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暗功夫”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求事业有成,就得花功夫。然功夫有明暗之别。明功夫指和所做之事直接相关的专业训练或必要准备。如梨园艺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或应试学子“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懵”。暗功夫指看似游离于自身主(专)业,却间接对主(专)业多有裨益的旁通功夫。文艺家成就的高低,最后比拼的往往是暗功夫之深浅精粗。写杂文亦如是。
  鲁迅有藏书14000多册,“但我们读鲁迅的书,不太易发现这些书籍的影子。这些东西都是藏在文本背后……暗功夫是摸不到的,是虚的存在,但爆发起来,却有大的内力。”(孙郁《鲁迅的暗功夫》)。鲁迅在中外思潮、历史(特别是野史笔记)、国学、美术(尤其是汉代画像和木刻)、翻译(所译比所写多)等方面所花的暗功夫,对其识力和文笔大有滋补。孙郁说:“他的文字很漂亮,表面似乎没有什么,但背后有一个东西支撑着……我们能感受到那些文字是在深水里浸泡过的——这就是先生的暗功夫。”鲁迅的杂文无人能望其项背,与其说他对杂文文体下过多少明功夫,不如说他在杂文之外的暗功夫,别人难以企及。
  “功夫不负有心人”固然是颠扑不破的励志格言,但倘若只“有心”于明功夫,而无心于暗功夫,也许是一个好匠人,但毕竟還是匠人。
其他文献
平时在家很少看电视,一次外出开会,打开宾馆房间的电视机,屏幕上跳出了海派清口周立波的小品《强迫症》,遂以强迫症精神看完。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病例”,写下如下文字。  据周立波讲,崔永元就是一个“病得不轻”的强迫症“患者”。为了《口述歷史》这个节目,他花10年时间,穷其精力和资金,留下了600万分钟的关于历史人物的影像资料,若每天24小时不停地看,也要花数年时间才能看完。崔永元以
期刊
读了《杂文月刊》2016年10月(上)杨十郎先生的《扫清汉语奥吉亚斯牛圈》一文(以下简称《扫清》),既有同感,也有不同意见。  同感是,诚如杨先生所说,当前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中,错用词语、读音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笔者近年多次参加出版部门组织的图书、报刊编校质量检查,深感许多报刊甚至是一些大报名刊,錯字别字、错用词语、文理不通、前后矛盾、褒义贬用、贬义褒用、知识错误、繁(体)简(体)混用以及标点符号
期刊
酒可以壮胆。“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以交朋友名义设宴招待铁路工人地下党员李玉和,李明知是计,喝下妈妈一碗酒后,毅然赶赴“鸿门宴”……武松仗着在酒店豪饮的十八碗老酒,不听酒家劝告硬闯景阳冈,醉态酩酊中活活打死吊睛白额大虫。倘若没有那十八碗老酒打底,武松还能成为名扬四海的打虎英雄吗?  “组织”可以壮胆。平时唯唯诺诺低三下四,一旦傍上了某个组织加入了某个团队,立马感觉找到
期刊
闲逛书城,一眼就被它封面上那道撕裂的纸纹拉了过去,灯红酒绿与薄灰惨淡骤然割裂,书名《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稳稳当当地立在裂纹一侧。由于封面和书名的吸引,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这十余年来他走遍世界,对社会、时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象和弊端洞若观火,他以亦庄亦谐的笔锋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直面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
期刊
谨以此书,献给在这块多灾多难的热土上与我同命运者及其亲属,数以百万计的人们;  献给曾在苦难中,以爱和信任支持我、鼓励我活下去、站起来的亲人和朋友;  也献给所有跟我一起走过那非正常年代,同辈的以及上下一两代遭际相似的过来人。  我知道,其中千百万人已经不在,他们没有能够活到今天。  历经忧患的生还者也都逐渐老去,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急切地写出来,献给健在者和一切敢于直面历史的同时代人,只有他们有权
期刊
严承章先生在《文化卮言》(《杂文月刊》原创版2016年第6期)中谈到中国“快乐文化少之又少”,“快乐只是文化功能中很次要的一部分”,而“文艺创作也绝不是快乐之事”。我则认为文化乃大幸之事,是国之幸事,民之幸事,从事文艺创作是文化工作者之幸事。  人生一世,劳其身体虑其心智是很苦痛之事,这才“发明”了文化以自娱,以自励。唯有文化,苦痛人生才有了些欢乐,怀了些憧憬,增了些自信,添了些力量。无法想象,“
期刊
气质,是当下热词,“主要看气质”甚至一度成为去年年尾刷屏至爆的微信游戏,并在朋友圈迅速蹿红。那么,气质到底是什么?  气质一词,最早源自于宋朝理学家,他们解释为人类先天的不同禀赋,“天生丽质”“先天禀赋”之谓是也。与此同时,古人也认为气质后天可以改变,如宋代思想家张载认为“为学大益,在自求變化气质”,即指人在出生时有不同的个性,但这些不同的个性,都可能因为后天的修养与阅读,而所有改变。而现代科学观
期刊
历史中有两样东西最血腥,一个是真枪实刀地争夺,另一个就是玩政治。  刘备正在后园浇菜,曹操请他喝酒,书里写得备细:“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够情调。可这里不是喝酒,是谈政治——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是英雄,刘备装逼卖傻,胡乱提了一大堆,都被曹操摇头否决。刘备还在装,曹操干脆挑明了:“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耳。”刘备一听吓得筷子都掉了。可巧天上打了一个响雷,刘备低头拾起筷子,曰:“一震
期刊
史学大师陈寅恪当年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在开学第一课时向学生郑重申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难怪傅斯年赞誉:“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吴宓则认为陈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胡适当年在大学演讲,他先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在黑板上寫“孔说、孟说、孙说”。最后,总要加上一个“胡说”。这不仅是
期刊
慣用语“唱对台戏”指从前两个戏班子为抢生意,在同一时间演相关的戏,以此反对或搞垮对方。写杂文不妨说是站在假丑恶之对立面,唱以良知和正义领衔主演的“对台戏”。对面演污泥浊水、同流合污的丑剧,这里就唱激浊扬清、泾渭分明的正剧;对面弹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老调,这里就喊革故鼎新、进取创新的新声;对面忽悠民众,这里就发聋振聩;对面假公济私、贪赃枉法,这里就猛追穷究;对面居心叵测,这里就作诛心之论;对面把水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