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工地卖过苦力,在纸品厂打过杂工,在公司当过保安,在街头做过“走鬼”……他低头弯腰,历经辛酸与磨难。最终,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对图书的热爱,加之有独到而敏锐的思维与眼光,他从一堆堆废纸破书里,淘出了“金子”。如今,在深圳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他们拥有了两家连锁书屋,四家网络书店。他们,就是有“深圳打工淘书王”美誉之称的刘金龙、刘汝清夫妇。
南下深圳,历尽艰辛梦难圆
1994年春天,刘金龙带着未婚妻刘汝清,怀着五彩斑斓的美丽梦想,离开自己的故乡——湖南洞口,来到深圳这座“遍地黄金”的城市寻梦。可是,找工之艰难,超乎他们的想象。
那时的深圳,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招工难”。“民工荒”这三个字,那一代打工者闻所未闻,恰恰相反,他们只能感受到“找工难”的苦涩与艰辛。只要哪家工厂一贴出招工启事,马上有一大堆人跑过去应聘,比例往往是百里挑一,除了文凭、年龄、样貌等条件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经验为王,女士优先”。
刘金龙夫妇没有文凭和技术,也不是熟手,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想进厂,简直难于上青天。找工作的那段日子,夫妇俩每天天亮即起,徒步而行,不放过任何一个工业厂区,只要看到红色的招工启事,就欣喜若狂,狂奔而去。每天辛酸跑腿,谦卑恭敬,攀谈打听,终于在周围的工业厂区混了个脸熟。一天,一家家具厂的门卫告诉刘金龙,明天工厂可能招打杂工,要他提前过来。刘金龙喜出望外,千恩万谢而回。次日一大早,他就赶到家具厂门口,等待好消息。左等右等,两个小时过去了,门口什么动静都没有。刘金龙忍不住了,问门卫,门卫说,再等等。刘金龙只好等,快下班时,门卫告诉刘金龙,通知要下午才出来,要刘金龙先回去歇歇,下午再来。家具厂离刘金龙落脚的地方相隔较远,刘金龙没有回去,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蹲在家具厂门口等。候了一下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门卫又说,他刚才问过人事部,招工的事要延后一天。刘金龙只好第二天再来,然而,第二天的情况,同上一天如出一辙。如此反复,三天后,刘金龙才知道自己被门卫耍了,原来是他不知道其中奥秘,更不知道进厂做“工人阶级”的规矩与代价:托人介绍入厂是要付给对方“介绍费”的。门卫见他初次出门打工找工,傻乎乎的,什么世故人情都不懂,干脆借此戏弄他一番,寻点乐子。
一个月后,刘金龙身上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再找不到工作,就要打道回府了。万般无奈之下,一直倔强的刘金龙,只好低下高昂的头颅。在姐夫的“活动”下,先让姐夫垫钱,请一处工地的工头喝了一顿酒,才得以栖身那处工地。由此,刘金龙开始了在工地谋生出卖苦力的日子——那是他离开家乡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建筑工地上,白天烈日炎炎,晚上蚊虫叮咬,活干得不好不快,动不动就要受到工头上司苛责辱骂。所有的人格屈辱和辛酸悲苦,只能默默地埋藏在心里。幸好没过多久,妻子刘汝清也在工地附近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刘金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辛辛苦苦做到年底,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工地附近一家纸品厂正在招工。刘金龙的亲戚辗转打听到纸品厂一位熟人可以介绍人进厂,但要交一笔不菲的中介费。那时,刘金龙手头只有从工地刚刚结算来的一千多元血汗钱,因为吸取上次找工受辱的教训,刘金龙咬了咬牙,用几百块钱的中介费,换来了一个普工的身份。
涉足商海,旧书淘出真金子
刘金龙喜欢读书,通过阅读,慰藉心灵,开阔视野,增长学识。在工地时,刘金龙工余时间总是手不释卷。工厂邻近闹市区,周围书店也不少,但昂贵的书价,让刘金龙望而却步。附近又没有价廉实惠的旧书摊,刘金龙只好利用周未,乘车去八卦岭零星的夜市书摊淘点便宜的二手书。书多起来,工友们都来找他借,刘金龙也很乐意,对他来说,与人分享好书是一种乐趣。有一回,一个工友要刘金龙去淘书时,帮他留意带一本管理方面的书回来。刚巧那次书买到了,七成新的书,才六块钱。工友非要给刘金龙十块钱,说如果他去的话,占时间不说,来回车费也要好几块……虽然刘金龙最后还是坚持只收了工友六块钱,但一个念头却在脑中慢慢浮现:不如自己就开一家书店,专卖旧书?
1998年,刘金龙对家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时的他,薪水已近千元,工作也轻车熟路,相对稳定,但是总觉得受人管制,扼杀了个性,发挥不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特长,很难有所作为。辞职开店的想法,无疑受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但刘金龙认定了这门事业,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辞去那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创业之初,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夫妇俩并没有直接选择开店,而是在深圳蛇口街头尝试摆起了地摊,这样即可避免风险,又可为日后开店经营积累经验,打下基础。一开始,刘金龙把书摊摆在人流量少的偏僻路段,书也没多少,又不知道货源渠道,当然生意不可能会好。为了找到一个固定稳妥的摆摊点,刘金龙采取了一个路段一个路段试点的办法。办法虽笨,却很实用。慢慢地,刘金龙就确定了最佳的摆摊地点,回头客日益增多,但从当时的实际收入来说,根本还无法与在工厂打工时的情况相提并论。但刘金龙并不看重这些眼前的利益,他有更大的目标,更高远的理想。
2002年12月8日,是刘金龙夫妇刻骨铭心的一个日子。这一天,“蛇口黄金书屋”,现更名为“深圳市外来之家文化书屋”,在夫妇俩紧锣密鼓的精心筹划下,正式开业了。这是刘金龙夫妇在深圳蛇口开设的第一家旧书店,才几平方米的地方,但里面挤满了两三千册图书,全部是清一色的二手书,除了价低量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流转快更新及时。每隔几天,书架上就会多出一批新书来。
夫妻俩做了分工,刘汝清负责看店,刘金龙专职外出收书。旧书店,货源是重点,刘金龙就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寻找货源。深圳南山大大小小的货源联络点,每天都能看到刘金龙骑着破旧自行车匆匆出入的身影。如果遇到书店倒闭或转业,图书馆更新清理旧书,特价图书批发点处理积压库存,刘金龙一定全力争取,书架上自然又会充实不少好书。来书屋淘书的顾客,也是刘金龙潜在的淘书对象,通过交谈沟通,或交换,或购买,时不时,刘金龙就会在其中得到惊喜,淘到好书。后来,问书、淘书、求购图书的人多了,他们随机应变,还专门开辟了为顾客找书、配书、代购偏门稀少图书的业务。
2004年上半年,刘金龙夫妇在蛇口增添了新店。新店上下两层,累计面积一百多个平方米,内有旧书近五万册,书屋就像一个大阅览室,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把这里当成免费的图书馆,在书屋泡上一整天。书屋的另一个特色是“读书交流会”,交流会每个月举行一次,参加者都是爱书者,大家集聚一处,互相交流,探讨,分享读书的喜悦和淘书的乐趣。书屋的消费群主要是广大的打工者和淘书客,价格低廉实惠,书多量大,品种齐全,更新又快,“外来之家文化书屋”的名声很快传开了。2006年3月,刘金龙夫妇以自营连锁的方式,开设了第三家分店。一到周末,前来淘书者络驿不绝,更有东莞、惠州等地爱书者慕名前来。最辉煌时,书屋日销售图书累计达数百册之多。“外来之家文化书屋”及其连锁店现有库存近八万册,自开业以来,接待顾客十万人次以上,累计销售图书近百万册,解决了七八个人的就业问题。
网上开店,迎来一片新天地
从2006年开始,夫妇俩的实体书店,开始感受到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一方面,房租及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迫于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关闭了一家书屋。另一方面,网络书业的发达,影响了实体书店的经营。
俗话说:穷则思变。一次,刘金龙在报纸上看到一篇网上开店前景广阔的文章,触动很大。实体书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他无法更改,但网上开店,一个月最多几百块钱的成本,他也可以尝试呀。冥思苦想了几天后,刘金龙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网络书店。那时,刘金龙对电脑只学得皮毛,对如何上网更是一无所知。为了弄清网络售书的操作流程与具体细节,刘金龙让懂行的朋友,替他购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并让这位朋友利用紧张的工余时间,手把手地教他上网,开网店。刘金龙勤奋好学、吃苦上进的钻研精神,让这位朋友十分感动,他就更加用心和耐心地教起这个悟性好的“弟子”来。那段时间,顾客之中大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小至十来岁的少年,都做过刘金龙的电脑老师。三个月后,刘金龙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也弄清了网络售书的来龙去脉。
2006年7月,刘金龙在孔夫子旧书网注册了第一家网店,开始了网上经营的路子。
在网上开店,前期工作相当繁杂,给书拍照,分类,编号码,然后定价,打字上传,规划存放,每一项都是浩大的工程。为了网店尽快开业,那些日子,刘金龙忙得昏天黑地,时间颠倒,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家里的家务和小孩的管教,全由刘汝清一个人担待……两个人很快消瘦下去。可是,当夫妇俩看到自己的网店如愿以偿地运营起来了,所有的劳累和辛酸,都变成了喜悦与激动。
刘金龙的网店定位和实体店不同,书籍品味相对高档,人文氛围较浓,很多精选出来上网销售的旧书,既有学术研究的史料价值,又有阅读使用的收藏价值,网上的淘客主要来自江苏、浙江、上海,以及全国各大中院校的学生与部分人文学者、教师等。网上的第一个订单是江苏一名大学生,接到订单时,刘金龙像个小孩子似的,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是第一个,刘金龙随书附送了一本珍贵的图书,以示感谢。后来,这名大学生和刘金龙成了朋友,还给他的网店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夫妻俩精心打理,使网店每天订单不断,经营很快步入正轨。2008上半年,夫妇俩又在淘宝网上注册了一家网店营业了,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随即,另两家网店相继运营。到目前为止,他们现有的4家网络书店,每月可销售图书一千多册。
客源广泛了,生意稳定了,刘金龙却没有闲着,心里还时刻装着和自己一样独在异乡的打工者。他们的书屋一直以来都是以打工者为主要消费对象,他自己也是从打工底层走出来的,对打工者的苦痛和辛酸感同身受。经营之余,以书为业的刘金龙,利用图书可以信手拈来的特殊优势与条件,钻研学起了法律,帮助和支持一些权益受损的外来工打起劳动官司,为他们争取应得的权利,赢得过几十场官司。朋友们都笑称他为“业余律师”。
随着店内图书越来越多,品种越搜越全,类别越分越细,品味越来越高,面向的顾客,销售的途径越来越广,名声越来越大,“外来之家文化书屋”的文化社会效益日益凸现出来,刘金龙夫妇因此获得了“深圳打工淘书王”的美誉,他们经营的二手书屋,早已成了深圳旧书文化的一座人文地标。为此,《深圳特区报》以及深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刘金龙夫妇的事迹,进行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
成了“名人”,刘金龙夫妇的心,仍然扎根在普通打工者身上。他们下一步的运作平台,最大的规划亮点,就是要和工厂企业联手,合作开办旧书阅览室、图书馆,让更多求知上进,爱书,读书的外来劳务人员,感受到他们一份份精神上的关爱,送给他们一座座“黄金屋”。
责 编:宋世安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
南下深圳,历尽艰辛梦难圆
1994年春天,刘金龙带着未婚妻刘汝清,怀着五彩斑斓的美丽梦想,离开自己的故乡——湖南洞口,来到深圳这座“遍地黄金”的城市寻梦。可是,找工之艰难,超乎他们的想象。
那时的深圳,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招工难”。“民工荒”这三个字,那一代打工者闻所未闻,恰恰相反,他们只能感受到“找工难”的苦涩与艰辛。只要哪家工厂一贴出招工启事,马上有一大堆人跑过去应聘,比例往往是百里挑一,除了文凭、年龄、样貌等条件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经验为王,女士优先”。
刘金龙夫妇没有文凭和技术,也不是熟手,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想进厂,简直难于上青天。找工作的那段日子,夫妇俩每天天亮即起,徒步而行,不放过任何一个工业厂区,只要看到红色的招工启事,就欣喜若狂,狂奔而去。每天辛酸跑腿,谦卑恭敬,攀谈打听,终于在周围的工业厂区混了个脸熟。一天,一家家具厂的门卫告诉刘金龙,明天工厂可能招打杂工,要他提前过来。刘金龙喜出望外,千恩万谢而回。次日一大早,他就赶到家具厂门口,等待好消息。左等右等,两个小时过去了,门口什么动静都没有。刘金龙忍不住了,问门卫,门卫说,再等等。刘金龙只好等,快下班时,门卫告诉刘金龙,通知要下午才出来,要刘金龙先回去歇歇,下午再来。家具厂离刘金龙落脚的地方相隔较远,刘金龙没有回去,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蹲在家具厂门口等。候了一下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门卫又说,他刚才问过人事部,招工的事要延后一天。刘金龙只好第二天再来,然而,第二天的情况,同上一天如出一辙。如此反复,三天后,刘金龙才知道自己被门卫耍了,原来是他不知道其中奥秘,更不知道进厂做“工人阶级”的规矩与代价:托人介绍入厂是要付给对方“介绍费”的。门卫见他初次出门打工找工,傻乎乎的,什么世故人情都不懂,干脆借此戏弄他一番,寻点乐子。
一个月后,刘金龙身上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再找不到工作,就要打道回府了。万般无奈之下,一直倔强的刘金龙,只好低下高昂的头颅。在姐夫的“活动”下,先让姐夫垫钱,请一处工地的工头喝了一顿酒,才得以栖身那处工地。由此,刘金龙开始了在工地谋生出卖苦力的日子——那是他离开家乡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建筑工地上,白天烈日炎炎,晚上蚊虫叮咬,活干得不好不快,动不动就要受到工头上司苛责辱骂。所有的人格屈辱和辛酸悲苦,只能默默地埋藏在心里。幸好没过多久,妻子刘汝清也在工地附近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刘金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辛辛苦苦做到年底,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工地附近一家纸品厂正在招工。刘金龙的亲戚辗转打听到纸品厂一位熟人可以介绍人进厂,但要交一笔不菲的中介费。那时,刘金龙手头只有从工地刚刚结算来的一千多元血汗钱,因为吸取上次找工受辱的教训,刘金龙咬了咬牙,用几百块钱的中介费,换来了一个普工的身份。
涉足商海,旧书淘出真金子
刘金龙喜欢读书,通过阅读,慰藉心灵,开阔视野,增长学识。在工地时,刘金龙工余时间总是手不释卷。工厂邻近闹市区,周围书店也不少,但昂贵的书价,让刘金龙望而却步。附近又没有价廉实惠的旧书摊,刘金龙只好利用周未,乘车去八卦岭零星的夜市书摊淘点便宜的二手书。书多起来,工友们都来找他借,刘金龙也很乐意,对他来说,与人分享好书是一种乐趣。有一回,一个工友要刘金龙去淘书时,帮他留意带一本管理方面的书回来。刚巧那次书买到了,七成新的书,才六块钱。工友非要给刘金龙十块钱,说如果他去的话,占时间不说,来回车费也要好几块……虽然刘金龙最后还是坚持只收了工友六块钱,但一个念头却在脑中慢慢浮现:不如自己就开一家书店,专卖旧书?
1998年,刘金龙对家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时的他,薪水已近千元,工作也轻车熟路,相对稳定,但是总觉得受人管制,扼杀了个性,发挥不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特长,很难有所作为。辞职开店的想法,无疑受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但刘金龙认定了这门事业,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辞去那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创业之初,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夫妇俩并没有直接选择开店,而是在深圳蛇口街头尝试摆起了地摊,这样即可避免风险,又可为日后开店经营积累经验,打下基础。一开始,刘金龙把书摊摆在人流量少的偏僻路段,书也没多少,又不知道货源渠道,当然生意不可能会好。为了找到一个固定稳妥的摆摊点,刘金龙采取了一个路段一个路段试点的办法。办法虽笨,却很实用。慢慢地,刘金龙就确定了最佳的摆摊地点,回头客日益增多,但从当时的实际收入来说,根本还无法与在工厂打工时的情况相提并论。但刘金龙并不看重这些眼前的利益,他有更大的目标,更高远的理想。
2002年12月8日,是刘金龙夫妇刻骨铭心的一个日子。这一天,“蛇口黄金书屋”,现更名为“深圳市外来之家文化书屋”,在夫妇俩紧锣密鼓的精心筹划下,正式开业了。这是刘金龙夫妇在深圳蛇口开设的第一家旧书店,才几平方米的地方,但里面挤满了两三千册图书,全部是清一色的二手书,除了价低量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流转快更新及时。每隔几天,书架上就会多出一批新书来。
夫妻俩做了分工,刘汝清负责看店,刘金龙专职外出收书。旧书店,货源是重点,刘金龙就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寻找货源。深圳南山大大小小的货源联络点,每天都能看到刘金龙骑着破旧自行车匆匆出入的身影。如果遇到书店倒闭或转业,图书馆更新清理旧书,特价图书批发点处理积压库存,刘金龙一定全力争取,书架上自然又会充实不少好书。来书屋淘书的顾客,也是刘金龙潜在的淘书对象,通过交谈沟通,或交换,或购买,时不时,刘金龙就会在其中得到惊喜,淘到好书。后来,问书、淘书、求购图书的人多了,他们随机应变,还专门开辟了为顾客找书、配书、代购偏门稀少图书的业务。
2004年上半年,刘金龙夫妇在蛇口增添了新店。新店上下两层,累计面积一百多个平方米,内有旧书近五万册,书屋就像一个大阅览室,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把这里当成免费的图书馆,在书屋泡上一整天。书屋的另一个特色是“读书交流会”,交流会每个月举行一次,参加者都是爱书者,大家集聚一处,互相交流,探讨,分享读书的喜悦和淘书的乐趣。书屋的消费群主要是广大的打工者和淘书客,价格低廉实惠,书多量大,品种齐全,更新又快,“外来之家文化书屋”的名声很快传开了。2006年3月,刘金龙夫妇以自营连锁的方式,开设了第三家分店。一到周末,前来淘书者络驿不绝,更有东莞、惠州等地爱书者慕名前来。最辉煌时,书屋日销售图书累计达数百册之多。“外来之家文化书屋”及其连锁店现有库存近八万册,自开业以来,接待顾客十万人次以上,累计销售图书近百万册,解决了七八个人的就业问题。
网上开店,迎来一片新天地
从2006年开始,夫妇俩的实体书店,开始感受到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一方面,房租及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迫于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关闭了一家书屋。另一方面,网络书业的发达,影响了实体书店的经营。
俗话说:穷则思变。一次,刘金龙在报纸上看到一篇网上开店前景广阔的文章,触动很大。实体书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他无法更改,但网上开店,一个月最多几百块钱的成本,他也可以尝试呀。冥思苦想了几天后,刘金龙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网络书店。那时,刘金龙对电脑只学得皮毛,对如何上网更是一无所知。为了弄清网络售书的操作流程与具体细节,刘金龙让懂行的朋友,替他购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并让这位朋友利用紧张的工余时间,手把手地教他上网,开网店。刘金龙勤奋好学、吃苦上进的钻研精神,让这位朋友十分感动,他就更加用心和耐心地教起这个悟性好的“弟子”来。那段时间,顾客之中大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小至十来岁的少年,都做过刘金龙的电脑老师。三个月后,刘金龙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也弄清了网络售书的来龙去脉。
2006年7月,刘金龙在孔夫子旧书网注册了第一家网店,开始了网上经营的路子。
在网上开店,前期工作相当繁杂,给书拍照,分类,编号码,然后定价,打字上传,规划存放,每一项都是浩大的工程。为了网店尽快开业,那些日子,刘金龙忙得昏天黑地,时间颠倒,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家里的家务和小孩的管教,全由刘汝清一个人担待……两个人很快消瘦下去。可是,当夫妇俩看到自己的网店如愿以偿地运营起来了,所有的劳累和辛酸,都变成了喜悦与激动。
刘金龙的网店定位和实体店不同,书籍品味相对高档,人文氛围较浓,很多精选出来上网销售的旧书,既有学术研究的史料价值,又有阅读使用的收藏价值,网上的淘客主要来自江苏、浙江、上海,以及全国各大中院校的学生与部分人文学者、教师等。网上的第一个订单是江苏一名大学生,接到订单时,刘金龙像个小孩子似的,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是第一个,刘金龙随书附送了一本珍贵的图书,以示感谢。后来,这名大学生和刘金龙成了朋友,还给他的网店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夫妻俩精心打理,使网店每天订单不断,经营很快步入正轨。2008上半年,夫妇俩又在淘宝网上注册了一家网店营业了,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随即,另两家网店相继运营。到目前为止,他们现有的4家网络书店,每月可销售图书一千多册。
客源广泛了,生意稳定了,刘金龙却没有闲着,心里还时刻装着和自己一样独在异乡的打工者。他们的书屋一直以来都是以打工者为主要消费对象,他自己也是从打工底层走出来的,对打工者的苦痛和辛酸感同身受。经营之余,以书为业的刘金龙,利用图书可以信手拈来的特殊优势与条件,钻研学起了法律,帮助和支持一些权益受损的外来工打起劳动官司,为他们争取应得的权利,赢得过几十场官司。朋友们都笑称他为“业余律师”。
随着店内图书越来越多,品种越搜越全,类别越分越细,品味越来越高,面向的顾客,销售的途径越来越广,名声越来越大,“外来之家文化书屋”的文化社会效益日益凸现出来,刘金龙夫妇因此获得了“深圳打工淘书王”的美誉,他们经营的二手书屋,早已成了深圳旧书文化的一座人文地标。为此,《深圳特区报》以及深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刘金龙夫妇的事迹,进行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
成了“名人”,刘金龙夫妇的心,仍然扎根在普通打工者身上。他们下一步的运作平台,最大的规划亮点,就是要和工厂企业联手,合作开办旧书阅览室、图书馆,让更多求知上进,爱书,读书的外来劳务人员,感受到他们一份份精神上的关爱,送给他们一座座“黄金屋”。
责 编:宋世安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