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7日,长城基金公告称,经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公司旗下偏债混基长城新视野将终止运作,当日进入清算程序,且公司旗下7只债基在11月出现亏损;然而,暂时没有清盘危机的公募产品也度日艰难,以权益类产品为例,公司现任投资总监杨建华的代表作长城品牌优选,去年全年的净值增长率为35.77%,但截至12月13日收盘,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仅为-26.91%。
对此,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知名基金分析师王骅分析,长城基金共有43只基金而仅有17位基金经理,高管和基金经理队伍也很不稳定;从基金经理分布来看,不少管理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时也管理偏债型甚至纯债型的基金。可能也正是由于人员的原因,长城基金对用人较少的固收类产品更为重视。而权益人才的流失也对基金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导致了权益规模的下滑。
总部位于深圳的长城基金成立于2001年,今年三季度末的资产规模仅为672亿,在内地公募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中仅列在第43位;同年成立且总部同样位于深圳的融通基金,资产规模为755亿,排名第38位。此外,相比起1998年成立的南方博时等深圳龙头基金公司,长城基金与其已不在一个数量等级。
长城基金现任投资总监杨建华掌管多只基金产品,其中管理长城品牌优选超过10年,而且这只产品的业绩排名相比去年可谓是天壤之别。
Wind显示,2017年,长城品牌优选创造了近年来最好的同类年度排名,其凭借全年35.77%的净值增长率排在了506只同类基金的第33位;但是时过境迁,2018年市场环境骤变,长城品牌优选的业绩也迅速变脸,截至12月13日收盘,其在纳入排名的同类575只基金中仅列在第481位。
从重仓股来看,去年四季报时,五粮液、泸州老窖、格力电器占据了重仓股的前三位;而从今年的二季报来分析,基金经理疑似当季建仓或加仓消费白马蓝筹,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美的集团等消费白马蓝筹皆出现在十大重仓之列;而到三季度,白酒股大有一统江湖之勢,前五大重仓股皆为白酒股。
有趣的是,在三季报的总结中, 基金经理却表示业绩不佳是由于持仓的地产、家电、医药股净值表现较差,整体净值表现略弱于业绩比较基准。但季报显示,该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5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83%。
此外,杨建华业绩受挫的另一大可能原因是对医药股的加减仓“不合时宜”。从季报来看,去年四季度时复星医药和华东医药就在十大重仓之列了,分列第4和第5位;但是今年一季报中,两只股票的重仓位次出现了延后;而到了二季报,复星医药退出了前十之列,华东医药则排在了十大重仓股的第9位;三季报中,基金持有华东医药则减少了100万股。虽然三季度的“减仓”操作看似准确,但是如果上半年延续去年四季度末时的重仓医药股思路,则基金经理在医药板块的操作才可谓“精准”;况且,杨建华把空出的医药仓位让位给了消费蓝筹。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差强人意的业绩也使长城品牌优选莫名尴尬。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基金彼时的净利润仅约-2.26亿元,而收取的基金管理费却达约2868万元。
长城品牌优选实际还不是公司权益产品中的垫底者,截至12月13日收盘,另有两只权益类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下跌近30%,其中一只是由赵波、赵凤飞联袂掌舵的长城改革红利。
但与品牌优选2017年辉煌灿烂不同,自2015年年中成立以来,该基金每年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均为负值,且在同类排名中位次不佳。同时,与品牌优选实现规模增长的正向效应不同,自募集成立以来,改革红利的规模缩水幅度惊人:数据显示,改革红利募集成立时的规模约为16.2亿,但三季度末的规模仅剩4.11亿,规模的缩水幅度约为75%。
“消费为盾,成长为矛。”这是改革红利的基金经理在今年的季报中不止一次强调的投资观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今年的投资中矛不尖、盾不利。最新的季报总结中,基金经理强调:“改革红利基金延续了前期的操作思路,重点配置了新兴行业,对于优质的成长股依然继续持有,保持了对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半导体、5G、云计算、PCB、大数据等高景气细分行业优秀公司的大比例配置。”从二季度到三季度,基金经理所保留的重仓股仅有中科曙光和启明星辰两只。
在统计其最新重仓股时,《红周刊》记者发现,由于重仓股多出自于新兴行业,其基本为小票,流通盘大多在两个亿左右;而结合此前市场泥沙俱下的行情来分析,这类股票的防御属性相对大盘蓝筹较弱,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拖累了基金的净值表现。而令人玩味的是,以三季报的重仓股为例,当季的十大重仓基本都可以归入到矛的行列,而缺失“盾牌”的呵护。
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还指出,从持股来看,该基金换手率较高,比如今年上半年的持股换手高达4.78倍,所以它的历史业绩并不能归咎于目前的持仓。但就从其目前重仓股来看,该基金比较偏好成长类投资,譬如上半年的全部持股平均市净率高达8.05倍,市盈率116.85倍,但今年以来双高股票大幅下跌。
而从基金近几个季度以来股票仓位的变化,我们似乎能明白基金经理的心路历程。去年四季度时,基金的股票仓位尚在83%的高位;今年一季度末,股票仓位下调到了68.88%;而二季度末,则进一步下调到了58.06%;但是三季度末,基金经理却将股票仓位加至68.15%。结合当季重仓股多调为进攻型小票来看,或许某种程度上是基金经理认为可以吹响市场的冲锋号角了!
综合来看,如果说杨建华在2017年昙花一现的话,站在权益类基金的角度,在目前的基金经理团队中,似乎也无人能承担扛起公司大旗的重任。而相比固收团队,公司在基金经理层面的“股债跷跷板”似乎愈发明显。 记者注意到,实际上该基金公司专注于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并不多。具体来看,不仅投资总监管理多种类型的产品,另一被公司委以重任的基金经理马强也同时管理着混基、债基、保本三类产品,公司最新遭遇清盘的长城新视野基金恰好就是由马强的掌舵。“马强管理的混合基金几乎没持有任何股票,而是选择重仓债券,而且其选择的大多都是国开债等信用较高、风险较低的债券品种。”贾志如是评价全能型选手马强。
同时,Wind表明,剔除掉类似马强、杨建华这类还任职于其余类型基金基金经理的例子,专注于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只包括赵波、赵凤飞、龙宇飞、张捷、谭小兵、何以广等几人,而今年没有较为突出的业绩涌现。
综合《红周刊》记者的采访,实际上长城基金似乎对任职三年有余的何以广更抱有期待。一个明显的佐证是,长城基金今年所发产品不多,权益类产品更是仅发行成立了一只:6月8日,长城智能产业灵活配置发行成立,而基金经理正是何以广。
不过,该基金的发行募集份额并不到10亿,而且何以广目前所管理的基金产品总共4只,其中仅有长城安心回报一只的规模突破了10亿,而长城中小盘成长的规模则不到2亿。
而从基金经理的持仓特点来看,王骅分析,何以广管理的基金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其选股逻辑和持仓是比较相似的。但问题在于,何以广似乎对最早管理的长城中小盘成长格外青睐,其他基金的管理上感覺没有对长城中小盘那般上心,例如长城久富在季报中展现出和长城中小盘相似的持股特征,但是回撤控制明显不如后者,长城安心回报的基准是2倍的定存利率,实际上却长期配置了大量股票。然而尴尬的是,长城中小盘成长是其现今担纲的产品中规模最低的一只。
此外,或许由于人手短缺,今年公司对新人格外委以重任,甚至有新人今年一口气出任了3只权益产品的掌门人,此君就是在长城研究员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张捷。但其管辖的3只产品的最新任职回报均为负数。
综上所述,亦如深陷泥潭的其他公募权益产品,长城基金也在2018年遭遇了权益类产品的业绩大滑坡,不过,逆转颓势也很简单:公司需要一只产品突围,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然而审视公司现有的基金经理和权益产品,具备这种黑马潜质的产品目前还很模糊。
对此,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知名基金分析师王骅分析,长城基金共有43只基金而仅有17位基金经理,高管和基金经理队伍也很不稳定;从基金经理分布来看,不少管理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时也管理偏债型甚至纯债型的基金。可能也正是由于人员的原因,长城基金对用人较少的固收类产品更为重视。而权益人才的流失也对基金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导致了权益规模的下滑。
投资总监业绩迅速褪色
总部位于深圳的长城基金成立于2001年,今年三季度末的资产规模仅为672亿,在内地公募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中仅列在第43位;同年成立且总部同样位于深圳的融通基金,资产规模为755亿,排名第38位。此外,相比起1998年成立的南方博时等深圳龙头基金公司,长城基金与其已不在一个数量等级。
长城基金现任投资总监杨建华掌管多只基金产品,其中管理长城品牌优选超过10年,而且这只产品的业绩排名相比去年可谓是天壤之别。
Wind显示,2017年,长城品牌优选创造了近年来最好的同类年度排名,其凭借全年35.77%的净值增长率排在了506只同类基金的第33位;但是时过境迁,2018年市场环境骤变,长城品牌优选的业绩也迅速变脸,截至12月13日收盘,其在纳入排名的同类575只基金中仅列在第481位。
从重仓股来看,去年四季报时,五粮液、泸州老窖、格力电器占据了重仓股的前三位;而从今年的二季报来分析,基金经理疑似当季建仓或加仓消费白马蓝筹,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美的集团等消费白马蓝筹皆出现在十大重仓之列;而到三季度,白酒股大有一统江湖之勢,前五大重仓股皆为白酒股。
有趣的是,在三季报的总结中, 基金经理却表示业绩不佳是由于持仓的地产、家电、医药股净值表现较差,整体净值表现略弱于业绩比较基准。但季报显示,该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5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83%。
此外,杨建华业绩受挫的另一大可能原因是对医药股的加减仓“不合时宜”。从季报来看,去年四季度时复星医药和华东医药就在十大重仓之列了,分列第4和第5位;但是今年一季报中,两只股票的重仓位次出现了延后;而到了二季报,复星医药退出了前十之列,华东医药则排在了十大重仓股的第9位;三季报中,基金持有华东医药则减少了100万股。虽然三季度的“减仓”操作看似准确,但是如果上半年延续去年四季度末时的重仓医药股思路,则基金经理在医药板块的操作才可谓“精准”;况且,杨建华把空出的医药仓位让位给了消费蓝筹。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差强人意的业绩也使长城品牌优选莫名尴尬。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基金彼时的净利润仅约-2.26亿元,而收取的基金管理费却达约2868万元。
改革红利缘何“矛不坚”“盾不利”?
长城品牌优选实际还不是公司权益产品中的垫底者,截至12月13日收盘,另有两只权益类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下跌近30%,其中一只是由赵波、赵凤飞联袂掌舵的长城改革红利。
但与品牌优选2017年辉煌灿烂不同,自2015年年中成立以来,该基金每年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均为负值,且在同类排名中位次不佳。同时,与品牌优选实现规模增长的正向效应不同,自募集成立以来,改革红利的规模缩水幅度惊人:数据显示,改革红利募集成立时的规模约为16.2亿,但三季度末的规模仅剩4.11亿,规模的缩水幅度约为75%。
“消费为盾,成长为矛。”这是改革红利的基金经理在今年的季报中不止一次强调的投资观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今年的投资中矛不尖、盾不利。最新的季报总结中,基金经理强调:“改革红利基金延续了前期的操作思路,重点配置了新兴行业,对于优质的成长股依然继续持有,保持了对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半导体、5G、云计算、PCB、大数据等高景气细分行业优秀公司的大比例配置。”从二季度到三季度,基金经理所保留的重仓股仅有中科曙光和启明星辰两只。
在统计其最新重仓股时,《红周刊》记者发现,由于重仓股多出自于新兴行业,其基本为小票,流通盘大多在两个亿左右;而结合此前市场泥沙俱下的行情来分析,这类股票的防御属性相对大盘蓝筹较弱,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拖累了基金的净值表现。而令人玩味的是,以三季报的重仓股为例,当季的十大重仓基本都可以归入到矛的行列,而缺失“盾牌”的呵护。
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还指出,从持股来看,该基金换手率较高,比如今年上半年的持股换手高达4.78倍,所以它的历史业绩并不能归咎于目前的持仓。但就从其目前重仓股来看,该基金比较偏好成长类投资,譬如上半年的全部持股平均市净率高达8.05倍,市盈率116.85倍,但今年以来双高股票大幅下跌。
而从基金近几个季度以来股票仓位的变化,我们似乎能明白基金经理的心路历程。去年四季度时,基金的股票仓位尚在83%的高位;今年一季度末,股票仓位下调到了68.88%;而二季度末,则进一步下调到了58.06%;但是三季度末,基金经理却将股票仓位加至68.15%。结合当季重仓股多调为进攻型小票来看,或许某种程度上是基金经理认为可以吹响市场的冲锋号角了!
哪位基金经理能扛起公司的大旗?
综合来看,如果说杨建华在2017年昙花一现的话,站在权益类基金的角度,在目前的基金经理团队中,似乎也无人能承担扛起公司大旗的重任。而相比固收团队,公司在基金经理层面的“股债跷跷板”似乎愈发明显。 记者注意到,实际上该基金公司专注于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并不多。具体来看,不仅投资总监管理多种类型的产品,另一被公司委以重任的基金经理马强也同时管理着混基、债基、保本三类产品,公司最新遭遇清盘的长城新视野基金恰好就是由马强的掌舵。“马强管理的混合基金几乎没持有任何股票,而是选择重仓债券,而且其选择的大多都是国开债等信用较高、风险较低的债券品种。”贾志如是评价全能型选手马强。
同时,Wind表明,剔除掉类似马强、杨建华这类还任职于其余类型基金基金经理的例子,专注于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只包括赵波、赵凤飞、龙宇飞、张捷、谭小兵、何以广等几人,而今年没有较为突出的业绩涌现。
综合《红周刊》记者的采访,实际上长城基金似乎对任职三年有余的何以广更抱有期待。一个明显的佐证是,长城基金今年所发产品不多,权益类产品更是仅发行成立了一只:6月8日,长城智能产业灵活配置发行成立,而基金经理正是何以广。
不过,该基金的发行募集份额并不到10亿,而且何以广目前所管理的基金产品总共4只,其中仅有长城安心回报一只的规模突破了10亿,而长城中小盘成长的规模则不到2亿。
而从基金经理的持仓特点来看,王骅分析,何以广管理的基金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其选股逻辑和持仓是比较相似的。但问题在于,何以广似乎对最早管理的长城中小盘成长格外青睐,其他基金的管理上感覺没有对长城中小盘那般上心,例如长城久富在季报中展现出和长城中小盘相似的持股特征,但是回撤控制明显不如后者,长城安心回报的基准是2倍的定存利率,实际上却长期配置了大量股票。然而尴尬的是,长城中小盘成长是其现今担纲的产品中规模最低的一只。
此外,或许由于人手短缺,今年公司对新人格外委以重任,甚至有新人今年一口气出任了3只权益产品的掌门人,此君就是在长城研究员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张捷。但其管辖的3只产品的最新任职回报均为负数。
综上所述,亦如深陷泥潭的其他公募权益产品,长城基金也在2018年遭遇了权益类产品的业绩大滑坡,不过,逆转颓势也很简单:公司需要一只产品突围,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然而审视公司现有的基金经理和权益产品,具备这种黑马潜质的产品目前还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