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做好课堂活动的准备策略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教材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教材内容不再是纯知识的逻辑展开,而是各具特色的活动,教学内容寓于活动之中。基于此,鹤岗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确立的黑龙江省规划办重点课题《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活动教学实效性研究》,将课堂活动的准备策略、基本活动方式、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作为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一、准确把握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根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要充分把握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的论述,理解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课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恰当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如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学内容共分为两个框题: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有成长也会有烦恼切入,再讲到亲子矛盾、父母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父母的爱和一片苦心,最后讲逆反心理及可能带来的危害。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侧重讲如何与家长交往。而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善于合理宣泄情绪,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行为后果,对自己负责,分辨是非善恶等内容,尽管不是本课着重讲解的重点,但都与本课内容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要仔细阅读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才能根据要求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以实现课程目标。
  二、全面把握学生学情
  要想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必须全面、准确、科学地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心理水平,这是确立教学目标和进行教学的基础,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的依据和根本,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初中一切都是新的,他们有热情,好奇心强烈,有极强的表现欲,但自制力不强,生理、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表现在情绪方面也是如此。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波动时期。面对初中一切的新鲜感已经过去,他们已熟悉了初中生活,可是对于初中学习的压力,与父母之间、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很难处理好,他们这一时期表现得很叛逆,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致,初二年级的学生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只会有几个人,举手回答问题怕被同学笑话,也不愿再表现自己。九年级的学生已经习惯于初中的生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班级中会出现严重分层,懂得学习道理的同学积极认真学习,知道自己没有升学希望的同学,面对中考的压力,让他们整天很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对学习兴趣不是很强烈,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常常只做口头回应,很少举手回答问题。
  三、科学合理处理教材
  作为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教材进行恰当、合理的处理,包括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先后顺序、教材中用以说明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的活动材料的取舍等,特别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编写的一个规律就是根据感性材料得出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中注重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明白教材中每一段说明的理论知识是什么,把教材吃透,再进行教学设计。
  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是有效备课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教材中用以说明基本观点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活动材料要进行精心的取舍,恰当的材料是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对教材中一些缺少时代性、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可以替换,结合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更加合理的活动材料,但材料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反复推敲、琢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要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活动切忌不能太多,否则不能在45分钟之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恰当设计活动形式
  对学生活动形式的设计要恰当,应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选择,如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同时七年级教材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适应初中生活,正确认识和设计自我、展现自我、珍惜初中生活,做是非明确、自尊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公民为主要教学内容,基于以上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可以多选择角色扮演法、故事法、竞赛法、游戏法、视听材料创设情境法等活动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恰当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八年级的教育主题是学会交往与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指导他们处理好不断扩展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交往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开始出现逆反心理,处理不好和同学、老师、父母之间的关系,情绪波动较大等特点,可以多用谈话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等活动方式。
  九年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帮助他们认清国情,明确责任与使命,学会选择;同时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班级中会出现严重分层,学生大多不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多采取讨论法、辨论法、材料分析法、时事播报法等。
  总之,活动形式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这样的活动才能达到其教学目的。
  除了以上四点外,还有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对课外活动资源恰当、科学的选择;活动时间科学、合理的预设;活动的问题设计是否科学、准确,符合学生实际;活动设计思路清晰、具有整体性,是否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等都是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准备策略所要关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课前对活动的准备更是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排除空气故障,防止静脉血回流及阻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住入本院介入放射病区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故障的180例病人随机分成A、B二组,A组为对照组,排除空气故障时无夹闭输液管下端,直接挤压排除空气故障;B组为试验组,排除空气故障时先夹闭输液管下端,后挤压排除空气故障.结果试验组能防止静脉回血及阻塞的发生.结论采用先夹闭输液管下端,后挤压排除空气故障的方法是防止静脉回血及阻塞行之有效
对18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应用国产新型封堵器进行封堵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提出高质量护理需要:熟悉手术过程,做好术前访视,做到准备细致、操作熟练,病情观察严密,抢救配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小学英语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认、读、做、画、玩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自1995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克氏针+管形石膏治疗胫骨骨折26例、肱骨骨折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为提高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组织优秀病历展评.方法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各科推荐参选病历,每位护士参与评选,填写调查问卷,统计综合评分.结果评选出优
本人根据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平时的教学经历,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总结,希望能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交往生活的最基本场所之一。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学 寄宿制学校 班级管理 应用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息息相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顺利进行,就必须有良好的班级管理。离开了班级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教书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简而言之
近年来,瓜州县第三中学抓住机遇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新校舍成为瓜州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的发展有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了一流的寄宿制学校的条
试验研究了HFC245fa在水平光管与强化管管束外的冷凝换热特性,提出在管束中加装V型导液槽来消除管束效应的方法,并通过试验研究了V型导液槽对管束冷凝换热特性的影响。试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