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应用于生物课堂的理论依据——任务型教学。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生物知识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具体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生物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类型:指令性任务、猜测性任务、竞赛性任务、调查性任务、展示性任务、交际性任务、表演性任务。在实施这些任务型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教师的角色。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的帮助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伙伴”。
2.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3.任务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4.教师的讲解要适度。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前不要作过多、过细的讲解,以免学生依赖教师的思路,不进行积极思考。
5.完成任务的报告要兼顾大多数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报告完成任务的情况时,不要只叫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而忽视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否则就会降低他们参与的热情。
合作学习在生物课堂教学有它的必要性、实践过程、形式、意义及优点等方面。
一、建立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由于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多,我们通常采用班级制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方式虽然在知识的传授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这种课堂教学已经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非常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生物的信心。因此,我们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开展的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
1.建立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就是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在一组,每个组员担任一个角色,各司其职,定期交换。
2.小组学习,明确目标。
小组学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练习及再认识的巩固、提高、深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讲授内容的重点,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问题和练习题。每个学习小组全部完成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统一答案。然后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见解。这样就体现了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求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立体化的互动合作、求知的过程。
3.交流与自测反馈。
课堂教学中,教师让每组中的代表站起来,把本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展示大家,并及时反馈,确保学习结果的正确性。那么,如何了解小组学习的学习成果呢?如果说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那么自测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的依据,这样就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三、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于灵活有效
合作学习形式既要多样化,又要灵活有效,这样才能方便学生的学。基本形式有两种:师生合作形式和生生合作形式。
1.师生合作形式。
这种合作形式是指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通过师生交流,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提高运用生物进行交流的能力。
2.生生合作形式。
课堂上的生生合作形式主要以“小组活动”形式出现,如小组合作演对话、小组之间对抗辩论等。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优势与不足,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习生物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互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它强调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小组成员个人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为组竞争、为组争光,是为了集体的荣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的体验过程,培养了自己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观念。从教师教学的层面来看,教学的实质是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合作学习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还促进了学生间彼此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竞争和发展的交流氛围。
五、合作学习的优点
1.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提高了参与学习的效率。耳、口、脑、手并用,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优化了教学效果,拓展了班级授课条件下的学习空间。
2.使学生学会了和别人合作,掌握了初步的社交能力,提高了全员的学习参与程度与合作活动的主动性。在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
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于“引导”
任何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不强,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加以时日并耐心指导。
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但我们应注意一切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防止“走过场”。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现状,改变了早已习惯了的单一、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学习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推动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利于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和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对角色重新定位、认识,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任务型教学类型:指令性任务、猜测性任务、竞赛性任务、调查性任务、展示性任务、交际性任务、表演性任务。在实施这些任务型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教师的角色。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的帮助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伙伴”。
2.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3.任务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4.教师的讲解要适度。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前不要作过多、过细的讲解,以免学生依赖教师的思路,不进行积极思考。
5.完成任务的报告要兼顾大多数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报告完成任务的情况时,不要只叫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而忽视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否则就会降低他们参与的热情。
合作学习在生物课堂教学有它的必要性、实践过程、形式、意义及优点等方面。
一、建立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由于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多,我们通常采用班级制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方式虽然在知识的传授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这种课堂教学已经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非常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生物的信心。因此,我们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开展的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
1.建立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就是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在一组,每个组员担任一个角色,各司其职,定期交换。
2.小组学习,明确目标。
小组学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练习及再认识的巩固、提高、深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讲授内容的重点,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问题和练习题。每个学习小组全部完成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统一答案。然后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见解。这样就体现了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求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立体化的互动合作、求知的过程。
3.交流与自测反馈。
课堂教学中,教师让每组中的代表站起来,把本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展示大家,并及时反馈,确保学习结果的正确性。那么,如何了解小组学习的学习成果呢?如果说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那么自测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的依据,这样就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三、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于灵活有效
合作学习形式既要多样化,又要灵活有效,这样才能方便学生的学。基本形式有两种:师生合作形式和生生合作形式。
1.师生合作形式。
这种合作形式是指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通过师生交流,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提高运用生物进行交流的能力。
2.生生合作形式。
课堂上的生生合作形式主要以“小组活动”形式出现,如小组合作演对话、小组之间对抗辩论等。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优势与不足,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习生物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互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它强调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小组成员个人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为组竞争、为组争光,是为了集体的荣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的体验过程,培养了自己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观念。从教师教学的层面来看,教学的实质是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合作学习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还促进了学生间彼此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竞争和发展的交流氛围。
五、合作学习的优点
1.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提高了参与学习的效率。耳、口、脑、手并用,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优化了教学效果,拓展了班级授课条件下的学习空间。
2.使学生学会了和别人合作,掌握了初步的社交能力,提高了全员的学习参与程度与合作活动的主动性。在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
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于“引导”
任何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不强,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加以时日并耐心指导。
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但我们应注意一切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防止“走过场”。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现状,改变了早已习惯了的单一、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学习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推动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利于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和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对角色重新定位、认识,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