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教育,是环境中的教育。我们将学校环境本身视为一个学习的有效资源,着力于匠心的营造,充分挖掘其充厚的育人功效;让学生走进环境——意识唤醒,环境教育的基础;让学生关注环境——责任生成,环境教育的本真;让学生保护环境行为实践,环境教育的追求,从而不断走向本真的、人文化的“环境中的环境教育”。
关键词:环境教育;教育环境;意识唤醒;责任生成;行为实践
我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前瞻性地紧扣世界所关注的焦点——环境与环境问题,在学生中广泛地.创造性地深人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在社会上深具影响。与此同时,我校的环境教育之特色建设历程,正是我们成就环境教育的文化历程,从而形成了“环境中的环境教育"之行动理念。它固守于教育起点的人的生命,着力于校园环境的营造及其文化提升,它是一种环境渲染,更是环境育人的唤醒和引领,由此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环境意识.有环保责任和环保行为的人。
一、让学生走进环境——意识唤醒,环境教育的基础
我们的“环境中的环境教育”,是将学校环境本身视为一个学习的有效资源。它首先是一种营造。走进我们这所国家级绿色学校,一股浓浓的绿意扑面而来。它除了因校园优美、温馨的环境而令人感叹外,更因学校独具匠心的环境育人而使人叹服:既有透露历史印记的“分湖百草园”,又有勃发现代气息的“地球之友”环保园;既有铺面的,又有立体的……学校注重了校园环境的绿化以及布置的生态化。置身其中,一种人与自然不可或缺的情愫油然而生。当然,它的营造,更是在匠心中透露——它以吸引孩子亲近,从而唤起人的环境意识。
1.立足生活以唤醒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人生实践,即生命有目的的创造。只有在生活中,个体才能形成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创造价值,形成内在精神。校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空间,应是一个“快意的场所”,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乐园”。我们的“环境教育的环境”营造,正是融合了生活的元素:屋檐下的“节水缸”(用于储存雨水,便于浇灌)微缩的“保护湿地”(湿地形成及其作用现场介绍)以及标有“沙漠进一小步,人类退一大步”的“土地沙漠化现场”等等,让人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感受到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诸如花坛.园地周围圈埋的废旧轮胎,让孩子们在课间弹跳玩耍中感受到废物利用的妙处。殊不知,废弃的轮胎,还能为我们带来如此的快意,从而唤醒孩子们的环境意识。
2.关注细节以唤醒
在倍受推崇的“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的啧啧赞誉之外,我们同时更关注“环境教育的环境”营造的细节:诸如环保园的六根柱子、五个门洞,寓意六·五世界环境日——廊柱转角、园畦苗面,无不浸润着环境及环保的因子,真正昭示着我校“环境中的环境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于每一个细节。
3.注重动态以唤醒
我们学校的“环境教育的环境”内涵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置身其中,满目“環保”。然而,它又是动态的:随时序季节变更有亦化—教室书如上的岔花在更换:随年级升迁有变化—廊壁上的环保装饰画在撤换——整个校园是一个变化着的.移步即景的“环保园”,是一首流动着的.寓意隽永的“环保诗”,它深深告诫着我们的孩子:“保护环境,始终如一;保护环境,任重道远。”
二.让学生关注环境——责任生成,环境教育的本真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必定是与他人相互联系”。同时也与自然联系,成为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和最活跃的存在。人在关系中承受和承担责任,人的发展是一个责任生成的过程。我们的“环境中的环境教育”,本着“环境”是一个载体,是一个环境教育之责任体验.责任实践的承载物:
1.在“对话”中生成
“所在学校最有价值和最能获得的资源是环境本身。”校园环境以其充实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它们是陶冶之源。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标志性的园地,那就是长约一百五十米的“环保长廊”。它辟建有“动植物珍奇馆”“灭绝动物纪念馆”“变废为宝作品馆”……里面的有关环境及其环境问题,内容丰富,以真实的数据,抓人眼球的图片和详尽的文字资料,深深地冲击着我们孩子的心灵:学生在与之无声的“对话”和无形的“交往”中获取环保知识,潜化环保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由此,一股强烈的环保责任感,油然而生。
2.在“参与”中生成
责任,在今天常被用于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但本真意义的责任乃是“一种自愿,是一种能随时准备的稳定的责任意识”。为此,我们学校的以“环境”为主题的校园环境布置,也更大程度地让我们的孩子参与,让其在参与中“不由自主”,更让其在参与中“理性自觉”。我们学校每一教室廊壁上有一固定的装饰,那就是“孩子的画”。它还是以“环境”为主题,左边部分是“芦墟山歌”形式的童谣、诗词,右边部分则为以诸如废旧碟片、塑料泡沫.丝瓜巾等材料加工而成的美术作品。这些都是我们孩子的杰作,它倡导的是一种环保,一种废物利用,一种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成尚荣主编.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
[4]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5]祝怀新.英国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分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力仁,2000年3月,本人丹东市,本科学历,在读
第二作者:管兰雪,女,2001年3月,本人所在本溪市,本科学历,在读
第三作者:曲新宇,女,2001年2月,本溪市,本科学历,在读
关键词:环境教育;教育环境;意识唤醒;责任生成;行为实践
我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前瞻性地紧扣世界所关注的焦点——环境与环境问题,在学生中广泛地.创造性地深人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在社会上深具影响。与此同时,我校的环境教育之特色建设历程,正是我们成就环境教育的文化历程,从而形成了“环境中的环境教育"之行动理念。它固守于教育起点的人的生命,着力于校园环境的营造及其文化提升,它是一种环境渲染,更是环境育人的唤醒和引领,由此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环境意识.有环保责任和环保行为的人。
一、让学生走进环境——意识唤醒,环境教育的基础
我们的“环境中的环境教育”,是将学校环境本身视为一个学习的有效资源。它首先是一种营造。走进我们这所国家级绿色学校,一股浓浓的绿意扑面而来。它除了因校园优美、温馨的环境而令人感叹外,更因学校独具匠心的环境育人而使人叹服:既有透露历史印记的“分湖百草园”,又有勃发现代气息的“地球之友”环保园;既有铺面的,又有立体的……学校注重了校园环境的绿化以及布置的生态化。置身其中,一种人与自然不可或缺的情愫油然而生。当然,它的营造,更是在匠心中透露——它以吸引孩子亲近,从而唤起人的环境意识。
1.立足生活以唤醒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人生实践,即生命有目的的创造。只有在生活中,个体才能形成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创造价值,形成内在精神。校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空间,应是一个“快意的场所”,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乐园”。我们的“环境教育的环境”营造,正是融合了生活的元素:屋檐下的“节水缸”(用于储存雨水,便于浇灌)微缩的“保护湿地”(湿地形成及其作用现场介绍)以及标有“沙漠进一小步,人类退一大步”的“土地沙漠化现场”等等,让人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感受到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诸如花坛.园地周围圈埋的废旧轮胎,让孩子们在课间弹跳玩耍中感受到废物利用的妙处。殊不知,废弃的轮胎,还能为我们带来如此的快意,从而唤醒孩子们的环境意识。
2.关注细节以唤醒
在倍受推崇的“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的啧啧赞誉之外,我们同时更关注“环境教育的环境”营造的细节:诸如环保园的六根柱子、五个门洞,寓意六·五世界环境日——廊柱转角、园畦苗面,无不浸润着环境及环保的因子,真正昭示着我校“环境中的环境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于每一个细节。
3.注重动态以唤醒
我们学校的“环境教育的环境”内涵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置身其中,满目“環保”。然而,它又是动态的:随时序季节变更有亦化—教室书如上的岔花在更换:随年级升迁有变化—廊壁上的环保装饰画在撤换——整个校园是一个变化着的.移步即景的“环保园”,是一首流动着的.寓意隽永的“环保诗”,它深深告诫着我们的孩子:“保护环境,始终如一;保护环境,任重道远。”
二.让学生关注环境——责任生成,环境教育的本真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必定是与他人相互联系”。同时也与自然联系,成为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和最活跃的存在。人在关系中承受和承担责任,人的发展是一个责任生成的过程。我们的“环境中的环境教育”,本着“环境”是一个载体,是一个环境教育之责任体验.责任实践的承载物:
1.在“对话”中生成
“所在学校最有价值和最能获得的资源是环境本身。”校园环境以其充实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它们是陶冶之源。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标志性的园地,那就是长约一百五十米的“环保长廊”。它辟建有“动植物珍奇馆”“灭绝动物纪念馆”“变废为宝作品馆”……里面的有关环境及其环境问题,内容丰富,以真实的数据,抓人眼球的图片和详尽的文字资料,深深地冲击着我们孩子的心灵:学生在与之无声的“对话”和无形的“交往”中获取环保知识,潜化环保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由此,一股强烈的环保责任感,油然而生。
2.在“参与”中生成
责任,在今天常被用于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但本真意义的责任乃是“一种自愿,是一种能随时准备的稳定的责任意识”。为此,我们学校的以“环境”为主题的校园环境布置,也更大程度地让我们的孩子参与,让其在参与中“不由自主”,更让其在参与中“理性自觉”。我们学校每一教室廊壁上有一固定的装饰,那就是“孩子的画”。它还是以“环境”为主题,左边部分是“芦墟山歌”形式的童谣、诗词,右边部分则为以诸如废旧碟片、塑料泡沫.丝瓜巾等材料加工而成的美术作品。这些都是我们孩子的杰作,它倡导的是一种环保,一种废物利用,一种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成尚荣主编.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
[4]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5]祝怀新.英国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分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力仁,2000年3月,本人丹东市,本科学历,在读
第二作者:管兰雪,女,2001年3月,本人所在本溪市,本科学历,在读
第三作者:曲新宇,女,2001年2月,本溪市,本科学历,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