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明德立贤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德贤小学立足区域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德贤教育”,构建了完备的“德贤教育”价值体系;依托环境,彰显“德贤教育”内在意蕴;开发课程,夯实“德贤”有效载体,使得德贤小学这所农村小学焕发出蓬勃生机。
  【关键词】文化自觉;德贤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学校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对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而言,文化自觉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校长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是否积极、主动地去构建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文化的宽度和厚度。
  番禺区沙湾镇德贤小学在挖掘、培育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立足区域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德贤教育”的学校品牌,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立足传统,提炼“德贤”价值体系
  我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觉,深入挖掘沙湾的地域资源,提炼出“德贤教育”办学理念,构建自身的教育哲学。
  1. 核心理念:明德立贤
  “明德”,出自于《大学》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既有明白、懂得的意思,又有弘扬之意。对小学教育而言,“明德”就是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本真,以顺应儿童的本性、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为首要原则;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明德”就是理解教师的“师德”要求,弘扬教师之德,自觉地躬行教育之使命,形成德贤教育的“磁场”;对家长而言,“明德”就是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自觉履行家长所应担负的教育职责;对于学生来说,“明德”就是懂得为人、处事、求学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并且努力践行。
  “立”,确立、做出之意。“贤”,出于《说文》之“贤,多才也”,其意为有德行,多才能;出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之“东家有贤女”,其意为美善;出于《周礼·太宰》之“三曰进贤”,其意为有才德的人;出于韩愈《师说》之“师不必贤于弟子”,其意为胜过,超过。因此,“贤”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德才兼备之人;二是有德行,多才艺;三是美好善良;四是超越,胜于他人。
  2. 校训:博义修德,达贤立己
  “博义修德”的“博义”是指广泛地研修学问、道理。“修德”是指修养德行。“博义修德”就是广泛学习,深悟为人的道理,努力践行,提升自身的德性修养。“达贤立己”的“达贤”是指成为现代贤人;“立己”就是成就自己。
  3. 校风:思齐厉行
  “思齐”出自于《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思齐”,要求师生以贤人为学习的楷模,时时处处以贤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反思自己,使自身不断进步。“厉行”是指砥砺操行,严格实行。“思齐厉行”,提倡全体师生从行动出发,以贤人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反思自己,使自身不断进步。
  4. 教风:厚德精业
  “厚德”出自《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深厚德行以育人,是指教师要不断地提升为人之德和为师之德,领悟教育使命,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精业”是指精益求精,包含对教师师德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敬业、爱业、乐业,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追求;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与能力,学会反思、领悟教育教学的精髓。“厚德精业”强调教师深刻理解儿童,认识教师的育人使命,提升自身修养,全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在培养贤才的过程中,促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贤才。
  5. 学风:亲贤乐学
  “亲贤”出自于《出師表》:“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贤人,追随贤人,以贤人为楷模,向贤人请教学习,这是成为贤才的前提。“乐学”是指学习的最高境界。诚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者,因为投入与陶醉,才会乐在其中。“亲贤乐学”,要求学生时刻亲近“贤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善于发现知识的秘密,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二、激活德育,融合“德贤”核心追求
  “立贤德育”以“韩氏六训”为基础,强调“高度唤醒”与“积极参与”和“自主成长”,强调创设最优教育情景,通过五个通道,设置分级目标和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实现“德贤”教育的核心追求。
  1. 制定分级标准
  根据小学生成长的阶段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把“立贤德育”的目标分解细化,形成“梯状指标”的达标点,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超标点”,班级制定激励措施,把教育活动的成果收入学生的“成长宝库”。“明德立贤”的年级目标:低年级(明辨是非、学会自立),中年级(明德知耻、学会自尊),高年级(明德知耻、自尊自重)。
  2. 联结五个通道
  一是“立贤德育”活动与《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教学接通,形成认知点、目标点、行为点、评价点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系统;并且把“立贤德育”渗透进学科课堂教学,丰富“课堂灵魂”,引领学生进行“特色成长”的学习活动。二是对“明德、立贤”进行要素分解,与班级文化建设联通,创新班级各有侧重的个性亮点。三是把“立贤德育”与“德贤三韵”特色活动项目联通,形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化实体,使学校德育凸显个性特色。四是把“明德立贤”与校本特色课程理念融通,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阶段的要求),形成我校“德贤教育”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五是主动沟通家庭教育,通过学生家长的配合,督促学生在家庭(社区)按照“明德立贤”的各项具体要求(评价指标)认真去做,并由家长配合完成“德贤教育”,贯彻到家庭教育中的评价指标。
  三、开发课程,夯实“德贤”有效载体
  (一)特色课程
  1. 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健体项目“键球”和民间“衍纸艺术”制作项目。   (1)衍纸课程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艺术造型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衍纸艺术创作,尝试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体会集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近距离体会衍纸艺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趣味毽球
  “趣味毽球”课程由经验丰富的黄剑滔教练负责讲授。作为必修课程,学校安排了充分的训练时间,除大课间活动外,每周每班用一节体育课学习毽球课程。以趣味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多方式学习踢毽球的過程中,掌握踢毽技巧,踢出健康、踢出活力,体验踢毽球的乐趣,包括体验成功或失败、体验合作与分享、体验自信、体验友谊等等,而以踢毽为乐,是课程的最高目标。
  2. 选修课程
  个性化选修课程就是课程体系中的贤社活动。贤社类型包括:种植社团,趣味数学课程(数独课程、七巧板课程),创意搭建课程,书法社团,课本剧社团,合唱社团,科技探究社团,舞蹈社团,三球社团(乒乓球、篮球、足球)等。
  3.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包括书香校园阅读和多彩节日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的体育、艺术项目的学习热情。坚持通过“比赛提升、阶段发展”,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乐贤课堂
  为了有效促进课程的实施,德贤小学提出“乐贤课堂”的教学理念。“乐贤课堂”把“德贤教育”思想渗透在“三研五环”的教学模式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聚焦核心问题、研学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激活、智趣、思辩”的学习状态,实现“研学后教”和“德贤教育”的完美整合。
  四、依托环境,彰显“德贤”内在意蕴
  学校教育的存在,可以分为显性教育部分和隐性教育部分,共同产生促进内化的教育功能。学校环境教育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育氛围,对学校师生发挥着滋养陶冶、雕刻心灵的重要作用。
  “贤趣学园”体现着一种潜在的教育氛围,它把内涵物化、意念物化、愿景活化、心理挑战、绿化映照和音乐熏陶等融为一体,是德贤小学精神文化一扇靓丽的窗口;教学楼前矗立的韩琦雕像,教育学生谨记“和家族、明人伦、孝父母、爱兄弟、崇学业、行周恤、扶患难、辨异端”的韩氏家训,在各行各业上努力打拼,精耕细作,养成“明德立贤”的家风、人生取向和为人品质。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掷一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笔者以该课教学为例,着重分析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数学
摘 要:班级管理的艺术需要教师用心体会。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并需要学生在参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罗杰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中,让学生热爱学校、成为学习的促进者、通过自由培养自律的观点,给班级管理者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教师可以运用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的主人。为此,文章提出了三个应用策略:培养学生对自由的认识;在班级中给予学生自由和规则;为学生创设更多合作的空间。  关键词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小学语文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小学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本文从新课标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转变入手,探讨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转变  教学方式转变: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发挥学生的智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本义在于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数学核心素养影响学生的思维。数学核心素养内含创新意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强调与培养,也是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现。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素养指路,研究数学教材中的创新点;依据素养,创新意识教学多样化;素养生根,在教学中落实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互相渗透、有机联系、互相促进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必须与字、词、句、段、篇以及听、说、读系统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作文教学训练系列化。文章从选编系列化的教学内容、编制系列化电教作文教材、系列电教教材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着手,以小学一至三年级的作文系列化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小学作文系列化教学实验的成果与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材编写;说写
【摘 要】重视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克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困难,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方法,提高待人处事的能力。通过口头言语的交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口语交际;案例;反思;方法  一、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许多学生却保持沉默。经过教师引导
摘 要: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文,是因为缺乏可写的材料,能否把指导学生写作与科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既学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又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文章从选取活动材料、设计活动内容、参与活动过程三方面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写作教学;科技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校外教育的核心是活动,活动的核心是社会实践,文学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加强写作教学与生活的联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小学作文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作为实行纲领本身也客观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对小学作文教学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就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片面做法,阐述小学作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两大关系——尊重学生主体性与传授基本方法、要求考试的内容与实际运用的知识。这也符合“理论指导教学,时间丰富理论”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改
【摘 要】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优秀的课堂有助于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疑”敢“问”、想“疑”会“问”、见“疑”乐“问”、觅“疑”善“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质疑能力;有效策略  学生质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这也足以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阐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应用与思考,以期日后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  现今,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