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课堂中,教师会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如情境创设、任务驱动、交流互动等。范导式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开展多样化的、体现学科特色的教学实践,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关键词】范导式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65-02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范导式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主张。笔者在教学研讨中了解到范导式教学后,尝试将其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并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改进优化,有了一些初步的心得和体会。
1 范导式教学概述
范,在汉语中有“示范”“榜样”的含义,“范”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情境和任务,也可以是学生的尝试及其生成问题,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现今信息技术课堂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根据演示按部就班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主要是模仿,學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任务,以任务为主线,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教师还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思考,又能发现让学生困惑的问题,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作用[1]。
导,在汉语中有“引导”“启发”的含义,“导”可以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后的引导思考;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如小组成员之间的“兵教兵”;还可以是学校资源、家长资源,如学校的配合、家长的表扬。“导”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因素都可以是“导”的主体。简而言之,一切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因素都可以是“导”。
在范导式教学中,“范”是“导”的基础与前提,没
有“范”,“导”将无从下手;“导”是“范”的灵魂与关键,没有“导”,“范”的作用将大大降低;“导”和“范”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范”中有“导”,“导”中有“范”,“范”与“导”互为一体。
2 范导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范导式教学实施的策略主要有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发展性任务、开展积极的任务协商、进行有效的评价。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这四种策略将范导式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
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伪情境屡见不鲜,这种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学生难以有深刻感受,因此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情境能促进学生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编辑视频”一课时,笔者创设了“红心向党庆六一视频征集活动”的真实情境,十分贴近学生生活。
【案例1】师:同学们,学校每次举行活动时,都有教师将精彩瞬间记录下来。六月在即,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学校将举行“红心向党庆六一”视频征集活动,请大家制作相关视频,并投稿到学校官网。
学生在学校看过教师制作的视频,能亲身感受到“编辑视频”这一知识点的实用性。同时,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编辑视频”的知识,能自主分析提炼出任务及大概步骤。任务既基于情境,又结合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相对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2.2 设计发展性任务,明确学习规划
有了真实的情境,教师还要设计发展性的任务,教师要设计由易到难、逐步递进、环环相扣的多个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进行思考和探究。发展性任务的提炼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起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类比、分析、修改等方式让学生提炼出学习任务,设计有发展梯度的层次练习。如在教学“规划应用文档”一课时,笔者创设了“制作班刊”的情境,在此任务中,学生要对班刊的主题、版块划分与内容、样式等有初步的规划设计,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笔者采用对比的方式,利用已有的校刊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
【案例2】师:班刊其实和校刊类似,我们一起看看校刊有哪些组成部分。
师:《启航》校刊的主题是师生优秀作品,主要版块有教师论文——“智慧课堂”,摄影作品——“光影魔术”,小学生作文——“童言稚语”,初中同学作品又根据内容划分为“生活随笔”“情感流淌”“人生感悟”“古辞古韵”等栏目。
师:同学们制作的这期班刊,标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栏目?分别是哪些内容?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填写班刊规划表。
在课前,学生对规划班刊没有明确的认识,常常无从下手。笔者通过讲解校刊组成,为学生规划、制作班刊做示范,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文档的规划,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3 任务协商,培养信息素养
有了真实情境和发展性任务,要想学生主动学习,还需开展积极的任务协商,这种任务协商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甚至可以利用其他资源如教具、网络等。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让学生逐步学习知识与技能,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通过合作、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各类软件的操作技能学习是重点。在软件操作的教学中,教师直接单向传递和灌输式教学收效甚微,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教师进行简单示范后,可以大胆放手,将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案例3】师:首先请大家对着学校宣传视频,回听一下自己录制的音频,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小组成员也可以互相回听、讨论,如果不知道怎么解决,可以寻求课本的帮助。
学生回听并记录。
师:大家的音频都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
解决?
生:问题有……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
师:(总结问题和解决方法,回顾软件操作)请大家尝试使用GoldWave,删除多余音频。(学生尝试)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在“音频编辑”一课中,笔者带领学生对着宣传视频听音频,发现问题并思考讨论,找到解决思路和要运用的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再演示总结,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创造性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4 交流评价,促进创新思维升华
在评价阶段,大量创意和失误涌现,这就是很好的“范”,学生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中能获取新知。如教师可指出学生作品中的共性问题,也可让学生互相指出作品的优缺点,相互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认真学习,这也是“导”的一种。
阶段学习完成后,学生需及时巩固、强化理解相关知识,这个阶段并不一定要在整节课最后,也可以在任务的某个关键步骤后,可以是教师引导总结,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回顾。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后,有了更深的记忆和理解,教师便可提出下一个问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这个提升可以是本节课的下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的、创造性的应用,可以在本课解决,也可以留待下一节课或学生自主思考解决。
【案例4】师:在大家的巧手制作下,海报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电子稿完成了,大家来欣赏一下。(学生欣赏)大家的作品都做得非常好,图片精美,内容丰富,创意满满。请同学们相互欣赏作品,为作品打分并互相提建议,进一步修改作品。(教师给出评价标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师:大家都学习了海报制作的步骤和注意点,请总结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刚刚大家互相点评了作品,现在请对自己的海报进行修改,思考如果想将海报做得更精美,还可以做哪些工作?如果是制作其他图片,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地方?
长期学习后,学生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及时回归情境、呈现效果、满足学生成就感、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笔者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看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学生既保持了对作品学习的热情,也了解了其他学生作品的亮点。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新的灵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升华创新思维。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范导式教学,可有效提升课堂效果。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提炼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规划;而后进行任务协商,通过多元、积极的協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最后,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和总结,再提出新问题,拔高任务难度,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朱志平.范导式教学: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9(4).
【作者简介】
赵安(1995~),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范导式教学。
【关键词】范导式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65-02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范导式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主张。笔者在教学研讨中了解到范导式教学后,尝试将其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并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改进优化,有了一些初步的心得和体会。
1 范导式教学概述
范,在汉语中有“示范”“榜样”的含义,“范”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情境和任务,也可以是学生的尝试及其生成问题,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现今信息技术课堂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根据演示按部就班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主要是模仿,學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任务,以任务为主线,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教师还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思考,又能发现让学生困惑的问题,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作用[1]。
导,在汉语中有“引导”“启发”的含义,“导”可以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后的引导思考;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如小组成员之间的“兵教兵”;还可以是学校资源、家长资源,如学校的配合、家长的表扬。“导”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因素都可以是“导”的主体。简而言之,一切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因素都可以是“导”。
在范导式教学中,“范”是“导”的基础与前提,没
有“范”,“导”将无从下手;“导”是“范”的灵魂与关键,没有“导”,“范”的作用将大大降低;“导”和“范”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范”中有“导”,“导”中有“范”,“范”与“导”互为一体。
2 范导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范导式教学实施的策略主要有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发展性任务、开展积极的任务协商、进行有效的评价。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这四种策略将范导式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
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伪情境屡见不鲜,这种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学生难以有深刻感受,因此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情境能促进学生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编辑视频”一课时,笔者创设了“红心向党庆六一视频征集活动”的真实情境,十分贴近学生生活。
【案例1】师:同学们,学校每次举行活动时,都有教师将精彩瞬间记录下来。六月在即,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学校将举行“红心向党庆六一”视频征集活动,请大家制作相关视频,并投稿到学校官网。
学生在学校看过教师制作的视频,能亲身感受到“编辑视频”这一知识点的实用性。同时,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编辑视频”的知识,能自主分析提炼出任务及大概步骤。任务既基于情境,又结合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相对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2.2 设计发展性任务,明确学习规划
有了真实的情境,教师还要设计发展性的任务,教师要设计由易到难、逐步递进、环环相扣的多个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进行思考和探究。发展性任务的提炼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起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类比、分析、修改等方式让学生提炼出学习任务,设计有发展梯度的层次练习。如在教学“规划应用文档”一课时,笔者创设了“制作班刊”的情境,在此任务中,学生要对班刊的主题、版块划分与内容、样式等有初步的规划设计,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笔者采用对比的方式,利用已有的校刊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
【案例2】师:班刊其实和校刊类似,我们一起看看校刊有哪些组成部分。
师:《启航》校刊的主题是师生优秀作品,主要版块有教师论文——“智慧课堂”,摄影作品——“光影魔术”,小学生作文——“童言稚语”,初中同学作品又根据内容划分为“生活随笔”“情感流淌”“人生感悟”“古辞古韵”等栏目。
师:同学们制作的这期班刊,标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栏目?分别是哪些内容?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填写班刊规划表。
在课前,学生对规划班刊没有明确的认识,常常无从下手。笔者通过讲解校刊组成,为学生规划、制作班刊做示范,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文档的规划,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3 任务协商,培养信息素养
有了真实情境和发展性任务,要想学生主动学习,还需开展积极的任务协商,这种任务协商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甚至可以利用其他资源如教具、网络等。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让学生逐步学习知识与技能,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通过合作、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各类软件的操作技能学习是重点。在软件操作的教学中,教师直接单向传递和灌输式教学收效甚微,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教师进行简单示范后,可以大胆放手,将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案例3】师:首先请大家对着学校宣传视频,回听一下自己录制的音频,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小组成员也可以互相回听、讨论,如果不知道怎么解决,可以寻求课本的帮助。
学生回听并记录。
师:大家的音频都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
解决?
生:问题有……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
师:(总结问题和解决方法,回顾软件操作)请大家尝试使用GoldWave,删除多余音频。(学生尝试)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在“音频编辑”一课中,笔者带领学生对着宣传视频听音频,发现问题并思考讨论,找到解决思路和要运用的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再演示总结,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创造性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4 交流评价,促进创新思维升华
在评价阶段,大量创意和失误涌现,这就是很好的“范”,学生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中能获取新知。如教师可指出学生作品中的共性问题,也可让学生互相指出作品的优缺点,相互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认真学习,这也是“导”的一种。
阶段学习完成后,学生需及时巩固、强化理解相关知识,这个阶段并不一定要在整节课最后,也可以在任务的某个关键步骤后,可以是教师引导总结,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回顾。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后,有了更深的记忆和理解,教师便可提出下一个问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这个提升可以是本节课的下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的、创造性的应用,可以在本课解决,也可以留待下一节课或学生自主思考解决。
【案例4】师:在大家的巧手制作下,海报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电子稿完成了,大家来欣赏一下。(学生欣赏)大家的作品都做得非常好,图片精美,内容丰富,创意满满。请同学们相互欣赏作品,为作品打分并互相提建议,进一步修改作品。(教师给出评价标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师:大家都学习了海报制作的步骤和注意点,请总结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刚刚大家互相点评了作品,现在请对自己的海报进行修改,思考如果想将海报做得更精美,还可以做哪些工作?如果是制作其他图片,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地方?
长期学习后,学生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及时回归情境、呈现效果、满足学生成就感、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笔者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看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学生既保持了对作品学习的热情,也了解了其他学生作品的亮点。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新的灵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升华创新思维。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范导式教学,可有效提升课堂效果。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提炼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规划;而后进行任务协商,通过多元、积极的協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最后,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和总结,再提出新问题,拔高任务难度,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朱志平.范导式教学: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9(4).
【作者简介】
赵安(1995~),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范导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