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州园林》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影集写的序文。一直以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典范的说明文进行教学。但目前,我们对说明文的教学仍存在两个问题:一、仍以文体为中心来解读文本,把本来蕴涵着丰富文化内蕴的课文,变为了枯燥的说明文范本;二、一些教师知道应该以内容为重点来解读文本,但又苦于无法下手。那么,如何独辟蹊径,另类解读呢?本文对此作了一番尝试。
关键词:自然美;素读;解读;《苏州园林》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传统语文教学本着知识本位的语文观,常常从说明文的文体入手来解读课文。而新课标更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文体知识,在单元教材的编选上虽兼顾文体,但更注重题材内容的相关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此单元课文的解读,重点应放在对文本内容及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文体知识的把握。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而一堂好课也该有课眼。如何从一个既小又精准的口子切入,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
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大多围绕着“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征而展开,文本中也多处照应“图画美”这一文眼。但此“图画”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如果是“中国画”又具有怎样的审美取向?何谓美?何谓不美?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底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说实话,作为教师,笔者对这一方面也很匮乏。再次潜入文本,另一个关键词跃入笔者的眼帘:自然之趣。细究文本,从中国传统建筑的讲究对称与苏州园林的“绝不讲究对称”;从假山堆叠的巧夺天工、争奇竞秀与两岸石块的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从“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叶老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充分肯定;从对花墙廊子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所致的幽深含蓄之美至角落处补上几竿竹子和几棵芭蕉的诗意与雅致,或大笔渲染,或细笔勾勒,活脱脱一个中国式的古典美的世界,这与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然灵动、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一脉相承。自然之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与生命意识,基于此,笔者定下了如下教学主目标:感受苏州园林之“美”。紧紧围绕“自然之趣”大做文章。不仅让学生感知到美,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美。如笔者对“亭台轩榭的布局”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讲讲对称是否一无是处,但苏州园林不按常规出牌,通过比较得出对称与非对称各具美感,但非对称的不规则之美更具自然美,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讲到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时,笔者提醒学生为什么都要有假山和池沼呢?山的线条是硬朗的,而水是流动的,具刚柔相济之美。另又提示学生高树与低树具有参差、错落之美以及细节处补种芭蕉和竹子领略文人的雅兴雅致。
此课设计本着对苏州园林之“自然美”的解读以带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如此,课本就不只是一种文体知识范本,它更成为了一种解读文化的一个范本,一个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语文课的支点很多,它的文本核心价值也是多元的。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集中火力、明确目标、紧扣“自然之趣”,让学生充分感知苏州园林的独特之美,提高其审美能力,这是本堂课的重中之重。
如果说苏州园林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笔者更愿把它当作小品文来进行品读。因此,笔者对于说明文的一些文体知识只是点到为止,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咀嚼文本的关键词句上来。语文课姓语,名文,何况叶圣陶又是一代文学宗师,这么棒的文本正是品词析句的极佳范本,岂可错过。纵览全文,精彩语句俯拾皆是。如从一入题时对“标本”一词的诠释,笔者就稳扎稳打,“艺术”与“技术”的比较赏析,对“珠光宝气”的质疑,反复咂摸、玩味文字,真正嚼出文字的精髓来。那种架空语言文字,只谈文体知识的语文课是僵死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除了词语的赏析,笔者还注意到了关联词“无论……总是……”的应用,并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唯美的语言描述“鱼戏莲叶间”的动人画卷,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现在的孩子沉迷于光、影、声、电,而对原始的文字缺乏语感,这是令人担忧的。所以,笔者提倡素读,品尝文字的原汁原味,领略文字的张力,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母语的热情。而这一切的实现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责无旁贷。
同时,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近听了省教育专家张丰老师的讲座,感触良多。他说:“语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要改变教师的强势霸主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笔者在课堂设计中,特意出了“独具慧眼”这一环节。两个话题:“苏州园林的独特之美、苏州园林的不解之美”。任选其一谈感受,并强调是话题而非问题,旨在营造沙龙式的轻松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美、发现美,而不是越俎代庖,一一包揽。如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品貌各异、个性纷呈、变化无常、曲折万端。中国人追求的审美理想是与道合一、与自然合一的,因此,在整个艺术中皆体现出这种追求。而学生也能够从不断地搜寻、验证、肯定中获得满足感。
除此之外,笔者在课堂中还喜欢讲些冷笑话、抖些小包袱、说几个网络热词等小佐料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
总之,现在的孩子读书太辛苦了。因此,能否让我们的语文课上得轻松些、愉悦些并充满着幸福感,这是笔者一直在努力的。
关键词:自然美;素读;解读;《苏州园林》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传统语文教学本着知识本位的语文观,常常从说明文的文体入手来解读课文。而新课标更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文体知识,在单元教材的编选上虽兼顾文体,但更注重题材内容的相关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此单元课文的解读,重点应放在对文本内容及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文体知识的把握。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而一堂好课也该有课眼。如何从一个既小又精准的口子切入,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
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大多围绕着“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征而展开,文本中也多处照应“图画美”这一文眼。但此“图画”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如果是“中国画”又具有怎样的审美取向?何谓美?何谓不美?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底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说实话,作为教师,笔者对这一方面也很匮乏。再次潜入文本,另一个关键词跃入笔者的眼帘:自然之趣。细究文本,从中国传统建筑的讲究对称与苏州园林的“绝不讲究对称”;从假山堆叠的巧夺天工、争奇竞秀与两岸石块的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从“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叶老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充分肯定;从对花墙廊子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所致的幽深含蓄之美至角落处补上几竿竹子和几棵芭蕉的诗意与雅致,或大笔渲染,或细笔勾勒,活脱脱一个中国式的古典美的世界,这与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然灵动、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一脉相承。自然之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与生命意识,基于此,笔者定下了如下教学主目标:感受苏州园林之“美”。紧紧围绕“自然之趣”大做文章。不仅让学生感知到美,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美。如笔者对“亭台轩榭的布局”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讲讲对称是否一无是处,但苏州园林不按常规出牌,通过比较得出对称与非对称各具美感,但非对称的不规则之美更具自然美,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讲到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时,笔者提醒学生为什么都要有假山和池沼呢?山的线条是硬朗的,而水是流动的,具刚柔相济之美。另又提示学生高树与低树具有参差、错落之美以及细节处补种芭蕉和竹子领略文人的雅兴雅致。
此课设计本着对苏州园林之“自然美”的解读以带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如此,课本就不只是一种文体知识范本,它更成为了一种解读文化的一个范本,一个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语文课的支点很多,它的文本核心价值也是多元的。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集中火力、明确目标、紧扣“自然之趣”,让学生充分感知苏州园林的独特之美,提高其审美能力,这是本堂课的重中之重。
如果说苏州园林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笔者更愿把它当作小品文来进行品读。因此,笔者对于说明文的一些文体知识只是点到为止,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咀嚼文本的关键词句上来。语文课姓语,名文,何况叶圣陶又是一代文学宗师,这么棒的文本正是品词析句的极佳范本,岂可错过。纵览全文,精彩语句俯拾皆是。如从一入题时对“标本”一词的诠释,笔者就稳扎稳打,“艺术”与“技术”的比较赏析,对“珠光宝气”的质疑,反复咂摸、玩味文字,真正嚼出文字的精髓来。那种架空语言文字,只谈文体知识的语文课是僵死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除了词语的赏析,笔者还注意到了关联词“无论……总是……”的应用,并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唯美的语言描述“鱼戏莲叶间”的动人画卷,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现在的孩子沉迷于光、影、声、电,而对原始的文字缺乏语感,这是令人担忧的。所以,笔者提倡素读,品尝文字的原汁原味,领略文字的张力,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母语的热情。而这一切的实现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责无旁贷。
同时,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近听了省教育专家张丰老师的讲座,感触良多。他说:“语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要改变教师的强势霸主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笔者在课堂设计中,特意出了“独具慧眼”这一环节。两个话题:“苏州园林的独特之美、苏州园林的不解之美”。任选其一谈感受,并强调是话题而非问题,旨在营造沙龙式的轻松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美、发现美,而不是越俎代庖,一一包揽。如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品貌各异、个性纷呈、变化无常、曲折万端。中国人追求的审美理想是与道合一、与自然合一的,因此,在整个艺术中皆体现出这种追求。而学生也能够从不断地搜寻、验证、肯定中获得满足感。
除此之外,笔者在课堂中还喜欢讲些冷笑话、抖些小包袱、说几个网络热词等小佐料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
总之,现在的孩子读书太辛苦了。因此,能否让我们的语文课上得轻松些、愉悦些并充满着幸福感,这是笔者一直在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