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老在老百姓的心中永远是穿着“布衣”、过着“草民”生活的“大学问家”。
一代“大家”季羡林教授笑着离开了我们。季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人民的心中,那一袭蓝色的中山装让我们联想起父辈的艰辛,为新生看守行李的逸事折射出“布衣”的平易淡定。季老在九五高龄留给我们“三辞桂冠”的故事,彰显一种当代最缺乏的“宝贵精神”。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一辞“国学大师”。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威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那里讲起呢?”二辞“学界泰斗”。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三辞“国宝”。
季老在《病榻杂记》中写道,“三项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一位学者对“真面目”作了解读:“当然是人的本色。人生如能长成大树,固然伟大;但如果能像季老那样,依然能经常把自己还原为草根,那就更伟大。人生最难的就是,既要参天,还要委地。季老近之矣。”
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也是季老的山东同乡,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诗中吟唱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季老就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一介“布衣”和“草民”。时下那些半推半就笑纳“大师”称号的所谓学者,“将比尸首烂得更早”。季老谢绝了“大师”“泰斗”“国宝”的称号,可是谢绝不了世人的敬重,因为他是中华学者的光辉典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治学风范,薪火传承,永不熄灭。
“永远说实话”是季老的良知和灵魂——“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一位哲学家说过,“为真理而死不容易,为真理而活着就更难!”季老就是在“不讲假话”中度过一生的。“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丢掉自己的良知”。这让我联想起朱镕基总理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不做假账”。并一脸凝重地告诫我们:“我希望每一位中国的国家会计学院学生,永远要记住这四个大字。”时下,一些“高官”“高管”都有“两本账”,一本真,一本假。更不用说藏污纳垢的“小金库”了;一些“学者”“教授”连论文都敢做假,更不用讲学生考试舞弊了:许多“商家”“企业家”公然推销“伪劣假冒”产品坑害消费者,更不用说小商贩的“短斤缺两”了……“假风”之猖狂吹得国人心碎,君不见“楼房倒塌”、“桥梁断裂”、“火车出轨”、“教授剽窃”、“官员出格”、“统计乱真”、“新闻编造”……“假作真时真亦假”,不制止这股“假风”,“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人将不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怀念季老,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一生“不讲假话,只讲真话”的做人规矩。
季老是大学问家,著作等身,他饱蘸激情,用心血包涵智慧和经验写的书,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告诉读者如何“做人”和如何“生活”。季老初度95岁大寿。温总理看望他时,两代人有过一场关于“内心和谐”的精彩对话。季老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学生般虔诚地谈了自己的理解:“《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协’,就是说。有了和谐、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温总理握着季老的手说,“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几年前,季老在一篇文章就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苦恼。”我想,这就是季老对温总理说“考虑了很久”的问题。借用古人嵇康的人生格言——“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屈?”——权作聆听季老教诲的感言罢。
前一时期,医生说我染疾“抑郁症”。苦闷之中,一度心仪“佛门”。但对“佛学”的真谛毫无所知。静下心来,拜读了季老多年前的专著《佛教十五题》,茅塞顿开,长了许多关于“佛学”的知识;思想顿悟,方知佛主帮不了我走出“苦海”的忙。曾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季先生,“你研究佛学是不是想当和尚呀?”季老笑答,“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也不例外。”在《佛教十五题》中。季老告诉读者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从而我悟出一个道理——佛教并非人生“不二法门”,“人到无求便是佛”。
季老在“望九”之年,跨过海峡,造访祖国宝岛台湾,拜谒恩师胡造先生之墓,归来后写了那篇催人泪下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后辈对恩师的深刻理解与崇高敬意。如今,年近“期颐”的季老“已乘黄鹤去”,九泉之下,师生晤面,定然是“浮想联翩”,纵然“往事并非如烟”,然而“兄弟一笑泯恩仇”,对未来却充满希望,中华大地一派生机,炎黄子孙傲然世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站在季老的灵堂前,敬上“心香一瓣”,不管世人给季老戴上怎样耀眼的光环,季老在老百姓的心中永远是穿着“布衣”、过着“草民”生活的“大学问家”。明年季老谢世周年祭日时,我们希望能站在北大“未名湖”畔季老的雕像前拜祭。同时,我们也盼望在“未名湖”畔能看到胡适先生的塑像。
一代“大家”季羡林教授笑着离开了我们。季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人民的心中,那一袭蓝色的中山装让我们联想起父辈的艰辛,为新生看守行李的逸事折射出“布衣”的平易淡定。季老在九五高龄留给我们“三辞桂冠”的故事,彰显一种当代最缺乏的“宝贵精神”。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一辞“国学大师”。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威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那里讲起呢?”二辞“学界泰斗”。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三辞“国宝”。
季老在《病榻杂记》中写道,“三项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一位学者对“真面目”作了解读:“当然是人的本色。人生如能长成大树,固然伟大;但如果能像季老那样,依然能经常把自己还原为草根,那就更伟大。人生最难的就是,既要参天,还要委地。季老近之矣。”
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也是季老的山东同乡,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诗中吟唱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季老就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一介“布衣”和“草民”。时下那些半推半就笑纳“大师”称号的所谓学者,“将比尸首烂得更早”。季老谢绝了“大师”“泰斗”“国宝”的称号,可是谢绝不了世人的敬重,因为他是中华学者的光辉典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治学风范,薪火传承,永不熄灭。
“永远说实话”是季老的良知和灵魂——“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一位哲学家说过,“为真理而死不容易,为真理而活着就更难!”季老就是在“不讲假话”中度过一生的。“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丢掉自己的良知”。这让我联想起朱镕基总理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不做假账”。并一脸凝重地告诫我们:“我希望每一位中国的国家会计学院学生,永远要记住这四个大字。”时下,一些“高官”“高管”都有“两本账”,一本真,一本假。更不用说藏污纳垢的“小金库”了;一些“学者”“教授”连论文都敢做假,更不用讲学生考试舞弊了:许多“商家”“企业家”公然推销“伪劣假冒”产品坑害消费者,更不用说小商贩的“短斤缺两”了……“假风”之猖狂吹得国人心碎,君不见“楼房倒塌”、“桥梁断裂”、“火车出轨”、“教授剽窃”、“官员出格”、“统计乱真”、“新闻编造”……“假作真时真亦假”,不制止这股“假风”,“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人将不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怀念季老,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一生“不讲假话,只讲真话”的做人规矩。
季老是大学问家,著作等身,他饱蘸激情,用心血包涵智慧和经验写的书,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告诉读者如何“做人”和如何“生活”。季老初度95岁大寿。温总理看望他时,两代人有过一场关于“内心和谐”的精彩对话。季老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学生般虔诚地谈了自己的理解:“《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协’,就是说。有了和谐、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温总理握着季老的手说,“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几年前,季老在一篇文章就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苦恼。”我想,这就是季老对温总理说“考虑了很久”的问题。借用古人嵇康的人生格言——“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屈?”——权作聆听季老教诲的感言罢。
前一时期,医生说我染疾“抑郁症”。苦闷之中,一度心仪“佛门”。但对“佛学”的真谛毫无所知。静下心来,拜读了季老多年前的专著《佛教十五题》,茅塞顿开,长了许多关于“佛学”的知识;思想顿悟,方知佛主帮不了我走出“苦海”的忙。曾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季先生,“你研究佛学是不是想当和尚呀?”季老笑答,“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也不例外。”在《佛教十五题》中。季老告诉读者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从而我悟出一个道理——佛教并非人生“不二法门”,“人到无求便是佛”。
季老在“望九”之年,跨过海峡,造访祖国宝岛台湾,拜谒恩师胡造先生之墓,归来后写了那篇催人泪下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后辈对恩师的深刻理解与崇高敬意。如今,年近“期颐”的季老“已乘黄鹤去”,九泉之下,师生晤面,定然是“浮想联翩”,纵然“往事并非如烟”,然而“兄弟一笑泯恩仇”,对未来却充满希望,中华大地一派生机,炎黄子孙傲然世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站在季老的灵堂前,敬上“心香一瓣”,不管世人给季老戴上怎样耀眼的光环,季老在老百姓的心中永远是穿着“布衣”、过着“草民”生活的“大学问家”。明年季老谢世周年祭日时,我们希望能站在北大“未名湖”畔季老的雕像前拜祭。同时,我们也盼望在“未名湖”畔能看到胡适先生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