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篇,写对联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学样式,它以形式对称、音韵和谐、内容丰富、语言精炼且易于记诵等优点,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如果能有效地使用这一形式来辅助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对于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其操作方法也相对简单易行——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可以师生共同拟写;可以教师拟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可以学生拟出上联,教师对出下联。
  一、将对联的拟写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而目前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方法,如,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往往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效果也似乎都不明显。采用“拟写对联”的方式,无论对常规教学方式,还是对创新教学方式,都可作很有效的补充。
  首先,用对联的形式概括叙述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基本内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只要明白基本规则,学生一般愿学愿写。对联是精练的艺术,写对联的过程犹如“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也就容易得到提高。
  其次,用对联还可极简省地将概括情节内容与对课文的简要分析评点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初步获得分析问题的感觉和要领。
  二、将对联的拟写融入语文问题研究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品评能力
  鉴赏品评,是在分析综合基础上,形成的较为深层次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的要求颇高,具体地说,既要懂得文学审美系统中关于内容、结构、手法、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约定俗成的标准,又要掌握大量的名词术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能够准确表达。
  研究和讨论问题,是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运用拟写对联的形式进行,往往能够化繁为简,又能寓繁于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品评的能力。
  三、将对联的拟写融入课堂延伸教学中,对学生推陈出新能力的获得很有帮助
  学语文不能只将课本学完了事,一定要向教材或问题的纵深延伸开去,让学生思想的游鱼回归知识的大海。只有如此,学生才学得深、学得透,才能推陈出新。
  第一,可让学生对课文、对文学形象等教学问题的“定论”作出反思,提出新颖的见解。例如,学习《失街亭》一文,如果要对诸葛亮这个人物作出新的解读可拟如下对联:
  既饱读兵书,更立功心切,岂料敌手足智多谋,反致使失守街亭后不保性命;为匡扶汉室,也处事缜密,无奈蜀国有数无运,只落得痛斩爱将前计唱空城。
  第二,可让学生课外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书籍或文章,然后用对联写读后感。例如,读《红楼梦》,教师拟出如下一副对联的上联,要求学生写下联并加横批:
  上联:一把辛酸泪挥洒成无数唯美情爱神话;
  第三,课堂延伸的终极,就是写作,要求写作时每写一篇文章都得拟出一副对联。事实上这是可行的,请看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对联:
  成有前途,败有前途,要紧莫入歧途;
  身处平凡,心不平凡,就能走向非凡。
  学海畅游,就只愿觅得数粒珍珠镶嵌理想;
  书林徜徉,不止为采撷几许花草慰藉人生。
  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
  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学欲有所长,术欲有专攻,都必须有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投入。惜乎现代社会中能净心精读者有几?加上现代传媒异常发达,都争先恐后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争夺青少年读者。于是,学生用于阅读、钻研教材及与之有关材料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少了,所以对于课本中的名著名篇相对陌生,这无疑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这时候,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的优势就明显起来,它可帮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以及相应的阅读、鉴赏方面的知识、要领,形成各种各样不可或缺的方法、技巧和能力,其“短”“平”“快”的功用也就大派用场。因此,如果能在日常教学中多让对联介入,应该具有十分强的可操作性及适用价值。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学生的教育者,在整个班级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是班级的“灵魂”。学校、家长把几十名学生交给班主任,在委以重大责任的同时,也寄予班主任无限的希望。班主任从事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切实管好班级,保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团结友爱、身心愉悦、积极健康、勤奋向上的环境发奋求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面对现在的学生,最有效的方法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误区,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是教学目标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二是教学过程简化
期刊
“大自然”与人力相反,它有着人力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就是自然之美。如,“微风柔柔”“细雨丝丝”“泉水叮当”“落叶簌簌”等,还有“蝉鸣虫唱”“雁叫鸟鸣”等。可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离大自然愈来愈远,对自然的体会就愈加稀少,而走进大自然的意识却逐渐强烈。诗词歌赋、名篇佳作里,不乏自然美景的描寫。那是因为作者徜徉于自然之中,受自然的启迪,才有如此之妙笔。所以只有亲近自然,才能更好地品味写景佳作。
期刊
“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激发智慧的潜能,培养他们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创造精神激发出来。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
期刊
高三语文教学几乎每年都是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度过,老师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于是乎,一套套老师引以为自豪的试题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却把它们当做做完数理化后的调味剂,老师总是在不断希望、不断失望中过完忙碌的一年。所以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的减少和获取效益的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的教学实践。那么如何让高三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呢?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
期刊
现今的中学教材都是近几年通过改编的实验教科书,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明显有了极大的进步。内容不再那么单一、死板,不仅有美文阅读鉴赏,还囊括了写作的表达,名著的导读,以及对语文文化的探究等各种综合性活动。内容的拓宽也就意味着教学思想的延展: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再局限于书本上 “小语文”的教学观点,而是实行把眼光延伸到生活上的“大语文”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就更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 
期刊
王国维曾说过“为文如造屋”,写文章如同建房子,语言的锤炼则是对房屋进行装饰,使之更漂亮,更华美。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好的语言如饮醇酒,如品茗茶,总能给人带来内心的愉悦。  词语、句式、修辞,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有文采”项的三个加分点,实际上也是学生在“通顺”之后,提高语言表现力的三个努力点。下面就写作中语言的锤炼,谈几点认识。  一、锤炼词语  词
期刊
对世界的了解都是从感觉开始的,在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每时每刻人都在感受信息的刺激。手机短信由于受字数限制,其传播的信息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进入人们的感觉。“人类所感知到的世界是物和人的世界,是一个以统一的整体作用于人的世界,而不是零碎的各种感觉,也就是说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从短信文本的阅读者来看,阅读者由语言描绘所唤起的想象是以感知经验为基础的。短信所反映的信息内容经由词语的刺激,能唤起阅读者相
期刊
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对情商作了更明确的说明,他认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的管理。在实际教学中,情商教育的缺失对农村高中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农村高中为什么情商教育缺失?说到底还是对教育认识的片面,在教学中教育者过多地强调分数的重要,而忽视了让分数提高的关键因素——情商。这种状况跟学校领导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当然和老
期刊
著名作家梁衡说:“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这句话强调了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可是许多学生在平时背诵了不少的美文佳句,记住了不少的名人故事,在写作时依然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材料在头脑中已经很清晰,但苦于不知如何开头而迟迟不能下笔;行文过程中,因过渡不当影响文章的连贯性、整体性;结尾找不到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来深化主题;等等。这些不仅是学生写作的困惑,也是影响他们作文得分的因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