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反思习惯 提高数学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e_y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并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融知识与方法为一体,落实基础,讲究策略,概括数学思想,优化思维品质,深化思维层次,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在集体讨论中反思,促进创新
  〓〓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平时要引导学生不要封闭自我,不要与同学相互保密,而应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密切合作,坦诚交流,取长补短,创建一个有团结性和发展性的学习“共同体”,随时随地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鞭策,学习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从而共同成长。所以培养反思习惯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
  〓〓二、在多题一解中反思,异中求同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解过的题过后又是新题,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从而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多题一解”是培养学生收敛性思维的一种综合归纳的思维方式。学生做了同一知识点的许多习题后加以梳理、归纳、提炼,异中求同,揭开不同习题的表面现象,挖掘其本质的结构,以达到应用数学的变通性、规律性和发展性,从而使学生脱离“题海”,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既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平日习题训练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来解题。学会“多题一解”的解题方法,才是真正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解完题后经常通过反思题目的特征,加深对题目本质的领悟,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思维成果,积累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促进知识正迁移。
  〓〓三、在一题多解中反思,体验优势
  〓〓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我们不仅要对解题的正误进行思考,更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否则就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形。有的学生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一题多解”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完每道例题,应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本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比较哪种解法较为简捷,进一步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解可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求解,这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好处。
  〓〓四、在错误中反思,享受成功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只有让学生通过反思进一步明确错误的根源,理清思路,才可以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知识与技能,有效地避免同类错误的再一次出现,才能享受成功。
  〓〓总之,科学有效的反思为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注入了活力,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师生将自己的反思互相交流,进一步和谐、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了教师与学生合作探求知识的愿望,构建师生互动机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为学生养好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英语课外作业存在的现象:1.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2.作业形式简单化——一抄、二背、三做题。本人对小学英语“自主参与型”作业进行了探索,从作业类型、作业形式、作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收到良好效果,激发了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我的作业我做主”  “自主参与型”作业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有计划、有目的、有策略的英语学习行为。
多年来,我校以“小学道德教育的探讨”作为科研课题来抓,以“感恩幸福,快乐成长”为目标,紧扣“认知明理、强化训练、环境熏陶、检查督促、考核评比”五个环节,认真实施,成效显著。  1. 认知明理  (1)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据。同时还编写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