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trac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培养小学生素养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特别是整本书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发展阅读趣味、锤炼阅读意志,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最好途徑。可是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有的阅读习惯好,已经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的阅读习惯差,不愿阅读,不想改变。面对这种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大声朗读,让学生喜欢阅读
   我们平时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大多带有功利思想,要求学生按照我们的要求展示:每天阅读要摘抄好词佳句,隔周办阅读小报……凡此种种,好像是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但效果往往不好,大部分学生当作作业完成,并没有真正喜欢上阅读,有些学生甚至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我觉得应鼓励学生尽可能自然、原始地阅读,体验文字本身的乐趣,体会阅读所引发的个人情绪的魅力,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才是小学生阅读的终极意义。而朗读就是其中一种值得尝试的指导性策略。
   教师选择一本合适的书,师生共同朗读,每天朗读一部分,所用时间不必太长,五至十分钟即可,就能解决阅读一整本书时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持续性”“阅读理解”“阅读无趣”等问题。教师朗读、学生轮流朗读,互相促进。有些学生可能会提前阅读,这样每天听教师朗读时他们就会成为同伴中的“先知”;当有学生没有时间继续读的时候,教师的朗读也保证了他们不至于“掉队”;有些学生阅读中碰到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师的朗读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树立阅读的典范;当听教师朗读时,他们有好奇、有猜想可以提出来,教师可以随时引导或者让他们互相分享,共同想象,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感,将阅读与愉悦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本书每天朗读一部分,学生不会觉得“没有人关心我读没读完,读得怎样”,他们知道大家在和他一起读,并且教师是他们阅读的同行者。我们要认同指导并推进学生整本书的阅读不一定需要翻新的花样,亦步亦趋的监控,有时最简单、最直接的策略反倒是最好的,越是轻松的阅读对学生来说越有效果。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朗读的要领、技巧和禁忌,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
   二、教给方法,推进阅读
   首先要制订阅读计划:一是制订学期总目标,让学生明确学期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制订进度表,安排阅读时间;二是制订阶段目标,教师每周、每月定期评价学生阅读,通过小组互促、自我提示等多样方式完成阶段目标;三是制订量化目标,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阅读的密度和时间。
   其次是阅读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进行“四大名著”阅读时,我是这样教给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的:第一,让学生明确阅读名著的价值。第二,引导学生关注名著的序、跋和目录。书的序和跋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大概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和写作目的。第三,让学生多种方法并用,用略读、跳读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利用精读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阅读理解能力。
   三、读写整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教师在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做到读写整合,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归纳,并且通过写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感想。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的重点来设计练习笔记。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感受,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笔记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鼓励学生大胆地交流创新。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的方式来了解文中的慈母情怀,并且能够大致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将文中优美的句子找出来并做好标记,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体会课文中精妙的内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慈母情深。教师采用这样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总之,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积累,一种成长,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的阅读更得法、更持久、更愉悦。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看似简单浅显,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以语文教学来说,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而在将来的工作中,要阅读的文章却十分复杂,光凭课堂上听来的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语文教学重要的不是“授人以鱼”的多少,而是给学生打下一定的语文基础,“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引导课前预习、读书   读,是积累知识、理解课文的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主动地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与语文课程的教学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而随着“新三好”教育理念的提出,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有了更具体的要求,即促使学生在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好公民、学校好学生、家庭好孩子。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下贯穿“新三好”的教育理念,以助力学生道德素养的
期刊
一、教师人格,渗透德育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仪表形象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感染,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操。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放低姿态,态度和蔼,有错能改,这都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培养学生从小塑造人格魅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转瞬之间,一亿四千年已经飞跃过去了,谁都好奇,总想去看一看那时的情景。于是我打开那座老旧的古董钟,慢慢地爬了进去。幻影钻光渐渐主宰了所有空间,我来到了侏罗纪。   这里云蒸霞蔚,绿树成荫,草苔丛生,宁静无比。我漫无目的地在大草原上踱步,忽然看到树后面探出一张面露青筋的大脸,眼神狰狞,扁圆的大眼瞪着,血红的舌头不停地摇晃。啊,这不是异特龙吗?我撒腿就跑,藏在了一棵大树的后面。只见远处一个更大的家伙
期刊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近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美术老师开始习惯于使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不断丰富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时,在多媒体上播放海洋中典型鱼种的图片以及视频来更加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学生们在观看图片和视频的过程中既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也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库,让自
期刊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地加深,我们对经典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经典,我们就必须让经典走进校园,让学生从小接触,并热爱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其中,古诗词的诵读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朗朗上口,容易背誦,又可以让学生从小学时代开始对古诗词产生印象,增强对经典文化的喜爱。但我们有时对古诗词的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这是语文老师的任务,只要在语文课上完成就可以了。其实,如果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名著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吸收我国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还可以积累语言文字,提高道德素质。因此,名著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名著阅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名著阅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期刊
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曾随意翻过几次《红楼梦》,并没有“透读其书”,更不懂其中格高意远。稍长大一些,《西游记》里神魔鬼怪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让我感到一丝兴趣。不知怎么地,贾宝玉的伤春悲秋,荣国府的纸醉金迷对我来说仍然味同嚼蜡。   这一次,我的兴趣偶被激发出来,得以故地重游,我便再次打开了这段神奇的“红楼梦”。   果然,这令人神往的影视作品和书卷,漂浮在那兴盛一时的家族里,还有万万千千景象在我
期刊
一位农夫正忙得不可开交,他在准备把饲养的那些猪杀掉。这些猪也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他们决定晚上12点出逃。   12点到了,那只领头的黑猪挨个叫醒沉睡的猪们,他们一窝蜂地向圈外翻去。一只胖胖的小母猪很贪吃,盯上猪圈外面那桶燕麦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只年轻的黑猪强硬地把她推出了圈外。   这群猪连滚带爬地跑了四十多里地,一条小河横在他们面前。怎么过河呢?一只有经验的老猪开口说话:“你们到树林里找
期刊
俗语说“慈母严父”,父亲给我们的印象多是严肃,他虽然不善言谈,却给予我们无私、广博的爱。这种爱牵着我们稚嫩的小手,从蹒跚走路到成熟稳健,理顺了人生路上的艰难曲折。父爱如山,父爱像山一样高大,顶天立地。   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德育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像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珍惜生命、奉献爱心的。可以说串串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父爱的教育无处不在,贯串整个小学。《争吵》中父亲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