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的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的一个特殊群体 ,也是现在的学校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弱势群体,特别是他们的教育问题上已经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一、龙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经过对林村共有38户共162名村民,其中17岁以下的儿童有54名,17至51岁之间的村民有80名,50岁以上的村民共20人。在38户村民中,每户均有外出务工人员,有的甚至一个家庭有三人在外务工。根据我们统计,龙村总共有去外面务工的人中有70人,他们有的农忙时回过家,有的半年或者一年才回家一次,有的甚至会几年都不回家过。在80名留守儿童中,跟随父母在外的仅5人,其余的均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抚养。这些孩子在心理、学习、行为等各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心里的问题。
现在根据龙村留守儿童为调查的样本,分析其种种情况,总结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常見问题
(一)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都是由隔代来教育的,他们本身文化水平底下,从精力上,他们只能为留守儿童吃和住,没办法进行教育,家庭作业更不能辅导,从而使得留守儿童放任自由,对学习不敢兴趣,学的好的也没人看到,从而使得他们心里学习没兴趣,不能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导致成绩下降.
(二)不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留守儿童不听年长的人教育,认为不是我的父母我不听,这样容易违反学校的规定,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极易出现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有老一辈生活,由于缺少文化没能及时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和心理沟通,大多数孩子因成绩好就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外出打工使得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宽裕,有一部分人就形成了“孩子不想读书,可以一起出来和父母打工挣钱”的想法,这又助长了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因此,在农村的学校里流失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而辍学的比例比较少,因为学习差、不想上学或者自己感觉升学没有希望而离开学校的人数就会扩大。
(四)心理问题突出,道德滑坡
留守儿童是由于很长的时间和父母分开,缺少了父母的关爱,感情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自身的满足,留守儿童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这样长期下去,使得部分的儿童在心理上慢慢的变得自卑、悲观、,表现出暴躁、冷漠、内向、极端等等的不良倾向。
(五)道德品行方面
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都不在身边,缺乏良好的家庭管教氛围,对孩子放任自流、留守儿童不服管教、、同学拉帮结派、容易违反学校校纪和社会上的混混搅在一起等,留守儿童会容易发生消极的变化,也比较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六)情感教育的不足
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感觉到自己不幸福. 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加上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多与孩子的父母联系,要从孩子自身成长需求出发,认真找到孩子的监护人,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并且应尽可能多和孩子保持联系.作为教师应多和家长联系,找出最后的教育方法.
2.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暂住.孩子能和自己最亲的人住在一起,在心里他们会觉得非常的温暖,感觉到还有人会喜欢他.
3.可以多寄些礼物给孩子,但不要给孩子寄太多的钱.这样孩子会明白我不是个没有人爱的孩子,从而是得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美好还会来.使他们能在人文的关怀中健康成长.
(二) 学校教育方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建立心理咨询室,制定心理咨询的辅导制度,培养业务素质好的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并且开设心理咨询的信箱,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便利的咨询辅导,建立好留守儿童的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
2.公平对待学生,给予他们的爱
留守儿童在社会上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应对每一位留守儿童和其它的学生一样一视同仁,不能就只关心他们的成绩,从而忽视他们的生活上的困难。对留守儿童给予经常性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要多加表扬,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更加需要鼓励.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社会问题,如果单靠教育部门是很难得到解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需要全社会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共同努力。“同在蓝天下,共同的成长进步”——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就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子女的,这是党和国家把社会公正、供品的价值取向作为其处理社会问题的工作指针的具体体现。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问题,,必须形成合力,不断探索解决的途径才能使农村“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健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广西教育
[2]少儿报刊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一、龙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经过对林村共有38户共162名村民,其中17岁以下的儿童有54名,17至51岁之间的村民有80名,50岁以上的村民共20人。在38户村民中,每户均有外出务工人员,有的甚至一个家庭有三人在外务工。根据我们统计,龙村总共有去外面务工的人中有70人,他们有的农忙时回过家,有的半年或者一年才回家一次,有的甚至会几年都不回家过。在80名留守儿童中,跟随父母在外的仅5人,其余的均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抚养。这些孩子在心理、学习、行为等各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心里的问题。
现在根据龙村留守儿童为调查的样本,分析其种种情况,总结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常見问题
(一)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都是由隔代来教育的,他们本身文化水平底下,从精力上,他们只能为留守儿童吃和住,没办法进行教育,家庭作业更不能辅导,从而使得留守儿童放任自由,对学习不敢兴趣,学的好的也没人看到,从而使得他们心里学习没兴趣,不能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导致成绩下降.
(二)不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留守儿童不听年长的人教育,认为不是我的父母我不听,这样容易违反学校的规定,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极易出现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有老一辈生活,由于缺少文化没能及时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和心理沟通,大多数孩子因成绩好就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外出打工使得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宽裕,有一部分人就形成了“孩子不想读书,可以一起出来和父母打工挣钱”的想法,这又助长了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因此,在农村的学校里流失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而辍学的比例比较少,因为学习差、不想上学或者自己感觉升学没有希望而离开学校的人数就会扩大。
(四)心理问题突出,道德滑坡
留守儿童是由于很长的时间和父母分开,缺少了父母的关爱,感情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自身的满足,留守儿童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这样长期下去,使得部分的儿童在心理上慢慢的变得自卑、悲观、,表现出暴躁、冷漠、内向、极端等等的不良倾向。
(五)道德品行方面
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都不在身边,缺乏良好的家庭管教氛围,对孩子放任自流、留守儿童不服管教、、同学拉帮结派、容易违反学校校纪和社会上的混混搅在一起等,留守儿童会容易发生消极的变化,也比较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六)情感教育的不足
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感觉到自己不幸福. 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加上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多与孩子的父母联系,要从孩子自身成长需求出发,认真找到孩子的监护人,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并且应尽可能多和孩子保持联系.作为教师应多和家长联系,找出最后的教育方法.
2.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暂住.孩子能和自己最亲的人住在一起,在心里他们会觉得非常的温暖,感觉到还有人会喜欢他.
3.可以多寄些礼物给孩子,但不要给孩子寄太多的钱.这样孩子会明白我不是个没有人爱的孩子,从而是得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美好还会来.使他们能在人文的关怀中健康成长.
(二) 学校教育方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建立心理咨询室,制定心理咨询的辅导制度,培养业务素质好的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并且开设心理咨询的信箱,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便利的咨询辅导,建立好留守儿童的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
2.公平对待学生,给予他们的爱
留守儿童在社会上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应对每一位留守儿童和其它的学生一样一视同仁,不能就只关心他们的成绩,从而忽视他们的生活上的困难。对留守儿童给予经常性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要多加表扬,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更加需要鼓励.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社会问题,如果单靠教育部门是很难得到解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需要全社会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共同努力。“同在蓝天下,共同的成长进步”——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就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子女的,这是党和国家把社会公正、供品的价值取向作为其处理社会问题的工作指针的具体体现。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问题,,必须形成合力,不断探索解决的途径才能使农村“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健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广西教育
[2]少儿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