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健脾培土益气。结果:反复口腔溃疡患者痊愈。结论: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出现口腔溃疡2年伴神疲乏力來就诊。患者自述2年来口腔内反复发生溃疡,时作时止,发作时溃疡处疼痛不适,影响进食、睡眠,曾服用多种维生素、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药,并局部用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或西瓜霜喷剂,可暂时缓解疼痛,但不能根治,劳累时更易复发。患者面色少华,口腔内有多处溃疡,疮面色白,周边淡白色,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证属脾气亏虚,虚火上炎,治宜益气健脾,甘温散火。
处方: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2g,苍耳子12g,辛夷12g,牡丹皮12g,升麻9g,生地黄12g,玄参12g,千里光12g,白花蛇舌草12g,徐长卿12g,甘草9g。服药10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溃疡面逐渐缩小,神疲乏力较前减轻;再服10剂后,口腔溃疡已基本愈合,继服6剂后已痊愈,随访6个月未复发。
2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粘膜疾病[1]。口腔溃疡不仅仅是口腔疾病,“有诸内,必形诸外”,也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故治疗必须抓住内在本质,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从发病因素入手:阴火论是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的主要内容,东垣云:“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有所劳伤,皆损其气”。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日常生活越来越丰富,饮食习惯逐渐西化,诸多因素造成了饮食、劳倦、七情所伤的发病因素。因此要重视引起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因素,以预防为主,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紧扣阴火病机特点: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他认为:“阳在上而阴在下,脾主升而胃主降,若元气亏虚,升降失常,则下焦阴风之火不能潜藏阴位而致升腾为患”。张景岳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为虚火也”。脾之经脉连舌根,散舌下。若脾胃虚弱,土虚则浮热上炎,熏蒸于口而致口舌生疮。本病以脾气亏虚为本,阴火上炎为标。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紧紧抓住阴火这一病机的特点,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治疗以甘温散火法为主:复发性口腔溃疡常伴有四肢乏力、口淡无味、纳谷不馨、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软等脾气亏虚的临床表现,多在劳累、熬夜时复发。因此,应十分注重整体脾气亏虚这一致病之本以健脾培土益气为主;同时不忘局部之口腔溃疡因湿淫热蒸肌肤所致,配合运用升阳散火之法,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方中重用黄芪,黄芪味甘性温,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故为君药。党参味甘性平,具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白术味苦、甘,性温,能够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共为臣药。根据风能胜湿”的原则,使用苍耳子、辛夷与升麻配伍祛风以胜湿,升阳以散火。方中生地黄、牡丹皮、玄参、千里光、白花蛇舌草、徐长卿等药祛风利湿,清泻阴火,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等作用,为使药。诸药配伍,甘温散火而口腔溃疡乃除。
参考文献:
[1] 于小雪,孙勇.全科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1-452.
[2]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6-128.
【关键词】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出现口腔溃疡2年伴神疲乏力來就诊。患者自述2年来口腔内反复发生溃疡,时作时止,发作时溃疡处疼痛不适,影响进食、睡眠,曾服用多种维生素、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药,并局部用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或西瓜霜喷剂,可暂时缓解疼痛,但不能根治,劳累时更易复发。患者面色少华,口腔内有多处溃疡,疮面色白,周边淡白色,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证属脾气亏虚,虚火上炎,治宜益气健脾,甘温散火。
处方: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2g,苍耳子12g,辛夷12g,牡丹皮12g,升麻9g,生地黄12g,玄参12g,千里光12g,白花蛇舌草12g,徐长卿12g,甘草9g。服药10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溃疡面逐渐缩小,神疲乏力较前减轻;再服10剂后,口腔溃疡已基本愈合,继服6剂后已痊愈,随访6个月未复发。
2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粘膜疾病[1]。口腔溃疡不仅仅是口腔疾病,“有诸内,必形诸外”,也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故治疗必须抓住内在本质,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从发病因素入手:阴火论是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的主要内容,东垣云:“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有所劳伤,皆损其气”。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日常生活越来越丰富,饮食习惯逐渐西化,诸多因素造成了饮食、劳倦、七情所伤的发病因素。因此要重视引起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因素,以预防为主,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紧扣阴火病机特点: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他认为:“阳在上而阴在下,脾主升而胃主降,若元气亏虚,升降失常,则下焦阴风之火不能潜藏阴位而致升腾为患”。张景岳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为虚火也”。脾之经脉连舌根,散舌下。若脾胃虚弱,土虚则浮热上炎,熏蒸于口而致口舌生疮。本病以脾气亏虚为本,阴火上炎为标。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紧紧抓住阴火这一病机的特点,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治疗以甘温散火法为主:复发性口腔溃疡常伴有四肢乏力、口淡无味、纳谷不馨、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软等脾气亏虚的临床表现,多在劳累、熬夜时复发。因此,应十分注重整体脾气亏虚这一致病之本以健脾培土益气为主;同时不忘局部之口腔溃疡因湿淫热蒸肌肤所致,配合运用升阳散火之法,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方中重用黄芪,黄芪味甘性温,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故为君药。党参味甘性平,具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白术味苦、甘,性温,能够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共为臣药。根据风能胜湿”的原则,使用苍耳子、辛夷与升麻配伍祛风以胜湿,升阳以散火。方中生地黄、牡丹皮、玄参、千里光、白花蛇舌草、徐长卿等药祛风利湿,清泻阴火,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等作用,为使药。诸药配伍,甘温散火而口腔溃疡乃除。
参考文献:
[1] 于小雪,孙勇.全科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1-452.
[2]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