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铁夫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红色华侨,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爱国者。他,荷兰办学,弘扬和延续中华文化,创办海牙华侨中文幼儿园、鹿特丹华侨中文学校等五所中文学校;他,实业报国,捍卫大棠荔枝山庄的权益,在大棠荔枝山庄升起了一面能使每一位中国人热血沸腾的五星红旗;他,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以及祖国的和平统一,并为之竭力尽智,书写了爱我中华的华美篇章。他的爱国故事在一幅幅照片和一个个奖章中呈现,他的爱国精神在一个个旅荷华侨心中流传,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传承。
【梁铁夫先生,著名红色华侨,世界杰出华人获得者。1946年出生于香港,香港星冠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荣任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理事、香港新界总商会副会长和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曾留学荷兰、德国、法国,从事中医针灸和飞机工程学的研究工作,是荷兰福克飞机工作科技员、F16型战斗机工程科技员,先后创办海牙华侨中文幼儿园、鹿特丹华侨中文学校等教育机构,以及欧洲、元朗、屯门旅荷华人协会,获得杰出爱国人士、十大杰出华商领袖等多个荣誉称号。】
游学海外热心侨务
梁铁夫先生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当时著名的崇德书院,自小在祖父以及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对祖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遵循父亲的意愿,他远赴荷兰、法国、德国游学,学习和从事中医针灸与飞机工程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在身置异国他乡的日子里,梁铁夫先生对祖国的眷念尤为深切,爱国情怀已深刻地融入到了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化作爱国精神,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他埋头苦读、时刻不敢怠慢,同时结识了许多国家政要的子女,目前这些朋友中的一些人已在他们的国家当上了议员或市长,依旧与他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
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尊重他人的国家与信仰,梁铁夫先生就曾经遇上这样一位外国同学,从而拉起了一场捍卫尊严的保卫战。那时,梁铁夫先生珍藏了一枚毛主席像章,被一名外国同学发现了,这名外国同学拿到像章后看了看,便扔到地上肆意地践踏。梁铁夫先生被外国同学无知无礼的举动彻底激怒了,他冲上去,奋力地把像章从脚底下抢了出来,见对方没有道歉的意思,遂而向人高马大的外国同学挥起了拳头。在个头悬殊的情况下,梁铁夫先生尽管未打赢这名外国同学,但他的勇敢与无畏却使这名同学明白:每一个人都有道德底线,请不要用粗暴无礼来挑战一个民族的尊严!
梁铁夫先生没有过多地去记恨那位外国同学,而是在心里增添了一份鞭策,一份激励,他更加坚定:“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尊严,就没有海外华人的个人尊严。”
学成之后,梁铁夫先生决定留在荷兰,以掌握更多精湛的先进技术回报祖国。他进入了荷兰的一间飞机制造厂做飞机工程科技员,参与第六架F16战机的制造。科学是门日新月异的学科,在每一次工作会议时,在科学上追求严谨和在技术上追求完美的他往往能指出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因此获得了公司颁授的奖项。回想起那段科研的时光,梁铁夫先生掩饰不住一个孩子的纯真以及对F16型战机的深厚感情,“我最记得在午餐后,爬进F16型战机机肚里,午睡片刻,那是我最有趣的回忆。”
忙碌于科研之余,梁铁夫先生对当地的侨务工作更加热心了,他与中国驻荷兰领事馆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全力支持旅荷华侨在荷兰的生活和工作。一天,他看到在荷兰出生的中国小孩能讲一口流利的荷兰文,却不会讲中文,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刺痛了他的心:“身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怎么可以不会讲中文,写汉字?”为此,在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创办了海牙中文幼儿园,让在荷兰出生的中国小孩从小就接受中国教育,学习中华文化,做一个有中华魂的中国人。他还亲自担任老师,并呕心沥血执教三年。随后,他又陆续创办了鹿特丹华侨中文学校等五所教育机构,这些学校的成功建立并为当地许多中国孩子提供了学习中文的场所,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承,这使梁铁夫先生深感欣慰。
诸多的爱国事例,使梁铁夫先生红色华侨的美誉在荷兰华侨圈里口口相传,并有口皆碑。1985年,中国外交部访问荷兰时,正从事F16战斗机科研工作的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接待人员之一,陪同吴学谦、田纪云等国家领导参观了F16战斗机。
爱国情浓归国心切
一段段鲜活的记忆,联结成生动的岁月影像。在这些岁月影像里,始终如一的是梁铁夫先生那颗滚烫的爱国心,那段割舍不断的中华根、民族情。
回忆1980年中期及1990年初是香港97年回归中国时段,是香港移民高峰期,许多英资、美资等外资,大财团、经济有能力的都想尽办法向外跑,因为他们对香港97回归中国没有信心,更对自己没有信心。大多数贫苦大众根本没有选择,除了有浓厚民族观念之外,胸口只有一个勇字。当时许多香港市民人心惶惶,纷纷向全球各地移民。身在海外的梁铁夫先生,高度关注香港回归的事态发展。当时,焦急的他为及时了解香港的最新消息和动向,每天手持三份报纸:一份中文报,一份荷兰文报,一份英文报,同时专门向新移民的同胞打探香港的实际情况,“你们为什么要卖田、卖地、卖屋、卖生意,移民过来?”一些香港新移民实情相告,“怕共产党的政权改变,日子不好过,图个政治保险。”梁铁夫先生用心良苦地为同胞们打气,增强他们对香港回归的信心,“我们要对祖国、对香港有信心,请不要相信谣言,香港回归祖国一定是好事。如果祖国接管香港的政权,香港的行政不仅一切如常,而且会有基本法规,作为香港人,也会生活得更好,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
抱着对祖国的信心,抱着对香港回归的热忱,梁铁夫先生恨不得马上飞回祖国的怀抱,飞到香港,为祖国与香港的稳定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与妻子商量:“我想回香港,是时候为国家尽一点绵力了。” 伉俪同心,妻子与他的想法一拍即合。临行前,一位与他相处多年的荷兰邻居抱着梁铁夫先生一岁大的女儿,依依不舍,“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荷兰也这么好,别离开我们吧。”他谢绝了荷兰邻居的好意,“香港是我的家,中国是我的国家,国家有难,我一定要回去帮我国家度过难关。”朴实的话语,感动了他的邻居,也感动了许多旅荷的华侨。
就在1989年的圣诞节,就在许多香港人放弃香港的时代,梁铁夫先生举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香港。回想当时,刚回香港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他感慨地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女儿现在已经21岁,现在屯门岭南大学攻读经济学,香港回归后,我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个人才。”说完,爽朗地大笑起来。
爱国爱港光荣历程
回国以后,梁铁夫先生接手了家族经营的产业——大棠荔枝山庄。在这里,他在山庄里升起了一面让每个中国人都能热血沸腾的五星红旗;在这里,他与港英政府发生了一起正面的冲突;在这里,他又一次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正当权益与尊严。
大棠荔枝山庄是梁铁夫家族数代人精心经营的成果,目前已成为香港都市人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1995年,港英政府突然提出要回收大棠荔枝山庄,并出动了大量的警力进行胁迫。熟知历史的梁铁夫先生知道,回归前的港英政府决不甘心平稳地过渡,而是希望香港越乱越好。在强势面前,梁铁夫先生运筹帷幄、冷静以对,一方面写长信呈至中国国务院,反应收回大棠荔枝山庄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香港的电台、电视台以及报馆披露事件的内幕,同时还让弟弟带领村民代表直达北京,向国家有关领导报告事情的原委。迫于多方面的压力,港英政府不得不终止了无理的行为。挽救大棠荔枝山庄的成功,不仅给那些想扰乱香港和谐的人群猛力一击,也体现了梁铁夫先生的足智多谋、敢斗善斗。
为搞活香港的经济,梁铁夫先生于1991年加入了香港新界总商会。在举办庆祝香港的回归活动时,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使香港回归后平稳过渡做了大量的护航工作。
2005年,他又向香港新界总商会提议,“国家为香港的繁荣做了许多的努力,我们总商会去访问台湾,加强两岸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好不好?”提议得到了总商会的一致赞成,8月,他与新界总商会一行访问台湾,受到了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先生的热情接待。至今,梁铁夫先生还珍藏着当年马英九先生赠送给他的一支笔。
同年,梁铁夫先生进入了清华大学修读国情研修班,有一节课是针对两岸和平统一问题发表意见,他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及看法,“台湾与香港、澳门以及大陆同属一个母亲。两岸和平统一是我们中国的事情,兄弟间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团结,要协商,要沟通。同时特别要警惕,不能被国际上的一些挑拨分子所左右和利用。”为改善两岸关系殚精竭虑的梁铁夫先生,对推动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亦是竭诚尽智。“每一届中部博览会,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都会参加。作为香港新界总商会的负责人之一,我希望藉助社团的力量对国家中西部的发展予以支持,以便关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13年来,香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来子弹头高速火车贯通全国,从香港到北京只需要8小时左右,港、珠、澳大桥已动工,建成后将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与97年回归前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已不能同日而语了。”梁铁夫先生看到祖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变化,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那种自豪发自肺腑,“今日的中国,已开始走向崛起,不过目前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但是只要我们13亿同胞,每人贡献一点力量,我们祖国的富强便指日可待。”
2007年9月12日,英国籍毒贩阿克毛沙伊克(Akmal Shaikh)在我国境内走私毒品4030克,依照我国法律于2009年12月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这件事在双方国家高层发生外交风波,在双方的民间也引起不少的争议与轰动。梁铁夫先生在香港文汇报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主张,“英国法律没有死刑判决,但要尊重中国的司法独立与权威,不能干涉我国的内政。国与国的国法不同,一个国家存在死刑不等于这个国家就没有人权,何况对犯法者量刑是属于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内政事务和主权独立。互相尊重司法独立,不干涉他国内政,才是两国人民的福祉。”
爱国精神传承永恒
在许多爱国事务的付出,梁铁夫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有义务为国家默默无闻地贡献。”他的爱国精神,不仅仅激励着自己多为国家做好事做实事,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妈妈经常教育我要爱国。有国才有家,没有国,有家也等于没家。”自中学开始,在他的心里便种下了爱国的种子。那时,父亲让他出国留学也是希望他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此外,他始终铭记祖父的教导:“在国外,我们华侨唯有团结,才不会被欺侮,唯有致力于国家富强的事业,才能为海外华人赢得尊严。”在荷兰求学与工作期间,使他的爱国情怀得以升华,浸透到他的灵魂以及他为国为港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
在爱国事务上的亲力亲为,梁铁夫先生的儿子看在眼里,自小便有公益心。梁铁夫先生讲述了他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妻子带着儿子去逛街,在街边遇到一个乞讨的老婆婆,儿子见了心生怜悯,随即翻遍了身上的各个角落,把身上所有的钱送给了那位老婆婆。儿子能有这样的举动,作父亲的梁铁夫先生深受感动也为之自豪。目前,他的儿子正在上大学,他希望儿子能够考入清华大学攻读水力机械专业,“以后能为国家做一些事”。
“国家好,香港好,大家好”是梁铁夫先生恒久不变的信念,“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愿意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情。”尽管他赢得了诸多的荣誉,“十大杰出华商领袖”、“杰出爱国人士”、“世界杰出华人”、“中华爱国英才”,名字被刻在居庸关长城“中华爱国功德榜”上……撇开荣誉,爱国对他而言,是他发自内心的行为,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种亘古不老的爱国精神,梁铁夫先生从祖父及父辈那里继承,又将被他的儿辈传承下去,这种永恒的精神将闪烁着希望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代人不悔的爱国足迹。
【梁铁夫先生,著名红色华侨,世界杰出华人获得者。1946年出生于香港,香港星冠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荣任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理事、香港新界总商会副会长和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曾留学荷兰、德国、法国,从事中医针灸和飞机工程学的研究工作,是荷兰福克飞机工作科技员、F16型战斗机工程科技员,先后创办海牙华侨中文幼儿园、鹿特丹华侨中文学校等教育机构,以及欧洲、元朗、屯门旅荷华人协会,获得杰出爱国人士、十大杰出华商领袖等多个荣誉称号。】
游学海外热心侨务
梁铁夫先生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当时著名的崇德书院,自小在祖父以及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对祖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遵循父亲的意愿,他远赴荷兰、法国、德国游学,学习和从事中医针灸与飞机工程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在身置异国他乡的日子里,梁铁夫先生对祖国的眷念尤为深切,爱国情怀已深刻地融入到了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化作爱国精神,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他埋头苦读、时刻不敢怠慢,同时结识了许多国家政要的子女,目前这些朋友中的一些人已在他们的国家当上了议员或市长,依旧与他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
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尊重他人的国家与信仰,梁铁夫先生就曾经遇上这样一位外国同学,从而拉起了一场捍卫尊严的保卫战。那时,梁铁夫先生珍藏了一枚毛主席像章,被一名外国同学发现了,这名外国同学拿到像章后看了看,便扔到地上肆意地践踏。梁铁夫先生被外国同学无知无礼的举动彻底激怒了,他冲上去,奋力地把像章从脚底下抢了出来,见对方没有道歉的意思,遂而向人高马大的外国同学挥起了拳头。在个头悬殊的情况下,梁铁夫先生尽管未打赢这名外国同学,但他的勇敢与无畏却使这名同学明白:每一个人都有道德底线,请不要用粗暴无礼来挑战一个民族的尊严!
梁铁夫先生没有过多地去记恨那位外国同学,而是在心里增添了一份鞭策,一份激励,他更加坚定:“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尊严,就没有海外华人的个人尊严。”
学成之后,梁铁夫先生决定留在荷兰,以掌握更多精湛的先进技术回报祖国。他进入了荷兰的一间飞机制造厂做飞机工程科技员,参与第六架F16战机的制造。科学是门日新月异的学科,在每一次工作会议时,在科学上追求严谨和在技术上追求完美的他往往能指出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因此获得了公司颁授的奖项。回想起那段科研的时光,梁铁夫先生掩饰不住一个孩子的纯真以及对F16型战机的深厚感情,“我最记得在午餐后,爬进F16型战机机肚里,午睡片刻,那是我最有趣的回忆。”
忙碌于科研之余,梁铁夫先生对当地的侨务工作更加热心了,他与中国驻荷兰领事馆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全力支持旅荷华侨在荷兰的生活和工作。一天,他看到在荷兰出生的中国小孩能讲一口流利的荷兰文,却不会讲中文,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刺痛了他的心:“身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怎么可以不会讲中文,写汉字?”为此,在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创办了海牙中文幼儿园,让在荷兰出生的中国小孩从小就接受中国教育,学习中华文化,做一个有中华魂的中国人。他还亲自担任老师,并呕心沥血执教三年。随后,他又陆续创办了鹿特丹华侨中文学校等五所教育机构,这些学校的成功建立并为当地许多中国孩子提供了学习中文的场所,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承,这使梁铁夫先生深感欣慰。
诸多的爱国事例,使梁铁夫先生红色华侨的美誉在荷兰华侨圈里口口相传,并有口皆碑。1985年,中国外交部访问荷兰时,正从事F16战斗机科研工作的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接待人员之一,陪同吴学谦、田纪云等国家领导参观了F16战斗机。
爱国情浓归国心切
一段段鲜活的记忆,联结成生动的岁月影像。在这些岁月影像里,始终如一的是梁铁夫先生那颗滚烫的爱国心,那段割舍不断的中华根、民族情。
回忆1980年中期及1990年初是香港97年回归中国时段,是香港移民高峰期,许多英资、美资等外资,大财团、经济有能力的都想尽办法向外跑,因为他们对香港97回归中国没有信心,更对自己没有信心。大多数贫苦大众根本没有选择,除了有浓厚民族观念之外,胸口只有一个勇字。当时许多香港市民人心惶惶,纷纷向全球各地移民。身在海外的梁铁夫先生,高度关注香港回归的事态发展。当时,焦急的他为及时了解香港的最新消息和动向,每天手持三份报纸:一份中文报,一份荷兰文报,一份英文报,同时专门向新移民的同胞打探香港的实际情况,“你们为什么要卖田、卖地、卖屋、卖生意,移民过来?”一些香港新移民实情相告,“怕共产党的政权改变,日子不好过,图个政治保险。”梁铁夫先生用心良苦地为同胞们打气,增强他们对香港回归的信心,“我们要对祖国、对香港有信心,请不要相信谣言,香港回归祖国一定是好事。如果祖国接管香港的政权,香港的行政不仅一切如常,而且会有基本法规,作为香港人,也会生活得更好,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
抱着对祖国的信心,抱着对香港回归的热忱,梁铁夫先生恨不得马上飞回祖国的怀抱,飞到香港,为祖国与香港的稳定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与妻子商量:“我想回香港,是时候为国家尽一点绵力了。” 伉俪同心,妻子与他的想法一拍即合。临行前,一位与他相处多年的荷兰邻居抱着梁铁夫先生一岁大的女儿,依依不舍,“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荷兰也这么好,别离开我们吧。”他谢绝了荷兰邻居的好意,“香港是我的家,中国是我的国家,国家有难,我一定要回去帮我国家度过难关。”朴实的话语,感动了他的邻居,也感动了许多旅荷的华侨。
就在1989年的圣诞节,就在许多香港人放弃香港的时代,梁铁夫先生举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香港。回想当时,刚回香港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他感慨地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女儿现在已经21岁,现在屯门岭南大学攻读经济学,香港回归后,我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个人才。”说完,爽朗地大笑起来。
爱国爱港光荣历程
回国以后,梁铁夫先生接手了家族经营的产业——大棠荔枝山庄。在这里,他在山庄里升起了一面让每个中国人都能热血沸腾的五星红旗;在这里,他与港英政府发生了一起正面的冲突;在这里,他又一次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正当权益与尊严。
大棠荔枝山庄是梁铁夫家族数代人精心经营的成果,目前已成为香港都市人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1995年,港英政府突然提出要回收大棠荔枝山庄,并出动了大量的警力进行胁迫。熟知历史的梁铁夫先生知道,回归前的港英政府决不甘心平稳地过渡,而是希望香港越乱越好。在强势面前,梁铁夫先生运筹帷幄、冷静以对,一方面写长信呈至中国国务院,反应收回大棠荔枝山庄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香港的电台、电视台以及报馆披露事件的内幕,同时还让弟弟带领村民代表直达北京,向国家有关领导报告事情的原委。迫于多方面的压力,港英政府不得不终止了无理的行为。挽救大棠荔枝山庄的成功,不仅给那些想扰乱香港和谐的人群猛力一击,也体现了梁铁夫先生的足智多谋、敢斗善斗。
为搞活香港的经济,梁铁夫先生于1991年加入了香港新界总商会。在举办庆祝香港的回归活动时,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使香港回归后平稳过渡做了大量的护航工作。
2005年,他又向香港新界总商会提议,“国家为香港的繁荣做了许多的努力,我们总商会去访问台湾,加强两岸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好不好?”提议得到了总商会的一致赞成,8月,他与新界总商会一行访问台湾,受到了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先生的热情接待。至今,梁铁夫先生还珍藏着当年马英九先生赠送给他的一支笔。
同年,梁铁夫先生进入了清华大学修读国情研修班,有一节课是针对两岸和平统一问题发表意见,他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及看法,“台湾与香港、澳门以及大陆同属一个母亲。两岸和平统一是我们中国的事情,兄弟间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团结,要协商,要沟通。同时特别要警惕,不能被国际上的一些挑拨分子所左右和利用。”为改善两岸关系殚精竭虑的梁铁夫先生,对推动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亦是竭诚尽智。“每一届中部博览会,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都会参加。作为香港新界总商会的负责人之一,我希望藉助社团的力量对国家中西部的发展予以支持,以便关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13年来,香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来子弹头高速火车贯通全国,从香港到北京只需要8小时左右,港、珠、澳大桥已动工,建成后将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与97年回归前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已不能同日而语了。”梁铁夫先生看到祖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变化,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那种自豪发自肺腑,“今日的中国,已开始走向崛起,不过目前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但是只要我们13亿同胞,每人贡献一点力量,我们祖国的富强便指日可待。”
2007年9月12日,英国籍毒贩阿克毛沙伊克(Akmal Shaikh)在我国境内走私毒品4030克,依照我国法律于2009年12月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这件事在双方国家高层发生外交风波,在双方的民间也引起不少的争议与轰动。梁铁夫先生在香港文汇报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主张,“英国法律没有死刑判决,但要尊重中国的司法独立与权威,不能干涉我国的内政。国与国的国法不同,一个国家存在死刑不等于这个国家就没有人权,何况对犯法者量刑是属于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内政事务和主权独立。互相尊重司法独立,不干涉他国内政,才是两国人民的福祉。”
爱国精神传承永恒
在许多爱国事务的付出,梁铁夫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有义务为国家默默无闻地贡献。”他的爱国精神,不仅仅激励着自己多为国家做好事做实事,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妈妈经常教育我要爱国。有国才有家,没有国,有家也等于没家。”自中学开始,在他的心里便种下了爱国的种子。那时,父亲让他出国留学也是希望他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此外,他始终铭记祖父的教导:“在国外,我们华侨唯有团结,才不会被欺侮,唯有致力于国家富强的事业,才能为海外华人赢得尊严。”在荷兰求学与工作期间,使他的爱国情怀得以升华,浸透到他的灵魂以及他为国为港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
在爱国事务上的亲力亲为,梁铁夫先生的儿子看在眼里,自小便有公益心。梁铁夫先生讲述了他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妻子带着儿子去逛街,在街边遇到一个乞讨的老婆婆,儿子见了心生怜悯,随即翻遍了身上的各个角落,把身上所有的钱送给了那位老婆婆。儿子能有这样的举动,作父亲的梁铁夫先生深受感动也为之自豪。目前,他的儿子正在上大学,他希望儿子能够考入清华大学攻读水力机械专业,“以后能为国家做一些事”。
“国家好,香港好,大家好”是梁铁夫先生恒久不变的信念,“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愿意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情。”尽管他赢得了诸多的荣誉,“十大杰出华商领袖”、“杰出爱国人士”、“世界杰出华人”、“中华爱国英才”,名字被刻在居庸关长城“中华爱国功德榜”上……撇开荣誉,爱国对他而言,是他发自内心的行为,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种亘古不老的爱国精神,梁铁夫先生从祖父及父辈那里继承,又将被他的儿辈传承下去,这种永恒的精神将闪烁着希望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代人不悔的爱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