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学习既有法又无法。“有法”是指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善于总结规律;“无法”是指教师要指导学生富于创造性,敢于尝试。“比较——归纳——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就是试图打破这种状态,运用“直接类比”的方法,采取“自读自比”、“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等方式,通过对文章、词语的多方比较,找出异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以此促使学生探求和掌握语文学习的某些规律,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灵感。
一、“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学者认为,类比发明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发明方法。所谓类比发明法,就是一种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与此有联系的几个相关事物加以对照,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再进行创造。直接类比是指对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
中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一单元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为进行比较思维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对课文相同知识点进行比较,才能把感知与判断、分析与归纳、学习与运用有效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操作
“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学习创造。
学生要比较两个词语,就要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使用范围等方面,要比较两篇课文就必须熟悉这些课文的内容,写作技巧,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课文。而“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有别于一般的讲读课,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它能够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背景——词语——分段——中心思想”模式,灵活地学习语文。它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语文知识去解剖、分析课文,捕获课文信息,继而比较课文的异同,巩固所学知识点。比较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学会什么是创新,怎样才能创新。
三、“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从使用比较的过程看,大致有这几种:
1.导入比较式
在新课导入时采用。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时,课本要求讲解有关“新闻”的知识。只有先介绍了这些知识,课文的结构才能解释清楚。许多教师采用简捷的方式,就是把这些知识板书在黑板上,逐一讲解,然后让学生对号入座。而采用“导入比较式”学习,就是让学生把前一天的报纸带到课堂,由老师指定几篇“消息”,让学生认真细读,比较这几篇文章在结构上的异同,从而明确“新闻”的几个特点以及结构的五部分。这样教学,虽然费时稍多,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的,因此他们记忆深刻。
2.全文比较式
比较不同的文章应注意:①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②细读课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包括选材、内容、写作手法、字词的提炼等等方面)。③归纳总结。④创造性作文。
其中,“整体感知全文”环节可以采用先由老师点拨再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启发;其他环节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归纳总结”环节要求学生以书面文字形式表述,教师要进行讲评。最末的环节可以口头作文,可以书面文字;可以片段练习,可以写整篇(大作文)。
四、“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授课思考
我们通过实例研究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例如:《我的老师》,其一是魏巍写的,编为讲读课;另一篇是海伦·凯勒写的,编为自读课。如果按一般教学法,势必会精读精讲前一篇,略讲后一篇,然后或者粗略比较或者根本不比较。
实际上这是使用“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最佳时机。
授课前教师让学生将两篇课文通读,使学生对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作者想通过文章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相对完整的印象。由于初一学生的文学功底还比较薄弱,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思维还比较直观。因此,这时他们对课文的印象还是比较朦胧或是支离破碎的,仅仅只是有了一些印象而已。在此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提示学生:比较课文,是要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
1.都是“我的老师”,学生是否一样?老师的教法是否一样?
2.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是否一样?
3.两篇课文的表现手法如何?
为了避免对学生产生暗示心理,教师的点拨不宜太细、太直接。
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可在旁指导能力稍弱的学生)。之后,要求细读两篇课文,比较后小结,写成文字。教师小结后布置片段练习“我的语文老师”,要求:看着面前的语文老师,写出老师的特征;字数不限。
从上面简述“比较两篇《我的老师》”一课的授课过程可以看到,“比较——归纳——创新”阅读教学的一些特点:
1.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运用小学或前面单元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对新课文进行判断、分析。
2.读、析、想、写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学生在作比较的过程中感悟原作的语言美和语言技巧,学会尝试创新。
4.学生参与面广,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5.反馈直接,教师的小结针对性强。
实际上,许多课文都可以运用“比较——归纳——创新”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如同一单元的写景比较。既可以比较《语文》书上的课文,也可以拿课外的优秀文章进行比较。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索,学会创造。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
一、“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学者认为,类比发明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发明方法。所谓类比发明法,就是一种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与此有联系的几个相关事物加以对照,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再进行创造。直接类比是指对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
中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一单元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为进行比较思维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对课文相同知识点进行比较,才能把感知与判断、分析与归纳、学习与运用有效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操作
“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学习创造。
学生要比较两个词语,就要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使用范围等方面,要比较两篇课文就必须熟悉这些课文的内容,写作技巧,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课文。而“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有别于一般的讲读课,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它能够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背景——词语——分段——中心思想”模式,灵活地学习语文。它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语文知识去解剖、分析课文,捕获课文信息,继而比较课文的异同,巩固所学知识点。比较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学会什么是创新,怎样才能创新。
三、“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从使用比较的过程看,大致有这几种:
1.导入比较式
在新课导入时采用。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时,课本要求讲解有关“新闻”的知识。只有先介绍了这些知识,课文的结构才能解释清楚。许多教师采用简捷的方式,就是把这些知识板书在黑板上,逐一讲解,然后让学生对号入座。而采用“导入比较式”学习,就是让学生把前一天的报纸带到课堂,由老师指定几篇“消息”,让学生认真细读,比较这几篇文章在结构上的异同,从而明确“新闻”的几个特点以及结构的五部分。这样教学,虽然费时稍多,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的,因此他们记忆深刻。
2.全文比较式
比较不同的文章应注意:①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②细读课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包括选材、内容、写作手法、字词的提炼等等方面)。③归纳总结。④创造性作文。
其中,“整体感知全文”环节可以采用先由老师点拨再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启发;其他环节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归纳总结”环节要求学生以书面文字形式表述,教师要进行讲评。最末的环节可以口头作文,可以书面文字;可以片段练习,可以写整篇(大作文)。
四、“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授课思考
我们通过实例研究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例如:《我的老师》,其一是魏巍写的,编为讲读课;另一篇是海伦·凯勒写的,编为自读课。如果按一般教学法,势必会精读精讲前一篇,略讲后一篇,然后或者粗略比较或者根本不比较。
实际上这是使用“比较——归纳——创新”教学模式的最佳时机。
授课前教师让学生将两篇课文通读,使学生对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作者想通过文章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相对完整的印象。由于初一学生的文学功底还比较薄弱,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思维还比较直观。因此,这时他们对课文的印象还是比较朦胧或是支离破碎的,仅仅只是有了一些印象而已。在此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提示学生:比较课文,是要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
1.都是“我的老师”,学生是否一样?老师的教法是否一样?
2.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是否一样?
3.两篇课文的表现手法如何?
为了避免对学生产生暗示心理,教师的点拨不宜太细、太直接。
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可在旁指导能力稍弱的学生)。之后,要求细读两篇课文,比较后小结,写成文字。教师小结后布置片段练习“我的语文老师”,要求:看着面前的语文老师,写出老师的特征;字数不限。
从上面简述“比较两篇《我的老师》”一课的授课过程可以看到,“比较——归纳——创新”阅读教学的一些特点:
1.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运用小学或前面单元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对新课文进行判断、分析。
2.读、析、想、写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学生在作比较的过程中感悟原作的语言美和语言技巧,学会尝试创新。
4.学生参与面广,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5.反馈直接,教师的小结针对性强。
实际上,许多课文都可以运用“比较——归纳——创新”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如同一单元的写景比较。既可以比较《语文》书上的课文,也可以拿课外的优秀文章进行比较。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索,学会创造。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