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它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演练能力、掌握常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了一次新的革命。新课程改革,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为起点,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以便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不能只注重传统教学的教与授,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新课程教育下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实践中来,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实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在遵循“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思想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气氛,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比如,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某师傅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如图),请问师傅要去配一块形状和原来一样的玻璃,是否必须三块都带去,还是可以带某一块或二块?
  通过讨论,学生大多会说只需带③去就可以了,可是用什么数学原理来说明,这使得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又如,在探究“机会大小”时,先把学生每两个分成一组,让学生模拟“摸三个球”的游戏,三个球中只有一个红色,两个白色,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摸到红色甲记一分,否则,乙记一分,各组自己统计胜负得分情况,并比较结果。教师仅给出下表:
  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很自然知道机会有大有小,体会出平时的小游戏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二、改变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新课程改革中,注重研究性学习,力图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知识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独立思考,加工内化,知识重组,这样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表面上看可能会不“高效”,但从发展角度,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看却是“高效”的。其实课堂上教师教的知识再多,也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只要使学生具有会学知识的能力,才能享用终生,才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
  
  三、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将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上课不再是老师讲给学生听,而是要让学生自己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亲自做,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亲身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想”、“看”、“听”、“说”、“做”,便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新挑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中垂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时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相交于一点,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教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加以验证,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不仅学会了新的数学知识,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四、进行探究式教学,强化科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利用数学知识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前精心设计,课内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解题等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发现”或“创造”出来,并发展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这一基本理念,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上,以主动探究式练习活动为主线;以“铺垫练习”活化新知“源头”;以“探究练习”获取新知;以“迁移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和群体讨论为主要形式,将个别探究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体验成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比如:“整式乘法”中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为例,上课时,让学生先动手利用如下的长方形卡片拼成更大的长方形(每种卡片有若干张),学生很快拼出了各种长方形图案,如图(1)、(2)所示便是其中的两种,接着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表示图形的面积并从中发现有关结论,学生很快发现,如图(1)则有:m(n+a)=mn+ma ,如图(2)则有:(m+b)(n+a)=m(n+a)+b(n+a) =mn+ma+bn+ba。从而“发现”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通过探究式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
  
  五、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解题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知识,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做的首要大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有关性质后,教师可有意给学生引出下列问题:
  如图,在小河边有A、B两个村,现在要在小河L边找一点C建造一个自来水厂向A、B两村供水。
  问题1、要使C点到A、B两村的自来水管长度相等;
  问题2、要使C点到A、B两村的自来水管的长度总和最短。
  请你设计一种方案,并说明你的方案的可行性。
  方案:(问题1)连接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小河L相交于C。
  说明: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这个性质,就可以直接证明这个问题。
  (问题2)关于小河作A的对称点A’,连接A’B,与小河L相交于C。
  说明:在证明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小河 L上取一点D(D点异于C点),很明显,利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性质,就很容易得出结论
  如此,学生就可以对已经学习的性质加以理解和掌握,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需要新型的教师,也将孕育出新一代的教师。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赋予了教师新的历史重任,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舞台。
其他文献
1、前言    一个优秀音乐教师的成长,既需要自己多年学习和实践的探索和磨练;也需要国家、社会和单位的关心、关爱和支持。对音乐教师的关心、关爱和支持,除了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励和关怀。为此,本文试图对音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作一调查分析,以期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教育主管部门及师资培训单位提供教育培养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甘肃省四个地级市(兰州、
目的:   探讨远志汤水煎液对焦虑动物模型是否存在抗焦虑作用,评价远志、菖蒲交互作用及主效应,寻找最佳配比。   方法:   将90只雄性清洁级小鼠,参照活动度随机分为五组
后进是与先进相对而言的。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中,总会有几个比较后进的学生。后进生虽然为数不多,但转化工作难度较大。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认识上忌偏见    有的教师对后进生常存在偏见,总认为他们“一无是处”,甚至“不可救药”。这样,很容易使后进生感到前途渺茫,自暴自弃。因为当他们发觉老师对自己存在偏见,总是用老眼光来看待自己时。就往往丧失自尊心和上进心,有的甚至出现逆
在《新山海经》(水墨动画)时期,邱黯雄曾为这部混合了神话学、宇宙论、现代文明批判并带有文化乡愁气息的作品撰写了一篇散文式的序言,自述缘起之一,是“世界在吾人眼中裂为知识符号的碎片,茫茫无涯,个人面对这样的世界,只感到巨大的虚无,吾人之精神亦无完整统一立足之地,陷入惶惶的辩难与争斗之中。此为现代文明之幸耶?不幸耶?”。作者在古与今、自然与文明、中与西等两极对照的概念及其间的天堑中自问自答(更确切的说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然而以往的阅读教学,就课文论课文,就知识讲知识。学生的回答必须要符合标准答案,过分强调一致性与唯一性,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点的尝试,效果不错,现小结如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