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构建和谐平台, 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乐园;加强课堂对话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課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1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 “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应试教育一方面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学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2 构建和谐平台, 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乐园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民主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教师必须把民主、合作带进课堂,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沉寂局面,充分体现民主教学的全体性、主体性、愉悦性、差异性和宽容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主动、合作发展的场地,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乐园。
2.1 营造民主合作氛围
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学民主是无法实施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民主、合作气氛的营造。尊重和面向全体学生是民主意识的集中体现,那种视部分学生为“陪读”,甚至歧视学习困难生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课堂上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建立“合作伙伴”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任意支配学生,就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教师只有把自己摆到与学生人格平等的位子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重心在学。学的方法无外乎被动接受和主动获取两种。但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是表面的、浅层次的知识。学生只有全身心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将外部信息纳入主观世界,再通过信息加工和贮存,从而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使自身主体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过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一定标准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将问题留给每个小组,并将每个小组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点评。这样,组内有合作,组间有竞争,学生自主澄与的意识自然就得到了加强。
2.3 讲究适当方法
实施民主教学、合作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但有可遵循的规律和途径。要实现教学结构的开放性,把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变革的重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活泼的开放局面。要实现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根据需要互补因素进行学习组合,使不同背景、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一组,利用空间距离的接近,形成民主、合作交往情景。要实现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把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3 加强课堂对话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对话交流”好像指的是方式,是对阅读课堂活动形式的要求,但其中深含着现代理念。关于“对话交流,”课标主要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意思。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是以教师分析来代替阅读实践;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例如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引导学生向作者提问;引导学生大胆地向作者说“不”;引导学生跟作者学写作;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等。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文本、作者、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是隐性的,师生在课堂的对话是显性的。但前者是基础,教师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不充分,师生间的交流也难深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在平等对话中,能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能否尊重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相关。在阅读课文前,教师要善于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探究的欲望。在阅读课文时,要细心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学生解惑答疑、引路导航,在读懂课文后,还要适时的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反思,探究课文。从理解文本到认识作家、了解社会、审视自我,逐渐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课文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要让学生尽情饱览外面世界的风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感受。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它将从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走进多姿多彩的新课堂,已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尤文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4) .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課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1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 “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应试教育一方面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学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2 构建和谐平台, 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乐园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民主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教师必须把民主、合作带进课堂,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沉寂局面,充分体现民主教学的全体性、主体性、愉悦性、差异性和宽容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主动、合作发展的场地,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乐园。
2.1 营造民主合作氛围
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学民主是无法实施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民主、合作气氛的营造。尊重和面向全体学生是民主意识的集中体现,那种视部分学生为“陪读”,甚至歧视学习困难生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课堂上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建立“合作伙伴”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任意支配学生,就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教师只有把自己摆到与学生人格平等的位子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重心在学。学的方法无外乎被动接受和主动获取两种。但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是表面的、浅层次的知识。学生只有全身心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将外部信息纳入主观世界,再通过信息加工和贮存,从而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使自身主体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过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一定标准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将问题留给每个小组,并将每个小组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点评。这样,组内有合作,组间有竞争,学生自主澄与的意识自然就得到了加强。
2.3 讲究适当方法
实施民主教学、合作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但有可遵循的规律和途径。要实现教学结构的开放性,把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变革的重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活泼的开放局面。要实现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根据需要互补因素进行学习组合,使不同背景、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一组,利用空间距离的接近,形成民主、合作交往情景。要实现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把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3 加强课堂对话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对话交流”好像指的是方式,是对阅读课堂活动形式的要求,但其中深含着现代理念。关于“对话交流,”课标主要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意思。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是以教师分析来代替阅读实践;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例如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引导学生向作者提问;引导学生大胆地向作者说“不”;引导学生跟作者学写作;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等。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文本、作者、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是隐性的,师生在课堂的对话是显性的。但前者是基础,教师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不充分,师生间的交流也难深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在平等对话中,能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能否尊重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相关。在阅读课文前,教师要善于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探究的欲望。在阅读课文时,要细心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学生解惑答疑、引路导航,在读懂课文后,还要适时的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反思,探究课文。从理解文本到认识作家、了解社会、审视自我,逐渐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课文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要让学生尽情饱览外面世界的风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感受。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它将从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走进多姿多彩的新课堂,已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尤文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4) .