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文章对创新创业教育系的反思与模式构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反思;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创业教育反思分析
(1)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该教育模式尚不成熟,处于摸索阶段,依旧存在如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过于表面、专业内容相对空泛等问题。若是盲目将专业教育与之结合,会使整个教学体系变得主次不分、理念模糊、不伦不类,对专业化发展非常不利。
(2)尽管各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少高校的模式、体系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往往受资源限制,导致重教育、轻实践并缺乏创业创新教育的延伸指导,出现学生的创业效率相对较低、创业成功率極低的现象,教育效果不明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要想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性是关键。但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并无实际创业经验及接受相关教育的经历,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没有到实际中去引导学生如何创新与寻找创业的机会,这样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1.“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孵化式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的体现,也是一种新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1)在“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创新型的训练、创新型活动、自主学习的形式,将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时,在“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各项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结合相应的实例将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转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化,同时摈弃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模式。
(2)在“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主要是将现有的产业创业模式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分析实际创业及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问题,分解创业就业过程中交叉学科的知识板块,提高学生综合创业创新能力,同时逐渐提高“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转化率。
2.多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多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指在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社会组织,例如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科研部门、行业协会等。在实施多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各项机构自身的功能,注重各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性教育,培养学生面临困境时主动寻求帮助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训练模式
(1)在实践训练模式教育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高校可以通过优化“挑战杯”系列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项目的管理与监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或社会资源构建网络创业模拟平台并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充分提高学生实际创新能力。
(2)高校可以将学生派送到相应的合作企业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把握岗位创业机会,以及如何识别和规避创业活动中的风险,提升自己实际就业创业技能,从而达到实践训练的目的。另外,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专业特点以及行业岗位的创业特性,将学生精准地放置到适合的企业中,并注意做好企业老师教育培训与监督考核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践训练的质量。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改革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相应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创新、自我创业。本文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相关的设想,希望以此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质量。
参考文献:
王 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 时代教育,2016(24).
张宝君. “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 高校教育管理,2017(1):33-39.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反思;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创业教育反思分析
(1)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该教育模式尚不成熟,处于摸索阶段,依旧存在如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过于表面、专业内容相对空泛等问题。若是盲目将专业教育与之结合,会使整个教学体系变得主次不分、理念模糊、不伦不类,对专业化发展非常不利。
(2)尽管各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少高校的模式、体系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往往受资源限制,导致重教育、轻实践并缺乏创业创新教育的延伸指导,出现学生的创业效率相对较低、创业成功率極低的现象,教育效果不明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要想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性是关键。但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并无实际创业经验及接受相关教育的经历,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没有到实际中去引导学生如何创新与寻找创业的机会,这样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1.“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孵化式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的体现,也是一种新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1)在“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创新型的训练、创新型活动、自主学习的形式,将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时,在“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各项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结合相应的实例将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转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化,同时摈弃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模式。
(2)在“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主要是将现有的产业创业模式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分析实际创业及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问题,分解创业就业过程中交叉学科的知识板块,提高学生综合创业创新能力,同时逐渐提高“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转化率。
2.多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多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指在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社会组织,例如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科研部门、行业协会等。在实施多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各项机构自身的功能,注重各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性教育,培养学生面临困境时主动寻求帮助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训练模式
(1)在实践训练模式教育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高校可以通过优化“挑战杯”系列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项目的管理与监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或社会资源构建网络创业模拟平台并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充分提高学生实际创新能力。
(2)高校可以将学生派送到相应的合作企业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把握岗位创业机会,以及如何识别和规避创业活动中的风险,提升自己实际就业创业技能,从而达到实践训练的目的。另外,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专业特点以及行业岗位的创业特性,将学生精准地放置到适合的企业中,并注意做好企业老师教育培训与监督考核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践训练的质量。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改革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相应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创新、自我创业。本文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相关的设想,希望以此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质量。
参考文献:
王 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 时代教育,2016(24).
张宝君. “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 高校教育管理,2017(1):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