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02
数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许多人认为数学知识是死的,教与学都是枯燥无味的。其实不然,数学中蕴含着令人想不到的精彩,就看教者怎样去发现。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他们对学习某知识的目的、兴趣等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就是学生对于知识“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所讲授的原理、论证、所提出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积极的思维,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出示小动物赛车的课件:车轮有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和圆形的。问学生哪辆赛车第一个跑到终点?学生基本上都说圆形车轮的赛车。接着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面是圆的,硬币的面是圆的,盘子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而后我问:“车轮为什么做成是圆的就跑得快呢?”学生答:“如果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或是椭圆形的,那么滚动起来就不平稳。”我又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我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我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发展智力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提高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他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事实上,通过动手操作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比眼看、耳听要深刻的多。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亲自对折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来体会什么是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比看老师拼、摆,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恰当赏识,增强信心。
从《父母的赏识使女儿走向卓越》这篇文章中我得到了启示,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有闪光之处,我们要及时恰当的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总完不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是抄别人的,我找他谈心,让他能不能试着自己做,他按我的要求做了,一道分数应用题只做对了一步,只是找对了单位“1”。按照以往我会大发雷霆,这次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还让同学们学习他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同学们向他透出了赞赏的目光。从此他学习积极努力,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恰当的赏识可以使学生进步,不恰当的表扬会失去学生的信任。所以我们不应该用廉价的表扬去换取学生的信心,那样会适得其反。不会赏识孩子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不会赏识学生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因为他们没有满足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我们要学会赏识,让孩子们在赏识中愉快成长。
四、一题多解,增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维能力,可在平时组织一题多解的练习。例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38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谁想的方法最多。这时,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里表现出来,人人积极思考,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当同学们说出用归一方法、倍比方法、方程、比例方法解法后,我接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的方法,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也可以用分数的知识解答。把3小时看作占5小时的3/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式为138÷3/5。”
通过这样的练习,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开阔思路,追求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从中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了学习的兴趣,
五、融洽关系,师生换位。
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不到获得知识后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换位法,即在上课时,让个别学生到台上讲,教师在旁边听。等学生讲完后,
教师根据情况做总结,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有时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与学生换位,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行办法。
六、辅佐教学,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经过多媒体辅佐教学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讨论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①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②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③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④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张先行一段路程后,小李才动身,又过一会两人相遇。⑤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向相反的方向行进。⑥小张和小李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在教学中,经过多媒体课件,应用动画,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理想生活中能碰到相遇问题的详细状况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先生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
总之,教师要擅长从学生实际需求思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合适本人的教法,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围绕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正确地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才能,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扬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许多人认为数学知识是死的,教与学都是枯燥无味的。其实不然,数学中蕴含着令人想不到的精彩,就看教者怎样去发现。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他们对学习某知识的目的、兴趣等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就是学生对于知识“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所讲授的原理、论证、所提出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积极的思维,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出示小动物赛车的课件:车轮有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和圆形的。问学生哪辆赛车第一个跑到终点?学生基本上都说圆形车轮的赛车。接着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面是圆的,硬币的面是圆的,盘子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而后我问:“车轮为什么做成是圆的就跑得快呢?”学生答:“如果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或是椭圆形的,那么滚动起来就不平稳。”我又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我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我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发展智力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提高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他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事实上,通过动手操作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比眼看、耳听要深刻的多。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亲自对折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来体会什么是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比看老师拼、摆,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恰当赏识,增强信心。
从《父母的赏识使女儿走向卓越》这篇文章中我得到了启示,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有闪光之处,我们要及时恰当的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总完不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是抄别人的,我找他谈心,让他能不能试着自己做,他按我的要求做了,一道分数应用题只做对了一步,只是找对了单位“1”。按照以往我会大发雷霆,这次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还让同学们学习他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同学们向他透出了赞赏的目光。从此他学习积极努力,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恰当的赏识可以使学生进步,不恰当的表扬会失去学生的信任。所以我们不应该用廉价的表扬去换取学生的信心,那样会适得其反。不会赏识孩子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不会赏识学生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因为他们没有满足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我们要学会赏识,让孩子们在赏识中愉快成长。
四、一题多解,增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维能力,可在平时组织一题多解的练习。例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38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谁想的方法最多。这时,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里表现出来,人人积极思考,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当同学们说出用归一方法、倍比方法、方程、比例方法解法后,我接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的方法,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也可以用分数的知识解答。把3小时看作占5小时的3/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式为138÷3/5。”
通过这样的练习,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开阔思路,追求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从中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了学习的兴趣,
五、融洽关系,师生换位。
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不到获得知识后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换位法,即在上课时,让个别学生到台上讲,教师在旁边听。等学生讲完后,
教师根据情况做总结,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有时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与学生换位,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行办法。
六、辅佐教学,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经过多媒体辅佐教学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讨论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①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②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③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④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张先行一段路程后,小李才动身,又过一会两人相遇。⑤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向相反的方向行进。⑥小张和小李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在教学中,经过多媒体课件,应用动画,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理想生活中能碰到相遇问题的详细状况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先生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
总之,教师要擅长从学生实际需求思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合适本人的教法,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围绕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正确地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才能,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扬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