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也要自身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e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不仅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而且是教学的基本工具,课本就是学本,而课本上的习题是经过筛选的题目之精华,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检查对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良好尺度。当然,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若能对课本习题进行适当深化,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恰当地进行延伸与推广,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潜在智能,则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把握教材,用好教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教师“上课也要自身强”,在课堂教学教学中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在教学中,我注重设计学生操作或教师演示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的主人。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同桌动手摆学具,用10个苹果圆片,平均分给同桌2人。学生很快分好,每人分到5个。然后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同学们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来,有的说:“老师,我们每人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们每人4个,还剩一个!”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我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动手实践,对分的结果有充分感知,这就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低段教学中,为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首先从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入手,力求让学生做到“四快”:眼快、口快、脑快、手快。(眼快:很快看清题目;脑快:迅速想出正确结果;口快:很快说出计算结果;手快:正确、工整,迅速写出算式的得数。)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一般可以用视算、听算,计时算等训练方法。视算:利用口算卡,学生快速看算式,直接把口算得数写在本子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听算:采用教师读题,学生听题计算,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计时算: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地完成一定数量的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是教师接收信息反馈调整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的设计体现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度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使练习达到精练高效,必须巧练。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课本中与本节教学内容相配套的习题的设置意图,难易程度,另一方面要为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增设一些单项练习题型。还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然后精选习题,编制练习的程序,使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逐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例如:1.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如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125×32×25时,可首先让学生领会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不同角度思考计算方法。如有的学生用“125×32×25=(125×8)×(4×25)=1000×100=100000”;有的则用“125×32×8=(125×4)×(8×25)=500×200=100000”。2.通过“一题多答、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启迪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一题多变是指改变同一问题的条件或求解目标,构成一系列的新题目,便可得到一个“题组”,然后进一步求解。多题一解是叙述方式不同,但运算完全一样的题目,引导学生计算后发现,同一个算式,可以改编成多种方式不同的文字题,并逐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叙述题目。例如,修一条1200米的公路,由甲队单修需要20天完成,乙队单修需要30天完成,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能完成任务?1.改变条件:(1)将“1200米”改为“600米”,怎样算?(2)将“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改为“一项工程”,又该怎样解?这样,由一题发散为若干题,不断深化,既能强化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又能活化思路、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应变能力。教学中可精选一些优秀试题进行类似的改编、翻新、拓展、加深,对学生思维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挑战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使学生掌握四基的同时,教师还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释放,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如教学“比和比例”时,首先提出:一棵很高的大树,不用爬上树梢,你量出树的高度吗?一座很高的塔,不爬上塔,你能量出塔的高吗?你能在地图上量出昆明到北京或昆明到上海相距多少千米吗?这些知识和方法就在比和比例一章里。学好这一章,不仅能解决以上的问题,还能认识掌握一种题的新思路。提出这些新奇的小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实质是学科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摘 要: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以及高中生生态文明知行脱节,必须注重高中生生态文明教育。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内容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核心,其对生态文明教育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教育 高中自然地理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具有建设性地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党的十八大明确定义了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
摘 要: 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后,作者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取舍陷入思考,审视现今语文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认为课堂更应该注重取舍,在取舍中让文字变轻盈,在取舍中让阅读变得高效,在取舍中追寻一课一得。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内容取舍 有效教学 一课一得  一、缘起:一节失败的公开课  2014年3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学校让我上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人教版第八册第26课《全神贯注》。在初次试课后,感觉糟糕
摘 要: 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教育宗旨的直接体现,它以尊重学生认知实际为原则,通过分层指导的方法,让具有不同认识特点和性格特点的学生实现共同的提高与发展。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学生、目标、课堂练习、作业等四个方面的“分层”引导而进行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中职数学 分层教学 教学实践  中职生认知基础与能力的参差不齐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一味
摘 要: 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苏州市教育局基于苏州教育传统和教育实践提出了“苏式教学”与“苏式课堂”。“苏式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苏式课堂”下的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者以姚敏校长的《北风和小鱼》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学习:化繁为简,在“说”上用心思;简中求精,在“读”上做文章;妙用口诀,在“写”上下工夫。  关键词: “苏式课堂” 语文素养 化繁为简 简中求精 妙用口
摘 要: 图谱教学具有形象性,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经常能用到,特别是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抽象难理解,如果在小学低年级段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宜学生认知水平的简易图谱,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达到喜爱音乐、享受音乐、提高音乐素养的效果,并且可以增强教师的音乐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音乐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图谱教学 音乐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  当美妙的音乐回想在耳际的时候,我们几乎无法想象
摘 要: 为加强对学生体质的了解、掌握,本文从中挑选出2014年1-3年级学生的体测成绩,从多角度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我院适时调整教学计划、顺利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体测 数据分析 应对策略  为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院自2006年起对全院1-3年级的学生开展体质测试工作。为加强对学生体质的了解、掌握,本文從中挑选出2014年1-
摘 要: 分数意义的教学该如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该怎样面向全体,落实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此谈谈思考。  关键词: 分数意义 分数概念 对比练习  浏览历年的小学数学毕业试卷,经常会有类似的试题:把x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x份,每份是全长的,每份是米。很多学生屡做屡错,究其原因,还是对分数意义的不理解。分数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数意义的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分数意义的教
摘 要: 本课题调查了初中八年级学生科学作业的现状,分析了作业无效的原因,初步探索得出:初中科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原则、初中科学有效作业的标准、优化科学作业的具体方法及有效科学作业的常用形式,从而提高初中科学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有效作业 科学作业 作业设计 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摘 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地际边界被打破。城乡流动和城市间的人群流动也愈发突出,流动儿童问题也随之浮现。因此,有效地利用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概念,设计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助人行为 促进方案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其社会群体属性不可忽略。这种属性使得个体的人有了被归类和划分到具体群组的特质。可以说,个体所具有的归属性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高中政治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应关注的三个层面,提出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突破知识衔接之“难”、知识理解之“难”和情感体验之“难”,从而让学生在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中茁壮成长,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认知规律 教学难点 实践性  所谓教学难点就是教学中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当处理教学难点对教师来说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