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的日常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一个名为“小时代的日常——一个十七世纪的生活提案”特展。展览所涉及的“小时代”是指十七世纪,策展人认为那是一个有趣并且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时期。以现代物质文化研究来看,既可从东西交流的角度,一窥当时探险家跋山涉水开拓航道的故事,也能从江南视线了解文人世家看似平淡,其实分外讲究质感,别有一番趣味的日常。此次通过十七世纪的小资文青文震亨(1586-1645)书写《长物志》归类而出的“书画”和“器具”两个章节作为策展基础,除了重新发掘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脉络之外,也探索古人游赏于物的点滴细节,从中梳理与之相关的交游网络,以及赏古风逐渐影响一般居家日用的面向。嘗试从古人处理身外之物的态度,回看现代的人与物的关系。
  ●   文震亨与《长物志》
  文震亨,字启美,号木鸡生。他出身明代苏州极具影响力的文艺世家。自其曾祖父文徵明(1470-1559)开始,文氏一族不乏以诗文书画名著一时者。文震亨为明代后期承继家族艺文传统的代表人物。他的活动范围不限于家乡苏州,亦扩至四方菁英汇聚的南京、杭州等地,与众多文人交游结社,诗文酬唱。
  文震亨挟着苏州文氏丰厚的文化资本,将自己对琴棋书画、焚香饮馔、服饰器用、造园布景的涵养见识,汇编《长物志》一书,成为晚明文雅品位的代表指南,也透露当时风雅文士对生活各层面细腻讲究的生活态度。本单元将介绍文震亨与亲友的作品与收藏,以及他甚受欢迎的著作《长物志》之数种版本。
  明文震亨《画山水》(图1)。画中自幽静水阁离去的文士,回首眺望仙境般的石梁飞瀑。此画作于清兵入关的1644年,似为文震亨对原本闲雅生活的追念。
  《长物志》,明文震亨撰,明末叶刊本(图2)。本书作于十七世纪初期。“长物”一词出自《世说新语》“身无长物”的典故,原指身外多余之物。此处呈现文震亨日常所居、所见、所感的居所及用物,看似闲事余物,却处处可见韵味才情。
  《吴县志》,明牛若麟修纂辑,明崇祯十五年刊本(图3)。江苏省吴县位于苏州府城西隅,素为东南望邑。展件《吴县志》具体记录该县山川风俗、户口田土、宅第园林与人物传记。全书五十五卷,记录不少关于文徵明一家活动,如文徵明父亲文林构筑的“停云馆”、曾孙文震孟“药圃”与文震亨的“香草垞”,成为明代苏州文人社交及艺文活动著名场域,体现出小时代下文化世家在地影响力的一面。
  明前期龙泉窑青瓷划花凤尾瓶(图4)。十六世纪晚期开始,江南地区的文人逐渐将花艺与花器纳入日常生活常规,不仅营造古雅氛围,也鉴赏花瓶。依照文震亨的说法,较高的龙泉窑瓶适合插梅花。
  ●   文青品位
  与文震亨心灵契合的收藏家们在经济无虞的情况下,开始注重生活中看似无用的身外之物,这些收藏家们用来彰显卓越地位与见识眼界的器与物、书与画,遂变成日常物品。如何从日常中寻出不平凡处,就成了收藏家蕴藏的赏鉴功力。
  如何鉴别古铜瓷器、法书绘画、宋元善本,莫不从取法古人,自创新意谈起。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论器之源流,考证辨析精确,成为后代赏鉴家的指南书籍;稍早于文震亨出生的赏鉴家张应文、项元汴、屠隆等人则各有所好、尚古质雅。这些与文震亨同时期的赏鉴家们,从古法中找到赏玩乐趣,器物虽古,生活则是处处新鲜,日日有味。
  南宋龙泉窑青瓷纸槌瓶(图5)。十六世纪下半叶开始,文人鉴藏家收集古玩的同时,也掀起一股插花、品器的风尚,对花材、用器的分类与使用,特别强调务必合宜合时。以此品为例,器底的乾隆御制诗句“纸硾传官式”说明此一器型即为“纸槌瓶”,完全可以呼应张谦德《瓶花谱》(1595)中的“可用花瓶”。
  南宋官窑青瓷蔗段洗(图6)。笔洗是古代书房必备品之一,文震亨下笔综列铜、瓷、玉各类质材,又以宋、明两朝(十二到十五世纪)瓷器占多数,反映出古代文青广收古董文具的情景。
  明宣德青花莲塘鱼藻纹花口洗(图7)。这件青花洗作十瓣花口,器内底及外壁绘有游鱼、水草纹样,正是文震亨认可宣德瓷器中可用的书房佳器。
  《格古要论》,明曹昭撰,明万历间金陵荆山书林《夷门广牍》刊本(图8)。本书作者曹昭据自幼跟随在父亲身边所见所习,写下对于古铜彝鼎、法书、名画、碑帖、古窑、漆器等物的来历,分析优劣,成为明、清鉴赏家极为重视的古器鉴定专著。
  传明唐寅《采菊图》(图9)。“古名贤像”亦受《长物志》肯定为最高等级画题。此图描绘文人偶像陶渊明,应即为明末可归类为“古名贤像”类型的作品。
  商史鼎,配元花间行龙玉顶(图10)。古代烹煮食物的铜鼎经常被明代文人配置木盖,改制成香炉。但这些铜器并不被认为是好的香具,而是作为高级的收藏品及摆设。
  传宋刘松年《博古图》(图11)。此图应作于十七世纪前后。画中男女专注于品鉴青铜器与瓷器,不乏出自《宣和博古图》者,可感受晚明探究欣赏古器物的热潮。
  ●   可用之物
  砚台、墨床、砚滴、笔洗、纸镇、香炉还有花瓶等器物,共同创造出十七世纪文人的生活情境。这些可供清玩或点缀书斋的用具,展现了特定时空下独具一格的生活态度。带有藏家姓名款识的文物,反映文人雅士及收藏家们的心之所好及经济能力。“可用”与“不可用”的分野,在细微之处体现了文震亨及其友人们的知识素养和品位判断。在时节流转之间,文人们将身心安顿在物品构筑的世界当中,“明代书斋情境区”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里,文人理想书斋的具体展现。
  日本十八世纪桐莳绘小箱(图12)。《长物志》·厢(箱)条中提及“倭厢”,即日本莳绘漆盒,由于质轻且做工精良,故被认为适合贮放“古玉重器或晋唐小卷”又或“滚动条、香药、杂玩”等此类古玩且书斋中宜多贮存以备用。
  明孙克弘《销闲清课图》(图13)。此作描绘二十种明代后期文人的闲雅生活,每段加上点题数语。透过图像与文字,可感受到不少与文震亨类似的生活讲究。   明王綦《东篱秋色图》(图14)。王綦此作以菊花奇石为题,设色雅淡又不乏细节,根据《长物志》·悬画月令一条,应即为适合九、十月悬挂的应景图像。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元不着撰人,明司礼监刊本(图15)。本书为十四世纪元朝人所编一部家庭事类大全的日用类书,分成十集,举凡为学、家法、仕宦、宅舍、农桑、饮食、吏学、药方、延寿等诸事皆备。其中,“戊集”记载“文房适用”及“宝货辨疑”教导士人如何购买笔、墨、纸、砚,以及非属生活日用品的象牙简笏、金、银、玉带、玉器、水晶、玛瑙、琥珀、珍珠、珊瑚等珍稀宝贝。
  北宋汝窑青瓷碟(图16)。这件作品的木座刻有“安仪周家珍藏”的款识,而揭露当它进入清宫以前,其实是安歧的旧藏。安歧(1683-1745),字仪周,是清初(18世纪上半叶)活跃于天津、扬州一带的书画藏家,眼力极佳,精于鉴古,著有《墨缘汇观》一书。另一方面,如果回到文震亨的时代,发现他鲜少提到汝窑,可是高濂却在较早出版的《遵生八笺》中,如数家珍地大谈汝窑瓷器的特色,从中反映出文物流通的变化。
  ●   百汇聚珍
  明晚期的江南,市场活络,大众对古董及奢侈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对鉴赏知识的渴求,也带动了出版的发展。各类物品的鉴赏书籍,如《阳羡茗壶系》《方氏墨谱》等收藏品鉴书籍的出现,成为随之而来的文化现象。
  王公贵族依照自己的品位订制器物,附庸风雅的士人追求古代图录载录的三代铜器,市井作坊商铺也推出自家店号的商品。手艺卓绝的匠人,如瓷器名家周丹泉、银匠朱碧山、玉匠陆子刚,以独树一帜的技艺,成为市场竞逐的标的。但真品价高难求,且具有辨识能力者少,大量迎合市场需求托古仿作的书画作品及器物在市场流通,并成为主流,与鉴赏书籍陈述的文人理想有相当差距。
  元卵白釉印花番莲纹碗(图17)。文震亨曾提到“又有元烧枢府字号亦有可取”,所指的应即是此类卵白釉带“枢”“府”款识的作品。
  明娇黄锥拱兽面纹鼎(图18)。周丹泉是16世纪末活跃于古董收藏界的仿古高手,传说有一次他在唐太常(1571年的进士)家看到一件定窑白瓷三足圆鼎,于是跟主人借来观赏,并仔细抄录纹样,而且也如实仿制出一件和原作一模一样的瓷鼎,而且逼真到难以和原作有所区分,以至于让唐太常爱不释手而买下作为副本。这件作品同为三足圆鼎造型,底部虽写“周丹泉造”款识,但因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它确实是出自周丹泉之手,故在展览中,我们把它看成是随着口耳相传故事而产出的名家商标。
  明万历娇黄凸雕九龙方盂(图19)。沿着口沿,有一圈戳印而出的款识。“万历年吴为制”几个字说明这件装饰九龙图案的小瓷器出自吴为之手。吴为是至今仅见少数留名在作品上的陶艺家,传说他擅长修坯,能够充分控制火候,制作像蛋壳一样薄可透光的小瓷杯。
  明或清仿宋姜氏铸铜方炉(图20)。宋代姜娘子铸造的器物被认为是铜器名品,因而在明代出现了许多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制作的仿制品。
  元至明朱碧山款“张骞乘槎”银槎(图21)。明末著录,如王世贞《觚不觚錄》记载朱氏以冶银出名,其作品与当时不同工种的名匠皆“比常价再倍”,足见市场上对名家作品之追求。
  传宋马远《寒岩积雪图》(图22)。《长物志》将数位“浙派”画家标为“画中邪学”,务请读者排除在购藏之列,钟礼便是其中之一。这应为此画伪造马远款的重要原因。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撰,清刊巾箱本(图23)。明代文人沈德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十五年(1607)写成《万历野获编》,书名标示写作见闻时间,并有“野之所获”意味,内容则上自朝章掌故,下至风土民情,是一本范围广泛、种类丰富的笔记著作。书中论及关于时人所爱器物、画作等赏鉴事宜,列入“玩具”卷,项目包含书画、时玩、瓷器、好事家、假古董、法帖、纸、墨、砚、漆、扇。
  每个时代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中都有其更迭出新、值得借鉴、参考的面向。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对藏品的解读中,可提供一个再造舒适、娴雅生活的提案。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他文献
中国的木偶戏,始于佛教盛行的唐朝,在泉州得到了发展,一直延续至今。泉州的掌中木偶戏、木偶头更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一个木偶构造巧妙,表演起来就生动。其中,观众直接看到并引起兴趣的无过于木偶头了,木偶头的制作,分木雕和粉彩两个工序。木头选用樟榆木,取其质轻、细密、易刻、不蛀等优点。刻时先砍成粗坯,细雕成型,打磨光滑,然后把脸部与后脑剖开,挖空,装上活动的眼、嘴,再粘合起来,完成木雕部分。接着
期刊
所谓关东地区即今天的大连地区,位于辽东半岛南侧,东西濒临黄海和渤海,有著名的不冻港,水深港阔,历来被兵家所看重。自19世纪末以来,先后被沙俄和日本租占。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历时25天,先后解放了包括大连在内的东北各地。根据中苏双方事先的商定,大连地区成为苏军的军管区,原大连、旅顺、金县等相继成立了地方民主政权,在苏军的领导下,负责清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伪满洲中央银行等16家
期刊
湖南,是被誉为“清代第一”书法大家何绍基的家乡。且其晚年主讲长沙城南书院,交游遍及三湘四水,因此湖南在收藏其作品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者。迄今为止的半个多世纪里,湖南省各类艺术、收藏机构收藏何绍基作品不计其数。这些何绍基书画艺术品的归集,是历年来湖南文博界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凝聚了湖南各界人士特别是众多专家的心血,是他们持续不断的付出,才有了湖南省何绍基艺术品如今
期刊
汪素公《仿名家山水册页》,共计八开,纸本,每开纵75、横65厘米,现藏安徽歙县博物馆。  汪朴,字素公,清代安徽休宁人。山水得元人疏散之致,能鉴古金石及名人书画。  第一开为仿赵文敏长松高士图 (图1)。图中一河流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侧画山石,左侧绘山石、长松、高士,长松高大挺拔,松下高士着红衣坐于山石之上,眼望河岸远山,似在沉思。画左上侧题:仿赵文敏长松高士。钤常溪朱文圆印,玉水(朱文)鉴藏
期刊
河南日信2019年秋季拍卖将于12月22日在郑州中粤酒店VIP厅举槌,12月20-21日两天拍品在中粤酒店VIP厅进行全面预展,本季拍卖会共计拍品747件,分三大专场,可谓精彩纷呈。河南日信诚邀八方四海藏家届时共享中原文化艺术盛会,拨冗莅临,踊跃参拍。  本刊对该公司本次秋拍会的专场和拍品情况,做一个概略的介绍,以飨读者。  “翰墨归真”书画专场。河南日信本季“翰墨归真”书画专场共计202件书画作
期刊
● 电视剧中的“大唐银票”  有一部名为《薛仁贵传奇》的电视剧,剧中的情节里有这样一幕:有人托王爷办事,王爷听后便装腔作势,办事人心中明白,就从上衣中一张又一张地往外掏东西,王爷斜眼一瞥,看差不多了,才半推半就应下……了解金融史的观众,看到此幕会大吃一惊!为什么拿出来的是银票呀?可屏幕上展现的那一沓确实是银票,清清楚楚,长方形,横写“庆和银号”,竖写“叁百两”,还盖着红色的四方形大印章,表示这是经
期刊
海南,以总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作为陆地的主体,同时拥有着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其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资源与宝藏,更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地方风俗。海南岛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岛,黎、苗、回、汉人民用他们的辛勤与汗水世代在这里经营耕作,同时也创造出富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海南本土文化,这质朴的文化中蕴藏着海南各族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  通过对海南本地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海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认真分析,
期刊
赖少其(1915-2000),著名的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作家、诗人。第一、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李桦等人成立“现代版画研究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得到鲁迅先生的指导。1939年参加新四军,在“皖南事变”时被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后越狱辗转至苏中解放区,1942年至1948年历任《苏中报》副刊编辑、新四军一师宣傳部文艺科长、四纵队二十九团
期刊
花钱是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一类,区别于普通钱币而言,其并不具有流通价值,功能亦不相同。据考古发现,中国古代的花钱起源于汉代,之后历朝历代均有所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乃至民国初年依然被人们所使用。而清代花钱,无论是种类上还是铸造工艺上可以说都处于鼎盛时期。新乡市博物馆就藏有大量清代花钱,本文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花钱以供大家赏析与研究。  1.“五铢”背“五毒驱邪”花钱(图1),直径52毫米,中间方穿
期刊
明清孔子相关题材的书画收藏,一直是藏家们比较容易忽略的板块,除了康熙、乾隆讴歌孔子的书法外,还有部分文人画和雕塑,曾出现在艺术拍卖和收藏市场,但就孔子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和部分藏品作者身份本身的特殊性,颇为值得对此研究和探讨。笔者在这里对其进行了部分梳理。  作为清代帝王眼中的至圣先师,孔子题材的主要书法作品在艺术拍卖市场上成交情况如下:  ● 康熙《御笔孔子庙碑》  康熙(1654-1772)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