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趣味与包容是有效课后练习的重要属性,因此,教师需要从这两个角度来完善课后练习的设计。首先从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练习题型的丰富性以及练习方式的多样性三个角度分析了课后练习设计中的趣味性,然后从知识点、设计主体以及练习层次三个角度分析了课后练习设计中的包容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趣味;包容
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有力后盾。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准确、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为日后的进一步教学做好铺垫。正是由于课后练习的重要性,教师在练习设计环节切忌掉以轻心,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现状、认知特点以及小学数学学科的属性、特点等要素出发,做好练习设计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便是确保练习的趣味性与包容性。因此,文章从趣味与包容的角度就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的设计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的趣味性浅谈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在认知环节中偏好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在练习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练习的趣味性,通过趣味化的练习来激发学生课后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
1.练习内容的生活性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教学实践也表明,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要注重练习内容的生活性,就以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的课后练习设计而言,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条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后练习:菜场里有一条鱼,价格是10元钱,王阿姨钱包里有1元、5元、20元等多张面值不同的纸币,王阿姨有哪些购买方式?有学生答2张5元的,也有學生答给20元找10元的等,这种练习内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其生活应用能力。
2.练习题型的丰富性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单一的练习题型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就小学数学而言,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最为恰当的题型,提升学生做练习的兴趣。比如,笔者在五年级下《质数与合数》的课后练习的设计中,就引入了猜谜的因素。“同学们都有qq号吧,老师也有,老师的qq号由以下幾个数字构成,它们分别是最小的奇数、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这种题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趣味十足。
3.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授《圆柱的认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以废报纸为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柱,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加深对圆柱“两个底、一个侧面”的印象认知。
二、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的包容性浅谈
课后练习的趣味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许多教师在练习设计环节中都给予了必要的关注,除此之外,课后练习还需要具备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包括知识点、设计主体以及练习层次三个方面。
1.知识点的包容性
课后练习是服务于课堂学习的,归根到底是服务于数学学习的。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知》中,教师在课后练习设计中可以借助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的折叠来让学生从图形加深对分数直观印象的认知。当然,知识点的包容性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后练习的设计中引入语文、外语等课程的知识点。
2.设计主体的包容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教师在课后练习的设计环节中也可以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后练习的设计权转交给学生,使课后设计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教师加学生,更具包容性。比如,在四年级下《四则运算》的课后练习设计中,教师仅仅需要明确课后练习的设计目标与设计要求则可,剩下的练习形式乃至练习题型都有学生自主去完成。
3.练习层次的包容性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习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在数学学习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较高,而有些学生则数学底子薄弱,接受能力一般。如果对这两类学生采用同样的课后练习,必然难以起到针对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重练习层次的包容性,也就是让数学课后练习能够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
总之,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中,趣味、包容无疑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两个因素并不是彼此分开的,很多时候它们是交融在一起的,就练习内容的生活性而言,它不仅提升了课后练习的趣味度,同时也彰显了其包容性,又如在设计主体的包容性中,它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后练习的设计环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后练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从内容、题型、形式等角度来完善其趣味性,从知识点、设计主体、练习层次等多个角度来完善其包容性。
参考文献:
[1]韦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趣味性方法[J].俪人(教师),2014(2).
[2]朱锋琴.小学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J].陕西教育,2008(3).
[3]郭丽.小学数学课后练习题设计体会[J].学苑教育,2013(9).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趣味;包容
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有力后盾。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准确、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为日后的进一步教学做好铺垫。正是由于课后练习的重要性,教师在练习设计环节切忌掉以轻心,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现状、认知特点以及小学数学学科的属性、特点等要素出发,做好练习设计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便是确保练习的趣味性与包容性。因此,文章从趣味与包容的角度就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的设计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的趣味性浅谈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在认知环节中偏好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在练习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练习的趣味性,通过趣味化的练习来激发学生课后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
1.练习内容的生活性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教学实践也表明,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要注重练习内容的生活性,就以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的课后练习设计而言,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条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后练习:菜场里有一条鱼,价格是10元钱,王阿姨钱包里有1元、5元、20元等多张面值不同的纸币,王阿姨有哪些购买方式?有学生答2张5元的,也有學生答给20元找10元的等,这种练习内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其生活应用能力。
2.练习题型的丰富性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单一的练习题型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就小学数学而言,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最为恰当的题型,提升学生做练习的兴趣。比如,笔者在五年级下《质数与合数》的课后练习的设计中,就引入了猜谜的因素。“同学们都有qq号吧,老师也有,老师的qq号由以下幾个数字构成,它们分别是最小的奇数、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这种题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趣味十足。
3.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授《圆柱的认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以废报纸为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柱,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加深对圆柱“两个底、一个侧面”的印象认知。
二、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的包容性浅谈
课后练习的趣味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许多教师在练习设计环节中都给予了必要的关注,除此之外,课后练习还需要具备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包括知识点、设计主体以及练习层次三个方面。
1.知识点的包容性
课后练习是服务于课堂学习的,归根到底是服务于数学学习的。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知》中,教师在课后练习设计中可以借助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的折叠来让学生从图形加深对分数直观印象的认知。当然,知识点的包容性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后练习的设计中引入语文、外语等课程的知识点。
2.设计主体的包容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教师在课后练习的设计环节中也可以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后练习的设计权转交给学生,使课后设计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教师加学生,更具包容性。比如,在四年级下《四则运算》的课后练习设计中,教师仅仅需要明确课后练习的设计目标与设计要求则可,剩下的练习形式乃至练习题型都有学生自主去完成。
3.练习层次的包容性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习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在数学学习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较高,而有些学生则数学底子薄弱,接受能力一般。如果对这两类学生采用同样的课后练习,必然难以起到针对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重练习层次的包容性,也就是让数学课后练习能够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
总之,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中,趣味、包容无疑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两个因素并不是彼此分开的,很多时候它们是交融在一起的,就练习内容的生活性而言,它不仅提升了课后练习的趣味度,同时也彰显了其包容性,又如在设计主体的包容性中,它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后练习的设计环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后练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从内容、题型、形式等角度来完善其趣味性,从知识点、设计主体、练习层次等多个角度来完善其包容性。
参考文献:
[1]韦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趣味性方法[J].俪人(教师),2014(2).
[2]朱锋琴.小学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J].陕西教育,2008(3).
[3]郭丽.小学数学课后练习题设计体会[J].学苑教育,2013(9).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