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地市报是我国报业体系中群体数量众多,覆盖区域较为广泛的一支队伍,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中小地市报社无论从媒体品牌、报业发展到人才队伍等都已具有一定基础。地市报一姓党,二属地,前者对其社会效益有着特殊的要求,后者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牵制。尽管中小地市报在发展中差异明显,但都面临一个如何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的共同话题。
中小地市报社的持续发展面临压力
以《舟山日报》为例,在舟山这样一个100万人口的群岛型小城市里,报社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首先,报纸受到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的挤压,市场拓展的空间日益受到制约。这些年虽然日报的发行量稳中略升,但实际上征订发行的行政力量逐渐弱化,主要还是靠当地经济增长和报纸质量提升来拉动报纸发行。报纸的重点主要放在本岛主城区,受制于群岛的人居分散、交通不便等因素,发行量增长有限。为此,我们开通了数字报纸,目的是想通过宽带连线,既节约纸张、印刷和发行成本,更主要的是克服天气和交通因素,从舟山地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边远和人居分散的海岛群众能及时看到报纸,但这到底能拉动多大的读者群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近年来报纸广告的增长空间与领域不断缩小。曾经作为广告支柱的医疗、保健品和房产广告份额急剧下滑。目前的报纸广告中比较有亮点的是凭借媒体优势策划活动,通过活动来赢得效益,但这是靠不断出新、靠媒体综合作用才能做起来的。
第三,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找到报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从我们所处的城市看,过去5年依靠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工业,城市发展速度在浙江省名列前茅,未来5年还将有一个更快速的发展。面对这样一个利好消息,我们却非常忧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使报业获得同步的发展?舟山快速发展的因素几乎都与报业发展的关联度不高,特别是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完全可以不依赖报业的广告和发行而取得突破。在这样的环境中,报业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报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在哪里呢?
最紧迫的任务是开拓新的盈利路径
综上所述,突破广告支撑的单一盈利模式,已经不是报社喜不喜欢、需不需要的事情,而是一种必然选择。可喜的是,省内外已经有不少报社在多元经营上迈出稳健的步伐,并且取得了实质性成果,给我们这些后悟者以启示。
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中小地市报,搞多元化经营虽然也提了一些年,甚至搞了一些年,但总的说来进展缓慢,成绩不佳。现在看来,主要是机制体制不到位,人力物力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经过十多年的报业发展,大多数地市报社已经具备了多元拓展的一些基础,完全可以凭借其自身特有的媒体优势、无形资产(品牌)的优势、与政府良好沟通的优势等拓展相关产业,开拓新的盈利路径。《舟山日报》也从早些年的商业印刷、户外广告经营发展到近年来的教育培训、书籍出版、会展策划、网络开发等等,但这块蛋糕始终未能做大。
近年来,报社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报业以外的新兴领域,尤其是报业相关产业的延伸产品开发,通过技未开发、资金投入、人才支持等,拓展和发展新的领域,目前已经看见新的希望。如2003年我们开始承办舟山网,一年一个台阶,网站影响不断扩大,网民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收入将超过百万元。报社的传媒公司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发教育培训,凭借媒体优势,推出高级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和“海洋经济大讲堂”,开展职工技能考证授权培训等业务,在搞好服务中获得了明显收益。还将会展策划从原来的单一广告运作中分列出来,专门设立会展策划营销中心,目前正着手承办具有本地优势且较大规模的船业博览会,如果进展良好的话,将会弥补汽车广告方面不足的地域缺陷。
深化改革、搞活机制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小地市报社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深化改革,搞活机制。一方面,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市报社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上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这个问题往往在办报的特殊要求下被掩盖和忽视;另一方面,地市报社的多元发展必须集聚一大批有用之才,并为之努力和奋斗,不搞活机制,没有好的驱动力,这一大批人才不仅难以集聚,而且也无法让他们做出成就。
深化改革,搞活机制,改什么?活什么?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从《舟山日报》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看:先把报社多元经济的部分拿出来,做到产权清晰、授权经营,骨干持股、强化激励最容易操作。而要做到产权清晰、授权经营,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经营主体的公司化运作,公司化不仅有利于盘活现有报业资产,挖掘经营潜力,拓展经营空间,而且能较好解决企业运作的职责授权问题,明确责任和利益,克服事业体制运作中的多种弊端。不搞企业化运作,无法集聚有用之材,以往地市报经营骨干大多来自于采编人员,这是不持久也是远远不够的。报社控股,骨干持一定量股份,强化激励,既符合报社产业作为公共媒体资源相关联的特殊性要求,又能有效地激励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多元产业做大做强。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思路的要求,可以尝试将作为报社产业发展的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要求,进行市场化运作,为主业服务。这不仅能更好地解决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两分开”原则,而且可以保证多元经营业务的发展为宣传业务提供服务和经济支撑,使“两分开”转变为“两加强”。所以鼓励和发展经营者适量持股,不应该是一种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调动报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稳定和发展人才队伍的根本保证。
中小地市报社从这一步出发,不仅能为当前中小地市报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找到一条解困之道,而且能够为深化整个报业的体制改革探索道路。
中小地市报社的持续发展面临压力
以《舟山日报》为例,在舟山这样一个100万人口的群岛型小城市里,报社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首先,报纸受到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的挤压,市场拓展的空间日益受到制约。这些年虽然日报的发行量稳中略升,但实际上征订发行的行政力量逐渐弱化,主要还是靠当地经济增长和报纸质量提升来拉动报纸发行。报纸的重点主要放在本岛主城区,受制于群岛的人居分散、交通不便等因素,发行量增长有限。为此,我们开通了数字报纸,目的是想通过宽带连线,既节约纸张、印刷和发行成本,更主要的是克服天气和交通因素,从舟山地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边远和人居分散的海岛群众能及时看到报纸,但这到底能拉动多大的读者群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近年来报纸广告的增长空间与领域不断缩小。曾经作为广告支柱的医疗、保健品和房产广告份额急剧下滑。目前的报纸广告中比较有亮点的是凭借媒体优势策划活动,通过活动来赢得效益,但这是靠不断出新、靠媒体综合作用才能做起来的。
第三,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找到报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从我们所处的城市看,过去5年依靠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工业,城市发展速度在浙江省名列前茅,未来5年还将有一个更快速的发展。面对这样一个利好消息,我们却非常忧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使报业获得同步的发展?舟山快速发展的因素几乎都与报业发展的关联度不高,特别是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完全可以不依赖报业的广告和发行而取得突破。在这样的环境中,报业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报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在哪里呢?
最紧迫的任务是开拓新的盈利路径
综上所述,突破广告支撑的单一盈利模式,已经不是报社喜不喜欢、需不需要的事情,而是一种必然选择。可喜的是,省内外已经有不少报社在多元经营上迈出稳健的步伐,并且取得了实质性成果,给我们这些后悟者以启示。
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中小地市报,搞多元化经营虽然也提了一些年,甚至搞了一些年,但总的说来进展缓慢,成绩不佳。现在看来,主要是机制体制不到位,人力物力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经过十多年的报业发展,大多数地市报社已经具备了多元拓展的一些基础,完全可以凭借其自身特有的媒体优势、无形资产(品牌)的优势、与政府良好沟通的优势等拓展相关产业,开拓新的盈利路径。《舟山日报》也从早些年的商业印刷、户外广告经营发展到近年来的教育培训、书籍出版、会展策划、网络开发等等,但这块蛋糕始终未能做大。
近年来,报社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报业以外的新兴领域,尤其是报业相关产业的延伸产品开发,通过技未开发、资金投入、人才支持等,拓展和发展新的领域,目前已经看见新的希望。如2003年我们开始承办舟山网,一年一个台阶,网站影响不断扩大,网民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收入将超过百万元。报社的传媒公司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发教育培训,凭借媒体优势,推出高级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和“海洋经济大讲堂”,开展职工技能考证授权培训等业务,在搞好服务中获得了明显收益。还将会展策划从原来的单一广告运作中分列出来,专门设立会展策划营销中心,目前正着手承办具有本地优势且较大规模的船业博览会,如果进展良好的话,将会弥补汽车广告方面不足的地域缺陷。
深化改革、搞活机制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小地市报社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深化改革,搞活机制。一方面,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市报社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上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这个问题往往在办报的特殊要求下被掩盖和忽视;另一方面,地市报社的多元发展必须集聚一大批有用之才,并为之努力和奋斗,不搞活机制,没有好的驱动力,这一大批人才不仅难以集聚,而且也无法让他们做出成就。
深化改革,搞活机制,改什么?活什么?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从《舟山日报》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看:先把报社多元经济的部分拿出来,做到产权清晰、授权经营,骨干持股、强化激励最容易操作。而要做到产权清晰、授权经营,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经营主体的公司化运作,公司化不仅有利于盘活现有报业资产,挖掘经营潜力,拓展经营空间,而且能较好解决企业运作的职责授权问题,明确责任和利益,克服事业体制运作中的多种弊端。不搞企业化运作,无法集聚有用之材,以往地市报经营骨干大多来自于采编人员,这是不持久也是远远不够的。报社控股,骨干持一定量股份,强化激励,既符合报社产业作为公共媒体资源相关联的特殊性要求,又能有效地激励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多元产业做大做强。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思路的要求,可以尝试将作为报社产业发展的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要求,进行市场化运作,为主业服务。这不仅能更好地解决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两分开”原则,而且可以保证多元经营业务的发展为宣传业务提供服务和经济支撑,使“两分开”转变为“两加强”。所以鼓励和发展经营者适量持股,不应该是一种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调动报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稳定和发展人才队伍的根本保证。
中小地市报社从这一步出发,不仅能为当前中小地市报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找到一条解困之道,而且能够为深化整个报业的体制改革探索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