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肠梗阻32例诊治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70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腹部术后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复杂、保守治疗与手术时机难以掌握等特点,一旦发生肠管血运障碍形成绞窄性肠梗阻,报道称病死率高达10%~30%,腹部术后肠梗阻的正确及时的诊断与准确有效的处理,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近8年来收治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岁。
  梗阻病因:麻痹性肠梗阻9例(28%),炎症性肠梗阻7例(21.8%),绞窄性肠梗阻2例(6.2%),粘连性肠梗阻14例(43%)。
  
  结 果
  
  32例腹部术后肠梗阻中,27例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或好转,5例经手术治疗后治愈。
  
  讨 论
  
  腹部手术对肠道所处环境的直接干扰,胃肠道手术本身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对肠道正常的解剖关系的破坏,以及医源性因素,是造成术后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按腹部术后肠梗阻发生时间、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逐一分析如下: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本组共发生9例,8例发生于术后1~9天,最长1例持续35天,发生原因主要是腹腔污染严重,腹膜后或系膜血肿,内环境紊乱等,临床表现为腹部膨隆,肠蠕动减少或消失,没有排气和排便,腹胀为主,腹痛较轻,X线表现为全腹胀气,有明显液平。此类肠梗阻只要病因得以解除,肠麻痹症状也将逐步得到缓解,要有足够耐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过于积极手术,使本可给予保守治疗有效的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手术打击,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本组1例经严密观察下禁食、胃肠减压、维持内环境稳定、抗炎、促蠕动药物使用等综合保守治疗35天后好转。
  术后炎症性肠梗阻:本组7例,均发生在术后7~10天,临床表现为术后肠蠕动曾一度恢复,进食后出现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但腹痛不明显,患者腹部平坦、无包块、听不到肠鸣音,X线见不到肠腔扩张,亦无液平,但腹部X线显示密度较高,CT见肠壁增厚甚至实变。此类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泛的肠管损伤、肠腔炎症所致,治疗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特别强调减少消化液分泌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可适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止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
  术后绞窄性肠梗阻:本组发生2例,1例为腹腔裂隙关闭不严而导致内疝,另1例为行右半结肠切除时回肠末端与横结肠吻合时由于两端肠腔管径相差过大而在吻合术后出现肠套叠,2例肠梗阻的发生均由手术者操作不慎引起,均发生在术后3~5天内,臨床表现为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痛较剧烈的基础上出现腹胀不对称,体温升高,白细胞记数升高,血清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增高;呕吐物或肛门排出物为血性;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进展;X线提示有孤立、胀大突出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影;另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对判断是否有绞窄性肠梗阻均有很大帮助。绞窄性肠梗阻一旦发生,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本组发生14例,为术后肠梗阻中发生比例最高的一种类型,发生时间较晚,均在腹部手术史基础上发生诸如肠道功能紊乱、暴饮暴食、突然改变体位、寒冷刺激等诱因而引起,病人表现为腹痛,多为阵发性,腹胀、呕吐,绝大多数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但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多与腹腔炎症治疗不及时和不彻底有关,预防粘连是解决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
  总之,腹部术后肠梗阻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变化快,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对于肠梗阻的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掌握,将对肠梗阻病人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更是对医师基本功的考验。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1    临床资料    2006年9月~2009年4月收治严重多发伤腹部损伤患者19例,男18例,女1例;年龄14~15岁。其中锐器伤15例,坠落伤2例,挤压伤2例。初诊时间8小时以内者17例,8小时以上者2例。入院时轻度休克2例,中度休克11例,重度休克6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3例,11例阳性(81.6%),2处伤5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预防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瘘患者2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并发胆瘘12例,单纯引流治愈5例,二次手术胆肠吻合治愈1例。无死亡病例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胆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正确处理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瘘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 要 進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LC)1685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患者的95%,成功率99.2%。无1例死亡,无1例胆道损伤。随访患者900例,时间>6个月,均预后良好,无并发症。  关键词 基层医院 腹腔镜胆囊切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三级医院广泛开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技术的日臻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确诊6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并发症多,高位溃疡与巨大溃疡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关键词 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痛苦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2例上消化道息肉行静脉麻醉下无痛苦电凝电切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静脉麻醉下胃镜电凝电切上消化道息肉,无痛苦、安全、可靠、经济、易于接受。  关键词 上消化道息肉 静脉麻醉 电凝电切术 内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7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结肠癌致肠梗阻治疗经验。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40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0例病人Ⅰ期右半结肠切除10例,Ⅱ期横结肠癌切除2例,Ⅰ期左半结肠癌切除13例,Ⅱ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3例,肿瘤无法切除,仅行回结肠吻合术1例,单纯造瘘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围手术期死亡率2.8%。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手术时机及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64    资料与方法    2003年5月~2009年5月收治肝外伤患者248例,男196例,女52例;年龄3~66岁,平均33岁;闭合性损伤206例,开放性损伤42例;按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6级分级法[1],Ⅰ级46例,Ⅱ级51例,Ⅲ级62例,Ⅳ级6例,Ⅴ级20例,Ⅵ级无;其中交通事故136例,重物撞击伤37例,高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最佳诊断。方法:对15例黄疸病人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不清,行ERCP检查。结果:ERCP表现为胆管变细,呈枯树枝、串珠样改变,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经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ERCP是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ERCP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60
期刊
摘 要 目的:全面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医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27.46%,各类抗菌药销售金额列前三位的依次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销售金额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法克)、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邦达)、注射用头孢美唑
期刊
摘 要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CSⅡ)与多次皮下胰岛素(MSⅡ)注射控制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CSⅡ组与MSⅡ组,分别给予CSⅡ和MSⅡ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结果:治疗后CSⅡ组与MSⅡ组静脉血空腹血糖(FBG)均下降,CSⅡ组下降程度更大(P=0.005)。两组静脉血餐后2小时血糖也均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兩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