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途径,出现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模式。本文从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内涵出发,结合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国际合作的实例,就高职院校中合作办学的现状、合作模式、合作内容、项目运行、保证措施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 有效途径
一、内涵
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前提。国际化合作办学所培养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具备国际化意识及视野,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进行沟通交流,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及各个国际组织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国际化合作办学通过开设或引入其他国家或国际相关课程,使国内课程与国际接轨,让学生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拓宽其国际视野。
二、现状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驱动推动了人才流动和人才配置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对高级国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2010年6月推出的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跨文化交流,培养大批国际化人才。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重要性,也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种类多样,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学校之间从教师培训、学生交流、课程认证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技术资格认证证书等,提高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合作办学设备设施不完善,师资队伍落伍,导致合作的内容上大受局限;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如办学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关规定的出台始终约束着学校的行为;中外学历、学分互认的差异,以及国外学历的国内认可认证,都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受到局限。此外,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最近几年,合作办学遭遇了学校招生难、学生出国难、合作办学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国外院校竞相争夺生源基地,合作办学泛滥等多重问题。
三、途径
近年来,国际教育合作的空间越来越大,合作办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新的模式不断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经:
(一)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
1、互派留学生。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让学生出国留学,是最普遍的国际交流合作形式。我国高职院校与境外高校实现留学生互换主要以留学生输出为主。2.开办出国预科班。专门强化培训准备出国学习学生的语言或对接课程,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国外学习生活。但预科班可能与现行政策有所冲突,故还需政策的支持。3.与国外院校联合办学,培养大专生或专升本。此类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可采用的形式非常灵活,如:1+2 模式(国内一年学习,获得国内专科学历;国外两年学习获得国外专科学历)、2+1 模式(国内两年学习,获得国内专科学历;国外一年学习,获得国外专科学历)、3+0(可获国内与国外专科学历,但三年全部在国内学习)以及专升本,基本是 3+2 模式(国内三年专科学习,获得专科学历;国外两年本科学习,获得本科学历)。学习模式根据合作院校间的协议以及学生自主选择决定。4. 与国外院校合作进行专业证书教育。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教学资源及师资由双方院校共同提供,学习地点在国内、国外或者各占一段时间。学生通过学习国外专业课程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国际认可的技能合格培训证书。5.建立中外友好学校。通过政府介绍、外籍教师牵线搭桥、或高职院校自身境外联络,合作双方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各类校际交流,实现教学、科研等各个层面的全面合作与开发。
(二)与国际教育组织、行业协会合作
聘请国际教育组织、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教授、技术顾问等来校讲学、任教、指导,都能产生较好的作用和效益。如邀请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的成员来到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支援英语教育事业等。
(三)与境外外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产学合作,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教学环境和职业环境,适销对路地高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途径。我们应学习国外技术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办学导向。国内高职院校可探索与海外大型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实现对口专业海外实习甚至海外就业。还和企业联合举办专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性思维、国际性视野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四)组织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
通过组织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可更快捷地了解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模式、教学观念等;可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可最快速了解同一个行业的最详细动态。
四、实例
以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财税职业学院为例。本院是一所全日制公立大专院校,目前已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三所院校开展了专升本合作项目。合作院校均为我国教育部认可的优质大学,并列入了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采用联合培养模式,学分互认,双文凭,学生修满要求学分可获国外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现将相关院校及合作模式简介如下:
中澳项目: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为澳大利亚公办院校,主校区位于墨尔本。该校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现有艺术、人文、社会科学、金融、教育、工商、法律、管理、健康科学、理科、工科、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本科专业。是澳大利亚为数不多拥有五星专业的大学之一。可选择学习模式: 3+1.5(国内3年+国外1.5年)、3+2(国内3年+国外2年)。
中美项目:索菲亚大学(Sofia University)是美国一所私立高等大学,成立于1975年,被美国西部高等院校协会授予了认证。该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该校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现有商科类、管理类、心理学类等本科专业;还可根据本院学生情况定制专业。可选择学习模式:3+1(国内3年+国外1年)、3+2.5(国内3年+国外2.5年)。 中加项目:安大略理工大学 (University of Ontar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加拿大最现代的公立大学,拥有北美一流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大学坐落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东部奥沙瓦市。该校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授予权,设置有信息技术、电脑技术、图象、设计、网络开发、商业和市场、管理、环境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资源管理、会计、护理等本科专业。同时,学校与许多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福特等有长期的合作,学生可在学习期间进行实习,毕业后还有机会到这些企业工作。可选择学习模式: 3+2(国内3年+国外2年)。
五、保障
(一)政策支持
目前,教育部多次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的教育政策对高职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于开展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也是大力支持的,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的基本保证。但另一方面,政府应给予高职院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不能过多干涉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行,而应放手让学校按教育规律自主办学。
(二)师资培养
师资质量的高低是国际合作项目成败的关键。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可选派教师到合作方开展培训和交流,提升教育观念、语言能力、教学能力、教学手段与先进管理经验等。同时通过选派教师到外资企业进行培训,获得相应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第二,大力引进有国际教育或外资企业工作背景,且具有良好的英语实际英语能力的师资。最后,加大与合作方的交流,邀请对方教师到国内开展教学、培训,开展跨国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课程设置
课程应根据国际化办学要求及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特点进行选取,重新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选课在总学时中所占比重。同时由于中外课程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做到互相兼顾、互相补充。一方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必须保证外语的教学,同时在专业课程中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将知识传播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课程选取时,必须考虑课程实施条件,如师资、实践教学设备等。
本文章为湖北财税职业学院课题结题而写,课题编号:2014C10
参考文献:
[1]孙芳仲,林若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向成军,刘晓霞.高职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9,(28).
[3]张丽.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专业课教学实践探索[J].企业导报,2010(5).
[4]孔韬,陈汉平.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1).
(作者单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 有效途径
一、内涵
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前提。国际化合作办学所培养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具备国际化意识及视野,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进行沟通交流,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及各个国际组织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国际化合作办学通过开设或引入其他国家或国际相关课程,使国内课程与国际接轨,让学生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拓宽其国际视野。
二、现状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驱动推动了人才流动和人才配置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对高级国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2010年6月推出的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跨文化交流,培养大批国际化人才。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重要性,也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种类多样,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学校之间从教师培训、学生交流、课程认证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技术资格认证证书等,提高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合作办学设备设施不完善,师资队伍落伍,导致合作的内容上大受局限;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如办学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关规定的出台始终约束着学校的行为;中外学历、学分互认的差异,以及国外学历的国内认可认证,都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受到局限。此外,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最近几年,合作办学遭遇了学校招生难、学生出国难、合作办学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国外院校竞相争夺生源基地,合作办学泛滥等多重问题。
三、途径
近年来,国际教育合作的空间越来越大,合作办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新的模式不断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经:
(一)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
1、互派留学生。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让学生出国留学,是最普遍的国际交流合作形式。我国高职院校与境外高校实现留学生互换主要以留学生输出为主。2.开办出国预科班。专门强化培训准备出国学习学生的语言或对接课程,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国外学习生活。但预科班可能与现行政策有所冲突,故还需政策的支持。3.与国外院校联合办学,培养大专生或专升本。此类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可采用的形式非常灵活,如:1+2 模式(国内一年学习,获得国内专科学历;国外两年学习获得国外专科学历)、2+1 模式(国内两年学习,获得国内专科学历;国外一年学习,获得国外专科学历)、3+0(可获国内与国外专科学历,但三年全部在国内学习)以及专升本,基本是 3+2 模式(国内三年专科学习,获得专科学历;国外两年本科学习,获得本科学历)。学习模式根据合作院校间的协议以及学生自主选择决定。4. 与国外院校合作进行专业证书教育。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教学资源及师资由双方院校共同提供,学习地点在国内、国外或者各占一段时间。学生通过学习国外专业课程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国际认可的技能合格培训证书。5.建立中外友好学校。通过政府介绍、外籍教师牵线搭桥、或高职院校自身境外联络,合作双方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各类校际交流,实现教学、科研等各个层面的全面合作与开发。
(二)与国际教育组织、行业协会合作
聘请国际教育组织、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教授、技术顾问等来校讲学、任教、指导,都能产生较好的作用和效益。如邀请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的成员来到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支援英语教育事业等。
(三)与境外外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产学合作,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教学环境和职业环境,适销对路地高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途径。我们应学习国外技术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办学导向。国内高职院校可探索与海外大型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实现对口专业海外实习甚至海外就业。还和企业联合举办专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性思维、国际性视野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四)组织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
通过组织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可更快捷地了解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模式、教学观念等;可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可最快速了解同一个行业的最详细动态。
四、实例
以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财税职业学院为例。本院是一所全日制公立大专院校,目前已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三所院校开展了专升本合作项目。合作院校均为我国教育部认可的优质大学,并列入了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采用联合培养模式,学分互认,双文凭,学生修满要求学分可获国外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现将相关院校及合作模式简介如下:
中澳项目: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为澳大利亚公办院校,主校区位于墨尔本。该校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现有艺术、人文、社会科学、金融、教育、工商、法律、管理、健康科学、理科、工科、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本科专业。是澳大利亚为数不多拥有五星专业的大学之一。可选择学习模式: 3+1.5(国内3年+国外1.5年)、3+2(国内3年+国外2年)。
中美项目:索菲亚大学(Sofia University)是美国一所私立高等大学,成立于1975年,被美国西部高等院校协会授予了认证。该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该校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现有商科类、管理类、心理学类等本科专业;还可根据本院学生情况定制专业。可选择学习模式:3+1(国内3年+国外1年)、3+2.5(国内3年+国外2.5年)。 中加项目:安大略理工大学 (University of Ontar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加拿大最现代的公立大学,拥有北美一流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大学坐落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东部奥沙瓦市。该校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授予权,设置有信息技术、电脑技术、图象、设计、网络开发、商业和市场、管理、环境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资源管理、会计、护理等本科专业。同时,学校与许多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福特等有长期的合作,学生可在学习期间进行实习,毕业后还有机会到这些企业工作。可选择学习模式: 3+2(国内3年+国外2年)。
五、保障
(一)政策支持
目前,教育部多次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的教育政策对高职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于开展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也是大力支持的,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的基本保证。但另一方面,政府应给予高职院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不能过多干涉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行,而应放手让学校按教育规律自主办学。
(二)师资培养
师资质量的高低是国际合作项目成败的关键。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可选派教师到合作方开展培训和交流,提升教育观念、语言能力、教学能力、教学手段与先进管理经验等。同时通过选派教师到外资企业进行培训,获得相应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第二,大力引进有国际教育或外资企业工作背景,且具有良好的英语实际英语能力的师资。最后,加大与合作方的交流,邀请对方教师到国内开展教学、培训,开展跨国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课程设置
课程应根据国际化办学要求及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特点进行选取,重新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选课在总学时中所占比重。同时由于中外课程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做到互相兼顾、互相补充。一方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必须保证外语的教学,同时在专业课程中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将知识传播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课程选取时,必须考虑课程实施条件,如师资、实践教学设备等。
本文章为湖北财税职业学院课题结题而写,课题编号:2014C10
参考文献:
[1]孙芳仲,林若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向成军,刘晓霞.高职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9,(28).
[3]张丽.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专业课教学实践探索[J].企业导报,2010(5).
[4]孔韬,陈汉平.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1).
(作者单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