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文化教育相比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或超前,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结果就是一定程度的高学历人群失业
曾经的“天之骄子”,开始直面“毕业即失业”的沉疴,“皇帝的女儿,在今天也愁嫁”。社会新拐点,惊悸四起。
大学生的喟叹让人深思,“对于将来能做什么,自己感到非常迷茫和恐慌”。招聘会上,记者遇到的北京某知名大学的应聘者小苗说,今天,他更怀念昔日校园里的日子,闲适求知,与世无争。一群知了,在学校的小树林里聒噪不停,与今天弥漫着臭汗的人才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论”思潮泛起
近年来,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因走投无路,频频“投奔”救助站。仅2007年一年,昆明市救助管理站,接收到约30名“潦倒”大学生。虽然这是个案,但足以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就业难”问题。据救助管理站魏志忠副站长介绍,接收到的这个群体的比例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李进参教授认为,大学生进救助站求助与当前就业困难不无关系。李教授提倡求职困难的大学生们尽量不要去救助站求助,而应该开阔视野瞄准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努力就业。
社会各界给出的“就业难”之解是好的,但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却有来自各方的客观现实的难度。
在一项校园发起的调查中,“感觉就业容易和比较容易”的毕业生为零,“感觉就业困难和比较困难”的比重高达75.7%。这个数据再次昭示着,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受并不乐观,就业信心不强。
在辽宁地区的部分高校,文科招生很多,但就业却不成正比。渤海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马荣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师范类专业招生好,但就业难。这位有着负责学生就业工作近20年经验的老师,以就业率数据分析道:“五年前几乎百分之百就业,2004年也还好,但2005年签约率开始减少,但也能达到七八十个百分点,到2006年就业率大约是一半,到了今年对口签约则下降到10%左右”。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逼迫之下,“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再次显出抬头之势。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重。
农村大学生王宇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弟弟。
在采访中,有农民说:读了大学也难找工作,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只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渤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曹万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绝对不能忽略农村毕业生。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所说,对于农村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成与败,已不是牵扯着一个人命运,其严重的后果已是影响着许多人。
然而,社会现实却是,在一些来自各地的农村学生,因读书而把不少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钉在贫困线上。小宇来自吉林地区偏远农村,他是第一个走出村庄的大学生,在村民的眼中是“有出息的人”,他的日后发展,牵涉的是整个家庭的命运。作为男孩子,他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很重。但对未来,展现在记者面前的他,却一脸茫然。
与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一样,小宇也是把“上大学进而在城里找个好工作”作为自己惟一的人生选择,因为“读书花了好多钱”。
曹万鹏书记认为,现如今,城里孩子不愿到农村去,农村大学生想要到城市来,两方面的激烈对撞,让一个社会性矛盾初露端倪。
国家为此也采取了多项举措,比如有关部门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制定了相关的保障和奖励措施。此举有立竿见影之效,一些毕业生服务基层和贫困地区的意愿大幅提升,今年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招募启动不到10天,就有超过千人报名,而北京地区高校今年共有16588名毕业生报名应聘“村官”。
但是,从宏观上看,曹万鹏认为,“村官”政策的试验田还是比较小,“其力度尚可增大,可以有更多的指标投入基层”,曹万鹏建议道。
2008年4月9日,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厅长王应际做客南海网表示,将采取给予补助的方式,鼓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现已实施的政策是,如果应届大学生参加“三支一扶”工作后,再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享受加分待遇。
“最主要的就是为他们从事个体经营提供贷款。如果应届毕业生,半年内找不到工作的,与下岗失业人员是一样对待,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小额贷款,来帮助并鼓励他们创业。还有就是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免征一些税款”。王应际说道。
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曹万鹏则认为,与其让父母投资或者依靠贷款,不如先从基层扎实做起,“待积累几年相关经验之后,再创业”。
曹万鹏认为,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何种工作,不同素质的人,所做的成绩会有很大不同,“同样在商店和宾馆打工,同样做服务人员,同样养猪养鸡,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肯定不一样”。
职场失意的内在肌理
就业难,在今天已不再是新话题。“大学生找工作曾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找工作,许多大学生感慨:怎一个‘难’字了得!”
两年前的四月,《南方周末》也做过“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专题报道,让许多现已工作的当年大学生“激动已久”,因为文章写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事实上,当下的社会,就业难不止是大学生,残疾人、下岗职工、失业的中年人等也归类于这个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当记者在网上输入“就业难”三字搜索时,跳出的多个网页都是指向曾有天之骄子桂冠的“大学生”。
在大学生群体中,当关乎就业的一个又一个极端的案例涌现之时,就业难,俨然已不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职业规划问题,它已演化为社会现象,有社会学家明确指出,“这是社会病”。
当就业成难题的时候,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是大学生“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认为大学生就业还没有转换观念。官方则认为“不要盲目夸大、炒作就业难度,大学生应自觉调整期望”。
但是,一署名为刘金华的作者在强国博客上发表文章认为,这些专家、学者和官方的发言“不负责任”。他认为,“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不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
该文章同时指出,就业难的病症在于,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而学习的思想观念。这样的观点与几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教育改革不谋而合。学科设置不合理,是几年前就有人提出的就业难成因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任正隆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已严重滞后于培养目标的调整,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他同时认为,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竞争力薄弱也是就业不理想的一个原因。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依然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落后、地域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等特征。现行较为落后的产业结构难以承受由于高考扩招、留学人员大量回归等带来的劳动力结构猛然升级而形成的短期压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文化教育相比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或超前,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结果就是一定程度的高学历人群失业。
生态失衡中的就业格局
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几年前就开始采取相应举措,山东省去年初就通过建立一套人才供需预测制度,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入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缓解供需不平衡关系。
记者了解到,按照出台的《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自去年开始,每年的2月和6月,省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厅、人事厅、劳动保障厅等11个部门,将向山东社科院和山东经济学院提供相关数据,由其完成数据的汇总与分析,据此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供需情况作出科学预测。预测结果将定期向社会发布,为市场供需提供一个参照系,政府也将据此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通过建立“人才供需预测制度”,政府将按照产业调整状况和产业发展进程,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向社会输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东北辽宁,2007年被定为大学生就业全面服务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出的消息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采取四项措施:开展适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确定专人与失业毕业生联系;未就业毕业生积压较多的地区要联系跨地区招聘;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分析信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生登记失业,会在三个月内获得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3次就业机会。“对进行失业登记的应届和历届积存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确定专人联系,并依托基层平台跟踪了解情况。”劳动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失业时间较长或家庭生活困难的毕业生要重点援助,帮助其尽快就业;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收费减免等相关政策。
有网友指出,大学生的就业制度表面上是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由于与社会接口的配套技术没有跟上,使就业成了找关系或拉关系的结果。于是造成了竞争不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而是依靠社会的关系和人脉,有损人才的公平竞争机制。这名网友称其为“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但是,当下大学生就业难,还需要从自身寻找症结,北京某学院曾针对就业困难问题举行了一场“专家会诊”,会诊结果却是,这些学生的自身素质并不算差,但过分娇气、自我推销意识不足、自身定位不明等原因导致他们求职受挫。最让人惊奇的是,吃苦意识不足,竟然是求职未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同学主动放弃了几次工作机会,其中一个理由是应聘的工作单位离家太远,需花费两小时。
今天的大学生,多是“80后”,这个代际群体的接受知识能力很强,学习能力较好,但是他们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自我标榜的个性,加上一些叛逆的青春期特质,让一些工作与他们无缘。
定位不清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一名同学曾抱怨:“我的自身条件不算差,该做的都已经做过了,怎么工作机会还没轮到我呢?”事实上,这名同学没有在简历上注明自己的特长、兴趣,甚至是求职意向,这份简历只是一份非常粗糙的个人情况说明;面试时也是一种交差的态度,让人很难感受到他的求职诚意。
教育专家观察发现,大学生择业盲从,缺乏职业规划已成为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很多大学生在校四年里不知道该学什么,从刚进入大学就开始迷茫。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朝花夕拾,大四故事新编,在漫无目的中,四年大学生活飞快过去。
“很多大学生没有从‘学校人’过渡到‘职业人’的思维,他们不明白大学教育提供的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只是一种理论基础,而不是实践技能”,东北某高校就业指导办公室老师分析道,“再者,世界观、人生观不是很明确也是造成大学生不去长远考虑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追求不强烈,以至最终迷茫于职场的重要原因”。
曾经的“天之骄子”,开始直面“毕业即失业”的沉疴,“皇帝的女儿,在今天也愁嫁”。社会新拐点,惊悸四起。
大学生的喟叹让人深思,“对于将来能做什么,自己感到非常迷茫和恐慌”。招聘会上,记者遇到的北京某知名大学的应聘者小苗说,今天,他更怀念昔日校园里的日子,闲适求知,与世无争。一群知了,在学校的小树林里聒噪不停,与今天弥漫着臭汗的人才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论”思潮泛起
近年来,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因走投无路,频频“投奔”救助站。仅2007年一年,昆明市救助管理站,接收到约30名“潦倒”大学生。虽然这是个案,但足以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就业难”问题。据救助管理站魏志忠副站长介绍,接收到的这个群体的比例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李进参教授认为,大学生进救助站求助与当前就业困难不无关系。李教授提倡求职困难的大学生们尽量不要去救助站求助,而应该开阔视野瞄准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努力就业。
社会各界给出的“就业难”之解是好的,但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却有来自各方的客观现实的难度。
在一项校园发起的调查中,“感觉就业容易和比较容易”的毕业生为零,“感觉就业困难和比较困难”的比重高达75.7%。这个数据再次昭示着,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受并不乐观,就业信心不强。
在辽宁地区的部分高校,文科招生很多,但就业却不成正比。渤海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马荣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师范类专业招生好,但就业难。这位有着负责学生就业工作近20年经验的老师,以就业率数据分析道:“五年前几乎百分之百就业,2004年也还好,但2005年签约率开始减少,但也能达到七八十个百分点,到2006年就业率大约是一半,到了今年对口签约则下降到10%左右”。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逼迫之下,“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再次显出抬头之势。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重。
农村大学生王宇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弟弟。
在采访中,有农民说:读了大学也难找工作,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只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渤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曹万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绝对不能忽略农村毕业生。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所说,对于农村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成与败,已不是牵扯着一个人命运,其严重的后果已是影响着许多人。
然而,社会现实却是,在一些来自各地的农村学生,因读书而把不少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钉在贫困线上。小宇来自吉林地区偏远农村,他是第一个走出村庄的大学生,在村民的眼中是“有出息的人”,他的日后发展,牵涉的是整个家庭的命运。作为男孩子,他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很重。但对未来,展现在记者面前的他,却一脸茫然。
与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一样,小宇也是把“上大学进而在城里找个好工作”作为自己惟一的人生选择,因为“读书花了好多钱”。
曹万鹏书记认为,现如今,城里孩子不愿到农村去,农村大学生想要到城市来,两方面的激烈对撞,让一个社会性矛盾初露端倪。
国家为此也采取了多项举措,比如有关部门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制定了相关的保障和奖励措施。此举有立竿见影之效,一些毕业生服务基层和贫困地区的意愿大幅提升,今年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招募启动不到10天,就有超过千人报名,而北京地区高校今年共有16588名毕业生报名应聘“村官”。
但是,从宏观上看,曹万鹏认为,“村官”政策的试验田还是比较小,“其力度尚可增大,可以有更多的指标投入基层”,曹万鹏建议道。
2008年4月9日,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厅长王应际做客南海网表示,将采取给予补助的方式,鼓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现已实施的政策是,如果应届大学生参加“三支一扶”工作后,再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享受加分待遇。
“最主要的就是为他们从事个体经营提供贷款。如果应届毕业生,半年内找不到工作的,与下岗失业人员是一样对待,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小额贷款,来帮助并鼓励他们创业。还有就是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免征一些税款”。王应际说道。
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曹万鹏则认为,与其让父母投资或者依靠贷款,不如先从基层扎实做起,“待积累几年相关经验之后,再创业”。
曹万鹏认为,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何种工作,不同素质的人,所做的成绩会有很大不同,“同样在商店和宾馆打工,同样做服务人员,同样养猪养鸡,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肯定不一样”。
职场失意的内在肌理
就业难,在今天已不再是新话题。“大学生找工作曾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找工作,许多大学生感慨:怎一个‘难’字了得!”
两年前的四月,《南方周末》也做过“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专题报道,让许多现已工作的当年大学生“激动已久”,因为文章写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事实上,当下的社会,就业难不止是大学生,残疾人、下岗职工、失业的中年人等也归类于这个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当记者在网上输入“就业难”三字搜索时,跳出的多个网页都是指向曾有天之骄子桂冠的“大学生”。
在大学生群体中,当关乎就业的一个又一个极端的案例涌现之时,就业难,俨然已不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职业规划问题,它已演化为社会现象,有社会学家明确指出,“这是社会病”。
当就业成难题的时候,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是大学生“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认为大学生就业还没有转换观念。官方则认为“不要盲目夸大、炒作就业难度,大学生应自觉调整期望”。
但是,一署名为刘金华的作者在强国博客上发表文章认为,这些专家、学者和官方的发言“不负责任”。他认为,“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不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
该文章同时指出,就业难的病症在于,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而学习的思想观念。这样的观点与几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教育改革不谋而合。学科设置不合理,是几年前就有人提出的就业难成因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任正隆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已严重滞后于培养目标的调整,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他同时认为,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竞争力薄弱也是就业不理想的一个原因。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依然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落后、地域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等特征。现行较为落后的产业结构难以承受由于高考扩招、留学人员大量回归等带来的劳动力结构猛然升级而形成的短期压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文化教育相比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或超前,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结果就是一定程度的高学历人群失业。
生态失衡中的就业格局
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几年前就开始采取相应举措,山东省去年初就通过建立一套人才供需预测制度,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入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缓解供需不平衡关系。
记者了解到,按照出台的《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自去年开始,每年的2月和6月,省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厅、人事厅、劳动保障厅等11个部门,将向山东社科院和山东经济学院提供相关数据,由其完成数据的汇总与分析,据此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供需情况作出科学预测。预测结果将定期向社会发布,为市场供需提供一个参照系,政府也将据此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通过建立“人才供需预测制度”,政府将按照产业调整状况和产业发展进程,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向社会输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东北辽宁,2007年被定为大学生就业全面服务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出的消息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采取四项措施:开展适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确定专人与失业毕业生联系;未就业毕业生积压较多的地区要联系跨地区招聘;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分析信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生登记失业,会在三个月内获得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3次就业机会。“对进行失业登记的应届和历届积存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确定专人联系,并依托基层平台跟踪了解情况。”劳动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失业时间较长或家庭生活困难的毕业生要重点援助,帮助其尽快就业;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收费减免等相关政策。
有网友指出,大学生的就业制度表面上是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由于与社会接口的配套技术没有跟上,使就业成了找关系或拉关系的结果。于是造成了竞争不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而是依靠社会的关系和人脉,有损人才的公平竞争机制。这名网友称其为“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但是,当下大学生就业难,还需要从自身寻找症结,北京某学院曾针对就业困难问题举行了一场“专家会诊”,会诊结果却是,这些学生的自身素质并不算差,但过分娇气、自我推销意识不足、自身定位不明等原因导致他们求职受挫。最让人惊奇的是,吃苦意识不足,竟然是求职未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同学主动放弃了几次工作机会,其中一个理由是应聘的工作单位离家太远,需花费两小时。
今天的大学生,多是“80后”,这个代际群体的接受知识能力很强,学习能力较好,但是他们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自我标榜的个性,加上一些叛逆的青春期特质,让一些工作与他们无缘。
定位不清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一名同学曾抱怨:“我的自身条件不算差,该做的都已经做过了,怎么工作机会还没轮到我呢?”事实上,这名同学没有在简历上注明自己的特长、兴趣,甚至是求职意向,这份简历只是一份非常粗糙的个人情况说明;面试时也是一种交差的态度,让人很难感受到他的求职诚意。
教育专家观察发现,大学生择业盲从,缺乏职业规划已成为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很多大学生在校四年里不知道该学什么,从刚进入大学就开始迷茫。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朝花夕拾,大四故事新编,在漫无目的中,四年大学生活飞快过去。
“很多大学生没有从‘学校人’过渡到‘职业人’的思维,他们不明白大学教育提供的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只是一种理论基础,而不是实践技能”,东北某高校就业指导办公室老师分析道,“再者,世界观、人生观不是很明确也是造成大学生不去长远考虑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追求不强烈,以至最终迷茫于职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