失,用在此处倒是非常应景,读来使人怅惘,不忍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