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32例,治愈率为80.0%;好转6例,无效2例。经过统计分析,患者年龄、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抗生素应用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主要为年龄、疾病史与应用抗生素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预防。
【关键词】 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预后因素
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是鼻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鼻粘膜水肿后的结果。治疗上以鼻内镜鼻窦手术为首选,但是复发的也比较多【1】。当前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鼻内镜手术技巧、手术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分型与分期。除上述因素外,患者自身的特点也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1岁,平均50.3岁。手术后按时换药及鼻腔冲洗者36例。按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分型分期标准【3】,I型18例,Ⅱ型21例,Ⅲ型1例。
1.2 治疗方法 本文所有患者都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使用德国WOLF鼻内镜及配套鼻内镜鼻窦手术器械。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进行细致的专科检查,全部患者行鼻窦冠状位CT和水平位CT及鼻内镜检查。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伴有息肉的患者用Hummer切除鼻息肉,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切除钩突、筛泡,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放前筛,后筛,扩大上颌窦、额窦及蝶窦的自然开口。鼻中隔偏曲影响通气引流的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所有的患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以拓宽总鼻道,改善通气和方便器械进出鼻腔。没有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的病例。术中进行相应处理,术后用膨胀海绵填塞术腔,24-48 h后抽出,抽出鼻腔填塞物次日用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喷鼻,2次/d,每次1喷,同时隔天用1%地卡因棉片(含少许肾上腺素)收缩麻醉鼻腔黏膜,并清除术腔伪膜及新生肉芽。术后4~7 d出院,1个月内每周1次门诊复诊,内镜下行术腔护理,酌情用500毫升生理盐水加24万U庆大霉素,500毫升生理盐水加100毫克氢化可的松及高渗盐水冲洗鼻腔、鼻窦。1个月后根据患者术腔修复的情况预约内镜复查的时间及术后用药的情况,做到因人而异。术后进行随访观察至少半年。
1.3 调查内容 为了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本文对患者的调查内容除了一般资料外,还主要包括慢性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抗生素应用、鼻腔清理并按期复查等。
1.4 疗效评定 根据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如上所述。P<0.05代表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结果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32例,治愈率为80.0%;好转6例;无效2例。
2.2 因素分析 我们随机选取6项因素作为自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赋值,将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预后的因素分为:(1)性别;(2)年龄;(3)临床分型;(4)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5)抗生素应用;(6)鼻腔清理并按期复查。经过统计分析,患者年龄、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抗生素应用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来源于中鼻道的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由于其病因的多元性和明显的术后复发倾向,故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30%左右,发病年龄多在20-4O岁,男性多于女性,本文收治资料符合上述标准。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手术中寻找疾病起源,对基底部行电凝烧灼处理。尽可能保留了中鼻甲、下鼻甲,较好地保留了鼻腔鼻窦功能,且便于术后随访。鼻内镜复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疑病变,防止复发。但对于原发于上颌窦内,特别是前、下角的肿瘤,可考虑Caldwell-Luc联合进路手术;对于Ⅳ级病变范围较广,可考虑采用鼻外进路术式,如鼻侧切开进路。术中换用不同角度的内镜配合带角度刮匙也可去除上颌窦各个方向的病变组织。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32例,治愈率为80.0%;好转6例,无效2例。
在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上,结果发现患者年龄、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抗生素应用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前人研究显示,不同的报道差别较大。同时变应性因素的参与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变应性因素的存在使窦口鼻道复合体等部位及鼻窦黏膜处于高反应性状态,黏膜持续肿胀,有利于病毒感染和细菌增殖,使疾病迁延不愈。而抗生素的应用对细菌定植和繁殖均有抑制能力,且能通过抗水肿作用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因此在鼻窦炎术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总之,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主要为年龄、疾病史与应用抗生素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预防。
参考文献
[1] 于睿莉,朱冬冬,董震.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对鼻黏膜重塑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1(10):773-776.
[2] 许庚,李源,谢民强,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34(5):302-305.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8,33(3):134-135.
[4] 王轶鹂,董震.鼻息肉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杂志,2009,34(3):181-183
[5] Lane AP,Bolger WE.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inverted papilloma[J].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4(1):14-18.
表1: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n)
【关键词】 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预后因素
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是鼻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鼻粘膜水肿后的结果。治疗上以鼻内镜鼻窦手术为首选,但是复发的也比较多【1】。当前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鼻内镜手术技巧、手术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分型与分期。除上述因素外,患者自身的特点也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1岁,平均50.3岁。手术后按时换药及鼻腔冲洗者36例。按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分型分期标准【3】,I型18例,Ⅱ型21例,Ⅲ型1例。
1.2 治疗方法 本文所有患者都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使用德国WOLF鼻内镜及配套鼻内镜鼻窦手术器械。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进行细致的专科检查,全部患者行鼻窦冠状位CT和水平位CT及鼻内镜检查。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伴有息肉的患者用Hummer切除鼻息肉,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切除钩突、筛泡,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放前筛,后筛,扩大上颌窦、额窦及蝶窦的自然开口。鼻中隔偏曲影响通气引流的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所有的患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以拓宽总鼻道,改善通气和方便器械进出鼻腔。没有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的病例。术中进行相应处理,术后用膨胀海绵填塞术腔,24-48 h后抽出,抽出鼻腔填塞物次日用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喷鼻,2次/d,每次1喷,同时隔天用1%地卡因棉片(含少许肾上腺素)收缩麻醉鼻腔黏膜,并清除术腔伪膜及新生肉芽。术后4~7 d出院,1个月内每周1次门诊复诊,内镜下行术腔护理,酌情用500毫升生理盐水加24万U庆大霉素,500毫升生理盐水加100毫克氢化可的松及高渗盐水冲洗鼻腔、鼻窦。1个月后根据患者术腔修复的情况预约内镜复查的时间及术后用药的情况,做到因人而异。术后进行随访观察至少半年。
1.3 调查内容 为了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本文对患者的调查内容除了一般资料外,还主要包括慢性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抗生素应用、鼻腔清理并按期复查等。
1.4 疗效评定 根据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如上所述。P<0.05代表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结果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32例,治愈率为80.0%;好转6例;无效2例。
2.2 因素分析 我们随机选取6项因素作为自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赋值,将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预后的因素分为:(1)性别;(2)年龄;(3)临床分型;(4)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5)抗生素应用;(6)鼻腔清理并按期复查。经过统计分析,患者年龄、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抗生素应用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来源于中鼻道的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由于其病因的多元性和明显的术后复发倾向,故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30%左右,发病年龄多在20-4O岁,男性多于女性,本文收治资料符合上述标准。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手术中寻找疾病起源,对基底部行电凝烧灼处理。尽可能保留了中鼻甲、下鼻甲,较好地保留了鼻腔鼻窦功能,且便于术后随访。鼻内镜复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疑病变,防止复发。但对于原发于上颌窦内,特别是前、下角的肿瘤,可考虑Caldwell-Luc联合进路手术;对于Ⅳ级病变范围较广,可考虑采用鼻外进路术式,如鼻侧切开进路。术中换用不同角度的内镜配合带角度刮匙也可去除上颌窦各个方向的病变组织。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32例,治愈率为80.0%;好转6例,无效2例。
在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上,结果发现患者年龄、鼻窦炎手术史及变应性鼻炎病史、抗生素应用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前人研究显示,不同的报道差别较大。同时变应性因素的参与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变应性因素的存在使窦口鼻道复合体等部位及鼻窦黏膜处于高反应性状态,黏膜持续肿胀,有利于病毒感染和细菌增殖,使疾病迁延不愈。而抗生素的应用对细菌定植和繁殖均有抑制能力,且能通过抗水肿作用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因此在鼻窦炎术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总之,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主要为年龄、疾病史与应用抗生素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预防。
参考文献
[1] 于睿莉,朱冬冬,董震.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对鼻黏膜重塑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1(10):773-776.
[2] 许庚,李源,谢民强,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34(5):302-305.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8,33(3):134-135.
[4] 王轶鹂,董震.鼻息肉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杂志,2009,34(3):181-183
[5] Lane AP,Bolger WE.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inverted papilloma[J].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4(1):14-18.
表1: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