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中的理性:2010春拍新亮点?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春拍已落下帷幕,延续去年秋拍的热度,今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升温。本刊特邀请6家各具代表性的拍卖行对2010春拍进行解析,这些拍卖行分别来自香港、北京、杭州以及广州,涵盖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几个重要基地。今春最值得关注的趋势或者特点是什么?在后金
  融危机时期,艺术市场中资金来自何处?是否与股市的不景气、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有关?今年春拍是否涌现新买家群体?这些群体又有怎样的特点和喜好?且让我们一起关注。
  《收藏·拍卖》:2010春拍已落下帷幕,拍卖结果显示艺术品市场的热度继续保持升温,不少拍卖行都创造了单季成交的新纪录,请问这一成绩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陆镜清: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强盛。同时,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对艺术品艺术价值的直观反应。当前的艺术品市场更加重视艺术文化价值,这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充分表明了市场的一种信心,这种信心在市场中以价格上涨的形式充分显现出来,艺术市场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对于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人士来说,信心是关键,信誉是本质。唯有艺术价值才是市场价格的真正支撑,这是西泠拍卖的一贯观点。
  西泠成立以后,一直不断去探索挖掘新的艺术门类。至今一共推出了6个在中国有首创意义的专场,比如说之前的中国首届砚台专场、西泠印社社员专场、历代供石专场、明清毛笔专场等等,今年的古董毯专场是第6个。此外,我们在6年的时间里一直遵循着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学史这些主线来进行挖掘,譬如说“西泠八家”和“扬州八怪”的作品,还有“清朝四大家”的书法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一个方向,就是我们不断推出有艺术、文史价值的艺术精品,并有意识地予以归类,设计专场和专题单元来引导主题收藏。我认为一个企业、一个拍卖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广泛推出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使更多的藏家与投资者参与到艺术品收藏中来,在感受收藏乐趣的同时又能提升文化修养,从而提高整个地区、国家的生活品质、文化修养、艺术的鉴赏水平。
  
  另一方面,今年我们在国内首次推出18世纪到20世纪古董毯的专场,说明我们将从艺术品拍卖进一步延伸到奢侈品领域。通过奢侈品的拍卖来倡导一种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高速成长阶段,我们适时地将奢侈品引入到艺术品拍卖中来,这种延伸可以更好地促使艺术拍卖市场保持广泛性的发展。我希望更多的藏家和投资者,能在艺术品和奢侈品拍卖的过程中,找到生活和艺术的真谛。
  曾波强:广州艺拍春拍于6月17日结束,总成交额五千八百多万,是公司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成绩。从拍卖结果看,高端艺术品如瓷器、杂项、书画等越来越受到买家的追捧,这点非常明显。我们此次推出的官窑成交达80%。其中,有个道光的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拍出了90多万,在目前这个市场,就全中国来说都是最高价的。岭南画派名家专场中较好作品,此次也绝大多数成交。这也是我们春拍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今春拍卖公司有个机缘,刚好有位藏家能组织到一批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书画,来历都非常好,我们就增设了一场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书画拍卖专场,成交率也是非常之高,达到95%。另外,还增设了一个幻影楼藏的专场,成交率也高达95.12%。该专场的拍品不是藏家把去年买的东西现在拿出来卖,而是藏家已经收藏了一定的时间。这样的作品,大家一般都比较认同其真实性。现在来源比较好的作品拿出来拍卖,成绩都会比较好,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刘尚勇:今春,从成交的情况看荣宝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拍卖总成交额离我们预估的大概多出了一倍。荣宝今春的特点主要是在当代和近现代板块,比如范曾先生以及其他在世画家的画作,这些作品的成交价都比较高。其中北京画院的画家石齐的《颐和园长廊》成交了500万。这表明当代画家作品的成交价在异军突起地成长。曾经被我们严重低估的古代绘画板块就更加亮眼。
  从2009年下半年有亿元行情出现起,其实大多数都集中在古代画家的作品上,这次春拍也非常符合这个特点,也就是古代绘画的涨幅非常高。荣宝今年还推出“乾隆王朝瓷器专场”,依然延续了宫廷拍品的热潮,与我们的预期相仿,也拍得很成功。
  张跃进: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推出了19个专场,2500件拍品,成交额超过13亿元。今春拍场延续涨势,无论书画、古董行情都大幅攀升,丰沛的资金与新买家群体的入场,推动艺术品市场冲破价格箱体,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翰海今春拍卖继续保持“对应市场行情”的多元体系,专场构成突出学术引导与艺术、历史价值的呈现。到场藏家人数、现场竞投情况与成交结果,显现当前市场的繁荣与参与者的信心。
  在充裕资本的推动下,价格空间被拉升,行情水涨船高并随着参与人群的多元化,趋向稳健。书画、油画、古董珍玩等诸多板块均在资本推动与重要作品的领衔下,出现普涨行情,其中具有经典价值、来源可靠、存世稀珍的作品成为市场逐鹿的焦点。与此同时,拍场踊跃的竞买不失理性,各板块的成交均体现出,收藏与投资已逐步回到历史的线索与艺术品的价值层面。
  高逸龙:佳士得2010年春拍结果检验了各类别艺术市场的活跃性和稳健性。实际上,中国繁荣的经济促就了新一代藏家群的诞生,他们拥有着雄厚的购买力,并开始收藏精美的、富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品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我们对这一点并不感到讶异!中国有着悠久的发明创造和艺术收藏历史。如果没有中国的造纸、瓷器、丝绸、指南针、钟表、印刷术等,不可想象世界的艺术市场将会怎样。从中国买家对那些代表他们文化、传统的器物的收藏,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越来越珍视、欣赏。
  董国强:这透露出,春拍市场继续向好,打消了去年秋拍井喷行情出现后市场上的某些疑虑情绪。
  
  《收藏·拍卖》:您认为今年春拍最值得关注的趋势或者特点是什么?
  
  刘尚勇:今春得关注的趋势就是,非常稀缺的、重要的艺术精品仍然会有非常高的成交价,但是普通艺术品的涨幅并不高,说明这个市场还是非常理性的,这跟2003年所谓的“井喷行情”有很大区别。因为在那次的行情里有一些“鸡犬升天”的味道,艺术精品涨价了,艺术垃圾也跟着涨价了。今年这一次行情的爆发并没有带动艺术垃圾的涨价。
  今春拍卖特别受欢迎的是那种稀缺性的,特别珍贵的艺术精品,因为艺术精品有无限升值的空间。现在有人担心艺术品市场是不是有泡沫,为什么我认为这个市场没有泡沫?因为艺术品在市场上创出高价后,没有办法再提供类似的艺术品再进入市场了。卖掉了就没有了,所以不但不可能形成泡沫,还有可能形成真空。
  我觉得2010年是延续了2009年秋拍的一场拍卖,2009年秋拍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标志着我们的市场进入了亿元时代。为什么说亿元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呢?是因为它跟前面两个市场阶段是不同的,最开始的市场是一个藏家的市场,主导市场的是一些收藏家,他买拍品也是为了收藏,他在拍行卖掉的也是自己的收藏品。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当时称作“井喷行情”。在这个阶段进入了很多行家,行家就 是那些带有投机性质的买家,他买卖艺术品并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盈利,从这边买了,到那边去卖,为了博取地域和时空的差价。那时候藏家已经抵不住了,因为市场的供大于求了。人们发现很多拍品这个月还在北京拍,下个月就到了上海拍,再下个月就跑到南京拍,就是这样跑来跑去,结果发现没有人真正收藏,这个情况到了2005年基本结束了,因为市场再也维持不下去。
  2009年的行情又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火爆的行情,这个行情我们认为是区别于以前的藏家市场和行家市场,这是一个资本的市场,也就是说这里边一些原来的参与者把资本运作的概念拿到这个市场中来了,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把一些重要的、珍贵的、稀有的艺术品变成了投资品,变成了投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游戏规则就发生了改变。所以这个时候就创出了这么高的价格,这跟资本的进入是有关系的。现在这个市场就更不能是藏家和行家主导的了,所以市场性质的变化,有些人会觉得不适应,或者有的人会觉得不体面,人们已经不简单地把艺术作为艺术品来对待,而是作为投资工具。这其实颠覆了以往的游戏规则以及思路和方法。
  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拍卖行做不了什么,拍卖行只是一个交易平台。在市场改造过程中,开始是服务于藏家的,后来服务于行家,现在不得不服务资本,因为大资本对市场有要求,必须要找到这种非常稀缺、非常罕见的艺术品,那么为了达到目的,你可以跟大资本之间有服务关系。但是高档艺术精品又不是随时都可以出现的,所以当你想获取这样的拍品的时候,你可能也要动用类似金融的手段才可以获取,还有比如支付保证金等等。
  陆镜清:我认为今年春拍透露出来的趋势是:真正好的艺术品价格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也存在潜在的危机,那就是过分地追求标杆。在我看来,艺术品的价值,最主要是在于传承文化。艺术品拍卖的过程,传递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艺术。只有让藏家更多、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和文化的本真,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西泠一直以来坚持以“文”为本的风格,踏踏实实、稳健发展的原因所在。
  拍卖公司是个信誉行业,如何在市场中让人们对你有绝对的信任?这种信任与拍卖公司的稳健发展是密切有关的,每次参加西泠拍卖的人非常多,这体现了两点:一是西泠拍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被这个市场所认可;二是因为西泠的服务和人脉使很多藏家来参加我们的拍卖。
  张跃进:今春,书画板块走势依然强劲,古代书画在“精品行睛”带动下,价格空间被进一步打开。从成交价格上看,今春拍场的多个纪录,过亿及诸多过千万的高价拍品是书画板块产生的,各大拍卖公司在古画、近现代书画领域都投入了很大力度,许多稀有、精珍,价值重要、流传有绪的作品集中出现在拍场,另一方面,藏家对于古代书画价值的认识,知识储备与资本投入都达到一定水准,促成古代书画板块的上升行情。
  精品与流通品的行情分化也是今春拍场比较明显的一个趋势。今春拍场呈现出的涨势是不同门类的精品出现“普涨”,而品质一般的流通品则起伏不大,体现出当前市场对艺术品的认识更加成熟,藏家的喜好、对精品的需求更为明显,这一轮的行情是繁荣中的理性。资金高量进入市场,联动艺术品价格体系的变化,例如经历金融寒潮考验的油画雕塑板块,已成熟梳理以美术史为坐标的行情体系。古代书画板块,已呈现精品与流通品的剪刀差行情。我们预计,这一趋势会随着市场行情的水涨船高与藏家品位、认识度的提升,变得更为明显。
  对拍卖公司而言,一方面是开拓渠道,挖掘优势资源;另一方面是学术上的投入,包括学术考据、研究,参与、筹办公益性的展览、出版及学术活动。
  曾波强: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的趋势通过此次春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点是比较明显的。就整个艺术品市场而言,开门的、比较好的、大家认可的东西,价格均继续上涨。特别是高端的重器,特别是有钱的买家都在买重器。书画方面,全国性名家的,包括古代书画等优秀作品的价格都在普涨。随着此种大势,其他的也跟着水涨船高了。瓷杂方面也一样,今年春拍,几个行家及藏家想买香港佳士得一对雍正斗彩碗,估价为200万至300万港币,准备拿300万去买,最后连牌都没机会举,价格就已升至1000万。而同样一对雍正斗彩碗在2008年的香港市场才以300多万港币成交。
  高逸龙:中国藏家有着独到非凡的鉴藏品味。他们珍视流传有序的珍罕精品、在艺术史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力作、极具博物馆品质的艺术品、可与重要公开展览中的展品或知名藏家的私藏相媲美的优秀艺术品。他们择珍竞投,出价往往高于欧美的传统藏家。
  另外,他们对不同的收藏类别也有着不同的择珍标准。例如:在中国工艺精品类别中,8世纪以后的皇室藏品受到格外青睐及追捧,包括御制瓷器、宫廷家具、丝织品、文玩、印章及御赐品等。
  在亚洲当代艺术类别,藏家们对鲜见拍场的、经过参展并有著录的优秀作品尤为钟爱。另外,日韩当代艺术作品近来亦被越来越多的藏家收藏。
  在珠宝类别,买家们过去通常喜欢买简洁的、雅致的珠宝,而新一代藏家则偏好收藏那些拥有独特的颜色、净度、尺寸的,华美的,与众不同的珠宝。
  尽管潮流在不断变化,但一些最具价值的收藏标准是不变的,即:品质、稀有性、来源。
  董国强:今春的趋势是新买家入场。
  
  《收藏·拍卖》: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艺术品市场依然保持高涨,您认为艺术市场中资金来自何处?是否与股市的不景气、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有关?
  
  刘尚勇:跟股市的不景气有一点关系,但也不是说就有热钱进入这个市场,因为这个市场是个太小的市场。前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全年的成交额才200亿,如果说今年我们打算翻一番的话,也就是四五百亿的样子,其实容纳不了太多的热钱。我们现在的市场可以说流动性过剩,就是社会的资金量比较大,一部分钱进入这个市场是有可能的,但是说热钱进来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这么多艺术精品在等着他去买。
  陆镜清:我认为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决定性或者必然的关系。市场繁荣真正的原因在于人们的精神追求在不断提高,而艺术品是最高端的精神产品。股市和房地产部分资金的介入是艺术品市场活跃的一个因素,但是人们看到这种影响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价值所在和国力的
  张跃进:从去年秋拍开始,艺术品市场接连刷新多项拍卖纪录,被媒体称为“亿来亿去”的时代。随着艺术品收藏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接触,这一市场已经从过去的小众参与走向与股票、房地产相提并论的投资领域,艺术品的保值、增值功能被普遍认知,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价值投资与资金的多元投放,被资本更为看重。艺术品的稀有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其特殊价值,艺术品投资相对更具稳定性,从而吸引了更多资本的参与。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表现疲软,房地产市场面临持续调控,艺术品市场成为资金的新出路。参与市场的,有来自股市、房地产的资本、利润输入,也有基金、藏家、行家以及消费的资金。
  曾波强:其实,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多少,统计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大体能看到。像全世界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如:苏富比、佳士得,我们中国北京的翰海、嘉德等,不算拍卖以外成交的,我们统计过去一年全 世界中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才300来个亿。因为现在高端的艺术品基本上进入拍卖市场,拍卖市场成交额占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大头,其成交额的变化就是艺术品市场的晴雨表。就我们所能统计到的这个数据,与全国经济活动的总资金相比,它是很小的。其实市场有很多的闲置资金,但只有少量进入到艺术品市场当中,与股市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像保利和中国嘉德这种大拍行,春季拍卖嘉德20来个亿,保利30亿多一点,而股市一个小时可能就几百个亿。主要是有一少部分作品价格很高,给你感觉好像流入艺术品市场很多很多钱,譬如说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砥柱铭》拍了4个多亿,觉得很多很多钱,其实这个总量跟整个资本市场来比是很少很少的。
  至于这些钱从哪来?我觉得主要是个人的一些闲钱和企业的一些资金,包括一些比较大的私人企业,他们要办私人博物馆,这部分钱目前是活跃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房地产、股市这些游资进来,我有朋友说以前股市楼市好的时候没空来艺术市场玩,现在股市楼市不好了,赚钱没那么容易了,他也有时间进到艺术品这行,专心来玩一玩了,但艺术品市场还有很多有钱人没进来,其实整个艺术品市场现在并不缺钱,最关键的是信心。
  高逸龙:2009年,中国市场是全球唯一保持高涨的市场。国内艺术市场相较于2008年增长了20%,而与此同时美国及欧洲下降了30%。尽管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很多行业的市场郝停止了增长,但我们在亚洲各个类别、各个层级的艺术市场中仍可见活跃的游资及藏家的踊跃竞投。目前仍有很多资金在寻找合适的流向。我认为,新买家希望将他们的资产多样化,转化为艺术、古董等有形资产,除了投资价值以外,收藏艺术并用其来美化家居生活,这给热衷于此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享受。
  董国强:楼市和股市的低迷也许是艺术品市场更为人所关注的原因之一。去年秋拍“亿元时代”的广告效应、过去的投资者在艺术品市场荻取了巨大利益,这两点也是吸引更多人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原因。
  
  《收藏·拍卖》:今年春拍是否涌现新买家群体?这些君睾体又有怎样的特点和喜好?
  
  刘尚勇:我觉得不是什么新买家,而是原来的旧有买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艺术品这块。其实那些买了一亿几千万作品的人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进入这个市场了,只是当时他们怀着一种玩玩的心情,并没有太认真。而现在这些买家成熟了,也把艺术品当回事儿了。即使现在新进入市场的人,也是非常理性和冷静的,不像以前那样别人把好东西买走了,结果他买了一手垃圾。其实我们对这个群体进行过分析,认为他们是有备而来,事先做了很多研究和理性分析以后才进入市场。因为我们这个市场有很大的风险,有可能买到不好的东西,但
  陆镜清:从去年春拍到现在,已经增加了至少600个新买家,这表明他们对西泠的高度信任,也是市场对我们的认可。我认为新老买家最大的区别是价值观的差异,新买家的价值观比较高,有一个新的起点,一开始就能接收较高的价格。而第一代买家入市早,对他们来说,需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接受、不断地认可现在的价值。此外,文化结构、社会经历以及财富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在市场上是很普遍的。从西泠的拍卖来看,新买家来自行行业业的佼佼者都有。任何行业都存在有财富积累又有文化修养的精英人群。
  张跃进:今春拍场涌现了不少新买家,无论个人还是机构,他们以丰沛的资本与多元的收藏需求,为市场注入活力,通过接触,我们发现,新入场的买家没有价格上的包袱,往往能突破原有价格体系的束缚,他们的踊跃竞买,推动市场的繁荣与拍卖成交业绩的新高。新买家群体对艺术品收藏的参与,通常会触动市场热点板块与价格体系的变化,充裕的资本与强劲的购藏需求,影响资源的流通,随之而来的是新老藏家的换手。在艺术品的理解、价值认知以及收藏体系等方面,刚刚“入场”、“建仓”的藏家,需要拍卖公司的引导与培育,这也是影响市场能否持续稳健的因素。
  曾波强:今春确实有新藏家进入市场,现在在拍卖行举牌的,很多都是新面孔。我们说收藏界好比海里面的波涛,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为什么这样子?因为以前的藏家花十万、八万就能买到极为漂亮的东西了,但现在用几十万也未必能买到一件喜欢的。有一个问题困扰了和制约了很多老买家:那就是他们常考虑价格是不是到头了、到顶了,还能不能再买?近60岁的那批人现在基本上退出市场了,现在在市场上的都是40来岁到50岁左右的人,我们拍卖行里举牌的基本上都是以30来岁、40来岁的买家为主力。早几年在拍卖公司经常见到的一些行家、一些我们熟悉的藏家现在基本都消失了,换成了新面孔。
  前段时间我们全国国营文物商店在厦门开会,大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以前还能够在拍卖公司买买东西、举举牌;近年,就很难买到东西了。譬如说去年,我们文物总店想在嘉德、翰海等买些画,有30多幅画打算要买,但是最终一件也买不到。我们给的价格跟新型买家给的价格根本没法比,新买家一直举牌,举到买到为止。看到喜欢的东西,越多人争,他们就举牌举得越带劲。他们不懂,但是他们有钱。其次,他们觉得很多人举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就不会买错。
  这样的群体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一部分是做实业的;一部分是投资赚了大钱的,譬如说上海刘益谦;还有一部分是富二代,他们留过学,眼光更开阔,爱好更雅,有兴趣去欣赏艺术品,但他们可能没有很专业的知识去判断一件东西的真伪。如我刚才所说,他们就只有去到一个品牌比较好的拍卖公司,看见很多人举的,就认为是好的东西,就觉得买下来不会错,因为他们看好后市,也有钱,觉得中国闲钱太多了,将来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这是他们普遍的特点。
  高逸龙:是的,实际上,我们的每一场拍卖都有新的买家参与——这不仅仅表现在我们的香港拍场上。来自中国的新买家择珍竞投,就像欧美的藏家那样,热衷于具有优秀来源的顶级珍品。有一些类别,例如亚洲当代艺术及东南亚当代艺术则对于刚开始收藏的新买家来说更容易入门,这些类别中的艺术品有着多层次的价位,年轻的藏家更容易偏好于该类别。
  董国强:新藏家们,也就是所谓新进入的富豪,他们虽然新近入场,但人数之多、购买力之强出乎很多拍卖公司的预料。本次匡时春拍约有25%~30%的客户由这部分新藏家构成,一方面说明匡时的社会影响力在扩大,更重要的是说明艺术品投资的巨大潜力正在为更多人所了解。
  与老藏家一样,这些新富豪来自各行各业,但以金融、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主为多。他们投资艺术品的目的无外乎三种:合理配置资产、追求投资回报和个人兴趣爱好。从地域上来看,上海、江浙、山西仍然是收藏重镇,但近一两年来华南地区买家数量也有所增加。
其他文献
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室名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马衡晚年,在“三反”运动中不再担任故宫院长之职,
期刊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于仕途进取,颇为淡泊。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时,屡欲起用,而顾文彬“皆辞之”。后虽勉强就任浙江宁绍道台,然久积于心的夙愿却是“筑楼存画、辞官回乡、颐养天年”。在过云楼等庭园落成后的第六天,顾文彬就辞官返家,沉潜于书画艺文之中,怡然自乐。  过云楼历经百年的收藏如今已如过眼云烟,所幸相当多数量之藏品已归公藏,今人尚可藉此一窥当年顾氏案头清供、心头所好。本文所要介绍的如元代六家写竹《竹林七友
期刊
在中国的山水画史上,明清之际,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期。从理论上,以董其昌为首而倡导的“南北宗论”,完成了对传统画史正统观的构建;而在实践领域,董其昌之后,中国画史便出现了两种风格和趣味并存的局面,一是主张摹古的“四王”传统画派,一是主张个性的“四僧”野逸画派。如今看来,就二者在中国传统画史中的影响和价值而言,可谓分庭抗礼,平分秋色。所谓“四僧”者,即指八大山人、石涛、弘仁、石谿。四人之中,石谿的画迹
期刊
当都市成为一部庞大的商业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机器时,它不仅意味着人的个体存在的失落,也预示了这个庞大的封闭空间与自然的疏远,这种疏远是人的自然本质的疏远。这种影响同样切实地发生在画家身上。在20世纪末乡土现实主义风格盛行之后,新生代艺术家(特指“文革”后,改革开放时期成长的一代画家)把目光转向了现实生活,以个人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新生代艺术家往往通过个人叙事以现实主义的绘画方式来追求自我价值的
期刊
2011年泓盛春季拍卖会将在2011年6月17日至27日于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四楼云石堂)举行。此次舂拍共分为邮品钱币杂项、中国书画、中国顶级奢侈品、当代艺术、油画雕塑、葡萄酒、铜镜紫砂壶等7大部分。    当代艺术板块延续“东方哲思”大专题    2011年泓盛春季拍卖会推出与延续“东方哲思”大专题——这将是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脉络之一,以艺术创作为轴线,解构中国绘画体系的人文精神,阅读新
期刊
20世纪的西方艺坛大师毕加索92年的生活和创作旅程,堪称是一部绚丽而绵长的艺术传奇。他开创了立体主义艺术流派的先河,拥有众多女人,又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活着见证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身材矮小的他,却是个精力旺盛的多产艺术家,一生累计作品多达3.7万件,如此算来,毕加索在有限的生命中,平均每天就创作出3、4件作品。相比毕加索那些充满情欲的油画和素描作品,晚年的陶瓷艺术其实是最能完整体现出他那与
期刊
陈曦油画中的形象是历史的,它们也许是她个人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回忆的一部分,但是它们并不是她脑海中对那个时代的形象的代表。尽管艺术家用科学般精确的手法,用颜料矿物质制造出空间的幻觉,重塑了当时的媒体场面,但这一切并不代表艺术家本人对毛泽东时代以后历史转折的回忆,而仅仅代表了她已经忘掉的“官方回忆”——回忆和历史不同之处正是在此——公共回忆中的形象,悬浮在国家媒体系统的静态烟雾中,似乎变成一个模糊的
期刊
此次展览由国博与徐其明先生联合举办,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与私人藏家合作办展。展览分为青瓷、颜色釉瓷、青花瓷和彩绘瓷四个部分。青瓷是颜色釉瓷中最早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和最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瓷器;彩绘瓷中的青花瓷,直到今天仍是产量最大、最为有名的瓷器品种,所以展览将青瓷和青花瓷设计为独立单元。在8D0平方米的展厅中,136件展品让观众较全面地欣赏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瓷器品种的演变过程,
期刊
根植于贝尔维迪尔华美的宫殿中绽放艳丽光彩的世纪末艺术之花    19世纪末,当哈普斯堡王朝640年的历史即将结束的时候,维也纳文化也正走向成熟的时期。克林姆特、席勒、柯克西卡等人所创作的绘画,传神地表现出这个时期特有的怪异氛围。至今,他们仍在贝尔维迪尔华美的宫殿,散发耀眼的光芒。    贝尔维迪尔宫的古往今昔    在维也纳南部徐缓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优雅的宫殿一贝尔维迪尔宫。它原是在土耳其军队的
期刊
时光荏苒,穿梭千年。2011年5月21日,由国内独一无二的高端艺术生活杂志《收藏-拍卖》举办的“雕刻时光续写传奇——欧洲古董自鸣钟艺术赏鉴会”在广州五星级酒店圣丰索菲特如期举行。此次赏鉴会由《收藏-拍卖》举办,“钟文化的推动者”天籁钟行以及嘉德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协办,活动当天,嘉宾们在青葱郁郁的午后时分,汇聚一堂,与一批18、19世纪的欧洲古董自鸣钟相遇,领略它们所承载的流金岁月,尊享一场雕琢光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