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然而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不良现象的来源就是学生的不自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成为一项重大的使命也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和考验。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信任中,他就學会了自爱;生活在激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激励在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激励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实施语言激励,让学生敢于表达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激励学生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语言激励可以分为两种:口头语言激励和肢体语言激励。口头语言激励就是通过在小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在私下谈话过程中,通过“你回答的非常好”、“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你今天完成的作业非常工整”等语言给予学生鼓励。肢体语言激励就是通过一些肢体动作如:一个激烈的掌声、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真挚的微笑等给予学生鼓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两种语言激励的途径。因为教师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赞扬、微笑都有可能影响学生一整天的心情,一整天的学习激情,甚至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语文《掌声》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出:“课文为什么要用掌声为题呢?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获得掌声呢?”教师通过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及时有效的点评。对于回答非常好的同学,教师这样点评:“你真聪明,分析的太好了,已经理解了文章的真正含义!”对于回答稍微差点的学生:“你回答的条例非常清晰,声音也很洪亮,真棒!”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的不同情况,随机应变给予适当的点评。最后让学生总结本篇课文的内涵,让学生真正理解“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句话的含义。这时班级里想起激烈的掌声。学生们通过这节课不仅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获得了语言激励,让自己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施活动激励,让学生积极主动
现代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而不是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创设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朗读比赛、写字比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通过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让学生找到自信。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例如:在小学教学中通过写字比赛,每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写,对于错字最少的同学给予“今日写字之星”的称号。这样下来,每个同学都会积极主动的自己去学习而不用教师催促,要按时交作业,不交作业扣分等。通过演讲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不胆怯不羞怯,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效果要比教师监督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所以实施活动激励对于发展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实施评价激励,让学生勇敢自信
每个人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想得到赞美的评价。小学生正是克服自卑感的关键时期,教师更应该给予评价激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应建立多方面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评价激励策略,教师可采用评分式评价体系激励学生。
例如: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分为A、B、C三个层次,对于获得A的同学可以加一分;针对学生的日常劳动情况,对于打扫卫生最干净的同学可以加2分;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加3分,对于回答非常准确的同学加5分,其他同学加1分;针对学生考试的情况,考试无不良行为的学生可以加一分,对于考试进步的学生,每进步一名加一分,以此累加。通过这样的评分体系,每月甚至每周都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进行排名。最后对学生综合得分高的同学给予“学习标兵”的称号。让学生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目标,一步步,脚踏实地,勇敢前进,变得更加自信。
通过上述策略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获得更大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学环境等,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营造轻松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潘敏.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速读(下旬),2017,(2):87.
[2]薛惠芬.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84.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信任中,他就學会了自爱;生活在激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激励在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激励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实施语言激励,让学生敢于表达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激励学生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语言激励可以分为两种:口头语言激励和肢体语言激励。口头语言激励就是通过在小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在私下谈话过程中,通过“你回答的非常好”、“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你今天完成的作业非常工整”等语言给予学生鼓励。肢体语言激励就是通过一些肢体动作如:一个激烈的掌声、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真挚的微笑等给予学生鼓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两种语言激励的途径。因为教师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赞扬、微笑都有可能影响学生一整天的心情,一整天的学习激情,甚至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语文《掌声》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出:“课文为什么要用掌声为题呢?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获得掌声呢?”教师通过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及时有效的点评。对于回答非常好的同学,教师这样点评:“你真聪明,分析的太好了,已经理解了文章的真正含义!”对于回答稍微差点的学生:“你回答的条例非常清晰,声音也很洪亮,真棒!”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的不同情况,随机应变给予适当的点评。最后让学生总结本篇课文的内涵,让学生真正理解“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句话的含义。这时班级里想起激烈的掌声。学生们通过这节课不仅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获得了语言激励,让自己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施活动激励,让学生积极主动
现代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而不是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创设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朗读比赛、写字比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通过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让学生找到自信。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例如:在小学教学中通过写字比赛,每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写,对于错字最少的同学给予“今日写字之星”的称号。这样下来,每个同学都会积极主动的自己去学习而不用教师催促,要按时交作业,不交作业扣分等。通过演讲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不胆怯不羞怯,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效果要比教师监督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所以实施活动激励对于发展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实施评价激励,让学生勇敢自信
每个人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想得到赞美的评价。小学生正是克服自卑感的关键时期,教师更应该给予评价激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应建立多方面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评价激励策略,教师可采用评分式评价体系激励学生。
例如: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分为A、B、C三个层次,对于获得A的同学可以加一分;针对学生的日常劳动情况,对于打扫卫生最干净的同学可以加2分;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加3分,对于回答非常准确的同学加5分,其他同学加1分;针对学生考试的情况,考试无不良行为的学生可以加一分,对于考试进步的学生,每进步一名加一分,以此累加。通过这样的评分体系,每月甚至每周都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进行排名。最后对学生综合得分高的同学给予“学习标兵”的称号。让学生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目标,一步步,脚踏实地,勇敢前进,变得更加自信。
通过上述策略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获得更大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学环境等,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营造轻松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潘敏.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速读(下旬),2017,(2):87.
[2]薛惠芬.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