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一个孩子会不会思考,是区别于他有没有智慧的一个本质问题,而会思考首先表现为有问题意识的质疑精神。”这种见解是深刻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向问题敞开就是心灵的敞开,想象的敞开。从问题到想象,从想象到创造,贯穿其中的是思维。因此,学生质疑时,问题的价值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过于浅显,只要读读课文都能回答;有的仅着眼于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就能解决;还有的甚至突发奇想,提的问题跟课文内容毫无关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学会一些质疑的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文章的主旨。
从课题处质疑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文眼,它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题目来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看到课题后,笔者先让学生猜猜看,课文会讲到什么?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小艇的作用”“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和小艇的关系”“可能会讲到威尼斯这个城市的样子”。笔者相机引导:“那么课文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来一起阅读课文。如果写了你们提到的这些,咱们看看在文章的哪些段落,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再看看作者还写了哪些我们没有想到的,又是怎么描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来寻找我们的疑问。”通过课前质疑这一环节,既引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又引导学生明白了从课题入手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笔者让学生读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交流解决吗?”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围绕课题提了很多问题,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合并,最后综合为5个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谁毁灭了圆明园?”“圆明园的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呢?”“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品味这5个问题,真可谓异彩纷呈,全面而深刻。这一过程,学生再次体会到如何抓住课题来质疑,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如何有质量地质疑。
从关键词上质疑
在课文中,有些关键词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理解了这些重点词语,便可领会文章的意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于理解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颐和园》一文时,有这样一段话:“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当读到这儿时,有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我觉得这句话中的‘滑过’,是不是也可以用‘划过’?我们写船在水面上时都是用‘划过’。”课堂上出现了片刻沉默后,许多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其中一位说:“划船时,湖面会产生许多波纹,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如果用‘划过’,就前后矛盾了。”另一位学生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说明湖面很光滑,游画舫从上面慢慢滑过,这个‘滑’是‘滑行’的意思。”笔者相机引导:“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生成。这样的课堂生成,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深刻领悟,又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这个“滑”字激起了课堂中的朵朵浪花,再次让笔者意识到,许多有创意的灵感就是这样產生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
从重点句中导疑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认知和感悟就会出现一些困难和疑惑。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欲通而不能通,欲言而不能言”时,适时进行引导和点拨。如在课文《桥》中有这样几句话:“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学习至此,笔者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学生们通过相互探讨,联系上下文,与“惊慌”“疯了似的”“乱哄哄”的人群进行对比,从而明白了这里的“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文中这样写,为后文升华老汉的可贵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实际教学中,诸如此类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如果执教者能够因势利导,在关键处以疑导学,那么就能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意。
科学是富于创造性的,其基本态度就是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不敢有所怀疑这种思维定式,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同时,要巧妙运用设问技巧、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质疑。开始时,学生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在不断尝试中让他们逐渐明白将疑问设在重点处、难点处、新旧知识结合处。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课堂上,给学生放飞思维的自由,让他们敢问、乐问、会问,就能使他们的语言在读书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中变得更加丰富,思维在碰撞中更加深邃,智慧在对话中变得更加灵动。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北大街小学)
从课题处质疑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文眼,它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题目来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看到课题后,笔者先让学生猜猜看,课文会讲到什么?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小艇的作用”“可能会讲到威尼斯和小艇的关系”“可能会讲到威尼斯这个城市的样子”。笔者相机引导:“那么课文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来一起阅读课文。如果写了你们提到的这些,咱们看看在文章的哪些段落,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再看看作者还写了哪些我们没有想到的,又是怎么描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来寻找我们的疑问。”通过课前质疑这一环节,既引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又引导学生明白了从课题入手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笔者让学生读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交流解决吗?”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围绕课题提了很多问题,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合并,最后综合为5个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谁毁灭了圆明园?”“圆明园的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呢?”“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品味这5个问题,真可谓异彩纷呈,全面而深刻。这一过程,学生再次体会到如何抓住课题来质疑,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如何有质量地质疑。
从关键词上质疑
在课文中,有些关键词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理解了这些重点词语,便可领会文章的意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于理解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颐和园》一文时,有这样一段话:“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当读到这儿时,有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我觉得这句话中的‘滑过’,是不是也可以用‘划过’?我们写船在水面上时都是用‘划过’。”课堂上出现了片刻沉默后,许多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其中一位说:“划船时,湖面会产生许多波纹,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如果用‘划过’,就前后矛盾了。”另一位学生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说明湖面很光滑,游画舫从上面慢慢滑过,这个‘滑’是‘滑行’的意思。”笔者相机引导:“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生成。这样的课堂生成,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深刻领悟,又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这个“滑”字激起了课堂中的朵朵浪花,再次让笔者意识到,许多有创意的灵感就是这样產生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
从重点句中导疑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认知和感悟就会出现一些困难和疑惑。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欲通而不能通,欲言而不能言”时,适时进行引导和点拨。如在课文《桥》中有这样几句话:“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学习至此,笔者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学生们通过相互探讨,联系上下文,与“惊慌”“疯了似的”“乱哄哄”的人群进行对比,从而明白了这里的“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文中这样写,为后文升华老汉的可贵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实际教学中,诸如此类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如果执教者能够因势利导,在关键处以疑导学,那么就能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意。
科学是富于创造性的,其基本态度就是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不敢有所怀疑这种思维定式,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同时,要巧妙运用设问技巧、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质疑。开始时,学生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在不断尝试中让他们逐渐明白将疑问设在重点处、难点处、新旧知识结合处。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课堂上,给学生放飞思维的自由,让他们敢问、乐问、会问,就能使他们的语言在读书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中变得更加丰富,思维在碰撞中更加深邃,智慧在对话中变得更加灵动。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北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