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整部作品精华的书名有其独特的审美要示,本文通过实例,探讨英语书名翻译的若干原则。
关键词:英语书名;书名翻译;翻译原则
书名通常语言简洁、立意新颖、生动醒目,是了解作品的窗口。好的书名不仅能表明作者的用意,而且能吸引读者,令人回味无穷。书名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在阅读书籍之前,书名是唯一能够引起读者注意的元素,醒目的书名会立刻引起读者的兴趣。对于国外读者而言,书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就像商标一样,直接影响书籍的畅销程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书名的翻译与广告商标名的翻译有一些类似之处。书名的翻译也需要简洁、创意,顾及商业效果。翻译名家戈宝权先生在《译林》1983年第2期发表的《漫谈译事难》一文中提到译事有五难,其中一难就是“翻译书名难”。英语书名的翻译需要忠实于以下原则。
一、忠实原作
翻译的标准林林总总,但大多离不了两个核心词,一是忠实,一是通顺。书名的翻译也应当忠实原作。
郭著章在查阅澳大利亚作家Frank Dalby Davison的作者简介时,发现其代表作存在翻译错误或不妥之处。例如其代表作Man-Shy译作《怕见男人》,Dusty译作《灰蒙蒙》。郭著章认为此译不妥,因为:Man-Shy的副标题为A Story of Men and Cattle(《人与牛的故事》)。这部中篇小说写的是一头小红牝牛及其伙伴们野林牛如何怕见人类,躲进大山,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的故事。书名中的“Man”显然是它的另一常用意义:mankind,既包括男人,又包括女人。因此此书名应译为:《怕人》或《怕人类》等。Dusty是Man-Shy的姊妹篇,写的是关于狗的故事,它的副标题是A Dog of the Sheep Country,而Dusty便是羊区内一条狗的名字,因此只能音译为《达斯提》为妥。
二、处理好文化因素
书籍是文化交流中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和媒介,书名作为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尤其需要引译者的重视。译者不仅需要较强的驾驭两种文字的能力,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广泛深刻的了解、对比。
《红楼梦》的译本较多,最为著名的是杨宪益、戴乃迭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David Hawkes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两个版本。苗锋曾指出,红楼并不是“红色公寓(Red Mansion)”的意思,而意为“女儿楼”或“闺房”,是女孩出嫁前住的地方,将“红楼”直译就没“女儿楼”的意思了。但如果仅仅是“女儿楼”的意思还比较好翻译,因为在西方也有女孩出嫁之前的居住的“闺房”,但其文化内涵却并不相同:西方的“闺房”仅仅是女子出嫁前居住的地方,指女孩的卧室,而中国的“闺房”里的千金小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封闭或自被软禁的状态,她们除了同自己家里人外,不能与任何的男性说话或来往,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另外,“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别,“红”在中国象征吉祥喜庆,在西方传递着残暴、流血的涵义,可能会引起西方读者的反感。因此译作The Story of the Stone就不会有争议了。
三、再现原书名的艺术效果
翻译不仅仅是科学,是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它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按照题材来分,文学作品是翻译中最难的一类,囊括洋洋洒洒的数十万、数百万字作品精华的书名是艺术家们的呕心沥血之作。可想而知,要想完美再现原作书名的艺术效果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难怪清末大翻译家严复感叹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这的确是翻译行家的经验之谈。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Wuthering Heights最初被译为《钨色高地》、《魂归离天恨》、《咆哮山庄》,等等。“钨色高地”前半部分带有音译的痕迹,wuthering是形容词,表示暴风雨来临之时幽怨的声音,然而“钨色”对于汉语读者而言仅仅表示一种颜色,毫无拟声或是意境的联想。“魂归离天恨”带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而这部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惊心动魄,充满了强烈的反对压迫、追求自然的斗争精神,这一译名显然与主题不符。“咆哮”二字不能引起读者对悲伤凄凉、哀怨断肠爱情的共鸣。翻译家杨苡后来将其译为《呼啸山庄》,将自然环境与人物感情融为一体,在古典阴郁的基调背后,读者屏住呼吸感受到小说里人物那神秘而轰轰烈烈的爱情。
A Farewell to Arms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对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书名曾被译为《再见臂膀》、《战地春梦》。Arms一词是“臂膀”的意思,意指爱情,同时也可指“武器”,原文标题一语双关。然而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汉语中没有一个词达到类似的效果,两相权衡,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表现的主题是反战思想。因此,现在的译名《永别了,武器》更为读者接受。
四、适当考虑市场营销的原则
任何翻译想要取得成功,必须为读者喜爱、被市场接受。因此在再现原作艺术的同时,译者需要适当考虑译名的市场效应。
Ron Liebman的小说Shark Tales曾先后被译为《鲨鱼故事》、《鲨鱼传说》和《鲨鱼黑帮》。最后一个译名最具有吸引力,它能够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大家会疑惑:鲨鱼中也有黑帮吗?海底世界是不是像人类社会一样分有三六九等,这个社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读者会带着这些问题驻足阅读。通过比较,前两个译名显得过于平淡。
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当然这个创作也需要慎重,最重要的是不能违背原作的精神。有些创作虽然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迎合市场需求,但与原文精神并不契合,这种翻译也是走不长远的。周晔、孙致礼曾指出:上世纪80年代,有译者将奥斯汀的长篇小说Sense and Sensibility译为《理智与情感》,出版社认为这“不像小说名”,便改成《两姐妹》出版。作者以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爱情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将这样一个呼应主题的书名改成俗不可耐的“两姐妹”,完全辜负了作者的用心。译者在反对无用的情况下,只好转到其他出版社再版,书名仍译为《理智与情感》。
参考文献:
[1]郭著章.也谈书名和标题的翻译[J].翻译通讯,1984,(4).
[2]苗锋.书名译法二题[J].上海翻译,2006,(1).
[3]张小曼,胡作友.从译名到书名的翻译[J].学术界,2005,(1).
[4]周晔,孙致礼.书名、篇名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9,(1).
关键词:英语书名;书名翻译;翻译原则
书名通常语言简洁、立意新颖、生动醒目,是了解作品的窗口。好的书名不仅能表明作者的用意,而且能吸引读者,令人回味无穷。书名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在阅读书籍之前,书名是唯一能够引起读者注意的元素,醒目的书名会立刻引起读者的兴趣。对于国外读者而言,书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就像商标一样,直接影响书籍的畅销程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书名的翻译与广告商标名的翻译有一些类似之处。书名的翻译也需要简洁、创意,顾及商业效果。翻译名家戈宝权先生在《译林》1983年第2期发表的《漫谈译事难》一文中提到译事有五难,其中一难就是“翻译书名难”。英语书名的翻译需要忠实于以下原则。
一、忠实原作
翻译的标准林林总总,但大多离不了两个核心词,一是忠实,一是通顺。书名的翻译也应当忠实原作。
郭著章在查阅澳大利亚作家Frank Dalby Davison的作者简介时,发现其代表作存在翻译错误或不妥之处。例如其代表作Man-Shy译作《怕见男人》,Dusty译作《灰蒙蒙》。郭著章认为此译不妥,因为:Man-Shy的副标题为A Story of Men and Cattle(《人与牛的故事》)。这部中篇小说写的是一头小红牝牛及其伙伴们野林牛如何怕见人类,躲进大山,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的故事。书名中的“Man”显然是它的另一常用意义:mankind,既包括男人,又包括女人。因此此书名应译为:《怕人》或《怕人类》等。Dusty是Man-Shy的姊妹篇,写的是关于狗的故事,它的副标题是A Dog of the Sheep Country,而Dusty便是羊区内一条狗的名字,因此只能音译为《达斯提》为妥。
二、处理好文化因素
书籍是文化交流中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和媒介,书名作为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尤其需要引译者的重视。译者不仅需要较强的驾驭两种文字的能力,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广泛深刻的了解、对比。
《红楼梦》的译本较多,最为著名的是杨宪益、戴乃迭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David Hawkes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两个版本。苗锋曾指出,红楼并不是“红色公寓(Red Mansion)”的意思,而意为“女儿楼”或“闺房”,是女孩出嫁前住的地方,将“红楼”直译就没“女儿楼”的意思了。但如果仅仅是“女儿楼”的意思还比较好翻译,因为在西方也有女孩出嫁之前的居住的“闺房”,但其文化内涵却并不相同:西方的“闺房”仅仅是女子出嫁前居住的地方,指女孩的卧室,而中国的“闺房”里的千金小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封闭或自被软禁的状态,她们除了同自己家里人外,不能与任何的男性说话或来往,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另外,“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别,“红”在中国象征吉祥喜庆,在西方传递着残暴、流血的涵义,可能会引起西方读者的反感。因此译作The Story of the Stone就不会有争议了。
三、再现原书名的艺术效果
翻译不仅仅是科学,是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它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按照题材来分,文学作品是翻译中最难的一类,囊括洋洋洒洒的数十万、数百万字作品精华的书名是艺术家们的呕心沥血之作。可想而知,要想完美再现原作书名的艺术效果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难怪清末大翻译家严复感叹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这的确是翻译行家的经验之谈。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Wuthering Heights最初被译为《钨色高地》、《魂归离天恨》、《咆哮山庄》,等等。“钨色高地”前半部分带有音译的痕迹,wuthering是形容词,表示暴风雨来临之时幽怨的声音,然而“钨色”对于汉语读者而言仅仅表示一种颜色,毫无拟声或是意境的联想。“魂归离天恨”带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而这部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惊心动魄,充满了强烈的反对压迫、追求自然的斗争精神,这一译名显然与主题不符。“咆哮”二字不能引起读者对悲伤凄凉、哀怨断肠爱情的共鸣。翻译家杨苡后来将其译为《呼啸山庄》,将自然环境与人物感情融为一体,在古典阴郁的基调背后,读者屏住呼吸感受到小说里人物那神秘而轰轰烈烈的爱情。
A Farewell to Arms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对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书名曾被译为《再见臂膀》、《战地春梦》。Arms一词是“臂膀”的意思,意指爱情,同时也可指“武器”,原文标题一语双关。然而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汉语中没有一个词达到类似的效果,两相权衡,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表现的主题是反战思想。因此,现在的译名《永别了,武器》更为读者接受。
四、适当考虑市场营销的原则
任何翻译想要取得成功,必须为读者喜爱、被市场接受。因此在再现原作艺术的同时,译者需要适当考虑译名的市场效应。
Ron Liebman的小说Shark Tales曾先后被译为《鲨鱼故事》、《鲨鱼传说》和《鲨鱼黑帮》。最后一个译名最具有吸引力,它能够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大家会疑惑:鲨鱼中也有黑帮吗?海底世界是不是像人类社会一样分有三六九等,这个社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读者会带着这些问题驻足阅读。通过比较,前两个译名显得过于平淡。
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当然这个创作也需要慎重,最重要的是不能违背原作的精神。有些创作虽然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迎合市场需求,但与原文精神并不契合,这种翻译也是走不长远的。周晔、孙致礼曾指出:上世纪80年代,有译者将奥斯汀的长篇小说Sense and Sensibility译为《理智与情感》,出版社认为这“不像小说名”,便改成《两姐妹》出版。作者以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爱情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将这样一个呼应主题的书名改成俗不可耐的“两姐妹”,完全辜负了作者的用心。译者在反对无用的情况下,只好转到其他出版社再版,书名仍译为《理智与情感》。
参考文献:
[1]郭著章.也谈书名和标题的翻译[J].翻译通讯,1984,(4).
[2]苗锋.书名译法二题[J].上海翻译,2006,(1).
[3]张小曼,胡作友.从译名到书名的翻译[J].学术界,2005,(1).
[4]周晔,孙致礼.书名、篇名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