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我,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让我今生难忘。我工作后一直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每天对着灰蒙蒙的天空,很怀念童年时乡下的蓝天,白云、绿草和水牛,更怀念外婆做的香喷喷的乌米饭。
外婆是个地道的壮家女,年轻的时候山歌唱的好,是村寨里有名的“百灵鸟”。外婆做的乌米饭也香飘百里,谁吃了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农历三月三是壮家人隆重的节日,除了对山歌,餐桌上少不了一大盆乌黑油亮的乌米饭。春天来了,大地換上了绿装,插完了田里的秧苗,壮家人就要为即将到来的“三月三”作精心的准备了。他们首先挑选出上等的糯米晒好,再去山上摘一种树叶,这种树叶被当地人称为“黑叶”,形状和枫叶差不多,是用来染黑糯米的。
每年离节日还有十天左右,我会戴上斗笠,跟随外婆上山去采黑叶,外婆选黑叶很有讲究,黑叶顶部的嫩叶一定是红色的,这样的叶子泡出来的米,颜色比较黑,不容易掉色。黑叶摘回来,外婆要先将其细细洗干净,然后舂碎,放进一个大陶缸里用适量的水泡一段时间。待缸里的水变得很黑了,便用一块干净的布滤掉碎的黑叶,再把泡出来的黑水放进锅里烧,水温在60℃~70℃的时候就把糯米倒进锅里泡,泡的时候要停火,还要不停的翻动米,使其染色均匀。半小时后把锅里的米捞起来放进水缸里用黑水继续泡半天到一天,然后把米捞出来用一个箩沥干水。至此为止,仅仅完成了准备工作,下面还有重头戏——蒸乌米饭。
把染过色的糯米放进一个特制的蒸格里均匀摊开,蒸几十分钟,待到满屋子都飘满了黑叶和糯米的特殊香味后,就可以揭开锅盖了。扇去雾气腾腾的蒸汽,小心翼翼地抽出蒸格,哇!晶莹黑亮、香喷喷的乌米饭便蒸好了。每每此时,负责在灶边添柴的我便坐不稳了,闻着乌米饭的香味不停地吞口水,添柴的动作也慢了好多。小狗好像也闻到了饭香,从外面跑回来了,摇头摆尾地围着外婆转来转去,怎么赶也赶不走。外婆看着我和小狗的馋相,笑眯眯地用小勺盛一碗给我,扔给小狗一个饭团,说:“慢慢吃,别噎着了!”我哪顾得上听她说什么,双手接过乌米饭,一阵狼吞虎咽就消灭干净了,抹抹嘴又伸出空碗,直吃到小肚子滚圆了才罢休。
有时候,外婆会拿出她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私房钱,颠着小脚去村东头的荔枝树下,从猪肉摊割一块半肥半瘦的猪肉回来,细细地剁碎,掺进泡好的黑糯米中,撇下一些精盐,把一种叫做“红蓝”的植物的叶子切碎,也放进黑糯米里拌均匀再蒸熟,放进这几种配料的乌米饭特别香,特别好吃。
乌米饭往往会在“三月三”来临前做好,于是小孩子就伸长脖子等着“三月三”那一天快点到来。壮家人是很热情好客的,“三月三”那天村寨里非常热闹,远的,近的,亲的,疏的,凡是有点亲戚关系的,只要你想来,都可以来作客。孩子们可高兴了,从东家跑到西家,每家每户的客厅里都摆满了乌米饭,香米糕,桂花糕,香瓜子,甘蔗,不管主人在不在,都可以随便尝。
上午过了十点,该到的客人一般都到了,客人主人围着桌子团团坐下,说着一些客套话,主人很快把各种菜摆上,自家种的养的,市场上买的,摆了满满的一桌,在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一大盘的乌米饭。这顿饭一般吃到下午两三点,酒足饭饱之后,女人忙着收拾桌子,男人就抽烟聊天。太阳要下山了,远一点的客人,怕天黑了不好走,就要告辞回家了,主人赶紧往客人的袋子里装上一些吃的东西,一大包乌米饭是少不了的。一般客人会假装推让一番,但到最后,没有哪个客人会不顾主人的面子不要的,与客人同来的孩子和衬里的孩子只半天就已经混得很熟,和小伙伴们有点恋恋不舍,被家人硬牵着手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因为南方的三月天气比较潮湿,所以主人送走了客人,要马上把乌米饭和甜糕等储藏好,不然很快就会发霉。如果天气好,就把乌米饭摊在一个干净的箩盖上放到屋顶上晒,或者直接把乌米饭放进锅里翻炒,这样,乌米饭就不容易发霉了,也好储存。到吃的时候,先把干的乌米饭用水泡一下,然后就像平时做饭那样把它煮熟就可以了。
储存起来的乌米饭是壮家人的想念。壮家人在地里忙活了一天,洗去了满身的疲惫后,斟满一大碗自家酿造的米酒,就着香喷喷的乌米饭,再加上一小碟的炒花生米,不知醉倒了多少人!
外婆是个地道的壮家女,年轻的时候山歌唱的好,是村寨里有名的“百灵鸟”。外婆做的乌米饭也香飘百里,谁吃了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农历三月三是壮家人隆重的节日,除了对山歌,餐桌上少不了一大盆乌黑油亮的乌米饭。春天来了,大地換上了绿装,插完了田里的秧苗,壮家人就要为即将到来的“三月三”作精心的准备了。他们首先挑选出上等的糯米晒好,再去山上摘一种树叶,这种树叶被当地人称为“黑叶”,形状和枫叶差不多,是用来染黑糯米的。
每年离节日还有十天左右,我会戴上斗笠,跟随外婆上山去采黑叶,外婆选黑叶很有讲究,黑叶顶部的嫩叶一定是红色的,这样的叶子泡出来的米,颜色比较黑,不容易掉色。黑叶摘回来,外婆要先将其细细洗干净,然后舂碎,放进一个大陶缸里用适量的水泡一段时间。待缸里的水变得很黑了,便用一块干净的布滤掉碎的黑叶,再把泡出来的黑水放进锅里烧,水温在60℃~70℃的时候就把糯米倒进锅里泡,泡的时候要停火,还要不停的翻动米,使其染色均匀。半小时后把锅里的米捞起来放进水缸里用黑水继续泡半天到一天,然后把米捞出来用一个箩沥干水。至此为止,仅仅完成了准备工作,下面还有重头戏——蒸乌米饭。
把染过色的糯米放进一个特制的蒸格里均匀摊开,蒸几十分钟,待到满屋子都飘满了黑叶和糯米的特殊香味后,就可以揭开锅盖了。扇去雾气腾腾的蒸汽,小心翼翼地抽出蒸格,哇!晶莹黑亮、香喷喷的乌米饭便蒸好了。每每此时,负责在灶边添柴的我便坐不稳了,闻着乌米饭的香味不停地吞口水,添柴的动作也慢了好多。小狗好像也闻到了饭香,从外面跑回来了,摇头摆尾地围着外婆转来转去,怎么赶也赶不走。外婆看着我和小狗的馋相,笑眯眯地用小勺盛一碗给我,扔给小狗一个饭团,说:“慢慢吃,别噎着了!”我哪顾得上听她说什么,双手接过乌米饭,一阵狼吞虎咽就消灭干净了,抹抹嘴又伸出空碗,直吃到小肚子滚圆了才罢休。
有时候,外婆会拿出她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私房钱,颠着小脚去村东头的荔枝树下,从猪肉摊割一块半肥半瘦的猪肉回来,细细地剁碎,掺进泡好的黑糯米中,撇下一些精盐,把一种叫做“红蓝”的植物的叶子切碎,也放进黑糯米里拌均匀再蒸熟,放进这几种配料的乌米饭特别香,特别好吃。
乌米饭往往会在“三月三”来临前做好,于是小孩子就伸长脖子等着“三月三”那一天快点到来。壮家人是很热情好客的,“三月三”那天村寨里非常热闹,远的,近的,亲的,疏的,凡是有点亲戚关系的,只要你想来,都可以来作客。孩子们可高兴了,从东家跑到西家,每家每户的客厅里都摆满了乌米饭,香米糕,桂花糕,香瓜子,甘蔗,不管主人在不在,都可以随便尝。
上午过了十点,该到的客人一般都到了,客人主人围着桌子团团坐下,说着一些客套话,主人很快把各种菜摆上,自家种的养的,市场上买的,摆了满满的一桌,在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一大盘的乌米饭。这顿饭一般吃到下午两三点,酒足饭饱之后,女人忙着收拾桌子,男人就抽烟聊天。太阳要下山了,远一点的客人,怕天黑了不好走,就要告辞回家了,主人赶紧往客人的袋子里装上一些吃的东西,一大包乌米饭是少不了的。一般客人会假装推让一番,但到最后,没有哪个客人会不顾主人的面子不要的,与客人同来的孩子和衬里的孩子只半天就已经混得很熟,和小伙伴们有点恋恋不舍,被家人硬牵着手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因为南方的三月天气比较潮湿,所以主人送走了客人,要马上把乌米饭和甜糕等储藏好,不然很快就会发霉。如果天气好,就把乌米饭摊在一个干净的箩盖上放到屋顶上晒,或者直接把乌米饭放进锅里翻炒,这样,乌米饭就不容易发霉了,也好储存。到吃的时候,先把干的乌米饭用水泡一下,然后就像平时做饭那样把它煮熟就可以了。
储存起来的乌米饭是壮家人的想念。壮家人在地里忙活了一天,洗去了满身的疲惫后,斟满一大碗自家酿造的米酒,就着香喷喷的乌米饭,再加上一小碟的炒花生米,不知醉倒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