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樊城是襄阳的主城区、中心城区,是全市社会治理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工作最繁重的区域。今年以来,区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创特色,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樊城力量、展现樊城担当。
突出组织引领,织密“纵横网络”,推动党组织全覆盖。搭建纵向贯通的组织体系。进一步推进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服务力量向小区(网格)、楼栋延伸,实现区域化组织体系的上下贯通。目前,全区1004个小区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健全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全面建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动街道或社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兼职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围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协商议事。提高区域化党的组织全覆盖水平。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规范建设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小组),覆盖到物业服务企业,深入到楼宇、商圈和互联网行业等新兴领域。
突出机制引领,创新“三哨体系”,有效破解治理难题。让街道干部“岗在社区”,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街道党工委“吹哨”,相关部门到街道“报到”,让各类城市管理力量在街道综合下沉,合力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让社区干部“岗在小区”,建立“社区吹哨、单位报到”机制。由社区党委“吹哨”,召集各类驻区单位、物业、两新组织等单位协商解决小区问题。让小区党员联系居民,建立“小区吹哨、多方报到”机制。统筹安排社区自管党员和小区“双报到”党员联系居民家庭,常态化收集居民意见、解决问题。目前,已有120余名街道干部下沉社区,近600名社区干部常驻小区,3000余名党员常态化联系帮扶居民,全面实行“三哨”动员机制。
突出示范引領,探索“四种模式”,引导居民群众自治。探索“三方联动”自管模式。对具备市场化管理条件的小区,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小组)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协商共治。探索“单位院落”自管模式。对单位管理的小区,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通过组建院落居民议事会、院落自治小组引导居民参与院落自治。如襄阳输油处家属院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形成了“物业巡、楼长督、居民改、业主评”的“红黑榜”工作机制。探索“区域协同”自管模式。对社区内规模较小、临近、无人管理的多个老旧小区,突破小区边界,由党组织较为健全、物业服务较为成熟的小区统一管理,形成“1+N”区域协同自管方式。探索“党员带居民”自管模式。对无临近小区、无单位管理的老旧小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共同管理小区事务。目前,全区1004个居民小区中,聘请正规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212个,单位自管的小区301个,由居民自治的小区121个,社区兜底管理或居民支付基本物业费的小区370个,实现了基本物业服务全覆盖的目标。
突出能力引领,吸纳“多元主体”,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吸纳在职党员干部服务社区。全区63个区直单位在职党员每周下沉社区,开展入户宣传、社区帮扶等服务活动。吸纳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社区。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团队324个,志愿者队伍达12万余人,75个社区均挂牌成立了志愿者工作站,覆盖率达100%。吸纳社会组织团体服务社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制,因地制宜培育扶持基层所需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如立业路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律师事务所作用,以“周四有约”为平台,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向居民、商户进行法律法规宣讲。
(作者系襄阳市樊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突出组织引领,织密“纵横网络”,推动党组织全覆盖。搭建纵向贯通的组织体系。进一步推进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服务力量向小区(网格)、楼栋延伸,实现区域化组织体系的上下贯通。目前,全区1004个小区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健全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全面建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动街道或社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兼职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围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协商议事。提高区域化党的组织全覆盖水平。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规范建设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小组),覆盖到物业服务企业,深入到楼宇、商圈和互联网行业等新兴领域。
突出机制引领,创新“三哨体系”,有效破解治理难题。让街道干部“岗在社区”,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街道党工委“吹哨”,相关部门到街道“报到”,让各类城市管理力量在街道综合下沉,合力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让社区干部“岗在小区”,建立“社区吹哨、单位报到”机制。由社区党委“吹哨”,召集各类驻区单位、物业、两新组织等单位协商解决小区问题。让小区党员联系居民,建立“小区吹哨、多方报到”机制。统筹安排社区自管党员和小区“双报到”党员联系居民家庭,常态化收集居民意见、解决问题。目前,已有120余名街道干部下沉社区,近600名社区干部常驻小区,3000余名党员常态化联系帮扶居民,全面实行“三哨”动员机制。
突出示范引領,探索“四种模式”,引导居民群众自治。探索“三方联动”自管模式。对具备市场化管理条件的小区,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小组)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协商共治。探索“单位院落”自管模式。对单位管理的小区,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通过组建院落居民议事会、院落自治小组引导居民参与院落自治。如襄阳输油处家属院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形成了“物业巡、楼长督、居民改、业主评”的“红黑榜”工作机制。探索“区域协同”自管模式。对社区内规模较小、临近、无人管理的多个老旧小区,突破小区边界,由党组织较为健全、物业服务较为成熟的小区统一管理,形成“1+N”区域协同自管方式。探索“党员带居民”自管模式。对无临近小区、无单位管理的老旧小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共同管理小区事务。目前,全区1004个居民小区中,聘请正规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212个,单位自管的小区301个,由居民自治的小区121个,社区兜底管理或居民支付基本物业费的小区370个,实现了基本物业服务全覆盖的目标。
突出能力引领,吸纳“多元主体”,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吸纳在职党员干部服务社区。全区63个区直单位在职党员每周下沉社区,开展入户宣传、社区帮扶等服务活动。吸纳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社区。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团队324个,志愿者队伍达12万余人,75个社区均挂牌成立了志愿者工作站,覆盖率达100%。吸纳社会组织团体服务社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制,因地制宜培育扶持基层所需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如立业路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律师事务所作用,以“周四有约”为平台,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向居民、商户进行法律法规宣讲。
(作者系襄阳市樊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