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刘传、庄稼等陶艺大师以及国外雕塑大师的创作心得体会,谈了笔者对石湾陶艺创作中传情的理解与体会。
关键词 石湾陶艺,传情,刘传,庄稼
佛山是一座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石湾陶塑以人物的塑造最为突出,俗称石湾公仔。人物塑造素以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而著称,不同人物、不同形象、不同性格均能细致刻画。因此具有仪态万千、引人入性的艺术效果。
刘传大师在《论传神》中,对于艺术情节的处理与表现,提出“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的十字真言。“宜起不宜止”,是掌握故事情节发展的高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捕捉关键时刻的一刹那,呈现特定人物鲜明生动的神态,使欣赏者对进行中的情节发展产生更多的遐想,从不断的探索联想中享受艺术美的盛宴。为了激起欣赏者的联想与共鸣,并进而博得观者会心的一笑,除应有生动的情节外,创作者与欣赏者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体会,例如刘传在1955年创作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品。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武松是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蒋门神虽然身材魁武、横肉满身,是十足的土霸王,但他终究被一身好武功而又壮健的武二郎打得伏地求饶。在此情节上怎样才能更好地突出两者的关系,而又能把人们带到处身其境为武二郎而助威喝采呢?这件作品中选择了两者将打未打的情节来揭示故事发展的高峰。这样的处理情节,使欣赏者能够跟随故事发展而进行联想,同时又能尽情地享受艺术给予的美感。反之,如果将这段故事情节表达到终局,这种“一览无遗”的艺术表现,是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兴趣。成为吸引力不大的艺术品,这终究不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目的。
“宜藏不宜露”是指作品出来的意境,要含蓄、有深度,不宜清澈见底、一目了然。“藏”是以小见大、以少概多,以有限表现无限,才能达到神余言外,令人赞叹不已,而又回味无穷的境界,露则韵味全失,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这个道理。究其原因,在艺术的领域里,不论是文学、雕塑、绘画,含蓄美是一共通法则,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亦是以神秘不可捉摸的微笑来俘获观众的眼球而著称于世。
艺术的表现以传神最重要,传神才有感染力,才能引起共鸣,才能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发出由衷的赞叹。属于民窑的石湾公仔之所以能留传至今,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甚至随着资讯的发达、商业的繁荣、旅游的兴盛,有愈来愈俏的趋势,究其原因,最重要者莫过于石湾公仔生动传神而具备卓越特殊的韵味。西方人会批评中国的雕塑艺术,认为抽掉了佛像雕塑便黯然失色,虽失之偏颇,但亦有其道理,对于东方的艺术表现如何才能达到生动传神?除上述所说的“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刘传认为技法的运用相当重要,在《论传神》中,刘传大师说道:“我认为,面部表情的刻画或是衣纹动态的处理都离不开‘平板直’、‘圆弯凸’和‘向上、向下’这八个字……一般地说线面的‘平板直’代表静和刚硬,而‘圆弯凸’则代表动与柔和。‘向上’代表动,富有朝气、威武,‘向下’则代表衰退、消沉和下垂”。换句话说,也就是以平直的衣纹塑造静和刚劲的精神,而以圆、弯的衣纹表现作品的动与柔和,喜则线条向上,皮肉鼓起,怒则线条紧张有力,收缩平直,哀则线向下,肌肉下垂,乐则线条松弛,宽裕饱满。西洋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认为,作品不但要外在形貌逼真,更应该追求内在的气质和生命力的表现,也就是形神兼备。在《罗丹艺术论》中说道:“当一个高明的雕塑家塑一个人体的时候,他表现的并不止是几根筋肉,而是弹拨筋肉的生命,……还不止是生命……而是一种支配的‘力',这‘力'或是妩媚,或是暴烈,或是爱的柔情,或是力的紧张传达给肉体”。他非常赞成公斯当说的“……雕塑……切不要从广处著眼,而要从深处著眼……要永远把一个平面当作是一个体积的边缘看,当作向着你的一个尖端看。这样你便可悟得雕塑的学问了”。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便是,中国的雕塑或因千年来体教的束缚,认为裸体是丑的,因此对衣纹的意境处理特别讲究且已制约化,所谓“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前者形容衣饰的飘扬风动之势,后者形容曹衣出水时稠叠贴体之状,籍此加强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使整个雕塑作品栩栩如生。而西洋雕塑则借裸露的肌肉,尤其是横纹肌,来强调肢体的动作,展现力与美。石湾陶塑大师庄稼说:“衣纹的基本规律是人体运动过程中受牵引关系所制约而产生的起伏聚散变化,掌握这个规律,便能运用自如。有起必有伏,有聚必有散,起和聚是贴近解剖部分,其形状是紧、薄、实、窄的线状。伏和散是不贴近解剖的空洞部分。其形状是松、厚、虚、阔的形和影。线和形受牵引力的制约构成前后左右的有机联系,变成浑然一体,这就是衣纹变化规律的规律”。刘传也说道:“衣褶除了阴阳聚散有一定规律外,首先衣纹必须服从内格(解剖),还有由于力的牵引关系而产生了有起必有伏,有聚必有散的自然规律”,因此在他的作品经常有运用“动中有静、粗中有细、起中有伏”的对比,表现主题的特质及情绪,并以主观意象把欲体现的动机形象放大,其实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雕塑作品的基本特征。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观察要敏锐,不单只看表面的形象,还要透入内心世界,为了创作,刘传“常常蹲在街边、庙角、渡头等热闹场所,仔细观察来往人们的动态,活像一个不开口的看相先生”。同时石湾陶塑艺术中对于灵魂之窗——眼睛所显露的眼神特别重视,不但有独到的看法,而且也研究出搓珠、镶眼、点睛的技法。每一件杰出的石湾公仔作品为了配合整体的意境、追求内在的世界,从结构的轮廓就开始营造气氛,经过人物的造形、衣饰的处理、釉色的衬托、脸部细纹的刻画,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画龙点晴、绿叶衬托红花之效果,因此对眼神的探索均下了很大的功夫,或闭目入定,或暝目听息,或脉脉含情,或虎视眈眈,或目不转睛,或目光如炬,或醉眼惺忪,或眉开眼笑,或怒目圆睁,或睥睨群雄,或眉目传情,或凝神遐想,或目光犀利,或目瞪口呆,或全神贯注,或慈眉善目,或横眉竖目、目光炯炯,或瞪眼突睛,不一而足,视、见、觅、瞄、瞅、睹、盼、睇、瞧、眩等等不胜枚举。创造这么多形容眼神的片语只字来表达主题人物各种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微独到之处,恐非西洋艺术家所能望其项背。
在造型夸张方面,刘传大师对此也有相当细致的看法,而且讲得非常具体透彻,他说:“在艺术上能否运用好夸张的手法,是作品能否达到传神的关键。如果在艺术上越能恰当地运用夸张的手段,作品的性格就越发强烈,思想性越深刻,主题越明朗,感染力也越大。但夸张是有一定原则的。我认为:夸张应该在写实的基础上去夸张,夸张到一定程度便要适可而止。要做到四个服从:一、要服从真实的基础;二、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三、要服从艺术美的观点;四、要服从视觉产生错觉的需要。”庄稼大师对此也有鞭辟入里的说明,进而提出传神三法:(一)调整比例。根据刻画人物典型性格要求,对人体进行夸大或缩小,突出或削弱,拉长或缩短等的艺术处理。例如民间创作口诀中的“文长武短”,即属于此类。(二)特殊强化艺术处理。如读书的“看”字,醉酒的“酣”字,要作特殊强化。(三)加意特写。在作品最引人和最有趣的部位,作特别细腻的描写。
刘传大师的《论传神》可以说是一篇经典之作,虽然在力与美的论述还未若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精辟,但传统夸张的观点、概括写意的艺术手法则暗合现今雕塑的潮流,而对眼神传“真”的艺术亦有深刻而卓越的见解与体会。展望未来,石湾陶塑应该在既有传统的基础上,勇敢地去突破、创新,毕竟传统的石湾公仔,在艺术境界已达巅峰造极,挣脱传统的束缚,才能创造另一个艺术高峰。
关键词 石湾陶艺,传情,刘传,庄稼
佛山是一座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石湾陶塑以人物的塑造最为突出,俗称石湾公仔。人物塑造素以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而著称,不同人物、不同形象、不同性格均能细致刻画。因此具有仪态万千、引人入性的艺术效果。
刘传大师在《论传神》中,对于艺术情节的处理与表现,提出“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的十字真言。“宜起不宜止”,是掌握故事情节发展的高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捕捉关键时刻的一刹那,呈现特定人物鲜明生动的神态,使欣赏者对进行中的情节发展产生更多的遐想,从不断的探索联想中享受艺术美的盛宴。为了激起欣赏者的联想与共鸣,并进而博得观者会心的一笑,除应有生动的情节外,创作者与欣赏者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体会,例如刘传在1955年创作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品。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武松是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蒋门神虽然身材魁武、横肉满身,是十足的土霸王,但他终究被一身好武功而又壮健的武二郎打得伏地求饶。在此情节上怎样才能更好地突出两者的关系,而又能把人们带到处身其境为武二郎而助威喝采呢?这件作品中选择了两者将打未打的情节来揭示故事发展的高峰。这样的处理情节,使欣赏者能够跟随故事发展而进行联想,同时又能尽情地享受艺术给予的美感。反之,如果将这段故事情节表达到终局,这种“一览无遗”的艺术表现,是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兴趣。成为吸引力不大的艺术品,这终究不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目的。
“宜藏不宜露”是指作品出来的意境,要含蓄、有深度,不宜清澈见底、一目了然。“藏”是以小见大、以少概多,以有限表现无限,才能达到神余言外,令人赞叹不已,而又回味无穷的境界,露则韵味全失,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这个道理。究其原因,在艺术的领域里,不论是文学、雕塑、绘画,含蓄美是一共通法则,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亦是以神秘不可捉摸的微笑来俘获观众的眼球而著称于世。
艺术的表现以传神最重要,传神才有感染力,才能引起共鸣,才能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发出由衷的赞叹。属于民窑的石湾公仔之所以能留传至今,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甚至随着资讯的发达、商业的繁荣、旅游的兴盛,有愈来愈俏的趋势,究其原因,最重要者莫过于石湾公仔生动传神而具备卓越特殊的韵味。西方人会批评中国的雕塑艺术,认为抽掉了佛像雕塑便黯然失色,虽失之偏颇,但亦有其道理,对于东方的艺术表现如何才能达到生动传神?除上述所说的“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刘传认为技法的运用相当重要,在《论传神》中,刘传大师说道:“我认为,面部表情的刻画或是衣纹动态的处理都离不开‘平板直’、‘圆弯凸’和‘向上、向下’这八个字……一般地说线面的‘平板直’代表静和刚硬,而‘圆弯凸’则代表动与柔和。‘向上’代表动,富有朝气、威武,‘向下’则代表衰退、消沉和下垂”。换句话说,也就是以平直的衣纹塑造静和刚劲的精神,而以圆、弯的衣纹表现作品的动与柔和,喜则线条向上,皮肉鼓起,怒则线条紧张有力,收缩平直,哀则线向下,肌肉下垂,乐则线条松弛,宽裕饱满。西洋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认为,作品不但要外在形貌逼真,更应该追求内在的气质和生命力的表现,也就是形神兼备。在《罗丹艺术论》中说道:“当一个高明的雕塑家塑一个人体的时候,他表现的并不止是几根筋肉,而是弹拨筋肉的生命,……还不止是生命……而是一种支配的‘力',这‘力'或是妩媚,或是暴烈,或是爱的柔情,或是力的紧张传达给肉体”。他非常赞成公斯当说的“……雕塑……切不要从广处著眼,而要从深处著眼……要永远把一个平面当作是一个体积的边缘看,当作向着你的一个尖端看。这样你便可悟得雕塑的学问了”。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便是,中国的雕塑或因千年来体教的束缚,认为裸体是丑的,因此对衣纹的意境处理特别讲究且已制约化,所谓“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前者形容衣饰的飘扬风动之势,后者形容曹衣出水时稠叠贴体之状,籍此加强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使整个雕塑作品栩栩如生。而西洋雕塑则借裸露的肌肉,尤其是横纹肌,来强调肢体的动作,展现力与美。石湾陶塑大师庄稼说:“衣纹的基本规律是人体运动过程中受牵引关系所制约而产生的起伏聚散变化,掌握这个规律,便能运用自如。有起必有伏,有聚必有散,起和聚是贴近解剖部分,其形状是紧、薄、实、窄的线状。伏和散是不贴近解剖的空洞部分。其形状是松、厚、虚、阔的形和影。线和形受牵引力的制约构成前后左右的有机联系,变成浑然一体,这就是衣纹变化规律的规律”。刘传也说道:“衣褶除了阴阳聚散有一定规律外,首先衣纹必须服从内格(解剖),还有由于力的牵引关系而产生了有起必有伏,有聚必有散的自然规律”,因此在他的作品经常有运用“动中有静、粗中有细、起中有伏”的对比,表现主题的特质及情绪,并以主观意象把欲体现的动机形象放大,其实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雕塑作品的基本特征。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观察要敏锐,不单只看表面的形象,还要透入内心世界,为了创作,刘传“常常蹲在街边、庙角、渡头等热闹场所,仔细观察来往人们的动态,活像一个不开口的看相先生”。同时石湾陶塑艺术中对于灵魂之窗——眼睛所显露的眼神特别重视,不但有独到的看法,而且也研究出搓珠、镶眼、点睛的技法。每一件杰出的石湾公仔作品为了配合整体的意境、追求内在的世界,从结构的轮廓就开始营造气氛,经过人物的造形、衣饰的处理、釉色的衬托、脸部细纹的刻画,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画龙点晴、绿叶衬托红花之效果,因此对眼神的探索均下了很大的功夫,或闭目入定,或暝目听息,或脉脉含情,或虎视眈眈,或目不转睛,或目光如炬,或醉眼惺忪,或眉开眼笑,或怒目圆睁,或睥睨群雄,或眉目传情,或凝神遐想,或目光犀利,或目瞪口呆,或全神贯注,或慈眉善目,或横眉竖目、目光炯炯,或瞪眼突睛,不一而足,视、见、觅、瞄、瞅、睹、盼、睇、瞧、眩等等不胜枚举。创造这么多形容眼神的片语只字来表达主题人物各种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微独到之处,恐非西洋艺术家所能望其项背。
在造型夸张方面,刘传大师对此也有相当细致的看法,而且讲得非常具体透彻,他说:“在艺术上能否运用好夸张的手法,是作品能否达到传神的关键。如果在艺术上越能恰当地运用夸张的手段,作品的性格就越发强烈,思想性越深刻,主题越明朗,感染力也越大。但夸张是有一定原则的。我认为:夸张应该在写实的基础上去夸张,夸张到一定程度便要适可而止。要做到四个服从:一、要服从真实的基础;二、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三、要服从艺术美的观点;四、要服从视觉产生错觉的需要。”庄稼大师对此也有鞭辟入里的说明,进而提出传神三法:(一)调整比例。根据刻画人物典型性格要求,对人体进行夸大或缩小,突出或削弱,拉长或缩短等的艺术处理。例如民间创作口诀中的“文长武短”,即属于此类。(二)特殊强化艺术处理。如读书的“看”字,醉酒的“酣”字,要作特殊强化。(三)加意特写。在作品最引人和最有趣的部位,作特别细腻的描写。
刘传大师的《论传神》可以说是一篇经典之作,虽然在力与美的论述还未若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精辟,但传统夸张的观点、概括写意的艺术手法则暗合现今雕塑的潮流,而对眼神传“真”的艺术亦有深刻而卓越的见解与体会。展望未来,石湾陶塑应该在既有传统的基础上,勇敢地去突破、创新,毕竟传统的石湾公仔,在艺术境界已达巅峰造极,挣脱传统的束缚,才能创造另一个艺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