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出彩的品德课得益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体验与认知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笔者认为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是精彩课堂的助推器,本文从活动内容设计要新,趣味要浓,形式要精,课堂要实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活动的有效性带来的意外惊喜。
【关键词】新颖;趣味;扎实
品社老师常常感叹上好一堂品德课难,难在整合各种资源,融入新鲜资源。难在虽老师倾情投入,学生积极配合,但思维却常常被老师所牵制,难以达到“情知交融,心灵相悦”的状态;难在有时学生在课堂中快乐互动,情绪饱满,过程却像演员演戏,“走过场”成份多,缺乏“动态生成,真实有效”;难在要教给孩子的似乎很多却无从着手……那么如何通过品社课堂的这座桥梁来架起孩子们学习模仿及反思的自我构建能力呢?笔者想从学习,模仿及反思这三方面来谈谈教学品德课堂的反思。而这几方面似乎都离不开活动体验,如何将活动有效渗透在学习中,让孩子“玩中学,玩中悟,玩中反思”,让活动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执行即可。设计得精妙恰当无疑会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反之则活动和目标脱节,只有喧闹毫无意义。
一、巧设活动内容——“新一点”
品社课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不忽视活动环节,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才会获得真正地认知。如苏艳老师教学《祖国,我爱你》时,就利用百度地图的功能让孩子们从地图上找行知小学,再慢慢扩大搜索范围到西湖区到杭州市,让学生获得感观体验。由于老师在屏幕前操作,学生很快模仿老师的操作,在电子的板前找到所要找的地方。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学生自己操作屏幕,感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全班孩子被这一举动深深吸引,我想,结束后,孩子们会利用手机,电脑上百度地图查阅,渗透悄无声息。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制作新颖独特,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认识祖国时,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图上有个“小飞侠”,孩子们特别喜欢,而教师在设计时非常巧妙,让孩子们跟着“小飞侠”走一走,停一停。“小飞侠”呢,也似乎听得懂孩子们的话语,到了祖国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端就停下来,孩子们的视线不离屏幕,大脑也在快速运转,因为他们在思考祖国的东、西、南、北端在什么地方。
教师巧用情境,创造教材,激活体验,活动的顺序循序渐进,观察点也有一个到多个,再从多个到群体。像这样精密设计,模拟的、浓缩的、精选的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经过”课堂活动获得一种“经历”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期待下节课。这种体验式学习的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是每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这种体验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二、力求活动趣味——“浓一点”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一堂课,只有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才能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学得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反之没有趣味枯燥乏味便激不起学生学习动力。我在执教《大师成长故事》时,由于没有顾及学生兴趣,只让孩子收集名人故事汇报,故事形式比较单一,每一组都说故事,学生兴致不高。一组成员汇报时,其实小组成员要么低头私语,要不就顾着自己收集的名人故事,小组活动形同虚设。课堂显得“没意思”。小组学习的目的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在这堂课上教师没有事先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性格及特长,一股脑儿都是讲。我想如果将小组活动改变一下,让学生演一演故事内容,改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相信孩子们对鲁班发明锯子、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这些故事会变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用心去记。相信他们以不同形式展示出来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有意思”的课堂应该是亲近孩子,迎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应该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将鲜活文本及资源激活,让学生没得轻松并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而非形同虚设。
三、探求活动形式——“精一点”
小学品德教材一个显著特点是形式活泼,空间较大,留给我们很大的创造空间。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老师绞尽脑汁,利用文字、图片、动画、歌曲等形式来充实教学内容。细细想来,太多的资源是否使课堂过于“丰满”,而忽视学生的认知需求,更应该考虑选用的资源如何为“目标”服务,遗憾的是前不久的一堂展示课。《集体力量大》我又犯了过于“丰满”的大忌。活动的丰富内涵,就像蕴藏宝玉的毛坯,不精心挖掘则显示不出和氏璧的价值连城。如果活动过多就会从学生眼前匆匆流逝很少留下有价值的印迹。
以笔者教学的《集体力量大》为例:课前谈话时让学生游戏用一只手来欢迎客人老师,活动告诉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振天。授新用蚂蚁搬蛋糕的视频导入,并揭题。教学过程中还安排一次小组讨论及汇报,汇报形式有谚语组、歌曲组、游戏组、事例组、小报组、故事组。课上采用了三种体验活动;折筷子,记忆游戏及拼中国政区图。课堂内容很丰富,学生没有时间闲下来,教师也走得很急,很赶,殊不知本堂课孩子是否消化。课堂上,我注意到因为要赶流程许多老师抛出的问题本可以让学生细细推敲慢慢咀嚼却没有留下时间等待,那这个活动的意义何在?如果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认识也就只停留在表层,那么他们就不会深入思考,就不会有提升。拿记忆游戏和拼中国政区图来说,其实两者都是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完成,如果细细引导孩子,拔在疑问处,相信孩子就不会在记忆游戏中失败。如果将两个游戏的时间花在一个游戏的体验上,让学生做再一次尝试,相信会比第一次做得好。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实际的感受生活、参与生活,能动的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品德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把握每一堂课,做课堂的有心人。作为品德老师,作为一线教师,德育离不开我们的“育”,品社活动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唤起情感共鸣。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摆脱教大于育的现状,我们要抵制眼下的缺“德”教育,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完成道德的自我构建。这些需要我们利用教材,巧设活动,融入生活,贴近孩子,放慢脚步,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急不得,道德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让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蔡汀,译/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杜时忠.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颖;趣味;扎实
品社老师常常感叹上好一堂品德课难,难在整合各种资源,融入新鲜资源。难在虽老师倾情投入,学生积极配合,但思维却常常被老师所牵制,难以达到“情知交融,心灵相悦”的状态;难在有时学生在课堂中快乐互动,情绪饱满,过程却像演员演戏,“走过场”成份多,缺乏“动态生成,真实有效”;难在要教给孩子的似乎很多却无从着手……那么如何通过品社课堂的这座桥梁来架起孩子们学习模仿及反思的自我构建能力呢?笔者想从学习,模仿及反思这三方面来谈谈教学品德课堂的反思。而这几方面似乎都离不开活动体验,如何将活动有效渗透在学习中,让孩子“玩中学,玩中悟,玩中反思”,让活动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执行即可。设计得精妙恰当无疑会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反之则活动和目标脱节,只有喧闹毫无意义。
一、巧设活动内容——“新一点”
品社课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不忽视活动环节,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才会获得真正地认知。如苏艳老师教学《祖国,我爱你》时,就利用百度地图的功能让孩子们从地图上找行知小学,再慢慢扩大搜索范围到西湖区到杭州市,让学生获得感观体验。由于老师在屏幕前操作,学生很快模仿老师的操作,在电子的板前找到所要找的地方。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学生自己操作屏幕,感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全班孩子被这一举动深深吸引,我想,结束后,孩子们会利用手机,电脑上百度地图查阅,渗透悄无声息。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制作新颖独特,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认识祖国时,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图上有个“小飞侠”,孩子们特别喜欢,而教师在设计时非常巧妙,让孩子们跟着“小飞侠”走一走,停一停。“小飞侠”呢,也似乎听得懂孩子们的话语,到了祖国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端就停下来,孩子们的视线不离屏幕,大脑也在快速运转,因为他们在思考祖国的东、西、南、北端在什么地方。
教师巧用情境,创造教材,激活体验,活动的顺序循序渐进,观察点也有一个到多个,再从多个到群体。像这样精密设计,模拟的、浓缩的、精选的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经过”课堂活动获得一种“经历”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期待下节课。这种体验式学习的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是每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这种体验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二、力求活动趣味——“浓一点”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一堂课,只有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才能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学得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反之没有趣味枯燥乏味便激不起学生学习动力。我在执教《大师成长故事》时,由于没有顾及学生兴趣,只让孩子收集名人故事汇报,故事形式比较单一,每一组都说故事,学生兴致不高。一组成员汇报时,其实小组成员要么低头私语,要不就顾着自己收集的名人故事,小组活动形同虚设。课堂显得“没意思”。小组学习的目的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在这堂课上教师没有事先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性格及特长,一股脑儿都是讲。我想如果将小组活动改变一下,让学生演一演故事内容,改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相信孩子们对鲁班发明锯子、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这些故事会变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用心去记。相信他们以不同形式展示出来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有意思”的课堂应该是亲近孩子,迎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应该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将鲜活文本及资源激活,让学生没得轻松并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而非形同虚设。
三、探求活动形式——“精一点”
小学品德教材一个显著特点是形式活泼,空间较大,留给我们很大的创造空间。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老师绞尽脑汁,利用文字、图片、动画、歌曲等形式来充实教学内容。细细想来,太多的资源是否使课堂过于“丰满”,而忽视学生的认知需求,更应该考虑选用的资源如何为“目标”服务,遗憾的是前不久的一堂展示课。《集体力量大》我又犯了过于“丰满”的大忌。活动的丰富内涵,就像蕴藏宝玉的毛坯,不精心挖掘则显示不出和氏璧的价值连城。如果活动过多就会从学生眼前匆匆流逝很少留下有价值的印迹。
以笔者教学的《集体力量大》为例:课前谈话时让学生游戏用一只手来欢迎客人老师,活动告诉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振天。授新用蚂蚁搬蛋糕的视频导入,并揭题。教学过程中还安排一次小组讨论及汇报,汇报形式有谚语组、歌曲组、游戏组、事例组、小报组、故事组。课上采用了三种体验活动;折筷子,记忆游戏及拼中国政区图。课堂内容很丰富,学生没有时间闲下来,教师也走得很急,很赶,殊不知本堂课孩子是否消化。课堂上,我注意到因为要赶流程许多老师抛出的问题本可以让学生细细推敲慢慢咀嚼却没有留下时间等待,那这个活动的意义何在?如果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认识也就只停留在表层,那么他们就不会深入思考,就不会有提升。拿记忆游戏和拼中国政区图来说,其实两者都是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完成,如果细细引导孩子,拔在疑问处,相信孩子就不会在记忆游戏中失败。如果将两个游戏的时间花在一个游戏的体验上,让学生做再一次尝试,相信会比第一次做得好。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实际的感受生活、参与生活,能动的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品德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把握每一堂课,做课堂的有心人。作为品德老师,作为一线教师,德育离不开我们的“育”,品社活动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唤起情感共鸣。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摆脱教大于育的现状,我们要抵制眼下的缺“德”教育,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完成道德的自我构建。这些需要我们利用教材,巧设活动,融入生活,贴近孩子,放慢脚步,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急不得,道德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让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蔡汀,译/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杜时忠.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