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作者在初中生物学的教育过程中,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人格的塑造,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和从实际出发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教育的初步探索,并结合学科教学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兴趣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合作等诸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创新性教育 探索
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第三项强调:“倡导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面试题中有这样一题:“左图是桶状方便面袋,右图是长方形方便面袋,均标有标准牌方便面这样。1.请根据上图尽可能展开联想,你能想到什么?2.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创意和思考吗?”这样一道题就反映了当今所需的国家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多注意观察和思考,另一方面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通过生物课堂教育,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每个生物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我就利用生物学科教学如何进行创新性教育谈几点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也可称为创新精神,它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这些素质与生俱来,人皆有之。如有很多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爱看,爱问,爱尝试。绝大多数初一新生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如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知了的鸣叫、鸟的飞行,等等。所有这些都证明,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具有一种创新的意识,但这种创新意识的持久、发展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这方面,我结合生物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个潜规则:“谁能提出一个老师答不出的生物学问题或一项新的发现,我就给你加十分。”学生积极性很高。例如,我在讲《环境保护》时提到目前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大面积污染了水域环境,而且杀死了许多有益生物。课后有一位学生在自家菜园里发现一只烂桔子周围大约一平方米的蔬菜上基本没有害虫。她把这一发现告诉我,并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鼓励她通过实验解决问题。这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拣了一袋桔子皮,浸泡在水中,并用桔皮浸渍液稀释后喷洒在蔬菜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治虫效果不错。我又指导她把实验情况撰写成科学小论文,通过评选,她写的《桔皮防治蔬菜害虫》一文获得了省级奖,这使她和其他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这方面,有许多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以及实践活动,撰写的小论文、实验报告分别获得了省、市、区级奖。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的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指对人们熟悉或已认知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而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它一般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的特点,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关键。教师必须充分把握这一点,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展现才能,脱颖而出。这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核心。
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细胞的生物是怎样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我想亲眼看一下。”为了解决她提出的问题,我就鼓励她动手实验,组成一个兴趣小组,进行草履虫的人工培养。从寻找含草履虫的水源到培养出大量的草履虫,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他们大胆探索,精心呵护。在培养过程中,他们采用不同的营养物质(稻草浸渍液、牛奶溶液、面包碎屑等)和不同酸碱度的培养液(pH值:3—8.5)。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到:草履虫在稻草浸渍液中生长繁殖情况比在牛奶溶液中好,培养液的pH值在3.5—7.6都可以。另外,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学生看到了草履虫的营养过程(摄食→食物泡→消化→残渣由胞肛排出);排泄过程(伸缩泡交替收缩、扩张,把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由收集管排出);分裂繁殖的过程等生命特征。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丰富了感性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和探索生命奥秘兴趣,提高了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性人格的塑造
所谓创新性人格,就是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有怕苦畏难的情绪,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具体表现:碰到难题不肯钻研,寻找现成答案抄袭;碰到实验怕这怕那,不肯动脑思考;碰到失败和挫折不肯总结,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学习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地让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例如:有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年幼时天智不聪,就是凭着对自然界的酷爱,历心四年环球旅行的艰辛,采集大量的化石标本,通过三十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才发现生物界重要的生物进化观和自然选择理论。又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像大海捞针似地奔波在内地和海内外,不畏烈日和蚊虫,花了十五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在杂交水稻这条崎岖道路上创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理解了创新的艰巨性。同时在学生碰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必须与他们一起分析成败的原因、关键,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不屈不挠,坚信“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人格。
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在教学中,考虑它的两个作用。一是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二是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到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在生物教学中,往往采用这样的做法: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例如,我在讲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时,在观察和思考栏目有一幅“红雀叼着虫子喂金鱼”的图片。我故意问:此图表达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性行为?大部分学生回答:先天性行为。有两位学生说是学习性行为,理由是:金鱼的行为是学习性行为。我高度评价了这种观察思维的品质。当然,在决定事物是非之前,要有个前提,对于这幅图片,在说明“问题”之前,要求学生清楚哪种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种动物是学习性行为。这两位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肯定,使所有学生受到了启发。
五、创新性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生物学科的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创新性的点拨、启发和引导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学生,而不是科学家。因此,我在生物学教学时,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前提,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花卉的种植,盆景的栽培,动物的饲养,标本制作,动物行为观察,等等。例如,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动物的学习性行为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书本上用“公鸡拴绳”的方法不可取。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公鸡原来没有拴绳的习惯,会产生恐惧、惊吓,实验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如用拴链子的小狗较好。这就是说进行动物学习性行为的探究实验时,必须考虑对象、障碍的设置,以及动物与食物的对应关系等,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解决问题的科学性,这就是一种创新。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教育,而创新性教育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从”小“处着眼,学生的一点新看法,一个新观念,对于社会来说,可能不具有创新价值,但相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颗创新的种子,一个闪光点。我们必须肯定它的意义。二是要紧密联系学科的自身特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生物学基础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生物学科的创新性教育应该是教师创新性施教和学生创新性学,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用教师的创新行为指导学生创新行为,创新性教育才会有效果。这是我在几十年初中生物学科教育中深刻的体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创新性教育 探索
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第三项强调:“倡导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面试题中有这样一题:“左图是桶状方便面袋,右图是长方形方便面袋,均标有标准牌方便面这样。1.请根据上图尽可能展开联想,你能想到什么?2.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创意和思考吗?”这样一道题就反映了当今所需的国家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多注意观察和思考,另一方面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通过生物课堂教育,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每个生物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我就利用生物学科教学如何进行创新性教育谈几点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也可称为创新精神,它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这些素质与生俱来,人皆有之。如有很多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爱看,爱问,爱尝试。绝大多数初一新生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如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知了的鸣叫、鸟的飞行,等等。所有这些都证明,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具有一种创新的意识,但这种创新意识的持久、发展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这方面,我结合生物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个潜规则:“谁能提出一个老师答不出的生物学问题或一项新的发现,我就给你加十分。”学生积极性很高。例如,我在讲《环境保护》时提到目前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大面积污染了水域环境,而且杀死了许多有益生物。课后有一位学生在自家菜园里发现一只烂桔子周围大约一平方米的蔬菜上基本没有害虫。她把这一发现告诉我,并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鼓励她通过实验解决问题。这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拣了一袋桔子皮,浸泡在水中,并用桔皮浸渍液稀释后喷洒在蔬菜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治虫效果不错。我又指导她把实验情况撰写成科学小论文,通过评选,她写的《桔皮防治蔬菜害虫》一文获得了省级奖,这使她和其他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这方面,有许多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以及实践活动,撰写的小论文、实验报告分别获得了省、市、区级奖。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的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指对人们熟悉或已认知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而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它一般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的特点,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关键。教师必须充分把握这一点,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展现才能,脱颖而出。这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核心。
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细胞的生物是怎样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我想亲眼看一下。”为了解决她提出的问题,我就鼓励她动手实验,组成一个兴趣小组,进行草履虫的人工培养。从寻找含草履虫的水源到培养出大量的草履虫,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他们大胆探索,精心呵护。在培养过程中,他们采用不同的营养物质(稻草浸渍液、牛奶溶液、面包碎屑等)和不同酸碱度的培养液(pH值:3—8.5)。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到:草履虫在稻草浸渍液中生长繁殖情况比在牛奶溶液中好,培养液的pH值在3.5—7.6都可以。另外,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学生看到了草履虫的营养过程(摄食→食物泡→消化→残渣由胞肛排出);排泄过程(伸缩泡交替收缩、扩张,把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由收集管排出);分裂繁殖的过程等生命特征。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丰富了感性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和探索生命奥秘兴趣,提高了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性人格的塑造
所谓创新性人格,就是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有怕苦畏难的情绪,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具体表现:碰到难题不肯钻研,寻找现成答案抄袭;碰到实验怕这怕那,不肯动脑思考;碰到失败和挫折不肯总结,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学习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地让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例如:有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年幼时天智不聪,就是凭着对自然界的酷爱,历心四年环球旅行的艰辛,采集大量的化石标本,通过三十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才发现生物界重要的生物进化观和自然选择理论。又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像大海捞针似地奔波在内地和海内外,不畏烈日和蚊虫,花了十五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在杂交水稻这条崎岖道路上创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理解了创新的艰巨性。同时在学生碰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必须与他们一起分析成败的原因、关键,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不屈不挠,坚信“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人格。
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在教学中,考虑它的两个作用。一是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二是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到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在生物教学中,往往采用这样的做法: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例如,我在讲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时,在观察和思考栏目有一幅“红雀叼着虫子喂金鱼”的图片。我故意问:此图表达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性行为?大部分学生回答:先天性行为。有两位学生说是学习性行为,理由是:金鱼的行为是学习性行为。我高度评价了这种观察思维的品质。当然,在决定事物是非之前,要有个前提,对于这幅图片,在说明“问题”之前,要求学生清楚哪种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种动物是学习性行为。这两位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肯定,使所有学生受到了启发。
五、创新性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生物学科的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创新性的点拨、启发和引导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学生,而不是科学家。因此,我在生物学教学时,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前提,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花卉的种植,盆景的栽培,动物的饲养,标本制作,动物行为观察,等等。例如,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动物的学习性行为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书本上用“公鸡拴绳”的方法不可取。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公鸡原来没有拴绳的习惯,会产生恐惧、惊吓,实验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如用拴链子的小狗较好。这就是说进行动物学习性行为的探究实验时,必须考虑对象、障碍的设置,以及动物与食物的对应关系等,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解决问题的科学性,这就是一种创新。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教育,而创新性教育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从”小“处着眼,学生的一点新看法,一个新观念,对于社会来说,可能不具有创新价值,但相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颗创新的种子,一个闪光点。我们必须肯定它的意义。二是要紧密联系学科的自身特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生物学基础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生物学科的创新性教育应该是教师创新性施教和学生创新性学,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用教师的创新行为指导学生创新行为,创新性教育才会有效果。这是我在几十年初中生物学科教育中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